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是二战时期极富盛名的元帅。然而,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在一次和德国的战争当中,他就遇到了一件非常丢面子的事情。
1941年,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接连攻下了苏联的很多地区。为了保护住苏联的有生力量,避免德国被围歼,苏军参谋长朱可夫在作战会议上提出:暂时放弃基辅地区,将西南方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的东岸去。
不过,斯大林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定要在基辅地区和德军决一死战,双方的讨论很快上升到了争吵。
关于谁对谁错这一问题,现在已经很难评判,毕竟历史不能重写。可朱可夫所要面对的,是愤怒的斯大林,这其实就已经比较危险了。
斯大林是一个处事多变、灵活敏锐、眼光长远的人,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政界游刃有余,并一步步走到最特殊的位置上。可是,高级别的苏军指挥官大多身经百战,且脾气不小,双方因为军事上的事情发生争吵,那基本上就是针尖对麦芒了。
斯大林手段强硬,不过并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而这一次,朱可夫就撞到了“枪口上”,两人争吵的情景愈发激烈。
虽然周围有很多苏联军队的高级将领,但谁都不敢上前去为朱可夫求情,因为基于到底撤不撤兵的事情,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双方都是有理有据,谁也不愿服输。
在这种危急关头,斯大林要表现出自己的权威性也很正常,毕竟战机稍纵即逝。当时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将领们都不希望领袖动怒,他们也不希望失去朱可夫。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的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突然走上前来,对准朱可夫的脸上就是两记大耳光。
所有人都看懵了,他们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然后,阿尔卡季耶夫大声喊道:“统帅部的命令必须无条件去执行,抗命者将被撤职,情节严重的还将被送上军事法庭!”
朱可夫也知道“送上军事法庭”意味着什么,他和斯大林的激烈争吵,其实都已经可以算是“情节严重”了。这两记耳光的作用确实很大,在让朱可夫冷静下来的同时,也让斯大林冷静了下来。斯大林只是单方面解除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并且将他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
在短短两个月之后,朱可夫在争吵时提到的“可能情况”变成了现实。
70多万人的西南方面军突然遭遇了灭顶之灾,斯大林感受到了“晴天霹雳”,也开始放下成见,认真思考起朱可夫所提出的问题。毕竟,朱可夫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说真话。
于是,斯大林赶紧找来了朱可夫,委他以重任,让他去炮火纷飞的前线救急。
之后,朱可夫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及后来的柏林战场上表现非常突出,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逼得希特勒举枪自尽。
朱可夫凯旋的时候,整个苏联都记住了他的名字,民众们欢呼雀跃。
当时苏军的将领们纷纷在各种报纸上刊登署名文章,为斯大林歌功颂德。战功卓越的朱可夫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苏联《真理报》和《红星报》上都有撰文,将卫国战争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全都归结于斯大林。
不过,朱可夫没有忘记那个扇过他耳光的阿尔卡季耶夫,他没办法责怪斯大林,也只能拿阿尔卡季耶夫开涮。
他觉得,战争初期的损兵折将,都是因为斯大林身边的“小人”在作祟,他压根都没有料到,若不是阿尔卡季耶夫那两巴掌,历史估计都要改写。
许多人都看不懂朱可夫此举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居心,大家都觉得,当时阿尔卡季耶夫就是为了救朱可夫才打的,不然一个侍卫长有什么理由敢去打一位总参谋长呢?
很多人为阿尔卡季耶夫打抱不平,认为朱可夫是恩将仇报。
很快,这些消息也传到了阿尔卡季耶夫的耳朵里。对此,他表示:“我在领袖身边呆了这么多年,难免也会有疏忽的时候,朱可夫元帅能够对此直言不讳,也说明他是一个极为耿直的人,让他为我说好话,岂不是让领袖下不来台吗?”
结果,在战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可夫的名望大涨,甚至要盖住了斯大林。
有一个调查组开始暗中调查朱可夫的动态,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阿尔卡季耶夫,希望他能够提出一些证明。
不过,阿尔卡季耶夫却说:“朱可夫对领袖身边的人有意见,他也是出于对领袖的担心,没有掺杂什么个人的私心和杂念,他的忠诚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赫鲁晓夫时期,朱可夫渐渐远离了权力的中心,很多曾经和他关系较好的朋友因为他的耿直也渐渐疏远了他。但是,自始至终,阿尔卡季耶夫都没有说过朱可夫一句坏话。
参考资料:
王伟.朱可夫被扇耳光[J].领导文萃
王伟.让苏军元帅敬佩的“小人”[J].文史博览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数次全球化浪潮皆因海而起。西方海洋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迅速发展起来,但内陆国家却长期被剥削、被掠夺,一直深陷贫穷的恶性循环。For centuries globali...
-
二战苏德战场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珍贵照片,当年战况有多残酷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始于1942年7月17日,终于1943年2月2日,被认为是二战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战役之一。对德军而言,攻占这... -
俄罗斯把最机密的情报,送给了中国一份后,又给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备好了一份重礼。俄国家杜马议员尼古拉耶娃日前又表示,俄罗斯愿与金砖国家分享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坛号称东方好莱坞,最引以为傲的是动作片,风靡了整个亚洲。影片中,那些身手灵活、武功深厚、招式漂亮的动作影星,也成为了影迷们追捧、学习的对...
-
叶嘉莹女士-17岁丧母,52岁丧女,94岁裸捐千万……中国最美女国士的传奇一生及其作品解析
作者 | 展欢颜编辑 | Anita她,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却在54岁写信给中国教育部,申请免费来华教学。来华任教后,她辗转全国多所高校讲授古诗词,不遗余力... -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社会的治理结构与官员行为模式呈现出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每个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对官员提出造福百姓、为百姓谋福祉的要求,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 一位洛阳的朋友,让我聊一聊——(古代)官场上的,荒唐。他说,他就想知道——明知荒唐,却还坚持荒唐,到底是为了什么?好吧,我想到了4个故事,你可以逐个看,也可以挑着看...
-
中国富豪钟馨稼,给美国捐款7000万后,扬言:我乐意!今已破产
一个中国人不为自己的国家做事,反而给美国捐款七千万,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之为忘恩负义了。这位富豪面对国人的质疑还扬言“我乐意”。可风水轮流转,这个富豪如今不但破产了,... - 西史辨伪为什么总要揭露满清历史?因为西方伪史的总根源就是满清。现在的人们有一个误解,以为华夏古代是愚昧而生产力落后的,这是满清愚民华夏后的刻板印象。明朝军队的火器...
-
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中罗永和甘宇的故事,这可能是第一部电影剧本
9月21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中失联17天的甘宇在猛虎岗找到了,英雄的故事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从逆行救险,到相伴求生,从不得已分别后的约定,到翻山越岭的自救,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