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将最新采集到的月壤分享给美国,这不在沃尔夫条款的限制当中!”
7月初,NASA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需要将从月背采到的月壤无条件赠送给美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是个镜头罢了,你们还当真?”“阿波罗登月是一场惊天骗局”等言论不断发酵,网友更是从各个角度质疑和嘲讽美国当时的登月事件。
事实情况的确如此。1969年至1972年,美国曾六次成功登月,所采集到的月壤以及地表岩石比中国要多出许多。
既然这样,美国为何紧盯中国的月壤?
半个多世纪后,美国的登月计划又为何屡屡推迟?甚至闹出许多大笑话呢?
美国登月的始末
说起美国登月,就不得不提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太空竞赛”。
早在1957年10月,苏联就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此后十几天里,各大报纸以头版头条的方式隆重报道这一壮举,美国人却如坐针毡。
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的主要研制者詹姆斯·范艾伦就说过:“现在有一颗苏联卫星每90分钟就在我们头顶环绕一圈,任意拍照侦查,所有美国人在它面前就像是不穿衣服一样。”
听上去有些粗俗,至少代表了当时大部分美国人的心理状态。
1957年11月,苏联赶在美国前用火箭将一条名为“莱卡”的小狗送上太空。作为回应,美国海军于1957年12月发射一颗不到两公斤重的卫星,结果火箭刚升空就发生爆炸。
由此,美国人对出现在天空中的各种不明物体愈发敏感和恐惧。
1958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成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应对与苏联在太空领域的竞赛。1958年底,NASA宣布美国首个航天项目“水星计划”。
1960年的美国大选成为美国太空计划的重要转折点,时年43岁的约翰·肯尼迪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上任仅四个月,肯尼迪就提出了一个十年内登月,并以太阳神名字命名的“阿波罗计划”。
可肯尼迪发表公开演讲前,苏联完成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美国上下再次感到一片恐慌。不久,上百家大学、研究机构、公司,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四十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了阿波罗航天计划中。
美国政府在该计划上的投入达到每年60亿美元,已经占美国的GDP4.41%。苏联为了在竞争中先拔头筹,同样下了血本。
1965年3月,苏联宇航员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直至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发射升空,三名宇航员绕月球飞行。
1969年1月,NASA确定了“阿波罗11号”的三名宇航员,即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在万众瞩目中飞上云霄;1969年7月20日,两名人类宇航员从登月舱走出,第一次把人类脚印留在了月球上。
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三年多时间共有十二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各种各样的原因,随着“阿波罗17号”返回地球,相关登月计划被终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再也没有到过月球……
美国登月造假?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中取得实际进展时,NASA包括美国政府的许多重要领导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即不看好中国的载人航空计划;亦不看好中国航天员能登上月球。
在这些厥词的背后,却映射出美国已经五十多年无法登上月球的窘境。按说美国曾在短短三年之内,连续六次成功登月。五十多年过去,相关科学技术呈几何式的发展,美国想要登月应该是分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
真实情况是NASA“重返月球”计划又迎来再次延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太空上还有几名美国航天员正在乱飘,不清楚何时才能回到陆地。
对此,网络上出现许多关于美国登月造假的一些言论,大家还给出了一些证据:比如中国的探月器还有“嫦娥6号”降落在月球背面时,通过转播镜头可以发现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个大坑。我们亮出的五星红旗是用特殊的材料制成,不像美国此前公布的录像那样,用尼龙编织的国旗能随风飘扬。
那就更别提,美国用探月车在月球上进行类似“飙车”的行为,航天员能够不受引力控制在月球上随意飞翔。这些都是美国官方公布的相关录像,已经超出大家认知范围,也违背了科学原理。
不仅如此,一度被荷兰视为“国家珍宝”的月球岩石,于2012年前后被鉴定出来是石化木头,这块“月球岩石”就是美国送给荷兰的。
关于美国登月造假的阴谋论不绝于耳,大家几乎一致认为我们所看到的录像,只不过是好莱坞录影棚里制作出来的假象,这是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其在美苏太空竞赛中胜利,精心炮制的一个惊天骗局。
2013年,已经逃难到俄罗斯的斯诺登也发布一则重磅言论,自称手中掌握美国1969年登月为造假的机密文件;他还相信是俄罗斯首先探索月球的。
此番种种,构成了美国在五十年前能够从容进行登月,五十多年后,连自家宇航员都无法接回的真相。
事实果真如此吗?
