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繁体

猕猴桃曾被誉为“水果之王”,因为它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一度受到市场和消费者们的追捧。

可是近年来,猕猴桃却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甚至被人们戏称为“猕猴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猕猴桃,一种形似梨子、色如桃子的水果,但是它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刚开始的时候,猕猴桃只是中国山区的一种野生果实,猕猴桃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当时它只是一种庭院观赏植物。

在古籍中,猕猴桃还有“羊桃”、“鬼桃”等不同的称呼,反映出人们对它的模糊认知。

《本草纲目》中直言它为“猕猴所好”,这可能也是“猕猴桃”这个雅称的来历。

明清时期,江西、湖南等地农民会去山里摘猕猴桃,拿到城镇或集市上售卖,变现一些收入,不过那时猕猴桃还未进入士大夫的视野,他们不会将这样的野果放在书桌上品尝。

直到20世纪初,命运女神的眷顾让这种植物重回人们视野。

1904年,一粒猕猴桃种子被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带到了遥远的南太平洋小国,在那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它得以大规模栽培,并以“奇异果”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响彻国际市场。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当这种来自东方的奇异水果出现在西方世界时,备受瞩目,一时间,各国报刊对这种来历不明的“奇异果”展开了广泛报道,人们对它寄予了浓厚兴趣。

20世纪80年代,猕猴桃又被引回中国栽培,这一次,中国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改良培育,培育出了黄心猕猴桃、红心猕猴桃等多个品种,颜色丰富、果肉香甜,这才让它真正成为了一种可口的水果。

如今猕猴桃已成为世界三大产区中国、新西兰、智利的明星水果,中国的总产量更高达4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而我国各地都开展了猕猴桃的种植,如云南、四川、陕西等原产地,以及后期加入的湖南、湖北、江西等主要产区。

当代科学研究证实,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且我们也逐渐开发了它的烹饪用途,将它制作成果酱、果汁,加入沙拉,放在酸奶上,或制成冰淇淋,丰富了餐桌的可能性。

这不禁令人奇怪,为什么“风靡全球”的猕猴桃竟然到了人人嫌弃的地步了呢?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变成了人人嫌弃的恶果

最近几年,猕猴桃的名声越来越坏,甚至变成了不少人嫌弃的“恶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猕猴桃普遍存在早采问题以及使用食用化学合剂,这也导致了猕猴桃的口感和品质大幅下降,而早采是猕猴桃口感变差的最直接原因。

要知道,猕猴桃可是典型的后熟水果,成熟期在每年9-10月。

但是一些商家为了赶在他人之前抢占市场,便会提前在7-8月就采摘果实,这也就导致果实没有完全成熟,口感酸涩,放置一段时间后也难以软化,影响食用体验。

2019年,一位记者就曾采访过成都某交易市场,他发现立夏前后的6月底,成都交易市场就出现大量猕猴桃,与果实成熟期相差一个多月。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于是记者便询问摊主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对方也坦言说这批猕猴桃需要放3天才能食用,而切开后也发现果肉较白,与成熟的猕猴桃有明显区别。

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甚至从5月底就开始提前收购果园中的猕猴桃,以低价批发到各地市场,这无疑加重了猕猴桃的早采问题。

事实上,早采猕猴桃会导致许多问题。

要知道,提前采摘会缩短猕猴桃的生长周期,使其无法充分积累营养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口感、风味以及营养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早采猕猴桃货架期及储存期明显缩短,因为果实未充分成熟,很容易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腐烂变质,增加损耗,而且早采也会导致猕猴桃产量下降。

根据统计,早采会使单产降低约30%,最后,消费者购买早采猕猴桃,即便放置也很难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吃起来口感差,所以买的人也就少了。

