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些学者研究以色列,竟变成精神以色列人
1.从以色列研究专家,殷罡,张平的例子,我发现中国的社科人文领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中国的社科领域学者、专家、文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全部),脑子不太好使,屁股更是歪得一踏糊涂。国家花钱养你发工资,让你去研究别的国家,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制度,
是为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中国服务。
但是,我们国家的社科领域学者们,往往研究着,就变成了那个国家的代言人,甚至精神外国人。
像殷罡之流,以色列驻华使馆官方认证了的。
我只想说,他这种人,不该中国财政供养,该以色列财政供养。
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也忘记了自己端的是谁的饭碗。
2.我们财政供养的那些所谓学者,国家本来是让他研究别人,但他却成了别人的信徒,很多都加入了宗教或者成为精神外国人。
别人指出来这一点,他们居然还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说什么,不能“立场先行”,讲什么,“研究无界限”。
你让他们就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却又说什么没有“言论自由”,真正研究出成果还则罢了。
往往根本研究不出来什么成果,反倒是一个劲儿的要我们反思,要我们检讨,要么让我们全盘改变成他的精神母国,要么就对我们指指点点。中国的许多法学家如此,国际问题学家如此,医学家如此,教育学家也是如此,新闻传媒专家,还是如此。然后,他们掌握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在高校里当学阀,培养着一茬又一茬徒子徒孙,拿着我们的钱,干着别人的活儿。
都已经这样了,国家安全部门没有找过他们任何麻烦,公安部门没有依法依规依纪处理过他们,国家教育部门、卫健部门没有管理过他们
他们还口口声声的喊迫害,喊压迫。这已经不是迂腐一词可以解释的了,这就叫叛变。
3.对这些文人学者,我想真诚的问一句:
你还记得,当初要你们去研究别的国家,是为了什么吗?忘记了的话,起码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些学者文人,一没有成果,二没有替中国利益服务。
它们,只有水论文和烂论文。
只有,自己充当西方日本的复读机肉喇叭。
有些社科学者“治学”过程中,经常可以几十年不需要接受客观检验,不需要负反馈。
你要是学计算机编个程序,一个小时里搞不好就要被编译器教育好几次。
但社科学者们的“成果”,不太需要经过“编译器”的客观校验(有一点但不多)。
这样几十年的经念下来,早不知道跑偏到什么地方去了。
它们有为中国做了什么贡献?
它们有开创什么新理念?
它们有替中国做了什么有价值的可行建议?
……几乎没有。
它们只是外国人的代言人,复读机,肉喇叭。
每天在中国,让中国人认同外国,支持外国。
它们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得替中国利益服务,它们本该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去洗外国人的脑!
花公共财政的钱,供养这类社科文人学者,真不如养一头猪!
来源:文安君
作者:辣椒小仙女
本文初摘录于:2024-06-1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6-17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一提到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彷佛很现代,很超前,很有生命力。经济发展只要违背自由市场原则就是退步,这样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正好能证明这个观... 2025-04-02
- 三起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犯罪金额标准是否陈旧,淫秽物品认定标准、由谁认定,仍有厘清的必要。日前,河南南阳网络文学作家李鑫(笔名:“龙璇”)因作品涉黄,犯制作、贩... 2025-04-02
-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4月1日,小米汽车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关注。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周强(化名)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引导方面存在缺失... 2025-04-02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两个人的牵手,一群人的狂欢。好端端的3月马拉松,因为一只乱入的镜头,变成了一场春日的艳遇。就是这始于搂肩的动作,引发了连日的流量狂潮。搂就搂了,作为出征队友间励志和... 2025-03-30
- 李县长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盯着桌上那份财产申报表。填,还是不填?怎么填?填多少?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仕途上的一场豪赌。填得太实在,别人会说... 2025-03-28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纸检测报告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正在经历戏剧性转折。0113家送检,为何仅1家幸免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市售13款“零添加”酱油的突击检测... 2025-03-28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 -
农村腐败有多猖狂?村支书:市长见了我都要低三下四,你算个球!
“市长见了我都得低三下四,你算个球?”听听,这口气!这可不是电视剧里的反派台词,而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岗石村副支书对着记者放的狠话。更离谱的是,这哥们儿放完... 2025-03-28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2025年4月1日,台湾海峡突然成了全球的焦点。一大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开始了一次突然的联合演... 2025-04-03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刘振亚(亚亚)女士与区桂芝老师先后遭遇台湾当局查水表,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指控不适任。在台湾风行思想检查的当前,拉扯出一个别有意思的课题... 2025-04-02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