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龄童“偷”橘

繁体

作者:胡展奋

临近小区的超市里突然警铃大作:有人盗窃!老板娘尖叫。

大家都涌到了门口,只见一个小孩卷曲在一隅,簌簌发抖,老板娘上前拉扯他的衣服,一搜,一捧砂糖橘滚了出来。有人认出了他,说是保洁工的孙子。

“我早就注意你啦”!她继续尖叫,“不买单,就想溜?!——报警!”

“慢!”我上前制止了她,然后蹲下问小孩:“几岁啦?”“六岁”。

人群一阵窸窸窣窣——“六岁就偷东西啊,坏种哎,必须报警!”我立刻回头狠狠地注视着那人,说:“至少得问问吧,你一报警,这孩子就完了!”孩子开始剧烈地抽泣,断续地说:奶奶病了,老说嘴巴苦,我就来这里了。

人群又是一阵窸窸窣窣,虽然同情的居多,但仍有人说孩子使诈,我站起来说,这几个橘子我买单。我不相信一个六岁的孩子能马上憋出这么多的眼泪。

事实上,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

三国时,阳翟侯袁术和庐州太守陆康是好友,陆康的儿子六龄童陆绩去九江拜见他,袁术看他可爱,就让人给他吃最甜的橘子。陆绩吃完,还悄悄地在怀里藏了三个最大的。

等到回去的时候,陆绩向袁术跪拜告别,怀里的橘子就统统掉到了地上。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是来做客的,临走为什么要在怀里藏橘子呢?”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要留给母亲吃。”袁术听了不但没有鄙薄他,反而说:“陆绩这么小就知道孝敬长辈,长大后一定会成大才。”

袁术在三国时代的口碑不咋地,被曹操讥讽为“冢中枯骨”,然而在评识“陆绩怀橘”一事上却颇受称许。一个六龄童,即使做出不合礼仪之事,大人也应该循循善诱,使之向善,断不可对他(她)作“成人化道德推定”,什么“小时偷针,大时盗金”,什么“总角贼眼瞟,三岁淫到老”,岂不一棒子打翻了人的一辈子。更何况,陆绩怀橘,出于爱母,出于纯孝,高度符合当时“以孝治天下”的道德旌扬。

陆绩后来博学多识,广有贤名,官居太守,乃三国名臣,袁术可谓功不可没——如果袁术也“污名推定,当场报警”,通报社会,一个孩子不就毁了!

我把这故事以聊天的语气说给在场的人听,年纪轻的颔首者多,年纪大的,有表示同情的,有表示鄙夷的,唯独老板娘突然发声:孩子,咋不早说呢?以后每天来拿两个吧,直到你奶奶嘴巴不苦!

来源:新民周刊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