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高血压
一、定 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收缩压≥160mmHg 舒张压≥95mmHg者)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 以上。中医学关于本病的论述,多见于眩晕、头痛等。
二、病 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肾有关,认为长时间的情志抑郁,或者思虑过度可以引起肝气郁结型的高血压,血压的升高是肝的功能过于旺盛,影响头部的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主要特点是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加重,情绪的激动,会使肝的功能旺盛而发病;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习惯的调节,吃过多的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就会使体内的水液代谢异常,导致病理性的产物(痰)的增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的功能逐渐减退,气血也相对不足,容易形成阴虚的体质,容易导致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其特点是阴虚造成了阳气相对亢盛,而发病。
三、表 现
初期病人往往多年无症状,仅在无意中发现高血压。以后可有颈后或头部胀痛、头晕、眼花、流鼻血、心慌、烦躁、记忆力不好、失眠等。后期则出现心、脑、肾方面的症状表现。
高血压脑病常表现为血压突出增高,伴有剧烈头痛、眩晕、呕吐,甚至抽搐乃至昏迷,并可伴有脑血管溢外及脑水肿。
四、辨证分型
1.阴虚阳亢: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内蕴: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心悸,失眠,口淡,舌胖苔腻,脉滑。
3.淤血阻络: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暗,舌有淤点或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4.气血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神疲懒言,气短声低,面白少华或萎黄,心悸失眠,纳减体倦,舌淡,质胖嫩,或有齿痕,苔少,脉虚细。
5.阴阳两虚: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取穴: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印堂、太阳、百会。(图34-1)
图34-1(a)
图34-1(b)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或采用揪痧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
操作:先在风池、肩井、督脉及其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里和三阴交等各处均匀涂抹红花油,风池和肩井采用角刮法,督脉及其两侧足太阳膀胱经采用竖刮法,足三里和三阴交采用斜刮法,太阳、太冲采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印堂和百会采用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出3~5滴血为度;或者,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自己食、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这样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这时被揪起部位的皮肤就会出现痧点。(图34-2)
图34-2
拔罐疗法
方法:
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足三里、丰隆。(图34-3)
方法:采用单纯罐法,每次拔罐留10个左右,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图34-3)
足部按摩
反射区:大脑、心、小肠反射区。(图34-4)
操作:
①掐大脑反射区:一手固定足部的前半部,另一手用拇指指尖依次掐五趾的大脑反射区,每趾操作30~50次,微微酸痛为宜。
②点揉心反射区:一手固定足部的大拇指部,另一手用拇指指腹点揉心反射区,操作50~100次,微微酸痛为宜。
图34-4
③按揉小肠反射区:一手固定足部的大拇指部,另一手用拇指指腹按揉小肠反射区,操作50~100次,微微酸痛为宜。
手部按摩
反射区:脾、肾、脑、心。(图34-5)
操作: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施术部位上均匀涂抹少量按摩介质。术者一手托住患者手部,一手施以手法。首先按摩整个手部,使其完全放松并产生热感。
2.在脾、肾、脑、心反射区施以按揉法,频率为每分钟100~200次,按揉3~5分钟,然后再用点按法,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点按2~3分钟,手法柔和渗透,用力由轻到重。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
耳部按摩
反射区:肝、心、耳尖、神门、降压点。(图34-6)
操作:
先在肝、心、耳尖、神门部施中度点掐手法,反复10次,以患者耐受为度,再用拇指沿降压点揉按,5~10次,双耳交替施术。再在内分泌、皮质下部施中度点按法,可持续按5~6分钟,反复3~4次。至红润为止。
图34-5
图34-6
小偏方
处方一:
淡菜15克,松花蛋1个。将淡菜焙干研末,用松花蛋蘸着吃,每晚1个,连服7天。此方适于有耳鸣眩晕症状之高血压患者。
处方二:
莲心2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此方适于有头胀失眠症状之高血压患者。
处方三:
鲜茄子250克,鲜芹菜200克。水煎,当茶饮。此方适于头痛较甚之高血压患者。
处方四:
醋500克,蜂蜜500克。先将醋放入锅内烧开,加入蜂蜜,熬为糊状。每服9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即可。此方适于各种类型高血压。
处方五:
夏枯草花穗30克,双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研细),马兜铃30克,粉丹皮15克,怀牛膝15克,紫丹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于各种类型高血压。
六、预防与调养
1.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度疲劳。
3.保持足够的睡眠和大便通畅。
4.起居要有规律,特别是不宜睡得太晚。
5.戒烟、酒,低盐、低胆固醇饮食,特别是肥胖病人要适当节食以减轻体重。
6.手法要轻柔,否则将引起血压反跳升高。
7.按摩疗法适用于缓进型的I期和II期高血压病人,急进型和III期高血压病人,尤其是高血压脑病者,要以药物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