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手握重权、权倾一时的太监可谓层出不穷,在东汉,有被汉灵帝“尊称”为父母的张让、赵忠;在唐朝,有执掌禁卫军甚至擅行废立的李辅国、仇士良;而在明朝既有被明英宗尊称为“先生”的王振、也有在明武宗一朝被时人称为“立皇帝”的刘瑾,当然更少不了影视剧的“常青树”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
然而,以上各路太监“圈子”里的“顶流”,尽管都是权倾一时的人物,但对于“封王”这样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却都是可望而不及的。
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太监,不仅位极人臣,还成为了当朝王爷!这就是北宋宋徽宗年间的大太监童贯。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宋徽宗下诏册封71岁高龄的童贯为“广阳郡王”,童公公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王朝“在册”的王爷。一个太监被封王,不仅在有宋一朝,就是放眼整个历史长河,都可谓空前绝后。仅此一项,童公公就足以“笑傲群宦”了。
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童贯能享受如此殊荣呢?
上图_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942年)
五代十国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后晋石敬瑭为了谋求上位而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这片坐拥燕山山脉的天然屏障的缺失,从而使得中原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失去了一处最为重要的防线(也是北宋最终灭亡的重要客观因素)。
北宋建立后,历朝历代皇帝无一不对收复故土抱有深深的执念。宋太宗赵光义更是御驾亲征,不料却在高粱河一战大败于辽军之手,连赵光义自己都身负箭伤找了辆驴车才侥幸躲过一劫。
而雄心勃勃的宋神宗赵顼虽然以推行变法改制在青史留名,但也未能收复故土,对此耿耿于怀的他更是留下了“能复全燕之境者,虽异姓,亦可封王”的“遗训”。而就是神宗皇帝的“遗训”,却为童贯日后封王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缘由。
上图_ 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
太监固有的身体缺陷,似乎和阳刚尚武沾不上边。但童公公却是个“异类”,其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竟然都是和军旅战事打交道,更是出任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宋朝主要军事机构),执掌兵权长达二十年之久。无论在西北与吐蕃、西夏作战,还是在江南镇压方腊农民军起义,都可以看到童公公那忙碌的身影。
尤其是在1103年,北宋与吐蕃的湟州之战中,由于皇宫失火的“不祥之兆”,宋徽宗立即向西北前线下达禁止出兵的手谕。而当时面对皇帝的手谕,身为监军的童贯竟然选择了“无视”还将手谕藏在靴子中,反而下令继续出兵。
如此“骚操作”让军队统帅王厚大惑不解,对此童贯仅仅是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皇上希望我们打胜仗”(“上趣成功耳”)。由于宋朝监军一职具有专断之权,再加上童贯是徽宗的“身边人”,王厚也只好继续出兵,结果此战大获全胜。童贯也由此捞足了战功,还给人留下了当机立断的上佳印象。
但童公公敢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前提,还是在于其乃徽宗宠臣的身份“加持”。换一个背景不够过硬的将领,又有谁胆敢无视徽宗的手谕呢?
上图_ 宋徽宗赏赐给童贯的《小楷千字文》
随着辽国不断衰败,同时新生的金国又是虎视眈眈。北宋采取“联金伐辽”的策略,出动大军北伐辽国,统帅自然是童贯这位“著名军事家”。但不料辽军虽然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对付宋军还是绰绰有余,童贯大军很快就遭遇了惨败。然而童贯却“急中生智”,竟然乞求当时还是盟友的金国“代为”伐辽,然后又以百万贯“巨款”赎回了燕京等空城,并以此向宋微宗邀功。
对于被时人看成是“李煜转世”的宋徽宗来说,虽然在书画文艺方面堪称“顶流”,但论起军国大事方面的能力却是一言难尽。而在这个时候,童贯这个“军事家”却一举完成了“收复故土的壮举”,对于徽宗来说,意义自然特殊又重大。徽宗大喜过望,不久后就落实了当年神宗皇帝的“遗训”,加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这样不仅证实大宋皇室“金口玉言”的信用度,更是向天下彰显徽宗一朝完成祖先遗愿的“赫赫武功”。纵然当年的“马上皇帝”宋太祖、宋太宗都没能完成的任务,却在自己手上得以实现,这又是何等的“伟业”!
