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一段视频引发热议。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在垃圾桶里翻找着塑料瓶与废纸壳。寒风不断,他身上那件缝缝补补破旧的棉衣,根本抵挡不住寒意,双手被冻得通红,可他眼中只有对 “废品” 的执着。
老人身后,是他用三轮车载着的满满当当的 “收获”,那是他一天,甚至几天的生计来源。当有人上前询问,老人抬起那沧桑的脸,无奈地说:“年纪大了,找不到别的活儿,只能靠这个换点钱买吃的,凑合活着。”
我们可以在凌晨三四点去城市的各个广场看看,会聚集一群求职者。他们大多是附近村镇的中年男女,为了能抢到有限的岗位,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人群中,一位大叔眼神疲惫却又透着渴望,他感叹道:“家里孩子上学要钱,老人看病要钱,地里收成又不好,就盼着能在这儿找个活儿干,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能挣口饭吃。” 然而,招聘名额有限,自己不符合招聘要求,竞争激烈,不少人只能失望而归,那落寞离去的背影,写满了生活的艰辛。
这些场景,不过是百姓为生存挣扎的冰山一角。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无数张这样充满无奈又坚定的面孔。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求,仅仅是想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求得一席生存之地,能让家人吃饱穿暖,有病可医,孩子有学能上。他们每日迎着晨曦而出,伴着星月而归,用汗水与泪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哪怕这希望之光如此微弱。
如此拼命的他们,不该被漠视,他们的艰辛,理应刺痛每一个旁观者的心,更应引起全社会深深的反思。如今老百姓在各种地方受阻,尤其是在医疗,教育,房贷车贷上被生活逼得不成样子。
有患者家属哭诉,家人患重病后,为了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到处变卖房产、四处举债,最后人财两空。在一些大医院,挂号难如登天,患者天不亮就去排队,还常常一号难求;病房床位紧张,走廊里加满了临时病床。
偏远地区医疗条件更为落后,普遍都是缺医少药现象,百姓生了病往往只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路途奔波、花费巨大。健康本是基本权利,可看病贵看病难,让老百姓对健康只能望而却步,在病痛与经济压力双重折磨下苦苦挣扎。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让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家长们挤破脑袋。学区房价格炒上天,一套老旧狭小的学区房,只因对应名校,价格比同地段普通房高出数倍。为了孩子入学,家长们不惜重金购置,背上巨额房贷。不仅如此,各类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收费不菲。钢琴课一节几百元,奥数、英语等培优班一学期学费动辄上万。
有家长算了笔账,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课外辅导费用高达数十万元。家长们在工作之余,还要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上课,忙碌奔波,只为孩子不 “输在起跑线上”,可这沉重的教育成本,让他们身心疲惫,在追求优质教育的道路上艰难喘息。
如今房价也是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不止。就拿一线城市来说,中心城区每平米房价动不动就十几万元,即便是偏远郊区,房价也高得令人害怕。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一个月几千元的工资,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购房之路仿若天路一样无穷无尽。
为了凑齐首付,一家人掏空几代人的积蓄,还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有对年轻夫妻,月入两万,在二线城市贷款买了套房,每月房贷一万多元,占去大半收入,生活瞬间被勒紧了 “钱袋子”,不敢旅游、不敢下馆子,稍有不慎就可能还不上贷。
有些人说可以选择租房,但租金也年年攀升,在繁华地段,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单间,租金就要两三千元,网友们自嘲 “为房东打工”,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如影随形,安居梦在高房价的碾压下变得支离破碎。
百姓所求,不过是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能在清晨醒来看到家人平安,能为孩子攒下学费,能让老人看得起病,能在忙碌一天后有个遮风挡雨的家。可如今,这些朴素的愿望在现实的泥沼中举步维艰。他们没有不劳而获的奢望,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用时间、用健康换来。
每一位公民,应以善良为底色,举手之劳也能传递爱心,点滴付出也会汇聚暖流。当全社会的良心被唤醒,各方力量携手共进,百姓才能共同撑起一片希望蓝天,让 “活下去” 不再艰难,让生活充满阳光,向着共同富裕、和谐美好的未来大步前进!
来源:清清历史录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0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1、引言最近,董袭盈事件火爆全网。很多人对于董袭盈事件的批判,常常引用一个概念,叫做“门阀”。在中国的特殊意识形态体系中,往往有强烈的平等诉求,那么这种平等诉求对于... 2025-05-07
- 极目新闻记者 郭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被当地公司承包。该网友质疑称,该公司成立短短数日,是否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极目新闻记者... 2025-05-0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 - 近年来,在中小学的门口,你很难再听到那句“有什么事您尽管说”的大嗓门;在医院的候诊室,也少了“下一个”的呼号声,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您好,请稍等”。表面上,这一切... 2025-05-11
- 扯淡】——2025年最扯淡的两个现象第一个最扯淡的现象:穷人,富人,最后都是老年人;这家,那家,最后都是老人家。上海某小区门口,修车摊老张和退休干部老王蹲在台阶上啃馒... 2025-05-11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