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院士简介:
李德生,石油地质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石油工业奠基者之一。1922年10月17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5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我国石油地质工业的奠基者之一。他这一生都在为国家找石油,新中国八次重大的石油会战里都有他的身影。他还是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人之一,助力我国彻底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当时国内唯一的重力勘探队。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西北石油管理局陕北石油勘探大队地质师、玉门油田总地质师。
1958年至1978年间,参加川中石油会战、大庆石油会战、胜利油田大会战等重大油气发现工作。
1978年以来,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中文专著7部,英文专著2部,培养了25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代表作有《石油勘探地质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和《李德生文集》等。
2023年8月19日,李德生接受央视吾家吾国栏目记者采访
脚踏毡靴三进祁连山,穿越台湾西部平原,策马奔腾茫茫戈壁,驾车驰骋东北雪原;玉门、大庆、延长、胜利、大港、华北、辽河、新疆……几乎在中国每一个大油田,都有李德生院士奔走的脚印;几乎在每一次的石油会战中,都有李德生院士奋战的身影。
一个信念根植于李德生院士心中:为国找油!
漫漫求学路,悠悠赤子情
上世纪20年代,李德生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长大,家境并不富裕。1932年,日军悍然入侵上海,那时正值李德生初中毕业。
“不能当亡国奴!”看到上海沦陷,李德生暗自发誓。
后来,年仅10岁的他不得不告别亲人,辗转浙江丽水,以沦陷区学生的身份入读浙江省立临时联合高中,一门心思想要“实业救国”。
1941年,李德生赶赴湖南衡阳,参加多所大学联合招生的自主招考,被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录取,这也是他的第一志愿。
学生时代的李德生
在重庆中央大学,李德生有机会聆听包括中国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在内的多位地质学者授课。期间一件小事,让他体会到石油的重要性。学校因地处郊区,在往返市区间安排了校车,但由于没有汽柴油,校车只能以木炭炉产生的煤气为燃料,速度慢,还经常走走停停,动力不足时,司机就要下车拉动风箱把火烧旺。
这件事给李德生的触动很大。没有石油,飞机、坦克、汽车就是一堆废铁,也不会有化纤、化肥等化工产品。当时,国内的石油工业尚不完善,“一滴汽油一滴血”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石油工业刚刚起步。但那时,沿海口岸被日军控制,无法进口石油。没有石油,汽车不能疾驰,飞机无法翱翔,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一滴汽油一滴血”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残酷写照。
青年李德生目睹了国家的落后状况,下定决心要让中国摆脱石油贫瘠的状态。
李德生:抗日战争时期,我亲眼看到黄浦江里有日本的一艘旗舰,大炮轰隆轰隆地放。那时候我就知道要刻苦学习,学会了技术报效国家。
李德生将经济地质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誓要为中国找油!
石油人生,缘起玉门
1945年,在李德生毕业前夕,时任玉门油田矿长严爽亲自到重庆中央大学“招兵买马”,表示“只要是该校的毕业生,来者不拒”。在地质系的十几名毕业生中,包括李德生在内的三个人递上了报名表。
作为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地球科学科研人员之一,23岁的李德生爬上了一辆装满物资的卡车,一路前往玉门市,从此开启了他一辈子为国找油寻气的人生篇章。
在玉门,李德生被收编至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麾下,成为中国第一支重力勘探队队员。
他和队员们一起翻山越岭,白天拿着罗盘找方位找路线,晚上搭帐篷过夜,在祁连山甚至盖着“冰块被子”睡觉。李德生回忆,作为一个南方人,自己之前从没有到过这么寒冷的地方,“山里面很冷很冷,早上起来把被子一掀,一大块冰。”
1946年,这支重磁力勘探队完成了《甘肃走廊西部重力测量提要》报告,并绘制了河西走廊十万分之一的地质、重力综合图,这也是我国第一份重力测量报告,为玉门油田的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走过河西走廊,三次穿越祁连山脉,开展重磁力勘探。后来,他又参加了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带领的地质详查队,探寻地下油气带踪影。
恶劣条件下,书生们也学会了骑马、骑驴甚至骑骆驼。每次一进山就是一个多月,除了常规的测量仪器、帐篷和炊具,大家还要带着武器。一次勘探路上,他们一行遭遇十二匹恶狼拦路,翁文波、李德生即刻举枪射击,将两匹狼立毙枪下,剩余群狼四散逃窜。
1946年,李德生转赴上海,先后前往台湾、江苏等地进行重磁力勘探详查;
1950年,他调任延长油矿主任地质师。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多个岗位的锻炼使李德生在技能上成长迅速,逐渐成为石油地质领域的行家里手。
新中国成立后,32岁的李德生重回玉门油田,任玉门矿务局总地质师。在他的带领下,玉门油田相继发现白杨河、鸭儿峡等5个油田,并在1958年原油产量成功突破100万吨,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
