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言论和与民争利——周厉王的两个致命错误

繁体

历史背景事件:

与民争利事件说的是,周厉王宠信一个贪官荣夷公,听其蛊惑宣布山川河流水田所产的鱼肉粮食都是完全国有的,也就是只属于自己,和生产者无关。所以猎户渔民农民无权处分自己的劳动成果,除开留下自己口粮,统统赋税上缴。

这一做法,令国家从奴隶封建社会过渡阶段,直接倒退回奴隶社会初级阶段,广大国民甚至低阶的地主都成为周厉王及其宠臣的奴隶。

之后,还发生了周厉王派卫国巫师监听国民的事件,之后国人暴动,推翻了周厉王。

控制言论和与民争利——周厉王的两个致命错误

说起周厉王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的孙子大名鼎鼎,那就是西周的掘墓者,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但是西周在周厉王身上已埋下了覆灭的种子,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与民争利和控制言论。

控制言论和与民争利——周厉王的两个致命错误

周厉王是一个比较贪财的君主,按理说,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什么可贪的呢?或许他就是喜欢金光闪闪的东西,看见就高兴。

于是他重用了一位敛财高手,叫荣夷公。具体如何敛财的太史公没有详写。

或许是横征暴敛,增加赋税,也可能是让诸侯加大进贡力度。反正,这件事在宫廷引起了很大的不满。

芮良夫让周厉王不要贪财,尤其是当王的贪财,会引起众叛亲离。

芮良夫说,财富本是上天赐予的,本应属于大家的,没有人可以独吞。

如果想独占,那就会犯了众怒,你多了,别人就少了,谁还会听你的?

当王的应该把财富统统赐予底下的人,这样他们才会尊崇你,跟随你。

这位大臣具有藏富于民的思想,很难得。老百姓有钱了,生活好了,国家才能稳定、强盛。

周厉王压根没有听进去。

他不但没有停止敛财的想法,反而变本加厉。

人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私下里说君主的坏话。

周厉王一看,那不行。我贪财可以,你们不能议论。

他想出了一个奇招,去卫国找了一个巫士,实时监听人们的言行。

只要是敢议论的,不管是不是偷偷,全都抓起来杀掉。

只要我听不见,管他心里想什么,杀完了就没有了。周厉王大概是这样想的。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人们见了面都不敢打招呼,生怕说错了某个字被抓起来。在路上只是你瞪我,我瞪你。有个成语叫“道路以目”,就是出自这里。

控制言论和与民争利——周厉王的两个致命错误

周厉王开心了,得意了,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他把召公找来,你看,我想出的妙招,成功平息了人们的议论。

召公一听,心里极度失望,看着这个二傻子。

还是沉下心来,决定为了挽救周厉王,做最后的努力。

于是就产生了流传千古的名言。

“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你堵住人们的嘴,比堵住堤坝还危险。水满了就会冲毁堤坝,伤害的人会更多,堵人们的嘴也是一样啊。

“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治理水患要因势利导,对待民众要使他们敢于说话。

不同的人会进谏不同的言论,他们都有不同的观点,大家都会用自己专业的知识来讲出自己的建议。

这样王就可以查缺补漏,发布的政令是好是坏,也就能知道了。如果堵住人们的嘴,那么能堵到什么时候呢?

可惜周厉王根本没有理睬这一番肺腑之言。

很快,西周发生了叛乱,他自己也死于异地。

周厉王之后,宣王即位,宣王被大臣架空。

后有幽王即位,幽王更是离谱的搞出烽火戏诸侯。

西周终于灭亡,由此开启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衰微。

周厉王的覆灭之道全在于两点:与天下人争利;堵住人们的嘴。

前一个断了人们的活路,后一个把人当牲畜。

可惜的是,召公的话,并没有被后世的君主们借鉴,像指鹿为马的赵高,像盛行于明清的文字狱,在后世反而变本加厉。

来源:多思考一点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