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奋起布衣,以滁阳一旅,削平群雄,戡定四方,驱逐胡虏,夺取天下。虽曰应天顺人,抑亦群臣之力。然晚年沉猜果诛,胡蓝党狱,开国元勋鲜克有终,令人致概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殷殷史策,不无遗憾”!
一、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安徽定远人。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佐命草昧之初,委身戮力,明习故事,裁决如流。镇抚后方,倾心协谋,赞成大业,剖符开国,官至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比之萧何,褒称甚至,可谓富极贵溢。然外宽和,内多忮刻,后坐胡党论罪,于哀暮之年自取覆灭。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太祖皇帝说道:“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 于是授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当时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李善长位居首位,诏书中将他比作萧何,对他褒奖备至。
丞相胡惟庸初任宁国知县,是因李善长的推荐,又被提升为太常少卿,后升任左丞相,两人因此互相往来。而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之子李佑,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受牵连而处死者甚多,但李善长仍然如故。御史台缺中丞,李善长暂理御史台事务,多次向太祖提出建议。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明太祖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长没有表示感谢,太祖因而怀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因为年老约束不了部下。曾想建造府宅,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汤和悄悄告诉他所听到的事。四月,京城有百姓受株连而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屡次请求赦免其亲戚丁斌等。太祖大怒,将丁斌治罪。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的事,他供出李存义等过去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于是太祖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他们的供词牵连到李善长,供词上说:“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李存义暗地里劝说李善长。李善长惊叱道‘:你这么说到底为了什么?你们一定要慎重,否则九族都要被灭。’不久,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他说:‘事成之后,当以淮西之地封你为王。’李善长惊骇不已,仍不同意,却又颇为心动。胡惟庸于是亲自去劝说李善长,仍然不同意。过了一段时间后,胡惟庸又派李存义去劝说,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有人又告发李善长说:“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于是,御史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而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偷偷私语。这些证言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当时正好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弘光帝追补开国名臣赠谥,李善长获追谥“襄愍”。
二、汪广洋
汪广洋(?——1379年),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淹通经史,参帷幄之谋,屡献嘉策,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时人比之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为人宽和自守,位极人臣而不能发奸远祸,终致重遣,身诛名败。
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授汪为右丞相。朱元璋对待汪广洋特别优厚,曾有疾休假,朱元璋赐勑慰劳,然而汪广洋沉溺酒色,荒于政事,多又耽误。汪广洋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对胡惟庸所作不法事情知而不言,只是随波逐流,保持官位而已。太祖朱元璋也多次告诫他“洗心补过”。 汪广洋内心不安,占城进贡使者至,而省部之臣及时引见,朱元璋以其蔽遏远人,下勑书切责执政者,汪广洋愈加惶恐。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因诚意伯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御史中丞涂节上奏,并指出汪广洋应该知道。朱元璋问及此事,汪广洋回说“无是事”。朱元璋大怒,斥责汪广洋朋党欺君,“欺罔不能效忠报国,坐视废兴”,将汪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丞相广洋从朕日久,前在军中,屡问乃言否,则终无所论。朕以相从之久,未忍督过。及居台省,又未尝献谋画,以匡国家臣民之疾病,皆不能知间。命尔出使,有所侦视,还而噤不一语,事神治民,屡有厌怠况。数十年间,在朕左右,未尝进一贤才,昔命尔佐文正(朱文正)治江西,文正作恶,既不匡正。及朕咨询,又曲之讳前。与杨宪同在中书,宪谋不轨,尔知之不言。今者益务沉湎,多不事事。尔通经能文,非愚昧者。观尔之情,浮沉观望。朕欲不言,恐不知者谓朕薄恩,特赐尔敕,尔其省之”。汪广洋看到诏书后,愈加恐惧,于是自缢而卒。
