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繁体

古代没有无线电报,更没有可供军事秘密传输的信息化途径,所以上下之间的消息传递基本上还是靠人力。当然,口耳相传是非常容易出差错的,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消息传递与印证措施出现了。或者是草纸、布帛和简牍这样的书写系统,或者是金属器具制作的象征物体。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其中,由于古代社会最看重的便是祭祀和征战,所以君主为了切实操控臣下和军队,维护自己的无上权威,也就选择了金属制成的兵符。在中国古代史,早在周朝末期便有兵符,到了春秋战国更是普遍。如今的影视剧中有不少对兵符的描写,但大都很失真,与历史现实相差甚远。最饱受争议的,便是兵符的伪造问题。正如伪造圣旨和矫诏一样,那么,伪造个兵符应该也很简单吧?但实际上,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虎符,要做到防造是很困难的。

这里有个冷知识,“符合”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古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在杀戮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喜欢以虎为尊,于是将调兵遣将的兵符铸造为老虎的形象,这是虎符的来历。

虎符铸成之后会被一分为二,面向虎头,右侧由君王保存,因为自秦开始就以右为尊,左侧则由地方主将持有,

当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意味着符到君王到可以发兵,符合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杜虎符

由于古人对老虎武力的崇拜和赞赏,所以诸如虎贲、虎符这样的词便是军旅专用。因此,古代的兵符也就干脆被称作为虎符。那么,既然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和中书令赵高可以从容矫诏,找来工匠伪造虎符不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吗?实际上,虽然兵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信陵君就曾偷窃兵符去召集军队拯救赵国都城。但真正将虎符实际运用到军政实践中的,还要算秦国。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铜鎏金虎符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秦国在争霸战争中多在新征服的地方建立郡县制,而为了保证稳定,当地的长官通常是大小武官。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些部队和武人呢?青铜材质的虎符就成了绝佳选择。所以在秦国考古发掘中,就有众多虎符出土。说到虎符的制造材质,便是它无法被轻易伪造的原因之一。除去青铜材料是寻常人无法轻易得到之外,君主和将帅所用的虎符,可不仅仅的简单的青铜玩具,其上会描绘各种图案,君和将之外的其他人是无法得知的。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玉虎符

此外,毕竟虎符是君主使用的,所以其制作工艺很高,标准也格外苛刻。并且,虎符的规格还随着武将和军队的等级而改变。众所周知,虎符一般是作为调兵的凭证,君主和领兵大将一人一半,只有两半虎符严丝合缝的贴切到一起,才能证明这的确是君主的命令,军队才能听从调派。并且,虎符之上还有特别的刻字和图案,至于具体内容也是秘密,是除去君主和大将之外几乎无人知晓的。如此高要求,非一般工匠可以仿造,必须要有相当高的工艺。

铸造虎符的工艺叫失蜡法,特点是一物一模,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模具只会做一只虎符,虎符一出模具即毁,所以每一枚虎符都是独一无二的。

闯关东知道吧,当时很多人家把一口铁锅砸碎了兄弟姐妹每人拿一块,各家后人就凭碎片来认祖归宗。

虎符虽然不是砸碎的,但失蜡法的独特纹路要严丝合缝的对上,光凭这一点就不可能仿造。

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与虎符同行的必然还有制式文书,文书的书写也有特定格式和特殊印章,就好像现在的文件,你一看用的不是三号仿宋GB_2312,行间距不是28磅,你就知道是假的。

强如战国四公子中最强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也是想办法偷了一个真的,哪怕就是真的也被魏国大将晋鄙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调兵。

所以古往今来,伪造军令这事难度都不是一般大,更多的是靠渗透、策反以及散播虚假消息来达到目的。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战国金银错虎符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结语

其实,以具体历史案例来说,信陵君之所以窃符,难道是因为他没金钱、没权力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魏国虎符是魏王的贴身之物,具体的铭文内容和虎符规格,也只有君主才能知晓和掌握。所以,信陵君才出下策。即便如此,军队将领也对信陵君盗窃来的虎符颇有怀疑:调兵哪能如此随便?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保密性,后世到了明清时期,铜牌、密旨和手令等都需要备好,才能调动军队。所以,伪造虎符不是不行,只是风险太大,得不偿失而已。

来源:灵刻文史,图片来自互联网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幼学琼林》一语封神的22个名句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有...
  • 为什么国人大都是运用辩证法的高手?

    中国人到底讲不讲逻辑?中国人到底讲不讲逻辑,这个问题,争论一直很大。特别是在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时,争到最后,有一方就会指责另一方,说他们不讲逻辑,言下之意,你不讲逻...
  • 一百幅书香门第经典对联,百读不厌,值得珍藏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4、山静水流开...
  •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为什么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人类的未来

    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文化为何能长盛不衰不间断有文化必有哲学。文化有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次。理念层次保存的是无形而重要的理想和观念,通常展现在文学、艺术、宗教和哲...
  • 千古家训名篇:王昶《家戒 / 戒子文》

    《家戒》,也称为《戒子文》,是魏晋时期王昶创作的一篇古代文章,其中的“十其”被世人广为称道,载入史册。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议论贵无贬,其尽...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
  • 骂儒家就是数典忘祖

    一张口就骂儒家的人,不客气地说,就是数典忘祖忘恩负义,就是丧心病狂没有良心。很多人会认为这样说未免情绪化,其实不然,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事实:第一,儒家是中国...
  • 危言耸听?还是醒世恒言?郑永年教授:短视频或令中国面临全面弱智时代

    网上流传着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的一段语录:“中国很快将面临一个全面弱智的时代,因为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它的最大后果,是让一群低学历、低素质、无底线的人成为舆论的主流,让...
  • 古人总结的充满智慧的300条人生哲理,值得收藏!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5.学...
  • 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

    一、“中国”:古今演绎作为我们伟大祖国国名的“中国”,迄今已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中国”的语义生成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曲折流变的过程:语义从古代的...
  • 千古家训|明朝篇:原文+译文

    罗伦戒族人书[ 作者 ]罗伦(1431~1478),字彝正。明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幼年家贫,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参加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