更过分的是,一些不法商家还使用食用化学合剂来改善猕猴桃的外观和延长保鲜期,常见的化学合剂包括膨大剂、催熟剂和杀菌剂等,这些合剂在短期内可能起到作用,但残留在水果内,长期食用对健康极为不利。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比如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催熟变色,但也可能导致果皮变薄、果肉变软,硫酸铜具杀菌作用,却可能残留在水果内,膨大剂可以增大果实体积,但含有毒性化合物,这些合剂的使用更损害了猕猴桃的天然口感和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食用化学合剂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也会对猕猴桃生产造成长期伤害,比如膨大剂中的氮素化合物会污染土壤,残留在树体内,乙烯利长期使用会导致果树早衰,硫酸铜除残留外还可能破坏群体抗性,这些合剂的过度使用,将导致猕猴桃的品质持续恶化。

所以说,现在购买的猕猴桃往往早采、化学合剂残留,口感差强人意,放置也很难变软,这直接导致消费者对猕猴桃的反感。

曾经喜爱猕猴桃的消费者纷纷表示,买回来的猕猴桃无论放多久都硬邦邦的,等放软了已经腐烂不能吃,简直是在浪费钱,而猕猴桃的销量也因此大幅下降,已从往日的水果宠儿跌落神坛。

如何拯救猕猴桃?

据媒体报道,去年河北某地的猕猴桃糖度仅有6-7度,远低于行业标准的12度,可见早采问题之严重,而这种现象客观上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使猕猴桃从“水果之王”跌落至“被消费者抛弃”的地步。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如果想要使猕猴桃重建口碑,恢复消费者信任的话,那么就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

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监管,制定严格的采摘标准,设立检查机制,禁止未成熟的青果流入市场。

广大果农要自觉抵制早期采摘的不良风气,只在果实完全成熟时再采收,可采购便携式糖度计,定期测试果实成熟度,也可以采用套袋等科学方法,延缓成熟期。

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时也应学会辨别优质猕猴桃,从外形、颜色和果脐三个方面可以判断。

一般来说,个头适中的圆润果型、表面呈现褐色、果脐较为平缓或略凹的猕猴桃最佳,正确的消费选择也会对生产方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只要监管到位,行业规则健全,企业品控严谨,消费者明智选择,就能令猕猴桃重回春天,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

这些果实也被早采

近年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一些不负责任的商家开始采用提前采摘的方式,这直接导致多种水果的品质下降,价值被破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黑布林。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黑布林原本是7月中旬才成熟的水果,可有些商家却在5月份就提前采摘并上市销售,这些黑布林口感劣质,吃起来十分酸涩。

结果几年下来,消费者已经完全不相信黑布林的品质了。

即便到了7月份,黑布林按理说应该上市了,可是果农却把好的黑布林高价卖给水果店,导致劣质的早采黑布林用低价倾销,还搞些“爱心助农”的营销手段哄骗消费者,这导致黑布林的价格一路下跌,从每斤15元跌到了如今的低价没人要的地步。

除了黑布林之外,榴莲也是深受其害。

2018年,泰国一艘货船装满榴莲停靠我国港口,货主激动打开后却发现榴莲只有10%-20%的成熟度,完全不适合食用。

原来泰国当地为了追逐利润,早采榴莲已是司空见惯之举,他们不仅将采摘时间提前,连贮运条件都参差不齐,导致大量青黄不接的劣质榴莲流入市场。

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面对中国这一最大出口市场的反响,泰国政府不得不介入调查,而当地盛产榴莲的清莱等地被点名批评。

为了遏制糟糕的行业风气,泰国明确禁止向外出口未成熟榴莲,一旦违法将面临3年有期徒刑的严惩。

就连水蜜桃、芒果、梨子、苹果等也曾遭遇过早采,其中冰糖心苹果的早采和畸形果最让人诟病。

陕西和山东出产的苹果就曾出现过青果、异形果等问题,明明不是成熟的冰糖心苹果却被提前采摘,而砂糖橘和琯溪蜜柚更是从原本的高端水果沦落为低端水果的典型案例。

业内人士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家是果实质量下滑的罪魁祸首,而早采不仅仅影响单个水果品种,更会扰乱整个水果市场的供需平衡。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让商家重视质量,水果行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消费者才能吃到优质的水果。

来源:头条@鲸探所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