美国登月是否造假?
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官方网站上,清楚地记载着“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世界登月第一人”的相关信息。
针对“美国登月造假”这一阴谋论,负责中国航天项目的欧阳自远院士曾进行过解释。
尽管有诸多权威部门和专家进行过辟谣,还是无法破解大家最根本的疑惑,那就是:“如果美国人在五十多年前就掌握登上月球技术,最近几十年为何没再登上过月球一次?这不就是以美国人为主导的一场骗局吗?”
本文第一段已经说过,美国为何在短短三年之内六次登月?在“冷战”格局与苏联进行“太空竞赛”的大背景,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美国政府才会不惜血本地投入大量资金。
至于为何在五十多年里,美国登月次数骤降为0,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政治因素占据其主导地位。
在“阿波罗计划”实施时,美国国内不乏对它的批评者,不少人曾质问:世界上还存在贫穷、疾病、仇恨的时候,美国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多资源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在经历登月成功的狂热与失败后,人们开始思索载人太空飞行究竟意义何在。
1986年,《华盛顿邮报》刊载一篇文章,援引一名物理学家的话:“我们正在以错误的方式探索太空。用实际的眼光来看,阿波罗登月计划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所以在复杂的政治还有社会原因下,“阿波罗计划”是诞生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也最终因为相关的原因被终结。
加上近几十年,随着技术人员陆续退休和离世,在载人航天需要的关键技术核心上,美国政府已经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就连NASA自身都已积重难返。更别提美国因为“霸权”地位的下滑,导致国内经济增速过缓;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斗得不可开交,这么多内部问题不解决,想要重启登月计划无异于痴人说梦。
总的来说,美国于60年代的登月应当是真实的,现如今大概率不可能再次登月。所谓“推迟登月”纯属缓兵之计,只是缓解立刻宣布无法登月的尴尬局面。
因为航天需要一系列工业作为基础支撑,如今的美国无法再组织起来本国的基础工业,那谈何航天登月计划?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
- 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最早的记载见诸于清道光年间,当时有一位名气很高的相声艺人名叫马三禄,他对相声的研究和表演使得这种艺术广为人知而且大受欢迎,渐渐有人向他拜师学...
- 改革开放以来,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同经济学流派或思想和政策结合的结果,不管是货币主义、新制度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曾一度风光,但随着这些...
-
古人用的“火折子”究竟是啥?为何一吹就着?看完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如今的科技如此发达,生火做饭早已是很久远的事了。如今想要点火,一个打火机就能搞定,价格便宜,随处都能买到,且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在影视剧中,古时候的人们会拿出一根... -
转自历史大学堂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被后人万分敬仰的民族英雄。千百年来,岳飞和岳家军将士反抗侵略的事迹通过小说和评书等艺术形式被无...
-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
-
2024年1月7日,我来到牡丹江。这片土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镜泊湖。 比如,在去镜泊湖的路上,经过一个叫“东京”的地方,我禁不住叫了起来。这个东京与日本无关,但与打...
- 众所周知,人的视觉是习惯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看的,所以写字的时候,也就更倾向于从左往右写。但是在古代,人们为什么要从右往左写?(文...
-
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历史上都曾是蒙古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发生之时,北洋政府在国内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声浪的压力下,与沙俄进行了艰难的外交交涉,最后于1915年与俄、蒙达成...
-
每年的“3.15”,各种黑心产品被曝光,真是大快人心。这就让我好奇了,咱们现代有 315 打假,古代有没有类似的呢?我一查,还真挺有意思。虽然古代没有专门定个像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