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书房

繁体

说过名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哲人卢梭,其实还说过另一句名言:“人生而孤独,所以每一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自由和孤独,正是人类生命的两种底色。自由是孤独的翅膀,孤独是自由的重量。“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人内心深处的千万灵思,来去自由却又孤独的无可安放无处诉说。而书房,竟像是上帝给人类的苦心安排。“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书房是人类享受自由和孤独的绝佳的安静去处。一个人的书房,正是以读书的自由对孤独的最好对抗,也是孤独的灵魂最后的桃源。 

 

一个人的书房

一个人的书房是安静的,但这种安静绝不寂寞。书房里四壁林立的书都是知交故友,每一本书里面都有你和作者共同熟知的往事。  

取下《我与地坛》,史铁生带你走进四百年的老园子,“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彼时,他的母亲正在偌大的园子里寻找坐着轮椅的年轻的儿子,“她端着眼镜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打开《苏轼传》,男神苏东坡正处于大醉归来,家门紧闭的窘态,“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每每读到此处,不觉笑出声来。  

或者翻开北岛,“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仿佛真有什么在耳边钝感一击,银瓶乍碎,裂帛有声。或者读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那时侯的安德烈还小,“妈妈从城里回来,小男孩挣脱保姆的手,沿着花径奔跑过来,两只手臂张开像迎风的翅膀。妈妈蹲下来,也张开双臂。两个人在怒开的金盏菊畔,拥抱”。安安妈妈龙应台可能还不知道,这许是她生命里最好的时光。  

一个人的书房

读每一本书,就像是与作家像朋友一样促膝夜谈,眼睛看着眼睛,心灵连着心灵。读了这些书,你才能理解了别人,理解了自己,理解了生命。你才会懂得母爱的深邃和无奈,懂得落魄时的从容与放达,懂得梦想的易逝,懂得年华的可贵。  

作家写下的是他的故事、他的心情、他的喜悦还有他的哀伤,而这一切仿佛写的也是你自己。读书每有心会处,或大笑、或击掌、或沉思、或潸然,如御风神游恰逢月出天山,如临水照花偶遇惊鸿一瞥,更似他乡夜雨喜见故人翩至。  

一个人的书房是狭小的,也是辽阔的。  

书房虽小,却是承载思想自由的浩大疆域。可以上下五千年,可以逍遥九万里;可以时间简史,可以思维解构;可以思考宇宙天体,也可以悟道缘起性空。可以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也可以书漫漫上下求索。 

在这一个人的书房里,天地仿佛都在其间。使人容易看到过去,也容易看到现在;更容易看到时间,也更容易看到自己。 

一个人的书房

余秋雨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江南的暮春三月,正是好天气。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踏春,有一个小伙伴爱上了一束花,便采了下来一直擎在手里。小孩因了这一束花的执著,便失去了与自然亲近的其它机会。  

余秋雨先生讲的是有与空,执著与超脱的意思。我却觉得我就是那个春天里的江南少年,时间的花园里,我独爱这一束朴素的蔷薇。世间的万千乐事,我独喜欢消磨在一个人的书房。弱水三千,我只取这一瓢饮。  

有人说:“一群人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一个人的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的书房里,我与人生的孤独和谐相处,我单薄的人生也因为读书的孤独,更为自由和丰盛。

作者:陈光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