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中国的汉字,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正因为中国有绚烂多彩的文化,所以才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投身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当中。
其中,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汉字,让很多研究者趋之若鹜。然而有一个人却不这么认同汉字,还公开叫嚣:“中国汉字有三大缺陷!”这个人就是英国诺贝尔奖得主伯特兰·罗素。
1872年伯特兰·罗素出生于英国,其父亲是一位伯爵,所以家中条件还不错,一直以来都接受着先进的高等的教育,1890年在剑桥大学任教。
罗素涉猎颇丰,在哲学、历史、文学、教育、社会等诸多领域都深有建树。他不仅钻研西方文化,还煞费苦心地研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
1920年春,梁启超邀请罗素来华考察、演讲。他来华一年,结识了胡适、陈独秀、辜鸿鸣等知识分子,切身感受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状。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伯特兰·罗素回去手就写了一本《中国问题》的书籍,大肆诋毁中国,更让人愤怒的是,他还在书中提到,汉语有三个缺陷。
首先,罗素认为中国的汉字笔画繁琐,书写困难。
100年前的中国社会还在使用繁体字,讲文言文。罗素提出的这个缺陷放在当时的确是一针见血,值得反思。
但从现在来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汉字逐渐发展演变,简体汉字成为主流。横、竖、撇、捺等汉字基本笔画只有32种,32种笔画可以书写成千上万个中国汉字。
如今的中国汉字贴不上“笔画繁琐、书写困难、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等标签。
其次,罗素认为中国的汉字没有固定的顺序,排列不科学,不能铸造排字机。
诚然,英语单词用26个字母组成,以一定的构词法构成诸多单词,排列方便、整齐有序。
而汉字的构造基本可以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多音字这几种类型,从类型入手可以对汉字进行分类排列,排序确实无法进行。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拼音字母表应运而生。每一个汉字都有了音节,可以按照西方字母排列的方式给中国汉字排序,《新华字典》就是按照这一顺序进行排序。
最后,罗素认为中国汉字不能很好地表达外来词汇,对科学名词和专业术语的表述不够准确。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科学”一词由西方而来,国人对许许多多的专有名词更是讳莫如深,很难准确清晰地还原它的真是含义。
但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国人通过音译或是意译等方式弥补了这个缺陷。
回顾罗素所提出的关于汉语的三个缺陷,不过是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汉字所作出的片面评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