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师给江西某法院领导发7条短信后,手机被莫名停机40小时
1月22日,北京律师张庆方因某案件问题,给江西省某地中级法院的多位领导发短信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当天下午4点多,他收到移动公司发来的短信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对他的手机号码紧急停机”。很快,张庆方的手机即被停机。随后他向移动公司投诉,1月24日早上,手机信号被重新开通,至此其手机已被莫名停机40个小时。而对于停机的具体原因和法律依据,张庆方至今也不清楚。
1月23日早上,赤焰新闻拨打张庆方的手机,语音提示该手机已停机。在张先生提供的短信上看到,他用手机给江西省某地中级法院的7位领导发去了短信,就案件有关情况进行沟通,而短信上并未发现任何不合适的语言。在莫名停机40个小时后,张先生说,1月24日早上,他的手机信号又被开通,对于其手机被停机的具体原因和法律依据,移动公司一直没给他解释。
《电信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否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礼道歉,赔偿电信用户损失;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那么,移动公司究竟是以什么理由和法律依据对张先生停机呢?1月23日下午,赤焰新闻就此询问移动公司,工号为“1096717”的客服解释称,该公司是根据《电信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有关规定对张先生进行停机的,赤焰新闻反复询问:“张先生具体违反了《电信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哪一条、哪一款的规定,移动公司认定张先生违规的事实依据是什么?”对方称,等核实清楚后,当天下午4时前予以回复,但直到发稿时,移动公司也没有回复。
1月23日下午,赤焰新闻就此事采访了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称,电信服务商在给用户停机时,必须清清楚楚地说明停机的具体原因和法律依据,如果用户认为电信服务商非法对其停机,可以向该局进行书面投诉,接到投诉后,他们会进行查处,并把查处结果告知用户。
天津小辛庄村微信群里村民发信息被罚款事件
天津市有个武清区,武清区有个徐官屯,徐官屯街道有个小辛庄村,村里有个微信联络群。
2023年12月19日,群里发布了一份群公告,称接街道办要求,要统计村内在使用的三轮车、四轮车,需要村民们在当天下班前到村委会登记。
村民王先生看到公告,便在群里回了一条询问消息:“老年三轮也算?”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王先生又发了两句话:
“要啥信息,我发您。”
“家里养病呢,出不了门。”
很显然,这就是正常的村务咨询,咨询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村委的指令,但让人没想到的是,1月2日,王先生接到了罚款通知。
对方告知他,因为他在联络群里发了消息,根据群管理制度,需要给村委会缴纳200元罚款,如果不交的话,会在年奖励或者其他奖励中扣除双倍。
王先生非常惊奇,反复问对方,“你确定吗”,而对方也反复给出了肯定回答。
无奈之下,王先生只得给其转账了200元,1月4号,联络群里发出了4张罚款收据,其中一张就写的王先生的名字。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上面的罚款事由还写的是“违规自愿罚款”。
好一个“自愿”,今天不缴明天双倍,不“自愿”能行吗?
气不过的王先生,联系媒体记者反映了此事,并且,他还从亲戚口中得知,靠着“群里说话即罚款”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小辛庄村委已经罚了至少二三十人了。
“我二伯的孩子,不小心按了两个句号发到了群里,这也要罚款200元。村长说不交就要扣400元,二伯只能交了钱。”
村联络群,不就是为了方便村民联络反馈而设立的吗?
一个人200,30人6000,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罚款依据在哪里,谁授权村委会罚得款,罚款的发票怎么开?
就像王先生说的,“咱不是为了这200块钱,咱是要一个理,凭什么?”
这剧情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拦路劫橘”事件。水果商牟先生运输的橘子,在经过临澧县G207国道近白虎山超限检测站,被站内工作人员以超载为由,强行卸下8箱,并当场开了一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第二天牟先生再次雇车,准备将剩下的橘子拉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橘子只剩下了4箱半,剩下的都被站长等人给吃掉了。
见牟先生发飙报了警,站长高昂的头颅才低了下来,要赔他橘子钱。而牟先生怒极反怼:“这个行为就是不对,我不需要赔偿,我只要求谁吃我的橘子谁给我赔礼道歉。”
4箱橘子,200元,说起来倒都不算多,但却让村委会和超限站丢了大脸,咱老百姓是跟你计较那点钱吗?咱要的是一个理字。你可以不要脸,咱不能不说理啊!