三、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安徽定远人。明朝初年宰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际会风云,累迁中左丞相,居百官之首,胡惟庸为相多年,凭着明太祖的宠信,瞒上欺下,结党营私,为所欲为。以曲谨为上所重,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窃幸威柄,生杀黜陟,凶狡自肆,忠臣义士敢于直言者,皆遭到胡惟庸的陷害。以一人跋扈,遂疑尾大之图,仓卒启机,竟坐叛逆诛死。
胡惟庸被杀后,明太祖遂罢宰相,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举措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从杨宪被诛后,明太祖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明太祖欢心,进一步获得明太祖的宠信。胡惟庸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明太祖便独断专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不利于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极恨胡惟庸的奸恶,向明太祖进言其恶行。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基生病,明太祖派胡惟庸带医生探视,胡惟庸便对刘基下毒。 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他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哥哥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学士吴伯宗弹劾胡惟庸,差点大祸临头。此后,胡惟庸权势更盛。
在中书省的时候,胡惟庸又与陈宁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说:“我会用得着你。”太仆寺丞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亲,胡惟庸令他暗中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纪已老,不能坚决拒绝,开始不同意,后来便依违其间了。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于是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与他们约定日期相会。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这些事都还没有发出。洪武十二年(1379年),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将驾车的人杀死。明太祖大怒,命他偿命。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明太祖不许。胡惟庸害怕了,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
洪武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1379年11月4日),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明太祖。宦官出来见到了,便进宫奏告明太祖。明太祖大怒,下敕令责备中书省臣。胡惟庸和汪广洋叩头谢罪,但暗暗地将罪过归咎于礼部,礼部大臣又归咎于中书。明太祖更加愤怒,将各臣僚全部关押起来,究问为首主持的人。不久,赐汪广洋死,汪广洋的妾陈氏为他陪死。明太祖问知陈氏乃是被入官的陈知县的女儿,大怒说:“被没入官的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怎么得到?”便颁下敕令命法司调查。于是胡惟庸以及六部属官都应当被判罪。
洪武十三年正月二日(1380年2月8日),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胡惟庸。御史中丞商暠当时被贬为中书省吏,也告发了胡惟庸的阴谋。明太祖大怒,下令廷臣轮番讯问,词语连及陈宁、涂节。正月六日(2月12日),廷臣说:“涂节本来参预阴谋,见事情不成,这才将变乱上告,不可不杀。”于是,明太祖下令诛杀胡惟庸、陈宁和涂节。
胡惟庸死后,他造反的阴谋还没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存义被人自首告发,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今上海市)。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胡惟庸通倭的事才显了出来。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李善长不奏告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事情败露,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大显。正好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往来情况,而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明太祖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四、冯胜
