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征文大赛 耿晓丽 ​| 爱,植根在马兰(散文)

繁体

马兰村是河北省阜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曾是《人民日报》前身《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当年邓拓担任报社主编,在敌人扫荡中一边游击一边办报,曾创造了用“八匹骡子办报”的奇迹,并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沿着父辈革命的足迹,邓拓的长女邓小岚退休后毅然决然地回到马兰村,为马兰建学校、修公路、栽果树,18年如一日义务为马兰的孩子们辅导音乐课,以“音乐教育”践行着父辈的理想,不仅为寂静的村庄带来了动人的乐章,更为淳朴的孩子们造就了色彩斑斓的梦想。

初识邓老师是17年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当时面前的花甲老人来部沟通“马兰音乐节”的事宜,她给我留下和蔼慈善的印象;再见邓老师是在一年后,我陪同校方领导带着马兰的孩子们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支代表队赴牡丹之城洛阳参加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文艺展演,当孩子们用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唱响《心中的梦》时,年过古稀的邓老师现场指导,与会现场自发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眼里的邓老师是集干练坚韧于一身;三见邓老师是同年8月随同中共阜平县委、县政府四大班子领导前往马兰村,瞻仰七烈士墓,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砥砺脱贫攻坚斗志。(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报社的七位遇难同胞)并走访慰问贫困户。邓老师在七烈士墓前声俱泪下的解说,触动了现场每一位瞻仰者的心弦。她告诉我们:在敌人无休止的扫荡中,父亲邓拓和同事为了转移报社设备,顾不上身怀有孕的母亲丁一岚,母亲是在当地乡亲们的极力保护下才得以脱险,后来由于母亲要跟随部队转移,而出生后的自己也是在当地老乡的精心喂养下才幸而存活·······此时,我心中的邓老师是正直勇敢、刚毅坚强的榜样。

去年,冬日的阳光洒在静谧的马兰村,79岁高龄的邓老师骑着一辆电动车像往常一样,按时去学校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刺骨的寒风,颠簸的道路,丝毫没有影响邓老师的教学热情,因为在校园里有一群对音乐充满渴望的孩子时刻牵动着她的心。

1997年,邓老师和妹妹邓小虹第一次回到老区阜平,找寻父母战斗过的地方。当她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到一个村口,向迎面走来的一个农妇问路时,那农妇说这是麻棚村,再往前走就是马兰村了。她一边指路一边上下打量着邓老师,突然惊喜地喊道:“你是小岚子吧?真的是你!”

邓老师当时就愣住了,顷刻间,泪水夺眶而出。当年她被寄养在麻棚村的老乡家中,一待就是3年,可是她年纪太小,什么都不记得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村里人还记着她,依然亲切地呼唤着她的小名,此情此景,让她怎能不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呢?

1999年,邓老师从北京市公安局退休。2003年清明节,她和当年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再次回到马兰,为1943年反“扫荡”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扫墓,并纪念“马兰惨案”发生60周年。

在胭脂河畔,她们遇到了村里的一群小学生。邓老师问孩子们:“你们会唱什么歌呀?给爷爷奶奶们唱首歌,好吗?”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满脸羞涩,竟然唱不出一首歌。“我原本是随口一问,只为了和孩子们互动一下,没想到却是这个尴尬局面。虽然我知道这里地处深山,依然属贫困地区,但孩子们连一首歌都不会,还是令我很震惊,当时我的心里特别凄凉,说不出的难受。”邓老师回忆说。

邓老师从小就热爱音乐,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音乐带给她很多美好的回忆,她坚信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她不敢想象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多么地苍白无趣。

那天晚上,月光如洗,她独自走在胭脂河畔,想起父母的教诲和父亲临终交给她的图章上“马兰后人”几个字,心潮起伏,不能自已。就在那天晚上,她眼含热泪立下誓言:“一定要让马兰的孩子们学会弹琴唱歌!”

从此,邓小岚作为当年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的长女,主动承担起为“马兰惨案”遇害者修建纪念碑的筹建工作,并暂住在马兰村。在忙着为纪念碑设计、选材、选址之余,她开始走进马兰小学,成为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邓老师”。

邓老师虽然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但她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丁一岚是1949年开国大典的播音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学习过小提琴,接触过钢琴、手风琴、吉他等多种乐器,教孩子们吹拉弹唱绰绰有余。教音乐得有乐器,马兰小学的第一批乐器,包括4把小提琴、一个手风琴、一把吉他和一个电子琴,都是她从北京的家人那里“搜刮”来,再一趟趟背到马兰的。

2006年,马兰小乐队正式成立,这个偏远寂静的小山村终于响起了音乐之声。

邓老师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建音乐教室并改造危房,她不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而且动员北京的弟弟妹妹们一块儿捐钱,共凑了4万块钱,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音乐教室终于建成了。后来,她又四处“化缘”,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长笛、黑管等乐器。

虽然马兰的孩子从没见过任何乐器,没一点音乐基础,教起来很费劲,但邓老师坚持正规的教学程序,先从五线谱开始教起,并在教授唱歌发音和弹奏乐器时,对他们进行扎实的音乐鉴赏的启蒙教育,引领他们用心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2008年10月,邓老师带着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木雕长廊前举办了小型音乐会。原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应邀前来观看了演出。

“故乡如醉远,天末且栖迟。沥血输邦党,遗风永梦思。悬崖一片土,临水七人碑。从此马兰路,千秋烈士居。”这是邓老师为父亲邓拓写的五言律诗《题马兰烈士墓》谱写的歌曲。当孩子们饱含深情地唱起这首歌,这些曾经在马兰战斗过的耄耋老人们非常激动,老泪纵横。后来,马兰小乐队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参加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和央视的《我要上春晚》等节目,并成功举办了马兰儿童音乐节。当看到孩子们落落大方的表演,当听到专家、主持人的一致赞美,当将军的后代们和马兰小乐队一起合唱“我们的田野”时,邓老师的眼角再次湿润了——这是幸福的泪水,因为她真切地看到,音乐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了。

邓老师将带着马兰的孩子们唱响冬奥会会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心声,亦是邓老师的真实写照。她说,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令她欣慰的是,今天,她可以告慰父母,她用了18年的时间植根在马兰,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一名真正的“马兰后人”。

作者简介

耿晓丽,女,笔名彼岸花。毕业于国家开放大学,曾在鲁院实习,现就职于河北省阜平县电视台。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偶有作品散见于报端,并出版了由凸凹作序的散文合集《金色年华》,征文参赛多次获奖,办公众号《青柠书鸢》。

“情感"征文大赛 耿晓丽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