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南出台的一项政策引起很大争议,就是民间聚餐五桌以上的要进行报备。
对此有持反对意见的,认为管得太细太宽,也有的认为很有必要,毕竟云南那边因为聚餐闹出人命的事不少,往往上午开席之后下午继续开席。
这件事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就像防疫一样,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可是好的初发点就能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吗?
周总理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可是他也有“挨骂”的时候。
1961年,总理到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调研,开座谈会时七嘴八舌都说食堂办得多么好,只有农村张二廷不言不语。
总理让张二廷讲一讲,张二廷问讲真话还是假话,总理当然想听真话。
张二廷说,集体食堂根本吃不饱,办食堂并不好,公社领导和炊事员多吃多占,到群众嘴里只剩下汤汤水水,只要自己在家做饭才能糊饱肚子。
更离谱的是,张二廷竟对总理说,“再过两三年,你也会饿死的。”
总理大声问:“好!你说为什么过两年连我也会饿死?”
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张二廷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吃不饱,没劲干活,地里打不上粮,没有粮食往上交。一年不交,有国库,两年不交,还有国库,三年不交,国库还有吗?当总理也要吃饭,国库没粮,你能不挨饿?”
朴素的道理深深刺痛了总理,他拉住二廷的手说,“我周恩来走南闯北,很少有人能说住我,今天算你行,说住了我。二廷,咱们交个朋友吧!”
其实,座谈会之前,总理通过走访调研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树上的叶子都没了,当地干部说是羊吃的,可是哪里的羊会爬树?还有的农民在家偷偷煮榆树叶子吃。
办集体食堂的初衷并不是让人挨饿,可是客观结果就是让农民吃不饱,这与政策出发点没有半毛钱关系,主要原因还是违背了经济规律,违背规律必然会受惩罚。
座谈会一结束,周总理就安排伯延解散食堂,把口粮发给农民。
如果没有张二廷说句大实话,大家饿着肚子也要喊集体食堂好,恐怕不知道还会饿多久。
包括去年疫情期间,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哪个地方搞隔离封控,就让领导们都住到那些小区去,保准不会封那么久,也不会缺吃少喝。
有位民营企业家说,一年来参加了好多次座谈会,每次上面讲的都很好听,自己也是备受鼓舞,可是生产经营涛声依旧。
一期电视问政节目里,农民想在荒地上种树,认为这样既可以绿化环境又能够增加收入,可是当地干部给出的解释始终是国家认定这是耕地,就必须种庄稼,除了庄稼啥都不能种。他们哪怕说一句,向上面反映反映都行。
过度强调服从带来的机械僵化,过度歌颂导致的掩盖问题,过度沉湎官僚引发的脱离群众,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倾向。
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应该向农民张二廷学习,敢于说真话,反映真情实况,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只知道服从和执行,这样才是对党和国家最大的负责。
访民苦、察实情、纳诤言,实事求是和大度担当的气魄,也让周总理的形象更加光辉高大,受人敬仰。
来源:梳子姐、晚晴楼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你要说出名儿?咱也算出过。”李爽的普通话里搅拌着一口京片子。脑后一根又粗又黑的大辫子甩到前面,她发出一连串爽朗的笑声。“那大报小报,电视上,说什么‘有损国格’,...
-
2023年8.8大火中的夏威夷街头生死逃亡:美国遭遇100年来最致命山火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利用土地方式的改变,极端山火的数量和范围将增加,并扩散到以前未曾受到过影响的地区。在夏威夷生活了31年,弗朗西斯头一次经历下班路... -
据新华社5月21日报道,英国首相苏纳克20日在污染血丑闻调查结果公布后,为本国历届政府的“失败”道歉,称这一天是英国的国家耻辱日,并承诺将不惜代价赔偿受害者。英国血污染...
-
近日有报道:《最新消息!榆林到西安仅需2小时》。这条消息还真是惊到我了!2023年6月底,我从西安回了一趟榆林。唉,这回是伤感之旅,参加我二爸的葬礼……伤感之余,交通工...
- 1992年7月中旬,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与副外长徐敦信、张庭延等一行七人前往平壤。为了保密,钱其琛等人没有乘民航班机,坐的是空军专机。抵达平壤后,中国代表团顺...
- 一进家门,二奶奶正在熬秋梨膏,见二爷回来高兴的拿起笤帚,二爷揸势(双手抬起)起胳膊,仰起脖儿,二奶奶从上到下给他掸着身上的尘土问:...
-
五子登科有何典故?“五子”指的是哪五子?古人留下的祝福别用错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自古以来,便有科举制选拔人才,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的钻研上。甚至于当时范... -
写作时间:2010年1月 今年,中国总值要超过日本,世界第二。十五年之后,中国总值可能要超过美国,重回世界第一,并可能此后长期保持世界第一。那时候,全世界、全中国的...
-
共产党人要执行比百姓更加严格的纪律——延安时期震惊全国的“黄克功案”
逼婚不成 举枪杀人1937年10月6日清晨,陕北公学忽然接到报告,称女学生刘茜彻夜未归,不知去了何处。得知此事,校方非常重视,四处派人寻找。不久,有群众在河边发现刘茜的尸... - 中情局在乌克兰的行动细节泄露表明基辅“末日将至”:中情局彻底审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周日(2月25日)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