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繁体

近日,网络上一段视频引发热议。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在垃圾桶里翻找着塑料瓶与废纸壳。寒风不断,他身上那件缝缝补补破旧的棉衣,根本抵挡不住寒意,双手被冻得通红,可他眼中只有对 “废品” 的执着。

老人身后,是他用三轮车载着的满满当当的 “收获”,那是他一天,甚至几天的生计来源。当有人上前询问,老人抬起那沧桑的脸,无奈地说:“年纪大了,找不到别的活儿,只能靠这个换点钱买吃的,凑合活着。”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我们可以在凌晨三四点去城市的各个广场看看,会聚集一群求职者。他们大多是附近村镇的中年男女,为了能抢到有限的岗位,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人群中,一位大叔眼神疲惫却又透着渴望,他感叹道:“家里孩子上学要钱,老人看病要钱,地里收成又不好,就盼着能在这儿找个活儿干,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能挣口饭吃。” 然而,招聘名额有限,自己不符合招聘要求,竞争激烈,不少人只能失望而归,那落寞离去的背影,写满了生活的艰辛。

这些场景,不过是百姓为生存挣扎的冰山一角。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无数张这样充满无奈又坚定的面孔。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求,仅仅是想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求得一席生存之地,能让家人吃饱穿暖,有病可医,孩子有学能上。他们每日迎着晨曦而出,伴着星月而归,用汗水与泪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哪怕这希望之光如此微弱。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如此拼命的他们,不该被漠视,他们的艰辛,理应刺痛每一个旁观者的心,更应引起全社会深深的反思。如今老百姓在各种地方受阻,尤其是在医疗,教育,房贷车贷上被生活逼得不成样子。

有患者家属哭诉,家人患重病后,为了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到处变卖房产、四处举债,最后人财两空。在一些大医院,挂号难如登天,患者天不亮就去排队,还常常一号难求;病房床位紧张,走廊里加满了临时病床。

偏远地区医疗条件更为落后,普遍都是缺医少药现象,百姓生了病往往只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路途奔波、花费巨大。健康本是基本权利,可看病贵看病难,让老百姓对健康只能望而却步,在病痛与经济压力双重折磨下苦苦挣扎。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让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家长们挤破脑袋。学区房价格炒上天,一套老旧狭小的学区房,只因对应名校,价格比同地段普通房高出数倍。为了孩子入学,家长们不惜重金购置,背上巨额房贷。不仅如此,各类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收费不菲。钢琴课一节几百元,奥数、英语等培优班一学期学费动辄上万。

有家长算了笔账,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课外辅导费用高达数十万元。家长们在工作之余,还要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上课,忙碌奔波,只为孩子不 “输在起跑线上”,可这沉重的教育成本,让他们身心疲惫,在追求优质教育的道路上艰难喘息。

如今房价也是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不止。就拿一线城市来说,中心城区每平米房价动不动就十几万元,即便是偏远郊区,房价也高得令人害怕。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购房之路仿若天路一样无穷无尽。

为了凑齐首付,一家人掏空几代人的积蓄,还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有对年轻夫妻,月入两万,在二线城市贷款买了套房,每月房贷一万多元,占去大半收入,生活瞬间被勒紧了 “钱袋子”,不敢旅游、不敢下馆子,稍有不慎就可能还不上贷。

有些人说可以选择租房,但租金也年年攀升,在繁华地段,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单间,租金就要两三千元,网友们自嘲 “为房东打工”,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如影随形,安居梦在高房价的碾压下变得支离破碎。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百姓所求,不过是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能在清晨醒来看到家人平安,能为孩子攒下学费,能让老人看得起病,能在忙碌一天后有个遮风挡雨的家。可如今,这些朴素的愿望在现实的泥沼中举步维艰。他们没有不劳而获的奢望,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用时间、用健康换来。

每一位公民,应以善良为底色,举手之劳也能传递爱心,点滴付出也会汇聚暖流。当全社会的良心被唤醒,各方力量携手共进,百姓才能共同撑起一片希望蓝天,让 “活下去” 不再艰难,让生活充满阳光,向着共同富裕、和谐美好的未来大步前进!

来源:清清历史录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0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 卖多少房子,才能凑够贝壳董事长的7亿年薪?

    卖多少房子,才能凑够贝壳董事长的7亿年薪?

    利润越薄,高管越肥”的荒诞剧情,在房产寒冬中显得尤为刺眼。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前几日,2024年贝壳财报出炉,这份财报着实惊呆了所有人,2024年净利润暴跌30%,董事... 2025-04-20
  • 打鸡血

    0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狂热岁月,除了革命、造反,还有对“鸡血疗法”的狂热追捧。当时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1952年11月,江西南平的老中医俞昌时,在工作中偶然发现,鸡...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 三河市换招牌事件:教员76年前的警告正在应验​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2025-04-17
  • 宏大叙事卢克文,见微知著九边,逻辑鬼才远方青木,爱国八股占豪

    关注渔,而非鱼。写作业,而非抄作业。做逻辑思考,非交易指导。教员说,凡事抓主要矛盾,方向写主流文章。教员又说,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康熙大帝在... 2025-04-17
  • 连警徽底色都敢改: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肖名远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商户招牌“变色”风波中,有网友注意到,三河市公安局(西院)的警徽颜色也发生了更改。4月16日,三河市相关部门向极目新闻记者... 2025-04-16
  • 当"不夜城"沦为"跳大神":谁在制造这场虚假繁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座座号称"不夜城"的文旅街区。它们披着"国潮""古风""沉浸式"的外衣,用绚丽的灯光、仿古的建筑、熙攘的人流,营造出一派盛世繁华的景... 2025-04-12
  •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在追求丑的过程中,中国美协、画院和江湖术士从来不留余力!作品丑陋、道德丑陋、行为丑陋、心灵丑陋,甚至思想丑陋,伴随着漫天的铜臭气,成为了画坛一道令人惊悚的奇观。奇... 2025-04-12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董小华:深度分析预测中美贸易战的终极结果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