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青光眼
一、定 义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的一种眼病。青光眼的房角大多为宽角,因眼压升高时房角是开放的,故此命名。本病具有遗传性,其遗传方式尚未清楚,可能是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本病属于中医“青风内障”范畴。
二、病 因
高眼压视盘微循环障碍是引起青光眼性视盘凹陷症视野损害的主要原因。高眼压虽然是青光眼损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的正常高限,但经长期观察并不出现视盘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也有少数病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而视盘和视野损害已十分明显,这种类型的青光眼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
三、表 现
1.眼压升高。主要表现为:正常人的眼睛,用手指触按眼球时,能明显感觉到弹性,而患者的眼睛,用手指触按眼球如同打足气的球,较硬,严重的可硬得像石头。
2.视力下降。在发病早期,患者多在夜间出现视力下降和雾视,第二天早晨则症状消失。
3.头痛眼胀。多数患者会出现偏头痛和眼睛胀痛,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所致。
4.恶心、呕吐。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迷走神经和呕吐神经中枢兴奋的结果。
5.出现虹视。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看灯光时,会出现一外圈橙红,内圈紫兰,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
四、辨证分型
1.气郁化火:头目胀痛,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胸闷食少,神疲乏力,胁胀不适,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
2.痰火升扰:头眩目痛,心烦而悸,食少痰多,胸闷恶心,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
3.阴虚风动:眼珠胀痛,头眩耳鸣,劳倦时更明显,瞳孔略散大,视蒙,观灯火有虹晕,失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绛少苔脉细数。
4.肝肾两亏:病久,瞳神渐散,中心视力日减,视野明显缩窄,眼珠胀硬,眼底视盘色苍白,凹陷扩大加深,兼见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肢冷,精神倦怠,夜间多尿,舌淡苔白,脉沉细。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取穴:肝俞、胆俞、攒竹、瞳子髎、四白。(图9-1)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图9-1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
操作:在施术的穴位上均匀涂抹红花油后,然后用水牛角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选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肝俞、胆俞用平刮法,攒竹、瞳子髎、四白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手法:采用补法。
注意事项:嘱患者要适当调整视物距离。
拔罐疗法
取穴:1.大椎、心俞、肝俞穴。
2.身柱、风门、胆俞穴。(图9-2)
方法:取上穴,采用刺络罐法,先用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次1组穴,每日或隔日1次。
体穴松筋与按摩
取穴:太阳、睛明、瞳子髎、球后、鱼腰、风池、天柱、肝俞、肾俞、命门。(图9-3)
图9-2
图9-3
操作:
1.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医者坐其右侧,先用偏峰一指禅推法从右侧太阳穴起始,慢慢地向右头维穴移去,再沿前发际向左头维、左太阳穴推去,然后,沿眶上缘缓慢移动,推向右太阳穴,如此反复3遍;然后用拇指指端按揉睛明、瞳子髎、鱼腰(眉心中点)、球后(眶下缘外1/4和内3/4交界处)穴,每穴2分钟;再用偏峰一指禅推法自左睛明沿上眼眶向外、下眼眶向内的顺序呈∞字形环,往返操作约3~5遍;抹眼周3~5次。(图9-4)
2.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坐其身旁,先用中指指端揉风池、天柱穴,每穴1分钟;接着用按揉法在颈椎的两侧做缓缓的按揉,由上向下,往返3~5遍;然后用一手指和食、中指拿风池30次;随后用掌根揉法作用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的俞穴上,重点在肝俞、肾俞,约3分钟;其后用拇指指端按揉肝俞、肾俞、命门,每穴1~2分钟;最后用全掌擦法作用于腰骶部,以温热为度。(图9-5)
图9-4
图9-5
足部按摩
反射区:眼、肝、额窦、肾、肾上腺。(图9-6)
操作:
1.按摩肾、输尿管和膀胱三个反射区,这三个反射区被称为“基本反射区”。促进排泄系统的机能,将体内有毒物质和代谢不良产物排出体外。
2.取眼、肝、额窦、肾、肾上腺反射区进行重点刺激。用拇指点按30~40次,按揉1分钟左右,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促进治疗后机体产生的代谢产物尽快排出体外。
3.治疗时重点按摩眼反射区,肝反射区的手法宜重,但应以耐受为度,再根据病因进行加减,肝肾阴虚加肾、肾上腺反射区,其他反射区手法由轻到重,到感觉可以耐受为度。
图9-6
手部按摩
反射区:肝、肾、眼。(图9-7)
操作: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施术部位上均匀涂抹少量按摩介质。术者一手托住患者手部,一手施以手法。
2.首先按摩整个手部,使其完全放松并产生热感。在肝、肾、眼反射区施以按揉法,频率为每分钟100~200次,按揉3~5分钟,然后再用点按法,点按2~3分钟,手法柔和渗透,用力由轻到重。
3.在肝、肾反射区施用点按法,反复点按60~100次,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至局部产生酸痛感,点按3~5分钟。
图9-7
耳部按摩
反射区:眼、肝、肾、耳尖、降压点、交感、神门、肾上腺、目1、目2。(图9-8)
图9-8
操作:
先在眼、目1、目2、交感部施中度点掐手法反复10次,以患者耐受为度,双耳交替施术。肝、肾、肾上腺施中度点按法,可持续按5~6钟,反复3~4次。至红润为止。在耳尖部施提法,力度适中,在患者耐受范围内逐渐加力,持1分钟,反复5~6次。在降压点部由上向下施点揉方法。反复3~4次。至耳部有热感即止。
小偏方
处方一:
白菊花、羚羊角粉0.3克。将白菊花泡茶、送服羚羊角粉。每日2次。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头痛项强者。
处方二:
天冬15克,麦冬15克,粳米120克,冰糖适量。粳米洗净,加天冬、麦冬所煎之水,煮成二冬粥。加冰糖适量,每日2次,每次1小碗。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者。
处方三:
桂圆肉20克,红枣20枚。桂圆肉、红枣同煮桂圆红枣汤。每日食1剂,适用于老年人青光眼缓解期少气乏力者。
六、预防与调养
1.对本病手法宜中度偏重,不可太轻。对降压点施术时,注意由上向下施术不可反相施术。
2.按摩治疗时应防止对耳部皮肤的负损伤。
3.保持情绪乐观舒畅,有助于防止病情加重和避免青光眼急性发作。
4.避免在昏暗处用眼,如看电影、电视等。饮食忌辛辣刺激,少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