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繁体

古代没有无线电报,更没有可供军事秘密传输的信息化途径,所以上下之间的消息传递基本上还是靠人力。当然,口耳相传是非常容易出差错的,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消息传递与印证措施出现了。或者是草纸、布帛和简牍这样的书写系统,或者是金属器具制作的象征物体。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其中,由于古代社会最看重的便是祭祀和征战,所以君主为了切实操控臣下和军队,维护自己的无上权威,也就选择了金属制成的兵符。在中国古代史,早在周朝末期便有兵符,到了春秋战国更是普遍。如今的影视剧中有不少对兵符的描写,但大都很失真,与历史现实相差甚远。最饱受争议的,便是兵符的伪造问题。正如伪造圣旨和矫诏一样,那么,伪造个兵符应该也很简单吧?但实际上,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虎符,要做到防造是很困难的。

这里有个冷知识,“符合”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古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在杀戮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喜欢以虎为尊,于是将调兵遣将的兵符铸造为老虎的形象,这是虎符的来历。

虎符铸成之后会被一分为二,面向虎头,右侧由君王保存,因为自秦开始就以右为尊,左侧则由地方主将持有,

当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意味着符到君王到可以发兵,符合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杜虎符

由于古人对老虎武力的崇拜和赞赏,所以诸如虎贲、虎符这样的词便是军旅专用。因此,古代的兵符也就干脆被称作为虎符。那么,既然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和中书令赵高可以从容矫诏,找来工匠伪造虎符不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吗?实际上,虽然兵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信陵君就曾偷窃兵符去召集军队拯救赵国都城。但真正将虎符实际运用到军政实践中的,还要算秦国。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铜鎏金虎符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秦国在争霸战争中多在新征服的地方建立郡县制,而为了保证稳定,当地的长官通常是大小武官。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些部队和武人呢?青铜材质的虎符就成了绝佳选择。所以在秦国考古发掘中,就有众多虎符出土。说到虎符的制造材质,便是它无法被轻易伪造的原因之一。除去青铜材料是寻常人无法轻易得到之外,君主和将帅所用的虎符,可不仅仅的简单的青铜玩具,其上会描绘各种图案,君和将之外的其他人是无法得知的。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玉虎符

此外,毕竟虎符是君主使用的,所以其制作工艺很高,标准也格外苛刻。并且,虎符的规格还随着武将和军队的等级而改变。众所周知,虎符一般是作为调兵的凭证,君主和领兵大将一人一半,只有两半虎符严丝合缝的贴切到一起,才能证明这的确是君主的命令,军队才能听从调派。并且,虎符之上还有特别的刻字和图案,至于具体内容也是秘密,是除去君主和大将之外几乎无人知晓的。如此高要求,非一般工匠可以仿造,必须要有相当高的工艺。

铸造虎符的工艺叫失蜡法,特点是一物一模,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模具只会做一只虎符,虎符一出模具即毁,所以每一枚虎符都是独一无二的。

闯关东知道吧,当时很多人家把一口铁锅砸碎了兄弟姐妹每人拿一块,各家后人就凭碎片来认祖归宗。

虎符虽然不是砸碎的,但失蜡法的独特纹路要严丝合缝的对上,光凭这一点就不可能仿造。

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与虎符同行的必然还有制式文书,文书的书写也有特定格式和特殊印章,就好像现在的文件,你一看用的不是三号仿宋GB_2312,行间距不是28磅,你就知道是假的。

强如战国四公子中最强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也是想办法偷了一个真的,哪怕就是真的也被魏国大将晋鄙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调兵。

所以古往今来,伪造军令这事难度都不是一般大,更多的是靠渗透、策反以及散播虚假消息来达到目的。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战国金银错虎符

古代将军凭虎符调兵:作为国运所系的兵符,为何无人仿制?

结语

其实,以具体历史案例来说,信陵君之所以窃符,难道是因为他没金钱、没权力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魏国虎符是魏王的贴身之物,具体的铭文内容和虎符规格,也只有君主才能知晓和掌握。所以,信陵君才出下策。即便如此,军队将领也对信陵君盗窃来的虎符颇有怀疑:调兵哪能如此随便?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保密性,后世到了明清时期,铜牌、密旨和手令等都需要备好,才能调动军队。所以,伪造虎符不是不行,只是风险太大,得不偿失而已。

来源:灵刻文史,图片来自互联网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庸》全文

    《中庸》全书的主旨在于揭示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是生命意识生存与发展的规律。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原则,在内心与外在的矛盾状态下,寻求平衡与共存...
  •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

    导读: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传统...
  • 国学经典故事30个(给孩子收藏)

    国学经典故事30个(给孩子收藏)

    1. 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
  • 经典国学常识100道题(含答案)

    来源:诗词春韵
  • 中小学教材里的唐代诗人及作品(收藏版)

    中小学教材里的唐代诗人及作品(收藏版)

    初唐(618年-713年)1、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慈溪鸣鹤人(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他是南北朝至隋唐...
  • 从儒佛融通看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

    佛教初传中国,如何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文化和礼俗相适应、相结合是一种挑战。早期文献《牟子理惑论》说:“世俗之徒多非之者,以为背五经而向异道。”(《弘明集》)...
  • 中华礼仪用语大全思维导图

    中华文明,作为全球历史最为悠久且连绵不绝的文化体系之一,其深邃的历史积淀与博大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一种独特而精妙的语言表现形式——礼仪用语。这些礼仪用语,如同镶嵌于...
  • 道的本质是什么?

    曾经有一位友人,说我这几年大运在破军。破军变动太剧烈,动上加动,博而不专。容易什么都得不到,两头空。最后受挫,就会去学哲学。果真如此,应了他的卦象。(笑)深夜难眠...
  •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大涨知识~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大涨知识~

    胡说八道、六亲不认,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词语,再熟悉不过了。但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含义,恐怕我们还真不一定知道!今天一起科普一下吧。人有三急。这一...
  • 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百字铭》《百字令》:原文+译文

    百字箴乃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给朝中大臣的百字箴言。以此来劝诫大臣、告诫自己。爱民、敬劳、惜物之心溢于言表,修己、安人、治邦之纲蕴含其间。箴:劝告,劝戒:箴言。箴规。箴...
  • 修身处世之道| 古代名言集锦:原文+译文

    00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西汉·戴圣 《礼记·学记》【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00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