上图_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
宋徽宗时期朝政腐败,时人将其宠信重用的六位臣子蔑称为“六贼”,而童贯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宋徽宗从始至终对童贯都是宠信有加,不仅加官进爵是家常便饭,而且徽宗总是给童贯“压担子”,将一些易出风头、能立大功的任务交由其办理。
童公公既以检校太尉的身份担任出使辽国的大宋特使(当时就有朝臣质疑称“以宦官为上介,国无人乎”,但徽宗不以为然),又领枢密院事并以监军的要职“指导”宋军的西北战事,后来更是被封泾国公成了公爵。
在其镇压方腊起义后,徽宗更是拜其为太师,位列三公之列。此时的童贯可谓位极人臣,再向上“进步”恐怕也只有封王了。而童贯最终如愿以偿的成了当朝王爷,也正映射了宋徽宗对童贯超乎寻常的宠信与厚爱。
童贯“收复”燕云十六州从而被封王,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自欺欺人的丑剧和闹剧。时人对童贯的厌恶痛恨之情由来已久,比如当时的太原镇守张孝纯就当面痛斥童贯“平生童太师作几许威望,及临事乃蓄缩畏慑,奉头鼠窜,何面目复见天子乎",就连普通百姓也用“打破桶(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这样的民谣来发泄对童贯的不满。但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造成这一切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正是最高统治者宋徽宗赵佶。
而就在赵佶君臣为收复故土弹冠相庆之时,金国却由此清楚认识到宋朝虚弱腐朽的本质,不久之后就大举南下侵宋。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赵佶自然不愿意和其“前世”李煜一样做亡国之君,而他的做法竟然是传位给太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则乐哉悠哉的做起了太上皇。
上图_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
临危受命的宋钦宗登基之后立即开始清算徽宗一朝的“乱臣贼子”,童贯自然是难逃一劫,先贬官,后发配,直至被斩首示众,这位不久前还神气活现的王爷也得到其应有的下场。尽管钦宗试图力挽狂澜,但终究还是不敌汹涌而来的金国大军,“靖康之耻”的悲惨结局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这距离童贯“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仅仅过去区区数年而已。
来源:灵刻文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临近岁末,我本能地回首过去,准备着手准备一份年终总结。偶尔我会打电话问候生活在陕西农村老家的父母,他们终于从数九寒天才开始享受真正意义的农闲时光,早早关心起我们何...
-
重要提示:本页内容不适合24岁以下人士阅读,儿童和女士请勿浏览。最近的官场堪比娱乐场,不仅惊艳,还很俗气。乌烟瘴气之甚,堪称新官场现形记。出事之前,他们有的是“妙龄...
-
最近,有一个读者在评论区问,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我给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回答:需要我们的社会先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这并不是在敷衍,而是不从西方经济学的思想...
- 转自大河报博览在亲人逝去之后,他的家族后辈会为他立一座碑,并在碑石上刻上追悼的话语。在去墓园祭拜时,我们常常会在墓碑上看到“故”“显”“考”“妣”等字眼,你知道这...
-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左右,石家庄长安区育才街的居民们都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突然,一阵巨响传来,育才街棉纺三厂宿舍15号楼的西墙轰然倒塌,所幸并无人员伤亡,然而就在...
-
或许,你在古装影视剧中,常常看见这样一个场景。在闹市的街区,小孩、青年、老人,他们三五成群,围在一张桌子前,为几只打斗的小虫子呐喊...
-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两次停播,据说都和美国有关,我们给足了美国面子
2023年从电视剧《上甘岭》停播,展望中美领导人峰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原定2023年11月13日在央视一套开播的24集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上甘岭》突然停泊了,这是个什么信号... -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英雄人物如星河璀璨:远古、三皇五帝、夏商周盘古说:我开;女娲说:我补;共工说:我撞;有巢说:...
- 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喜悦的日子。这个节日,在《三国演义》里是太平气象,在《西游记》里是铁锁星桥,在《水浒传》里是忠义交情,在《红楼...
- 在我们的印象中,北伐这个词似乎经常出现,比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东晋祖逖北伐,南朝陈庆之北伐,宋朝岳飞北伐,明朝朱元璋北伐等等。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