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肩周炎
一、定 义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又叫“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痹”等,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导致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二、病 因
因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使经络气血不通所致。肩部感受风寒,阻闭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淤,或年老气血不足,筋骨失养,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通则痛。
三、表 现
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部怕压而被动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
四、辨证分型
1.淤血内阻型:症见肩周肌肉肿胀,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暗紫,舌根静脉舒张。证属血淤闭阻。
2.痰淤互结型:患者一般体质肥胖,症见痛处重浊,痛点不显,日轻夜重,活动稍缓,舌淡紫,舌根静脉见青,脉沉细而弦,苔白而滑。证属痰淤闭阻。
3.寒凝经络型:症见患侧疼痛较剧并有抽掣感,局部畏寒,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脉沉紧,苔薄白。证属寒痹经络。
4.气虚血弱型:患者素体较弱,疼痛时作时止,劳作后症状加重,或伴有肩臂顽麻,脉细弱,舌淡苔薄白。证属气血虚弱,筋脉失养。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取穴:天柱、肩井、天髎、天宗、膈关、肩贞、肩髃、缺盆、中府、压痛点。(图17-1)
图17-1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
操作:在肩井穴、天髎穴、天宗穴、膈关穴、肩贞穴、肩背部、压痛点、肩前部等处均匀涂上红花油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天柱、缺盆、中府等穴采用角刮法,天宗穴等处采用平刮法,肩贞穴等处用斜刮法。
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
注意事项:在进行刮治时,可适当地叮嘱患者活动肩膀,以通经气。
拔罐疗法
取穴:肩髎、天宗、阿是穴(即痛点处)。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图17-2)
手法: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梅花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去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1次,连续3次为1疗程。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炼。(图17-3)
体穴松筋与按摩
对初期疼痛较敏感者,常采用轻柔手法在局部治疗。对后期患者或感觉迟钝者,治疗采用较重手法,以改善肩关节功能为主,并着重配合肩关节各功能位的被动运动。患者坐位,患肢自然下垂。
1.急性发作期
①㨰法:在肩的前、后以及外侧方充分施以㨰法,以压痛点和粘连较重的部位为重点治疗部位,治疗时间约8分钟。(图17-4)
图17-2
图17-3
图17-4㨰法
②拇指按法:用拇指按法在中府、缺盆、极泉、肩髎、肩髃、肩贞、曲池等穴处治疗,每穴1分钟。(图17-5)
③拿法:用拿法在肩部治疗5分钟。(图17-6)
④掌揉法:用掌揉法在肩部治疗3分钟。(图17-7)
⑤搓法:用搓法在肩部及上肢治疗1分钟。(图17-8)
2.慢性缓解期
①㨰法:按摩者一手拿患侧上肢,另一手用㨰法在肩背部进行治疗,重点在肩前侧、肩后侧和肩外侧,并配合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治疗时间约8分钟。(图17-9)
图17-5 拇指按法
图17-6 拿法
图17-7 掌揉法
图17-8 搓法
图17-9㨰法
②拇指按法:用拇指按法在按肩关节周围穴位,治疗2分钟。(图17-10)
③摇肩法:用摇肩法摇肩治疗2分钟。(图17-11)
④搓法:用搓法搓肩臂2分钟。(图17-12)
⑤抖法:用抖法抖上肢1分钟。(图17-13)
图17-10 拇指按法
图17-11 摇肩法
图17-12 搓法
图17-13 抖法
3.冻结静止期(即发生粘连、活动受限期)
①㨰法:按摩者一手拿患侧上肢,另一手用㨰法在肩背部进行治疗,重点在肩前侧、肩后侧和肩外侧,并配合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治疗时间8分钟。(图17-14)
图17-14㨰法
②拇指按揉法:用拇指按法在按肩关节周围穴位,治疗8分钟。(图17-15)
③肩关节扳法:用肩关节各方向的扳法,治疗时间3分钟。(图17-16)
④肩关节摇法:用摇肩法摇肩治疗2分钟。(图17-17)
图17-15 拇指按揉法
图17-16 肩关节扳法
图17-17 肩关节摇法
⑤搓法:用搓法搓肩臂1分钟。(图17-18)
⑥抖法:用抖法抖上肢1分钟。(图17-19)
图17-18 搓法
图17-19 抖法
小偏方
处方一:
山楂丹参粥:山楂50克,丹参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煎丹参,再放入山楂片、粳米、水适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后加冰糖适量。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
处方二:
芪归炖鸡:黄芪30克,当归20克,童子鸡1只,生姜、盐各适量。先将童子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干净,再将黄芪、当归、生姜用水洗净后放入鸡腹中,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及盐,用小火慢炖2小时,吃鸡肉喝汤。
六、预防与调养
1.急性期治疗手法宜轻柔,切不可用力下压患部体表,以免加重滑囊损伤,慢性期手法可稍重,但在用弹拨法时,用力也不宜过猛。
2.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比如练太极拳或甩手,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局部注意保暖。睡卧时应穿内衣,肩部不要外露于被外,以免肩部受寒。患肩不可过分强调制动,急性期可作适当的轻度活动,慢性期则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