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繁体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1998年3月,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亚洲研究协会第23次年度会议上,众多与会专家将目光集中到来自中国易县的三彩罗汉上。这几尊距今近千年的三彩罗汉,以其高度的写实手法、精湛的塑像技巧征服了西方艺术史学者,并成为他们争相研究的对象。

但它们在自己的故国中国,彼时却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一来,是因为这些造像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山洞之中;再一个,早在民国初年,它们就或被毁损或被盗运,国内竟然没有半点遗存。甚至连它们在海外的归属,还屡有讹误。今天,我们借助最新的资料,来仔细梳理一下震惊世界的易县三彩罗汉。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的显要位置都摆放着这样的三彩罗汉坐像,其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杰作,它们均来自于中国,雕像烧造于辽宋之际,原本被秘藏于河北易县的一个山洞中,却在短短几天之内不翼而飞,被盗卖一空.

《Von Chinas Göttern:Reisen in China》(神佛在中国:中国行记)是德国人帕金斯基(Friedrich Perzynsk,1877-1965) 关于中国佛像研究的代表作品。内含北京、河北、广州、杭州、热河等地(涉及圆明园、睒子洞、易县三彩罗汉、石窟造像等)约八十幅老照片及版画图版,此德文本出版于1920年。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此书首次明确提及:河北易县的辽三彩罗汉坐像

1912年夏天,帕金斯基来到北京的一家古玩店,立马便被店里的一件罗汉像吸引到。这尊佛像如真人大小,表情平静祥和,袈裟纹理自然,巍巍然深具禅意。帕金斯基精于此道,深知这种造像之不寻常。这尊令他颇为惊叹的三彩罗汉像,如真人般大小,平静的面容,结禅定印的双手,无不流露出罗汉内心的祥和与禅意。罗汉身上的袈裟纹理自然飘逸,露出的手脚似乎可以让人感受到肌肤的弹性,栩栩如生的艺术风格堪比他在欧洲见到的任何一尊佛像。以他对中国佛像多年的了解,像古希腊罗马雕塑那样严格按照人体比例创作的中国佛像很难见到,更不用提如这尊三彩罗汉像般高度写实了。

在后来的文章中,他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这样的东西我从未见过。看着我惊奇的表情,他们(指古董商)面露得意之色。当时,我们称这种塑像为僧侣,尽管有着传统的修长双耳,塑像仍具有明显的肖像特征。”

帕金斯基当即提出购买,但店主却说:“这尊罗汉是日本人买的,放在我这里修复的,我卖不了,只能卖消息。”经过多方打探,帕金斯基得知这尊三彩罗汉像来自河北省易县的一个山洞,且洞中罗汉的数量不止一尊。但究竟是哪座山,哪个山洞,帕金斯基一时也无从所知,他决定亲自前往易县,打听罗汉像的藏身之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几番辗转探察后的一天清晨,在翻译和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帕金斯基一行人经过艰难攀爬,终于来到位于半山腰的睒子洞,传说中罗汉像的栖身之所。

原来,睒子洞只是易县山中一个隐秘的洞穴,它的具体位置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诸如当地的猎户山民之类,而且他们既不知道其中造像的价值,也不会对他们动歪心思。最先发现这批造像价值的是一位日本人,帕金斯基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检索日本学者原田淑人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此人就是寺则鹿之助,正是他才导致古董商闻风而动。当得知有人出高价购买造像,当地人决定冒险从山洞中盗运造像。然而这种勾当毕竟不光明,因此只能晚上行动,山路陡峭,条件简陋,部分造像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衙门很快也得到消息,想分一杯羹,于是搜捕盗运者。至此,前述造像,或被毁坏,或被藏匿,或被收缴在官府中。

此洞最早于明正德年开始存放佛像,既非战争所致,也非僧人贮藏,可能是民间的一种宗教行为。睒子洞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一座寺庙,洞内曾有僧人修行,也曾修建佛堂。康熙六年当地百姓集资重修洞内所藏的佛像,雍正时此洞纳入陵寝管辖区域内。而据山下寺庙乾隆年间所立石碑碑文中未见关于睒子洞的记载,推测或因所题碑文的国子监官员未必知晓,或是清皇陵的管理严格,洞内的宗教活动已减少殆尽。处在皇陵内相对封闭的睒子洞因此不再被世人所干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然而洞中的景象却令帕金斯基大失所望,从当时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洞中一切破败不堪,他所向往的三彩罗汉像踪影全无,就连当地的向导也非常吃惊,就在几天前,他还在洞中看到几尊三彩罗汉,短短时间内却不翼而飞了。原来,就在帕金斯基来到易县的几天前,一些外国古董商也闻风而至,偷偷向当地人高价收购了那些三彩罗汉像。利益的驱使下,村民趁天黑借着星光冒险爬进睒子洞,偷运罗汉下山。山高路陡,一些罗汉像在运输途中不幸摔碎,另一些则成功运下山,卖给外国商人换成了钞票。

原本唾手可得的罗汉像被盗抢一空,帕金斯基不甘就这样空手而归,他让向导继续探听这些罗汉像的消息。两天之后,向导传来新的情报,两尊被偷运下山的罗汉像,被当地衙门没收.

但事后证明,地方官员不过是眼红罗汉像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监守自盗,上述举措是担心利益外流的故作姿态罢了。虚与委蛇的官员,一方面声称要将罗汉安置供奉于某一庙宇,另一方面则巧妙暗示帕金斯基,造像尤可善贾而沽。

这笔交易是否做成,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到此戛然而止,此后只字未提。然而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三彩罗汉像有8尊是经由帕金斯基之手,转卖到世界各地。

目前已知,河北省易县罗汉像总计16尊,20世纪初在盗运出境过程中至少毁弃3尊,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攻打柏林过程中,旧藏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一尊三彩罗汉不幸毁于战火(曾被认为毁于二战战火,但也有说法认为是被苏联红军带回国,如今藏于俄罗斯艾米塔什博物馆)。迄今为止已知的仍存世间者仅9处计10尊: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1尊(头部补塑)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1尊(残)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尊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1尊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1尊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尊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1尊

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馆1尊

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1尊(仅存胸像)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尊精品,此尊罗汉面相较年轻,手部塑造精美,由国家艺术收藏基金(National art collection fund)购买并捐赠。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易县三彩罗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易县三彩罗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海内外专家、学者认为尊罗汉像烧制于北京郊外西山龙泉窑,制作年代约金代末期。窑工首先在980度至1010度的温度下烧制素胎,然后施三彩釉,并以黑色和红色釉装饰眼睛和嘴唇,最后二次入窑低温烧制。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易县三彩罗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这组罗汉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脸部,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结构清晰有力,动作自然放松,达到了艺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完美统一。他们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甚至有学者将这双手与《蒙娜·丽莎》中那双被誉为是西方绘画中最完美的手相提并论。

帕金斯基《中国行记》(Won Chinas Gottern)一书中还收录有另一件罗汉像。这件罗汉像目前收藏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河北易县辽三彩罗汉坐像散失记

易县三彩罗汉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4)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