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历来注重开蒙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即是在强调少时习养对人生的长久影响。围绕着幼儿启蒙这一主题,历代学者先后编撰了许多启蒙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在这些灿若星辰的蒙学文献中,《养正遗规》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著作。它由清人陈宏谋于乾隆年间(1739年)纂辑而成,分上、下两卷,另补一卷,汇集自汉至清尤其是宋以后朱熹、方孝孺等多位名儒关于养性、修身、儿童启蒙教育、读书学习方法的相关著述,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且有名可查的蒙童教学方法汇编著作。它既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也是清末中学堂教材。
陈宏谋(1696—1771年),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属桂林)人,雍正元年(1723年)中进士,历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工部尚书等职,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有“岭南儒宗”之称。陈宏谋为官40余年,足迹遍布10余省。在从政之余,他全面细致考察所在地区民众教育、日常风俗、基层治理和为官治吏等情况,针对性地精选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教育和为官从政方面的经典言论,整理成《养正遗规》。
学之所向在为人
《养正遗规》中的“养正”一词,源于《易经》第四卦“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意为蒙昧幼稚无知,是幼儿起初的蒙童时期。在蒙童的时候教其正心修身,涵养浩然正气,这是至高无上的功德。在《养正遗规序》中,陈宏谋开宗明义指出,“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他认为天下有好的教育方法,才会有真正的人才。教法的起点要从乡里街巷开始,人才的培养则要从儿童开始。教育者不仅要自己明白为何教人,也要让孩童知道为何学习。对此,陈宏谋在总结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和王守仁《王文成公训蒙教约》中“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要务”基础上,鲜明指出“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学习是为修身做人而非功名利禄,要首先敬爱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涵养人伦之义,这一点自当从小谨记。
确定求学目的后,教与学的首要步骤是什么?《颜氏家训》讲,“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惰慢,便为凡人”。读书学习先要立志才能知所趋附,但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同时,立志还要高远,《高提学洞学十戒》中便指出,学习十戒之一便是戒“立志卑下”,读书学习不能满足于博闻强识而是要学圣求贤以为天下。
学有所成贵在法
立志求学是第一步,求学有方是第二步。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精、学透这一目的,陈宏谋在分析贤者经验基础上提炼选择了很多精辟门路。
一是要勤。《颜氏家训》讲,“自古明王圣帝,犹需勤学,况凡庶乎”。大抵世间天才之人仍属少数,因此勤学苦练仍是学习捷径。而对于如何把书本掌握熟练这一问题,《唐翼修父师善诱法》提出方法:“欲学生书熟,必当设筹以记数便。声韵调熟,则文章自有音律。”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方设法通过读书遍数的计算,来激励监督孩童不偷懒耍滑,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二是要精。《陆清献公示子弟帖》中讲,“汝读书,要用心,又不可性急。熟读精思,循序渐进,此八个字”。读书求学是铁杵磨成针的过程,所以《张杨园学规》中讲“功夫须是绵密。日积月累,久自有益。勿急躁,毋间断”。而如何做到在精中熟,在熟中精?《程畏斋读书分年日程》中讲,“每大段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遍”。
三是要行。张伯行在《张清恪公读养正编要言》中讲:“读书不须多。读得一字,行取一字。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只读不做只是纸上功夫,无法长久,更无法领略圣贤道德要义。
修身礼仪需谨记
除了学习圣贤知识,教育孩童还需在学礼上下功夫。陈宏谋选取真德秀的《真西山教子斋规》,意在说明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完整系统的过程,要做到“学礼、学坐、学行、学立、学言、学揖、学诵、学书”。对此,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讲,“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在此基础上,陈宏谋认为如果《童蒙须知》是做父兄的用来教育子弟,那么《程董学则》《高提学洞学十戒》则是自10岁起离家求学的弟子应遵循的。前者告诉我们学在私塾要严格地进行朔日和望日的礼仪,从打板起床洗漱到登堂焚香拜师长都要心存敬畏;后者则在讲集体学习时需要注意的“陵忽师友”等“十戒”。以上讲的是学堂公共场合的规矩,如果具体到孩童自身,陈宏谋认为其自身要做到谨遵礼节、谨言慎行、言行有度。对此,他选取《屠提学童子礼》,其中给出了站坐行食的规矩,“凡立,须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凡坐,须定身端坐,敛足拱手。凡走,两手笼于袖内。凡饮食,需要敛身离案,毋令太逼”。此外,《陈定宇示子帖》还讲,“每日早起晏眠,莫妄出,并与人闲说话,惹是非。能守得勤谨二字,万万无失”。
《养正遗规》皆为文言,文字虽浅,意味深远,情义拳拳,实为今日之父兄、师长启蒙孩童必读之书。然而这样重要的一部典籍,因为种种原因,现代熟知的人并不多,实为可惜。故分析其中精义,发掘其启蒙价值,这也正是本文研读深悟、以期探讨的初衷。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冯露露 孔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