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是二战时期极富盛名的元帅。然而,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在一次和德国的战争当中,他就遇到了一件非常丢面子的事情。
1941年,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接连攻下了苏联的很多地区。为了保护住苏联的有生力量,避免德国被围歼,苏军参谋长朱可夫在作战会议上提出:暂时放弃基辅地区,将西南方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的东岸去。
不过,斯大林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定要在基辅地区和德军决一死战,双方的讨论很快上升到了争吵。
关于谁对谁错这一问题,现在已经很难评判,毕竟历史不能重写。可朱可夫所要面对的,是愤怒的斯大林,这其实就已经比较危险了。
斯大林是一个处事多变、灵活敏锐、眼光长远的人,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政界游刃有余,并一步步走到最特殊的位置上。可是,高级别的苏军指挥官大多身经百战,且脾气不小,双方因为军事上的事情发生争吵,那基本上就是针尖对麦芒了。
斯大林手段强硬,不过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而这一次,朱可夫就撞到了“枪口上”,两人争吵的情景愈发激烈。
虽然周围有很多苏联军队的高级将领,但谁都不敢上前去为朱可夫求情,因为基于到底撤不撤兵的事情,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双方都是有理有据,谁也不愿服输。
在这种危急关头,斯大林要表现出自己的权威性也很正常,毕竟战机稍纵即逝。当时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将领们都不希望领袖动怒,他们也不希望失去朱可夫。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的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突然走上前来,对准朱可夫的脸上就是两记大耳光。
所有人都看懵了,他们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然后,阿尔卡季耶夫大声喊道:“统帅部的命令必须无条件去执行,抗命者将被撤职,情节严重的还将被送上军事法庭!”
朱可夫也知道“送上军事法庭”意味着什么,他和斯大林的激烈争吵,其实都已经可以算是“情节严重”了。这两记耳光的作用确实很大,在让朱可夫冷静下来的同时,也让斯大林冷静了下来。斯大林只是单方面解除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并且将他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
在短短两个月之后,朱可夫在争吵时提到的“可能情况”变成了现实。
70多万人的西南方面军突然遭遇了灭顶之灾,斯大林感受到了“晴天霹雳”,也开始放下成见,认真思考起朱可夫所提出的问题。毕竟,朱可夫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说真话。
于是,斯大林赶紧找来了朱可夫,委他以重任,让他去炮火纷飞的前线救急。
之后,朱可夫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及后来的柏林战场上表现非常突出,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逼得希特勒举枪自尽。
朱可夫凯旋的时候,整个苏联都记住了他的名字,民众们欢呼雀跃。
当时苏军的将领们纷纷在各种报纸上刊登署名文章,为斯大林歌功颂德。战功卓越的朱可夫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苏联《真理报》和《红星报》上都有撰文,将卫国战争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全都归结于斯大林。
不过,朱可夫没有忘记那个扇过他耳光的阿尔卡季耶夫,他没办法责怪斯大林,也只能拿阿尔卡季耶夫开涮。
他觉得,战争初期的损兵折将,都是因为斯大林身边的“小人”在作祟,他压根都没有料到,若不是阿尔卡季耶夫那两巴掌,历史估计都要改写。
许多人都看不懂朱可夫此举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居心,大家都觉得,当时阿尔卡季耶夫就是为了救朱可夫才打的,不然一个侍卫长有什么理由敢去打一位总参谋长呢?
很多人为阿尔卡季耶夫打抱不平,认为朱可夫是恩将仇报。
很快,这些消息也传到了阿尔卡季耶夫的耳朵里。对此,他表示:“我在领袖身边呆了这么多年,难免也会有疏忽的时候,朱可夫元帅能够对此直言不讳,也说明他是一个极为耿直的人,让他为我说好话,岂不是让领袖下不来台吗?”
结果,在战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可夫的名望大涨,甚至要盖住了斯大林。
有一个调查组开始暗中调查朱可夫的动态,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阿尔卡季耶夫,希望他能够提出一些证明。
不过,阿尔卡季耶夫却说:“朱可夫对领袖身边的人有意见,他也是出于对领袖的担心,没有掺杂什么个人的私心和杂念,他的忠诚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赫鲁晓夫时期,朱可夫渐渐远离了权力的中心,很多曾经和他关系较好的朋友因为他的耿直也渐渐疏远了他。但是,自始至终,阿尔卡季耶夫都没有说过朱可夫一句坏话。
参考资料:
王伟.朱可夫被扇耳光[J].领导文萃
王伟.让苏军元帅敬佩的“小人”[J].文史博览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2015年的秋天,叙利亚战场,巴沙尔的政府军能控制的国土不足十分之一。此时,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各路诸侯,建立起恐怖统治。眼瞅着巴沙尔政权命不...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涵盖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产业:1. 传统手工艺- 陶瓷: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 刺绣:如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雕刻:如木雕、石雕、玉雕。...
-
西夏从1038年正式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灭亡,历经189年、10位皇帝,全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了现在的宁夏北部、甘肃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青海东北部,有人口200多万。先...
-
1995年,为阻止《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作协主席故意“使绊子”
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过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 -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
-
69年林彪重游井冈山,写下一首《西江月•重上井冈山》,毛主席看后批注:这是历史公案
来源:刘白惜-网易号1969年9月,林彪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且被写进了《党章》,在党内可谓是炙手可热,风头一时无两。这一年,他怀着异样的心情,重新登上了井冈山... -
韩信活了35岁,留下了与他相关的34个成语,不可不谓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们可以这些成语将他的一生分为4段,来分析研读1:学习成长阶段,胯下之辱、一饭之恩。韩信的兵法是和谁学的,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依据他... - -1-1862年,陕甘回乱爆发,在哈密、吐鲁番一带传教的回民阿訇妥明悄悄抵达乌鲁木齐,住进绿营军提标参将索占焕家里。妥明,字得璘,河州(今甘肃临夏)东乡人。东乡族是元代“...
-
2003年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死亡内幕:精英警察部队领头,2位黑帮骨干补刀
来源:枕猫这是一起让人大跌眼镜的刺杀。2003年3月12日,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在政府大楼外遇刺而亡。塞尔维亚乃至国际社会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刺杀砸懵圈了,但更懵的还在后头。经... - 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揭露菲律宾试图在南海扩大岛礁建设的非法行径,强调中国的克制以及对《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承诺。当地时间1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