与三位苏联专家观点相反,面对质疑,他敢说真话
新中国成立,国内仅有几个小规模油田,那时西方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
1958年,川中地区相继发现了三口喷油的探井,李德生当即被任命为总地质师并迅速前往四川。三位苏联专家也被邀请坐镇指导,他们提出了“渗透性出油”的观点,就是可以通过多井钻探来增加出油量。
然而,李德生却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他提出了“裂缝性出油”的结论。这三口井只有在岩石裂缝的地方才会出油,也就是说川中石油其实无法成为大油田。
在那个年代,由于大家对大油田的渴盼格外强烈,李德生的结论犹如一盆冷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他甚至受到了处分。即使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在随后的大规模钻井开采中,出油时断时续,事实证明了李德生的判断是正确的。尊重科学,敢说真话是李德生投身石油地质工作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国家的石油事业。“我相信要工作下去,就要一直讲真言。”
半个世纪后,玉门油田举行开发70周年庆祝大会,李德生被授予七十年来唯一的“玉门油田开发建设功勋地质师”荣誉证书,表彰他在玉门油田开发建设中的卓越贡献。
漫漫征途,走南闯北谱华章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石油人的家。
李德生经常用木板钉几个箱子作行李,随时准备出发。他曾陆续辗转甘肃、上海、四川、黑龙江、山东、天津、河北、辽宁、河南,期间他的三个儿女都出生在油田,李德生便以地名为他们取名。
1958年,李德生在四川盆地考察地质剖面
大庆石油会战前夕,摆脱“洋油”,生产出自己的工业血液,是实业兴国的一件大事。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肩扛重任,心急如焚。川中石油会战的经验教训,让他对松辽盆地地下油藏的勘探开发慎之又慎。当问及李德生时,他本着科学家应该敢讲真话的原则,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三个构造高点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回答说:“大庆长垣北部构造面积大,近物源,储层厚度可能增大,可以向大庆长垣北部甩开勘探。”
那时正值东北最冷的季节,茫茫雪原上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要确定三口井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李德生能依靠的只有一套地图和一个罗盘仪。
李德生:没有路,全是草原或者是水泡子,要绕过这个水泡子。早上八点钟出发的,到下午两点钟左右才找到了大架子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有野外测量的坐标。测量队一站一站测,最后离那个大架子屯一千多米的地方找到了第一个地震构造图的高点。
确定了一口井后,随后两天,李德生又定了另外两个井位点。两个多月后,三口井相继出油。更让人激动的是,三口井的含油量证明,他们发现的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
就是这个“三角形”,标定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口发现井井位。萨1井(后改为萨66井)完钻后测试获日产原油200吨,杏1井(后改为杏66井)和喇1井(后改为喇72井)测试获日产原油100-200吨。经研究,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3个构造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拥有22.6亿吨储量的大庆长垣构造展现在世人面前。
1964年,大庆油田实现开发面积内原油年产量500万吨,我国石油实现基本自给。1976年大庆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后,原油年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彻底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1982年,“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李德生等23位地球科学工作者分享了这一荣誉。1985年,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李德生参与的“大庆油田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64年,胜利油田会战打响。时任胜利油田地质指挥所副指挥兼地层对比室主任的李德生和同事们日夜攻坚,在短时间内确定了地下复杂的断层系统,为会战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勘探胜利油田时,李德生面临的难度远远大于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处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构造带上,胜利油田则被地质人称为是“石油地质大观园”,它的油层类型多达七八十种。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构造,李德生依旧采取最朴素的办法,那就是一点点对断层数据和化石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把这七八十种地质类型一一画了出来,提供给了勘探人员。
李德生:有人说胜利油田像一个破盘子,这边是油,那边是水,很复杂,都是一条一条断层。只有把断层搞清楚以后,才知道哪打下去出油,哪不能出油。
