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糖尿病

一、定 义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血糖明显增高时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有时还可伴有体重减轻和视力模糊。糖尿病患者中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周围血管及脑血管病明显增加,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亦多见。

二、病 因

1.饮食所伤:过食辛辣、鱼腥、乳酪、甜腻、油煎之品,损伤脾胃阴液,使肠胃积热,化燥伤津而致糖尿病。

2.情志所伤: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数十年来已被举世公认。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及突然的创伤等,可引起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

3.长期饮洒,房劳所伤: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事不节制,即性生活过于频繁,房事过度则伤肾,耗伤肾精,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内生之虚火扰动人体之后,使人更欲房事,如此恶性循环。因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而发糖尿病。

4.温燥药物所伤:常有人为了壮阳纵欲或养生延寿而嗜服用矿石类药物炼制的丹药,或长期服用温燥壮阳补肾之剂,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致使燥热内生,阴津耗损而发生消渴病。许多古医籍中都有嗜服丹药,发生消渴病的记载。

5.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是1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

三、表 现

1.多尿、烦渴、多饮:由于尿糖,尿量常增多,病者尿意频频,多者一日夜可20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不仅每次尿多与尿频,一日总量常在2~3升以上。由于多尿失水,病者口干烦渴,喝水量及次数均增多。

2.多食善饥:由于大量尿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血糖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一日进食五六次,进食主食达500~1000g,菜肴比常人多一倍以上,尚不能满足。临床上将糖尿病患者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称为“三多症”。

3.疲乏、消瘦: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失常,容易感到疲乏,虚弱无力。中年以上轻型患者因多食而多肥胖。但幼年型及重症患者消瘦常常严重,体重急速下降,以至面容憔悴,精神不振,劳动力常减弱。久病幼儿的身体常矮小瘦弱、脸色萎黄、毛发少光泽,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迟缓,体力多虚弱。

4.皮肤瘙痒:多见于女子阴部,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有时并发白念珠菌等真菌阴道炎,瘙痒更加严重,常伴有白带等分泌。失水后皮肤干燥亦可发生全身瘙痒,但较少见。

5.其它症状: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不调、便秘、视力障碍等。有时有顽固性腹泻,每日大便2~3次至5~6次不等,呈稀糊状,有时有体位性低血压、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属于严重神经系统表现,许多症状由并发症或兼病所致。

四、辨证分型

1.上消(燥热伤肺):心烦口渴,饮水量多,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中消(胃燥津伤):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脉滑有力。

3.下消(肾阴亏损):尿频量多,尿液混浊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心烦失眠,舌红,无苔,脉细弦数。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取穴:肺俞、胰俞、脾俞、命门、三焦俞、肾俞、阳池、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水泉。

方法:采用直接刮痧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凡士林油。(图35-1)

操作:在背部肺俞、胰俞、脾俞、命门、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和水泉均匀涂抹凡士林油,肺俞、胰俞、脾俞、三焦俞和肾俞采用平刮法,命门和水泉采用角刮法,足三里和三阴交采用斜刮法,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阳池和中脘采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图35-1(a)

糖尿病

图35-1(b)

糖尿病

手法:采用补法。

注意事项:嘱患者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血糖长时期不下降,应停用刮痧疗法。

足部按摩

反射区:胰、脑垂体、胃、肾、肾上腺、肺、膀胱。(图35-2)

操作:

取胰、脑垂体、胃、肾、肾上腺、肺、膀胱反射区进行重点刺激。脑垂体、肾上腺、膀胱反射区用拇指点按30~40次,按揉1分钟左右,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胰、胃、肾、肺反射区用拇指推法,由外向内,推10~20次。

手部按摩

反射区:肺、胃、肾、胰腺。(图35-3)

糖尿病

图35-2

操作: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施术部位上均匀涂抹少量按摩介质。术者一手托住患者手部,一手施以手法。首先按摩整个手部,使其完全放松并产生热感。

2.在肺、胃、肾、胰腺反射区施以点按法,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点按2~3分钟,手法柔和渗透,用力由轻到重。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然后再用按揉法,频率为每分钟100~200次,按揉3~5分钟。

耳部按摩

反射区:胰胆、内分泌、三焦、皮质下,上消取肺,中消取胃,下消取肾。(图35-4)

操作:

先在胰胆、内分泌部施重提轻放手法,反复10次,以患者耐受为度,双耳交替施术。在三焦、皮质下部施向上重提向外轻拉的按法,手不离开皮肤,持续5~6分钟。反复3~4次。在肺、胃或肾施点按法,持续按2~3分钟,力度适中,反复3~4次。至红润为止。

小偏方

处方一:

鸡蛋1个,金樱子10克。将金樱子水煎去渣,打入鸡蛋煮熟口服。此方适于尿多面黑者。

糖尿病

图35-3

糖尿病

图35-4

处方二:

黄连适量,鲇鱼滑涎少许,乌梅适量。将黄连研细末,和鲇鱼滑涎为丸,丸如桐子大,晒干,每次服用7粒,每日3次。每次均用10克乌梅煎汤送服。此方适于亢进性糖尿病。

处方三:

白芍、山药、甘草各等分,共研成末,每次用3克,开水送服,早晚饭前各1次。此方适于多饮还渴者。

六、预防与调养

1.制定食谱,使食物多样化,避免各种含糖的食物,少吃含脂肪及胆固醇多的食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进食少量水果。

2.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不要随意增减。

3.选用任何新品种食物时,要先了解其主要营养成分,经医生同意后可适量替换别的食物。

4.患有其他疾病不能正常进食时,要及时找医生调整原用药物的剂量及饮食内容,以防发生低血糖。

5.饮食中注意选择含纤维素多,胆固醇少的食品,以免血脂过高,引起动脉硬化。

6.外出吃饭或参加宴会时也要按平时定量选择,不得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