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挨骂”!

繁体

最近,云南出台的一项政策引起很大争议,就是民间聚餐五桌以上的要进行报备。

对此有持反对意见的,认为管得太细太宽,也有的认为很有必要,毕竟云南那边因为聚餐闹出人命的事不少,往往上午开席之后下午继续开席。

这件事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就像防疫一样,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可是好的初发点就能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吗?

周总理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可是他也有“挨骂”的时候。

1961年,总理到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调研,开座谈会时七嘴八舌都说食堂办得多么好,只有农村张二廷不言不语。

总理让张二廷讲一讲,张二廷问讲真话还是假话,总理当然想听真话。

周总理“挨骂”!

张二廷说,集体食堂根本吃不饱,办食堂并不好,公社领导和炊事员多吃多占,到群众嘴里只剩下汤汤水水,只要自己在家做饭才能糊饱肚子。

更离谱的是,张二廷竟对总理说,“再过两三年,你也会饿死的。”

总理大声问:“好!你说为什么过两年连我也会饿死?”

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张二廷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吃不饱,没劲干活,地里打不上粮,没有粮食往上交。一年不交,有国库,两年不交,还有国库,三年不交,国库还有吗?当总理也要吃饭,国库没粮,你能不挨饿?”

朴素的道理深深刺痛了总理,他拉住二廷的手说,“我周恩来走南闯北,很少有人能说住我,今天算你行,说住了我。二廷,咱们交个朋友吧!”

其实,座谈会之前,总理通过走访调研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树上的叶子都没了,当地干部说是羊吃的,可是哪里的羊会爬树?还有的农民在家偷偷煮榆树叶子吃。

办集体食堂的初衷并不是让人挨饿,可是客观结果就是让农民吃不饱,这与政策出发点没有半毛钱关系,主要原因还是违背了经济规律,违背规律必然会受惩罚。

座谈会一结束,周总理就安排伯延解散食堂,把口粮发给农民。

周总理“挨骂”!

如果没有张二廷说句大实话,大家饿着肚子也要喊集体食堂好,恐怕不知道还会饿多久。

包括去年疫情期间,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哪个地方搞隔离封控,就让领导们都住到那些小区去,保准不会封那么久,也不会缺吃少喝。

有位民营企业家说,一年来参加了好多次座谈会,每次上面讲的都很好听,自己也是备受鼓舞,可是生产经营涛声依旧。

一期电视问政节目里,农民想在荒地上种树,认为这样既可以绿化环境又能够增加收入,可是当地干部给出的解释始终是国家认定这是耕地,就必须种庄稼,除了庄稼啥都不能种。他们哪怕说一句,向上面反映反映都行。

过度强调服从带来的机械僵化,过度歌颂导致的掩盖问题,过度沉湎官僚引发的脱离群众,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倾向。

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应该向农民张二廷学习,敢于说真话,反映真情实况,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只知道服从和执行,这样才是对党和国家最大的负责。

访民苦、察实情、纳诤言,实事求是和大度担当的气魄,也让周总理的形象更加光辉高大,受人敬仰。

来源:梳子姐、晚晴楼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股票史(1904年-2024年)

    一、大清王朝的股灾1903年,英国人麦边,像成千上万的淘金客一样,漂洋过海来到上海,设立了一家名叫蓝格志拓植公司,蓝格志是一个橡胶产地的名字。一年后,1904年上海西商众...
  • 陈庄歼灭战-抗战相持阶段的模范歼灭战

    陈庄歼灭战纪念碑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40公里处的横山岭主峰上。纪念碑由碑身和碑座组成,高3米,通体为汉白玉石料雕磨而成,碑身高2米,呈...
  • 一旦危害到国家安全,任何权贵都必须处死

    一旦危害到国家安全,任何权贵都必须处死

    大明洪武三十年六月己酉(公元1397年7月21日),明太祖洪武皇帝下令处死了自己的爱婿——驸马都尉欧阳伦。为什么这位贵为附马的欧阳伦会被处死?这还得从两个月前的一件小事说...
  •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始末及 “千古冤案”平反的背后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始末及 “千古冤案”平反的背后

    2007年11月,《青年时报》刊登过一篇采访,图中这位老人名叫俞金生,痴迷于搜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所有资料。据该报称,其中就有一张记录130多年前“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现场的...
  • 孤竹国的遗产

    中国文明的早期发生,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所说,呈现出“满天星斗”的多元状态。部分区域经过连续性发展,陆续向国家形态迈进,遂有后来的夏商周,以及一个个方国。在众多方国...
  • 范进中举后发疯,成了口口相传的“笑柄”,你可知道他后来有多厉害?

    范进中举后发疯,成了口口相传的“笑柄”,你可知道他后来有多厉害?

    转自大河报博览《范进中举》是中学里的一篇课文,他只是中了一个小小的举人,竟然就高兴得发疯了,为此遭到诸多人的嘲笑。可要是你读完范进的后续人生,才知道他有多牛,妥妥...
  • 一位老同志亲身经历过的国企改制,他成了富豪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今天我们居委会中心理论组学习的时候,播放了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女同志在那讲,讲得我们这些看视频的老同志都非常感慨,她...
  • 比贪官危害更大的——巧官

    上周六,一位芜湖的朋友与我聊天,聊起了清朝的腐朽与灭亡。可能,今年写贪官写得有点多,他就一味地往贪官身上泼脏水,呵呵……其实,在我看来,大清的没落,贪官、慵官、酷...
  • 吴宓日记:苏俄阴鸷深悍,如战国之秦

    《吴宓日记 1939~1940》一册,主要记录他的爱情、学术及读书生活,也有多处谈及时政,其中谈及苏联的地方并不多,但每次谈及苏俄,他都如临大敌。考虑到当时全面抗日的大背...
  • 男子捡到女大学生手机后要价2000元:不给钱就刷机

    男子捡到女大学生手机后要价2000元:不给钱就刷机

    安徽合肥一名女大学生在餐馆用餐时,手机落在取餐处,后被一名男子拿走。男子称,若要拿回手机,女生需向其支付2000元。12月2日,当事女生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