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说儿子旗旗性格单纯,社交能力一般,对人对事的看法都很简单。所以,以后上大学不想让他出省,回家也方便。旗旗表示,听父母的安排,去哪上大学都无所谓。
本来自己也没有什么目标。的确,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种佛系心态,对未来没有目标。一放假了,就整天抱着手机,放飞自我。我跟侄子聊过,他说,觉得自己的观点,反正父母也不能同意,就选择了听安排。以后上哪个大学,选什么专业,都交给父母,干脆不用想了。我想说的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让父母开心,或者是完成家长的心愿。
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更没有梦想,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的心态。这是很吓人的一件事啊!
耽误太多时间
张朝阳说,我在中国长大耽误了很多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国内的孩子成长的速度非常慢,甚至到了大学毕业,还不知道这辈子自己想要干什么。
是啊,大多数孩子从小都是在父母的规划之下长大的,上哪个大学,学哪个专业,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去进行的。毕业后发现,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勉强找一个维持生计的工作,很多年都在茫然中度过。
张朝阳说的话,很多年轻人感同身受。有人到了三十岁的年龄,还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结婚,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方式生活?这时候,父母的埋怨就来了,你都这么大了,什么事都没主见。事实上,孩子小的时候很有想法,但都被父母压制了,慢慢地就磨平了棱角,自己没什么想法了。
张朝阳说,他见过很多美国的同学,在中学或者大学阶段,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事情。确实,想想就很美好,但我觉得,这和我们的国情不同,是没办法同日而语的。只能说,如何就当下的家庭教育环境,让我们中国的家长,有所觉悟。为未来而焦虑的孩子们
身边有很多年轻人都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不知道未来自己能干什么。前半生都在学习、考试,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考试是为了什么?根本没有目标。
父母和老师,还有很多长辈都会对孩子说,好好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的工作。赚的工资多,这样你会过得很幸福。所以,幸福,在长辈们看来,可能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完整的家庭,一辆车子,一栋房子吧?
但不得不说的是,孩子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只是在按照家长和老师的逻辑学习。当有一天走向社会了,才发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一点都不实用。
面对生存问题,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需要从社会这所大学中再重新学习,考虑怎么挣钱,怎么为人处世。这些课本上都没教啊!4
可能有一些幸运的人,在某个阶段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回头看看,也已经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身边的孩子,大多数的成长轨迹,就是如此。从小被父母和学校的规矩所束缚着,从上学开始,他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学习,考高分。即便大学毕业后,很多人也依然在考研、考公、考编,期待着上岸。你想一下,大家为什么热衷于考公、考编?因为上岸后,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可以过安逸的生活。吃喝不愁,工作也稳定,比创业轻松简单多了,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心愿。
在我接触的家长中,他们基本都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孩子呢,自己也会被同化,焦虑不安,很怕自己未来会被淘汰,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如果考不上好的大学,可能这一辈子就没有什么出路了,有的孩子甚至在这种焦虑中,变得抑郁了。
未来是有希望的
学生被无数的作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时间去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有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才发现,自己上了十几年的学,到了社会上,却没什么用处。还得重新学习如何去挣钱,处理人际关系,累啊!所以,平时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活动,不要把时间和精力,全都放在应对考试上,提升他们全方面的能力。
当下的教育,也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孩子个体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娃的身上,却忽略了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一直迷茫,即便是成年了,也没有方向感。即使有,也是父母给的。
所以,请记得,引导孩子制定目标,为了喜欢的事情而努力。同时,还要管理好情绪,不杞人忧天,减少焦虑感。我一直觉得,年轻人应该尽早确立自己的目标和价值,积极地学习、工作、生活。或许,这也是当下家庭教育所缺失的一部分。
枕边育儿寄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有创造力,有责任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和潜力,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发展,未来才会真的充满希望。您觉得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IF枕边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