冯胜(——1395年),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通晓兵法、雄勇多智略,戡定四方,所向克捷,论功排名第三,以细故失帝之意无罪赐死。
冯胜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明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冯胜奉诏调遣东昌番兵征讨曲靖。番兵中途反叛,冯胜镇守永宁,进行安抚。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命冯胜在太原、平阳招民为兵,立卫屯田。皇太孙册立后,冯胜被加封太子太师,偕同颍国公傅友德前往山西、河南练兵,诸公、侯均听其节制。当时所诏列的德隆望重的勋臣有八人,冯胜居第三位,女婿朱橚(明太祖第五子,明成祖朱棣之弟)亦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因此,冯胜的被疏斥可能是皇帝疑心这名王子与这位将军之间存在着危险的军事联盟。太子死而皇孙幼,明太祖年事已高,对人猜忌甚多。冯胜功劳最多,多次因小事违背了明太祖的心意。蓝玉被杀当月,冯胜应召回京。两年之后,被赐死。冯胜诸子都不得继其嗣。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弘光帝追补开国名臣赠谥,冯胜获赠宁陵王,谥号“武壮”。
五、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安徽淮北人。自归顺太祖,征讨回方,出奇制胜,西平陇蜀、北征大漠、南下云贵,统军备边,独著方面之勋,论将之功第一。身列通侯,位进上公,卒以谋反诛戮。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傅友德被赐死。葬宿州之相城乡天马山直西,山麓至曲水之间,学士刘三吾撰碑志。
傅友德之死是皇室内部斗争所致。本来,明太祖自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册封常遇春女为皇太子朱标妃始,即相继使皇室与功臣联烟,例如冯胜的女儿是周王朱橚王妃,蓝玉的女儿是蜀王朱椿王妃,傅友德的女儿是晋王世子朱济熺妃,儿子又皆迎娶公主,成为了驸马。明太祖以联姻的方式,结合帝室与功臣的第二代,使功臣集团继续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柱。
皇太子朱标若是不突然病逝,对诸王而言是长兄,又经过长期治理国政的训练,继承帝位不致发生大的变故;而皇太孙朱允炆正相反,诸王多是他的叔父,且与功臣强强联合,朱允炆则年纪又小,经验不足。为确保孙子的皇位和嫡长世袭的宗法制度,明太祖在皇太子朱标病逝后的次年便诛杀了蓝玉等人,又相继赐死了傅友德、冯胜等与诸王有联姻的功臣。
在与晋王有姻亲关系的傅友德被赐死仅近一个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明太祖又亲自决定把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嫁给长兴侯耿炳文的儿子耿璇,这一政治性婚烟,是明太祖为保护即将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在军事上作出的安排。
六、廖永忠
廖永忠(1323年——1375年),安徽巢湖人。明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为人智勇超迈,代兄为将,上鄱阳湖之战,功冠群将。平浙江、定福建、征广东、入四川,所至克捷。然不以功名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终年五十三。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而死,朱元璋因此归罪廖永忠。到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对诸将说道:“廖永忠在鄱阳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子。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生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当杨宪为丞相时,廖永忠与他关系密切。杨宪被杀,廖永忠因功大幸免。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南明弘光帝时,追封庆国公。
七、朱亮祖
(?——1380年),安徽六合人。刚勇善骑射,平江南、战福建,征两广,兵锋所至,莫不摧破,厥功甚伟,封永嘉侯,镇广东,然寡于学术,所行多非不法,坐罪鞭死,爵除名丧。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亮祖出镇广东,并征发军民三万,拓建广东北城。他出身武夫,在镇多有不法之举,与执法甚严的番禺知县道同矛盾很深。道同生性耿直,面对朱亮祖的威逼利诱,始终不为所动。番禺县(治今广东广州)当时有很多土豪欺行霸市,市民稍有不从,就被他们诬陷下狱。道同抓捕土豪首领,并将其带枷游街。土豪都争相贿赂朱亮祖,请他出面说情。朱亮祖遂设席宴请道同,席间向他提起此事。道同不为所动,厉声道:“您身为大臣,怎能受小人役使?”朱亮祖见道同不允,次日便让人砸开枷锁,将被抓的土豪放走,还找借口鞭笞道同。道同又依法惩处倚势作恶的富民罗氏。朱亮祖因罗氏是自己爱妾的亲属,又将其抢走。道同再也不能忍受,遂将朱亮祖的不法之事奏报明太祖。但朱亮祖却抢先上奏,诬称道同对上司傲慢无礼。明太祖不知详情,便派使臣前去赐死道同。他随后得到道同的奏章,方知事情原委,忙再派使臣前去赦免。两名使臣同日抵达番禺,但当赦免的使臣到达时,道同已经遇害。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亮祖被明太祖召回南京,与儿子朱暹被一同鞭死。明太祖念其有功,仍命以侯礼安葬,还亲自为他撰写圹志。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颁布《昭示奸党录》。朱亮祖被追认为胡惟庸逆党,永嘉侯爵位被废除,次子朱昱连坐被杀。