李德生曾说,图是一厘米一厘米画的,路是一米一米走的,井也是一段一段钻的。“就是笨功夫,要有很大的耐心,不能有一点点草率。”
同年年底,随着探井坨9井和坨11井测试获高产油流,胜坨油田横空出世,成为胜利油田第一个主力油田。
在这个“破盘子”一样的油田上,石油分布到底有什么规律?又应该如何开采,李德生就像拿起绣花针一样仔细地进行分类研究。他们总结出办法之后,被应用到了华北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等一系列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里。
此后,李德生又先后来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工作,并担任渤海湾综合研究大队地质顾问。1976年,辽河发现西斜坡大油田,李德生被石油部派往辽河曙光油田会战前线。后来他又前往中原油田,参加科技攻关会战……
1980年,李德生在英国北海福蒂斯油田考察
在这期间,李德生参与总结出渤海湾盆地主要复式油气藏模式及滚动勘探开发的方案,推动渤海湾盆地原油年产量达到5000万-6000万吨,建成我国东部第二个重要的石油产区。1985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李德生是主要完成者之一。
1985年,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李德生参与的两个项目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凡是与李德生共事过的人,都对他的认真严谨态度印象深刻。他从不信口开河,任何场合,只要不发言,就一定在认真聆听做记录。言必有据,十年浩劫时期,曾有人批斗他,他翻出日记本,找出那天的记录,一本正经地纠正:“不对,我当时是这样说的……”
他一直坚信,尊重科学,敢讲真话是科学家应有的品格。
学贵有恒,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8年8月起,李德生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他十分重视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研究。
1982年,他提出我国含油气盆地三种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案;在渤海湾盆地研究中,又提出了“渤海地幔柱”的概念。2010年,李德生主导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项目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此外,李德生还提出了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中国含油气盆的构造类型、渤海湾油区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田分布规律等……这些理论有效地指导了中国油气田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
1986年,李德生成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委。他先后受邀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1994年8月,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授予李德生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是亚洲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石油地质学家。
2009年8月,李德生在玉门油田酒东盆地察看岩心
70多年来,李德生的工作记录本累计有数百本之多,大量的资料数据成为他不断创新技术、攻克难题的关键支撑。他不止一次向身边人说,“博闻强识,才能推陈出新”。
日月经天,石油精神薪火传
青山不老,李德生坚持在石油地质领域耕耘不辍,体现了石油科学家问鼎地宫的石油抱负、上下求索的石油精神,更彰显了“入心、入脑、入行”的石油科学家品格。
李德生院士近年工作照
石油报国,矢志不渝,李德生无愧其一。新中国成立前,他目睹了“中国贫油论”甚嚣尘上;解放之初,国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他为石油工业奔走天南地北,投身川中石油会战、大庆石油会战……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找油。2021年,李德生在“石油科学家精神及科技创新”院士专家座谈会上讲到:“作为一个曾在旧社会生活工作过的知识分子,我遇到过种种困难,也被迫中断过自己的研究工作,但始终没有动摇为国家寻找和开发更多的油气田、自力更生建设我国强大石油工业的决心。”
严谨务实,勇于创新。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科技攻关第一线,把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岗位责任来对待。他始终站立在世界石油地质研究的潮头,在耄耋之年也毫不松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对新一代石油人,李德生寄予厚望:“青年人首先要立志,要有志向,为石油工业潜心研究;第二,要敬业,坦然面对遇到的问题;第三,要勤奋,深入现场掌握一手资料;第四,最重要的一点,要求真务实,讲真话。”
如今,这位百岁老人仍然在不断思考着石油地质的发展以及中国能源的未来。李德生说:“到203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时达到碳中和,这个任务很艰巨,我这辈子看不见了,我寄希望于年轻人,一代接一代来完成这个任务。”
来源:中国石油报、央视新闻(2023年10月5日吾家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