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事件:
与民争利事件说的是,周厉王宠信一个贪官荣夷公,听其蛊惑宣布山川河流水田所产的鱼肉粮食都是完全国有的,也就是只属于自己,和生产者无关。所以猎户渔民农民无权处分自己的劳动成果,除开留下自己口粮,统统赋税上缴。
这一做法,令国家从奴隶封建社会过渡阶段,直接倒退回奴隶社会初级阶段,广大国民甚至低阶的地主都成为周厉王及其宠臣的奴隶。
之后,还发生了周厉王派卫国巫师监听国民的事件,之后国人暴动,推翻了周厉王。
控制言论和与民争利——周厉王的两个致命错误
说起周厉王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的孙子大名鼎鼎,那就是西周的掘墓者,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但是西周在周厉王身上已埋下了覆灭的种子,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与民争利和控制言论。
周厉王是一个比较贪财的君主,按理说,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什么可贪的呢?或许他就是喜欢金光闪闪的东西,看见就高兴。
于是他重用了一位敛财高手,叫荣夷公。具体如何敛财的太史公没有详写。
或许是横征暴敛,增加赋税,也可能是让诸侯加大进贡力度。反正,这件事在宫廷引起了很大的不满。
芮良夫让周厉王不要贪财,尤其是当王的贪财,会引起众叛亲离。
芮良夫说,财富本是上天赐予的,本应属于大家的,没有人可以独吞。
如果想独占,那就会犯了众怒,你多了,别人就少了,谁还会听你的?
当王的应该把财富统统赐予底下的人,这样他们才会尊崇你,跟随你。
这位大臣具有藏富于民的思想,很难得。老百姓有钱了,生活好了,国家才能稳定、强盛。
周厉王压根没有听进去。
他不但没有停止敛财的想法,反而变本加厉。
人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私下里说君主的坏话。
周厉王一看,那不行。我贪财可以,你们不能议论。
他想出了一个奇招,去卫国找了一个巫士,实时监听人们的言行。
只要是敢议论的,不管是不是偷偷,全都抓起来杀掉。
只要我听不见,管他心里想什么,杀完了就没有了。周厉王大概是这样想的。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人们见了面都不敢打招呼,生怕说错了某个字被抓起来。在路上只是你瞪我,我瞪你。有个成语叫“道路以目”,就是出自这里。
周厉王开心了,得意了,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他把召公找来,你看,我想出的妙招,成功平息了人们的议论。
召公一听,心里极度失望,看着这个二傻子。
还是沉下心来,决定为了挽救周厉王,做最后的努力。
于是就产生了流传千古的名言。
“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你堵住人们的嘴,比堵住堤坝还危险。水满了就会冲毁堤坝,伤害的人会更多,堵人们的嘴也是一样啊。
“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治理水患要因势利导,对待民众要使他们敢于说话。
不同的人会进谏不同的言论,他们都有不同的观点,大家都会用自己专业的知识来讲出自己的建议。
这样王就可以查缺补漏,发布的政令是好是坏,也就能知道了。如果堵住人们的嘴,那么能堵到什么时候呢?
可惜周厉王根本没有理睬这一番肺腑之言。
很快,西周发生了叛乱,他自己也死于异地。
周厉王之后,宣王即位,宣王被大臣架空。
后有幽王即位,幽王更是离谱的搞出烽火戏诸侯。
西周终于灭亡,由此开启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衰微。
周厉王的覆灭之道全在于两点:与天下人争利;堵住人们的嘴。
前一个断了人们的活路,后一个把人当牲畜。
可惜的是,召公的话,并没有被后世的君主们借鉴,像指鹿为马的赵高,像盛行于明清的文字狱,在后世反而变本加厉。
来源:多思考一点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971年7月9日的凌晨4点,天还未亮,一名戴着大檐帽和墨镜的男子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国家宾馆低调出发,为了避免被行人认出,他乘坐巴基斯坦的军用车来到停机坪上,下车后...
-
来源:灵刻文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黄帝时代至汉朝共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作。其中有无数经典的对话和问答,值得人仔细品读。将说楚...
-
【美国共和党前亚太区主席Ross方恩格】前两天美国共和党前亚太区主席Ross方恩格,因为巴以冲突的相关话题,在头条上指责中国网友不同情犹太人的言论,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一个...
-
威震匈奴并镇守北疆多年的蒙恬被害后,为何司马迁说他是罪有应得
蒙恬:不解拚坐死,雄图归竖子在我读正史之前,对蒙恬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大概知道是他率30万大军在北边防匈奴,然后就同扶苏一起被害了,也... -
血饮:“黑太阳731”罪恶勾当惊现中东!幕后黑手出乎所有人意料
据观察者网报道,2017年3月16号,伊拉克政府军在解放被ISIS控制的伊拉克摩苏尔地区时,在收复地区发现了一个乱葬岗,其中有24名儿童尸体。这些饱受战火的伊拉克军人,在遭遇IS... -
上《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段话:“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1999年...
-
特征、性质与规律,剖析传统丧葬礼俗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挖掘并弘扬传统丧葬礼俗中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的殡葬文化精华。通过对传统“丧葬礼俗”产生...
-
鸡叫五更,划破万籁俱寂,风刀霜剑严相逼,只待,明媚鲜妍能几时,真冷啊!大伯闭着眼睛,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看来是要醒的样子。早就醒了的...
- 文:裴氏春秋 图:大俗摄影二叔好赌。他的这一嗜好大概是基因传承。他的父亲排行老三,我管他喊三爷爷。我与他不是很亲,嫡系上都是一个家族,也远不到哪儿去。记得三爷爷在...
-
李鸿章签《辛丑条约》时,为何不签名字,只“画”了一个古怪的字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