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骨质疏松症
一、定 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二、病 因
1.年龄:多见于40岁以后发病。
2.性别: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3∶1。女性在绝经后便出现骨量丢失增加,每年约以5%的速度递减。尤其是停经过早或双侧卵巢切除后的妇女,其体内骨丢失的时间将会提前。
3.性激素分泌: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破坏。
4.钙流失: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5.消化功能: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纳差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6.运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7.基因: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8.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紊乱与骨质疏松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关系。
三、表 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改变,并伴随骨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也就是说骨质疏松时,骨量减少是骨矿物质(钙、磷等)和骨基质(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比例的降低,通过调线及骨形态计量学检查发现,骨量丢失的变化,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身长缩短、龟背及骨折。
四、辨证分型:
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为四型:
1.肾虚精亏:肾阳虚衰,不能充骨生髓,致使骨松不健;肾阴亏损,精失所藏,不能养髓。
2.脾气亏虚:腰背疼痛,肢体倦怠,纳少脘胀,形体虚胖,肌肉消瘦,面色萎黄或晄白,少气懒言,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缓弱。
3.正虚邪侵:正虚而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气血痹阻,骨失所养,髓虚骨疏。
4.先天不足:肾为先天之本,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致使肾脏素虚,骨失所养,不能充骨生髓。
骨质疏松病因复杂,与多种内科疾病都有关联,如经医院诊断无器质性病变的可按照下面方式进行分类治疗。下面方法可任选。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取穴:选环跳、风市,髀关至伏兔,复溜、照海等穴位。(图39-1)
图39-1
选用方法:采用直接刮痧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凡士林油。
操作:先在刮拭穴位处涂以凡士林油,用拇指按揉法搓揉穴位,然后用刮痧板刮拭命门至腰俞,双侧肾俞,环跳、风市,髀关至伏兔、复溜、照海等穴位,以出现痧痕为止。
拔罐疗法
取肾俞、脾俞、膏肓。采用药罐。先在穴位上拔罐10~20分钟后,然后将药饼(白芥子、巴戟天、肉豆蒄等量,冰片少许,研末,水调和成形)贴敷于穴位,6~18小时后取下。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天。(图39-2)
体穴松筋疗法
取穴:命门、脾俞、足三里、大椎。(图39-3)
实行平补平泻的手法,按揉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2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天,再行下个疗程。
图39-2
图39-3
体部按摩法
1.按揉脾俞50~100次。按压肺俞、肝俞各30~50次。
2.按压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位,各30~50次。(图39-4)
3.捏上巨虚、下巨虚、太溪等穴位,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4.按揉涌泉穴,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足部按摩
反射区:甲状腺、肾上腺反射区。(图39-5)
操作:
甲状腺反射区用示指关节角自上向下推按,双脚取穴,每次每脚推按5分钟;肾上腺反射区用按摩棒自上向下推按,每脚每穴推按5分钟。每日按摩2次。
图39-4
图39-5
手部按摩
取穴:内关、太渊、合谷等。(图39-6)
反射区:肾、生殖腺、输尿管、膀胱、肺、垂体、甲状腺、肝、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各区、脊椎各区等。
操作:
按揉上述选穴各50~100次。要坚持手部按摩每天1次,不要间断。
耳部按摩
反射区:心、肺、肾、脑、神门。(图39-7)
操作:
取心、肺、肾、脑、神门等相关,先用温水清洗耳部数次,以耳廓和耳周为主,顺序由上向下慢慢擦洗,用力均匀轻柔,清洗至耳见红润后,改用双手鱼际相对,轻揉耳周和耳廓部,由上向下4~5次。先在心、肺、肾部施重按轻提手法,反复10次,以患者耐受为度,双耳交替进行,手不离开皮肤,持续2~3分钟。反复3~4次。再在丘脑、神门穴位施法。提拉按法结束后,每穴用拇指和示指指腹反复轻揉5~6次,持续4~6分钟,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均匀施术一般持续2~3分钟,双耳交替放松。
六、预防与调养
图39-6
图39-7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原则、营养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饮食补充钙、磷和维生素D,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1.保证钙的充足摄入:保证每日800~1000毫克钙的供应。更年期后的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的摄入标准更高,约1000~1500毫克。
2.适当摄入磷:保证每天1~1.5克磷的摄入,但不能过高。有人报道过量摄入磷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因此应注意适量摄入磷。
3.注意补充维生素D:适当增加日光浴,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同时可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膳食。
选择食物,首先应选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虾蟹、青菜、乳制品等。多选用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沙丁鱼、鳜鱼、青鱼、牛奶、鸡蛋等,也可以加用适量的鱼肝油,仅需注意不能过量摄入。
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够减少钙吸收,因此应防止咖啡的过多摄入。肝脏等脏器往往含有极高量的磷。因此,应禁食高磷酸盐食物添加剂、内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