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腰 痛
一、定 义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也可牵涉上下左右各部组织。因腰脊相邻,其疼痛部位或以正中脊部为重,或在脊柱两侧腰部为甚,故一般称腰脊痛,或统称腰痛。
二、病 因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肾虚、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
三、表 现
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自觉腰痛隐隐、酸胀乏力、腿膝酸软、腰部喜暖喜按。偏于肾阳虚者,伴有面色白而虚浮,手足不温,气短乏力,小腹拘急,舌淡,脉沉细;偏于肾阴虚者,伴有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四、辨证分型
1.寒湿型:腰部疼痛,而且感觉发凉重浊,转动腰部时会感到沉重而活动不方便,逐渐加重。静卧休息疼痛也不能减轻,遇到阴雨天腰痛的症状就会加重。
2.肾虚型: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揉等轻柔的刺激,腿膝没有力量,劳作过度症状会更加严重,卧床休息疼痛会减轻,常反复发作。偏肾阳虚的情况,则小疼痛,面色发白没有光泽,手脚不温暖,浑身没有力量;偏肾阴虚的情况,会出现心烦失眠,面色潮红,手脚心热。
3.血淤型:腰痛就像是针刺一样,疼痛有固定的地方,白天症状轻而夜晚重。症状轻弯腰或向后仰会出现疼痛,如果症状严重则不能转动腰部,疼痛的地方不能触碰,否则会加剧疼痛。
4.湿热型:腰部和髋骨的位置会出现疼痛,并且牵扯到内脏里也会有疼痛,疼痛的地方会伴有发热的感觉。每年到夏季或腰部受到温热刺激以后,疼痛会加剧,遇到寒冷刺激之后疼痛会减轻。口渴但不想喝水,尿色发黄,或者中午之后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取穴: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腰俞。(图26-1)
图26-1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
操作:在腰背部肾俞、次髎,下肢部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腰背部腰俞等处均匀涂抹红花油后,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拭,大肠俞和悬钟等穴位采用平刮法,次髎和昆仑采用角刮法,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位采用斜刮法,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手法:采用补法。
注意事项:术后要休息片刻,方可进行活动。平时要注意行动,不要做太大幅度的动作,尽量卧硬板床。注意避风寒及潮湿。
拔罐疗法
取穴: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白环俞、委中、华佗夹脊,环中、阳陵泉。采用针罐。针刺得气后虚补实泻,出针后在穴位及痛点拔罐10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图26-2)
图26-2
体穴松筋与按摩
病人俯卧位。
①㨰法:用㨰法在腰部两侧治疗8分钟。(图26-3)
图26-3㨰法
②拇指按揉法:用拇指按揉法在脾俞、胃俞、肾俞、腰阳关等穴位处治疗,每穴1分钟。(图26-4)
③掌根按揉法:用掌根按揉法按揉腰背部,重点在腰部,时间5分钟。(图26-5)
图26-4 拇指按揉法
图26-5 掌根按揉法
④分推法:用分推法在腰骶部治疗,时间2分钟。(图26-6)
图26-6 分推法
足部按摩
反射区:肾、肝。(图26-7)
操作:
取肾、肝反射区进行重点刺激。肝反射区用拇指点按30~40次,按揉1分钟左右,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肾反射区用拇指推法,由外向内,推10~20次。
图26-7
手部按摩
反射区:肝、肾。(图26-8)
操作: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掌心向上,在手部均匀涂抹按摩介质,如按摩膏、凡士林等。
2.首先对全掌进行放松手法,分别从大鱼际、小鱼际开始向指根方向揉捏手掌,频率为60~100次每分钟,然后分别揉捏每根手指,使整个手掌柔软,手指放松。
3.先以拇指分别点按肝反射区,频率为60~100次每分钟,点按3~5分钟。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度。再施以按揉法,反复操作2~3分钟。操作要持久有力。
4.在肾脏反射区施以点按手法,频率为60~100次每分钟,点按3~5分钟。然后施以拇指按揉法,反复操作2~3分钟,以患者手部反射区上出现酸、胀、痛的感觉为度。
小偏方
处方一:
路路通20克,茶叶12克,钩藤20克,薄荷12克。水煎服,熏每日数次。此方适于血淤头痛。
六、预防与调养
1.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手法忌用粗暴蛮力和不必要的腰腿被动运动,以免发生骨折。
3.饮食多高蛋白,避免房劳过度。
4.避免感受风寒及坐卧冷湿之地。
图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