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繁体

近日,网络上一段视频引发热议。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在垃圾桶里翻找着塑料瓶与废纸壳。寒风不断,他身上那件缝缝补补破旧的棉衣,根本抵挡不住寒意,双手被冻得通红,可他眼中只有对 “废品” 的执着。

老人身后,是他用三轮车载着的满满当当的 “收获”,那是他一天,甚至几天的生计来源。当有人上前询问,老人抬起那沧桑的脸,无奈地说:“年纪大了,找不到别的活儿,只能靠这个换点钱买吃的,凑合活着。”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我们可以在凌晨三四点去城市的各个广场看看,会聚集一群求职者。他们大多是附近村镇的中年男女,为了能抢到有限的岗位,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人群中,一位大叔眼神疲惫却又透着渴望,他感叹道:“家里孩子上学要钱,老人看病要钱,地里收成又不好,就盼着能在这儿找个活儿干,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能挣口饭吃。” 然而,招聘名额有限,自己不符合招聘要求,竞争激烈,不少人只能失望而归,那落寞离去的背影,写满了生活的艰辛。

这些场景,不过是百姓为生存挣扎的冰山一角。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无数张这样充满无奈又坚定的面孔。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求,仅仅是想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求得一席生存之地,能让家人吃饱穿暖,有病可医,孩子有学能上。他们每日迎着晨曦而出,伴着星月而归,用汗水与泪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哪怕这希望之光如此微弱。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如此拼命的他们,不该被漠视,他们的艰辛,理应刺痛每一个旁观者的心,更应引起全社会深深的反思。如今老百姓在各种地方受阻,尤其是在医疗,教育,房贷车贷上被生活逼得不成样子。

有患者家属哭诉,家人患重病后,为了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到处变卖房产、四处举债,最后人财两空。在一些大医院,挂号难如登天,患者天不亮就去排队,还常常一号难求;病房床位紧张,走廊里加满了临时病床。

偏远地区医疗条件更为落后,普遍都是缺医少药现象,百姓生了病往往只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路途奔波、花费巨大。健康本是基本权利,可看病贵看病难,让老百姓对健康只能望而却步,在病痛与经济压力双重折磨下苦苦挣扎。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让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家长们挤破脑袋。学区房价格炒上天,一套老旧狭小的学区房,只因对应名校,价格比同地段普通房高出数倍。为了孩子入学,家长们不惜重金购置,背上巨额房贷。不仅如此,各类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收费不菲。钢琴课一节几百元,奥数、英语等培优班一学期学费动辄上万。

有家长算了笔账,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课外辅导费用高达数十万元。家长们在工作之余,还要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上课,忙碌奔波,只为孩子不 “输在起跑线上”,可这沉重的教育成本,让他们身心疲惫,在追求优质教育的道路上艰难喘息。

如今房价也是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不止。就拿一线城市来说,中心城区每平米房价动不动就十几万元,即便是偏远郊区,房价也高得令人害怕。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购房之路仿若天路一样无穷无尽。

为了凑齐首付,一家人掏空几代人的积蓄,还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有对年轻夫妻,月入两万,在二线城市贷款买了套房,每月房贷一万多元,占去大半收入,生活瞬间被勒紧了 “钱袋子”,不敢旅游、不敢下馆子,稍有不慎就可能还不上贷。

有些人说可以选择租房,但租金也年年攀升,在繁华地段,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单间,租金就要两三千元,网友们自嘲 “为房东打工”,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如影随形,安居梦在高房价的碾压下变得支离破碎。

留点良心吧,老百姓拼命挣扎,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百姓所求,不过是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能在清晨醒来看到家人平安,能为孩子攒下学费,能让老人看得起病,能在忙碌一天后有个遮风挡雨的家。可如今,这些朴素的愿望在现实的泥沼中举步维艰。他们没有不劳而获的奢望,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用时间、用健康换来。

每一位公民,应以善良为底色,举手之劳也能传递爱心,点滴付出也会汇聚暖流。当全社会的良心被唤醒,各方力量携手共进,百姓才能共同撑起一片希望蓝天,让 “活下去” 不再艰难,让生活充满阳光,向着共同富裕、和谐美好的未来大步前进!

来源:清清历史录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0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