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胡侃文史
1895年,李鸿章拿着刚刚签订的《马关条约》,老泪纵横地站在了慈禧面前,这个老人为国家付出了他所有的尊严,却只换来慈禧一句“难为你了”。
李鸿章泪流满面地说道:“太后没错,皇上没错,是我李鸿章错了……”
这个出生于旧社会的官僚,却有着超前的政治眼光,并早早地放出预言:“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先灭此国!”
李鸿章说的“此国”是指哪个国家呢?
李鸿章虽是晚清重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民族英雄。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李鸿章拼尽全力、为国家利益据理力争,最终却不得不屈服于时代,换成任何人生存在那个时代的夹缝中,都未必有李鸿章做得好。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爆发,17岁的李鸿章就高中秀才,值此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壮志满怀的李鸿章写下了“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这样的豪情诗句。
来到京城后,李鸿章很快就结交了不少有识之士,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团体”。
后来,李鸿章成了曾国藩的“学生”,曾国藩的行事作风与思想性格对李鸿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很多行为都有曾国藩的影子。
因“太平天国”一事,年少有为的李鸿章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青睐,升迁速度也像坐火箭一般,迅速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这个时期的李鸿章正处于人生巅峰,此刻的他还不知道,将有怎样屈辱的人生在等着他。
“天津教案”发生后,李鸿章从曾国藩手中接过了烂摊子,以赔款40万两为代价,成功与法国调停,这件事也成了李鸿章外交生涯的开始。
没想到,此事过后,西方列强的态度越来越嚣张,越来越过分,清政府的应对之策也越来越无能,逐渐沦为了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李鸿章一心为民,却又不得不签订这些丧权辱国的“强盗条约”,亲手将搜刮民脂民膏的屠刀,悬挂于百姓的头颅之上。
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李鸿章将目光转向了刚刚结束明治维新的日本,并且学习日本的经验,筹办洋务,积极发展新式海军,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国力。
只可惜,洋务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最终却一败涂地,一场甲午战争,彻底打垮了中国的尊严和信心!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被慈禧解除了职务,本以为可以就这样安度晚年,没想到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又拖着病体在《辛丑条约》上签了字,成了民族的“罪人”。
2个月后,79岁的李鸿章就带着屈辱去世了。
临终前,李鸿章大胆预言:“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先灭此国!”
李鸿章说的“此国”便是日本,日本人的蛮横、贪婪,让李鸿章明白,这个弹丸之国早晚会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历史也证明了李鸿章预言的正确性!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01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的一个深夜,荣王赵元俨府内一个黑影悄悄地潜入了佛堂。谁这么大胆子敢半夜三更在八王府里瞎出溜?原来是府上一位姓韩的姑娘,职务是“茶...
-
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一天,乌克兰为何能扛住打击并扭转局势?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情报局如何在俄罗斯海陆空打击中力挽狂澜乌克兰武装部队不成功的炸桥行动让俄军长驱直入2022年2月24日,驻守在琼哈尔大桥的第137海军陆战队独立营的士兵... -
为挣钱啥都卖:“色情钥匙扣,鼻吸棒,萝卜刀……“毒玩具”背后的真相,细思极恐……
“上学前吸一口,下课后吸一口,双孔齐下,闻出好味道!”听到这“怪味”的广告词,你一定以为这是提神醒脑的香薰产品。但实际上,它是一款名为“鼻吸棒”的新型玩具,这段时... -
问大家一个问题:古人的平均身高,你知道是多少吗?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这我怎么知道!其实,您要是稍作思考,就会有答案,因为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老话叫:堂堂七尺男儿!从...
- 1979年的某个日子,中央特科昔日的第一科科长洪扬生,踏进了顾顺章独女顾利群的家门。见到顾利群,洪扬生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由于保密原则,他对于当年那桩震惊一时...
- 1969年,九大报告起草幕后及其他编者按:1969年2月份,九大开始筹备。2月2日,周恩来向毛泽东报送《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九大准备工作的通知》草案,内容包括:代表产生办法...
- 犹太金融的本质:不道德、反政府、杀人术、走黑金。我用四暗来概述犹太金融的本质,重复一遍,我用四暗,黑暗的暗来概述犹太金融的本质。我用这四暗作为一个概念来讨论问题,...
- 西史辨伪为什么总要揭露满清历史?因为西方伪史的总根源就是满清。现在的人们有一个误解,以为华夏古代是愚昧而生产力落后的,这是满清愚民华夏后的刻板印象。明朝军队的火器...
-
铁血豫丰里疏影险滩密布,两岸悬崖峭壁。空中呈品字形的日军飞机在疯狂轰炸,炮弹掀起巨浪,一股股硝烟翻腾。江上奋进的点点白帆,正以命相...
-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