八、蓝玉
蓝玉(?——1393年),安徽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妻弟,长身赫面,饶勇略,有大将之才。临敌勇敢,南征北战,多克捷之功。捕鱼儿海一役,威震大漠,居功自恣,被人告发谋反,坐罪处死。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为警诫群臣,朱元璋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中国古代的一种司法文书。)为《逆臣录》。史称“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也称“胡蓝之狱”。
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蓝玉一门,连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在内,一律牵连。
九、王弼
王弼(?——1393年),安徽定远人。善用双刀,号双刀王。复太平、平武昌、克庐州、破襄阳,所向披靡。从大军征中原,下山东、定河南、克陕西,平云南,以功封定远候。随蓝王北征,捕鱼儿海一役,为前锋,居功甚伟,后受蓝玉牵连,坐罪赐死。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朱元璋将王弼、冯胜、傅友德三人一同召回北京。同月,蓝玉案事发,朱元璋下令诛杀蓝玉三族,王弼知道后前去拜访傅友德,说:“皇上如今年事已高,又严于诛杀,我们这辈的人所剩无几,应当联合起来寻找出路。”为锦衣卫所知,告发给朱元璋。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八月,刘三吾为其作神道碑铭,追封王弼三代为爵。十一月,傅友德自刎于朱元璋面前。十二月,王弼被朱元璋赐死,削除爵位。一说为听闻傅友德死而自尽。
十、周德兴
周德兴(?——1392年),安徽凤阳人,与太祖同里,少相得。追随渡江,征讨四方,累战皆有功,平广西、定云南、镇福建,忠勤不怠。功盛志骄,营建第宅逾制,天子不问,后因子乱宫坐罪处死。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十日,儿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淫乱,周德兴受株连被杀,公田被收。
以上十人,佐命于开国之初,戮身于承平之日,兔死狗烹,“论者每致慨于鸟尽弓藏,谓出于英主之猜谋,殊非通达治之体言。……迨身处富贵,志满气溢,近之则以骄恣启危机,远之则以怨望扞文网,即味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亦其自取焉。”
来源:历史探索发现,百度百科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微信公众号衍圣公沿袭到孔德成这一代,孔子家族作为世界上延续、世袭时间最长的贵族家族,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这是一个超越王朝更替与江山鼎革变迁的世袭...
- 这是一份全文500余字的电令,正文只有三段,左上角标有:1934年12月12日和“万万火急”四个字;落款为:军委,十二日十九时半。它就是长征初期第一份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
-
1918年列宁-《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莫斯科苏维埃联席会议上关于对外政策的报告》
列宁(1918年5月14日) 同志们,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一下目前对外政策中的一些情况。同志们,最近以来,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在许多方面都复杂化了,这是因为总的形势紧张了。... - 公司发货
-
1988年,一特工从台湾带回“绝密文件”,揭开尘封38年的刘光典变节谜团
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令”,台湾民众可回大陆探亲。次年,首都机场出现了一位神秘老者。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犀利,一看身份就不一般。出了机场,老者直接打车来到组织部门... -
墨西哥:曾惨遭美国肢解,戕害世界罪行累累——起底美国军事霸权
戕害世界罪行累累——起底美国军事霸权“这个国家是通过残忍无情、毁坏灵魂的战争建立起来的。认清了这一点,才能理解美国的过去与当下。”德国历史学家霍尔格·霍克在《... - 在故事正式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不管是学校还是公司,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你对他好,他觉得天经地义。他对你好,也是天经地义。具体点...
- 原标题:汉末乱世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董卓,而是这位富二代 一般提起袁绍,总绕不开...
- 最近,有一个读者在评论区问,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我给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回答:需要我们的社会先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这并不是在敷衍,而是不从西方经济学的思想...
-
覃辉、郑爽,一个“拉皮条”,一个“代孕弃子”,两大祸害终究殊途同归
“清纯美女”“90女影星”“代孕弃子”“天价片酬”……这几个关键词语一摆出来,相信大家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郑爽”二字。几年前的郑爽各路代言拿到手软,且经常出现在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