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一笑差点倾国的齐国君夫人萧桐叔子

繁体

西汉李延年写过一首称作《北方有佳人》的诗,里面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诗句,由此可见美人一瞥的威力。至于这个美人是谁,这个美人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历史上倒是有一个“一笑差点倾人国”的传奇女子,是不是美人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她是齐国国君的夫人,估计容貌不会有问题,她就是齐惠公的夫人,齐顷公的母亲萧桐叔子。

萧桐叔子这个称呼我们可能觉得很怪异,一个女子为什么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呢?其实这是后世对于她的称呼,她生前是不会这样称呼自己的。关于萧桐叔子称呼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萧是封地名或者一个小国的名字,桐叔是她父亲的字,而子是女儿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说她是萧国或萧地桐叔的女儿,至于她的名字就不清楚了。至于萧地桐叔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女儿,我们也不清楚。如果萧地桐叔有好几个女儿,可能还要给她排一个伯仲叔季的序号才可以。

先秦:一笑差点倾国的齐国君夫人萧桐叔子

另一种说法是萧和桐是一个封地的两种叫法,叔是排序第三的意思,子是她的姓。连起来就是说她是萧地或者桐地姓子的第三个女儿,至于她的父亲是哪一个,我们不好说。但作为齐惠公的正室,她的父亲应该是诸侯的女儿,否则是没有资格和齐桓公的儿子联姻的。

公元前599年,做了十年国君的齐惠公离开了人世,抛下了陪他奔波半生的萧同叔子和太子无野。对于丈夫的离世,萧同叔子日夜悲啼,伤心欲绝,所以继位的齐顷公无野便想尽办法安慰自己的母亲。这倒是一对母慈子孝的母子,顷公的孝心日月可表。为了逗母亲开心,齐顷公经常会把一些趣事讲给母亲听,包括朝堂上的国家事务。于是对于那些可能让母亲开怀的事,齐顷公都会安排好让母亲知晓。于是六年后齐顷公发现了一件极有趣的事,这件事一定能让母亲开怀。

公元前592年鲁宣公十七年春,晋国派出了郤克出使齐国。郤克是晋国的重要权臣之一,他的家族在晋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他身有残疾,跛了一条腿。所以这让齐顷公看到了都母亲开心的机会。如果只有郤克一个人,可能效果还不会有那么好,据说当时还有另外三个国家的外交使臣要一起来见齐顷公。他们分别是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和曹国的公子首,而这三个人则分别是秃头无发,瞎了一只眼睛和驼背,再加上跛了一条腿的郤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于是齐顷公在接见他们之前便让他的母亲躲在帷幕之后偷看他会见这四家外交使臣的情景。为了增加喜剧效果,据说齐顷公还为四位每人安排了一个导引员,分别是一个跛了腿的引导郤克,一个秃了头的引导季孙行父,一个瞎了一只眼的引导孙良夫,一个驼背的引导公子首。这样的场面一上演,萧桐叔子那是控制不住地哈哈大笑。

先秦:一笑差点倾国的齐国君夫人萧桐叔子

不过上述说法可能有民间演绎的成分在,《春秋左传》上说这次外交会见只有郤克一个人。但郤克参见齐顷公的时候,齐顷公特意安排了一段有台阶的路。所以郤克走路的时候会有些不便,于是躲在帷幕之后偷看的萧桐叔子控制不住地笑出了声。当郤克意识到有人偷看的时候,勃然大怒,知道这是齐顷公特意安排了别人来偷看他的身体缺陷。在齐国他没有什么办法,可他是超级大国晋国的正卿,怎么可能受到了这样的羞辱而忍气吞声?于是他发下誓言:“所不此报,无能涉河。”也就是说,不报此恨,绝不再踏过黄河。

先秦:一笑差点倾国的齐国君夫人萧桐叔子

回到晋国后,郤克就向晋侯要求攻打齐国,晋侯没有答应;他又要求调动自己的私人部队攻打齐国,晋侯还是没有答应。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强大实力,一个晋国的正卿就敢攻打还算是强国的齐国,所以晋国才能维持上百年的超级大国的地位。晋侯不答应,郤克也没办法,只能等待时机。到了第二年春天,郤克等到了机会,晋侯决定联合卫国讨伐齐国。这时的齐国早已不是晋国的对手,急忙以公子强为人质求和。

先秦:一笑差点倾国的齐国君夫人萧桐叔子

晋国退兵了,齐顷公又不老实了,过了一年再次攻打鲁国和卫国。作为盟主的晋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以郤克为首的晋国大军再次杀向了齐国。双方大军在靡笄相会,在鞍这个地方展开了决战。这一战以齐国惨败收场,齐顷公也差点成了俘虏。

战败的齐国只能求和,而郤克给出的条件是必须让萧桐叔子作为人质交给晋国,而齐国的耕地必须改成东西方向。对于这样的条件,齐国当然是不会答应的。给钱割地都可以,但让国君的母亲作为人质,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发生的事儿,齐顷公就是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也不可能让自己的母亲成为人质。

至于耕地改向,这更不可能。晋国在齐国的西方,想要方便战车进入齐国而让齐国改变耕地方向,这关系到齐国的国家安全,齐国是不会让步的。最后齐国的回答是“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对于齐国的质问,郤克也没了有力的理由应对,最后只能作罢。齐国最后归还了侵占的卫国和鲁国的土地,至于其他赔偿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萧桐叔子的开怀大笑差点儿让齐国亡了国,但也让我们看到了齐顷公的孝。外交礼仪无小事,我们的先辈早在春秋时代就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

1
0
62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