老百姓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小辛庄事件和超限站事件,都显现出了一种危险的压榨思想和“官僚”信号:
我说你错了你就错了,罚款、上贡,收缴上来的罚金和物品,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相比较而言,小辛庄村的罚款事件则显得更为恶劣。
拦路截橘,好歹还有个具体的处罚情境,拉个大旗说你违反了哪个法规哪个条款,但小辛庄已经不需要任何具体道具、任何法规条例了。
表演艺术中有一种表演形式叫作无实物表演,演员们不需要包子就可以表演吃包子,全靠演技精湛,而小辛庄村则开创了无条例处罚之先河。
没有条例,他们自创条例来罚款,没有规矩,他们随随便便画个框就是规矩,一口唾沫一个钉,还有胆给你开收据,不服不行。
但村委会的胡作非为,还不是最让人心惊的,古往今来,任何地方都会出现霸道+无知的擅专弄权者,可只要上级部门监管到位,事情就能及时拨乱反正,惩前毖后,不至于太离谱。
而小辛庄事件最恐怖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后续的各方回应。
事情曝光获得舆论关注后,记者先联系了小辛庄村范书记,书记的回应言简意赅,直接就是一句“与事实不符”,把造谣的锅甩到了曝光的村民身上。
记者反复询问究竟哪里不实,他却又答不出个子丑寅卯,只说“现在领导要求我不作任何解答”。
村民说的是假话,可他们却还不能解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哑巴吃黄莲,吞了多大的冤。
而后,记者又联系了徐官屯街道办有关部门,对方表示:
经调查核实发现,村民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已经对小辛村村委成员进行约谈,责令小辛庄村村委会立即退还所涉及的村民罚款,并向村民道歉。
至此,问题又来了——
属实就是属实,基本属实是什么意思?
既然基本属实,那么是不是说明村委会前面违了法,后续又说了谎?
村委会是没有执法权的,无执法权的人,利用村干部的身份,编造理由对公民进行罚款,仅仅约谈+退款+道歉,够吗?
村委会不认错,相关部门打偏拳,连正视当下和有力处置都不敢,还谈什么举一反三?
咱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捏造理由找村民索要200元的人不是村干部,也没有任何公职身份,那么事件性质会被定义成什么,恐吓勒索还是欺诈、抢劫?
如果同样的恶行,作恶者换个马甲就能得到从轻处罚的机会,那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敬畏的依然不是人,不是文明,不是法律,而是头衔、帽子和背景。
底线总是一再拉低的,当我们默认正常发言也能被罚款,那么走路罚款、跑步罚款、跳舞罚款、呼吸罚款都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所以,小辛庄村罚款事件,绝不能就这样算了,罚款的人是谁,过往罚款的钱都进了谁的账,这些都必须查清楚,依法严办。
否则,终有一日历史重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那时,山川与人心共崩震,无可挽矣。
来源:赤炎新闻,周广献、燕七公子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2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2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一提到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彷佛很现代,很超前,很有生命力。经济发展只要违背自由市场原则就是退步,这样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正好能证明这个观... 2025-04-02
- 三起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犯罪金额标准是否陈旧,淫秽物品认定标准、由谁认定,仍有厘清的必要。日前,河南南阳网络文学作家李鑫(笔名:“龙璇”)因作品涉黄,犯制作、贩... 2025-04-02
-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4月1日,小米汽车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关注。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周强(化名)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引导方面存在缺失... 2025-04-02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两个人的牵手,一群人的狂欢。好端端的3月马拉松,因为一只乱入的镜头,变成了一场春日的艳遇。就是这始于搂肩的动作,引发了连日的流量狂潮。搂就搂了,作为出征队友间励志和... 2025-03-30
- 李县长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盯着桌上那份财产申报表。填,还是不填?怎么填?填多少?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仕途上的一场豪赌。填得太实在,别人会说... 2025-03-28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纸检测报告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正在经历戏剧性转折。0113家送检,为何仅1家幸免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市售13款“零添加”酱油的突击检测... 2025-03-28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 -
农村腐败有多猖狂?村支书:市长见了我都要低三下四,你算个球!
“市长见了我都得低三下四,你算个球?”听听,这口气!这可不是电视剧里的反派台词,而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岗石村副支书对着记者放的狠话。更离谱的是,这哥们儿放完... 2025-03-28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2025年4月1日,台湾海峡突然成了全球的焦点。一大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开始了一次突然的联合演... 2025-04-03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刘振亚(亚亚)女士与区桂芝老师先后遭遇台湾当局查水表,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指控不适任。在台湾风行思想检查的当前,拉扯出一个别有意思的课题... 2025-04-02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