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十一月一般指闰冬月。
是一种很罕见的闰月。
下一个“闰冬月”要等到2033年。
上一个“闰冬月”,还要追回到1642年。
明崇祯帝在位17年(1628年—1644年)里,就出现了2个“闰冬月”(红框内)。
01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离过年没几天了,但山东潍县(今潍坊)城内却没有一丝迎新年的喜庆气氛。
自十一月初五清军第五次入塞以来,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传入潍县城内——
十一月十四日,蓟州陷落;
十一月下旬,清军连续攻克香河、固安、雄县、安州、高阳等县;
闰十一月初六,清军攻克河间府,初八拿下霸州和文安,初十攻下青县,十一日攻下了沧州;
闰十一月十二日,清军攻陷临清州,战火烧到了山东境内;
闰十一月中旬开始,清军兵分两路分掠山东,其东路军连下章丘、邹平、临淄、滨州、阳信、海丰(今山东无棣)、昌邑等县……
1642年冬清军扫荡山东示意图
蓝色地标为潍县
现在,周边的州县都已相继陷落,潍县成了一座孤城。
清军之所以跳过潍县,是因为三年前入塞时,潍县的顽强抵抗给他们留下了“后遗症”。所以,清军这次先去捏周边的软柿子。
但毫无疑问,清军是不可能放过潍县的。
在周边州县都已陷落的情况下,十二月初九夜间,清军进军到潍县外围,扎下营盘。
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即将拉开帷幕.....
02
此时的潍县县令,是周亮工。
说起这位周县令,也是个人生历尽波折的人物。
自幼聪明绝顶,才华出众,书画篆刻都很有一手,八股文也做得好,因而在江南士林中颇有名气。
可苦逼的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小玩笑——
大明朝是分“南北榜”科举考试的。
周亮工祖籍河南开封,属于“北生”;但他出生成长在南京,所以按制度规定,他在江南没有资格参加考试。
无奈之下,周亮工只好回到开封,参加了河南乡试,顺利中举;第二年又到北京参加会试,一举中了进士。
崇祯十四年(1640年)夏天,三十岁的周亮工终于踏上了仕途,被任命为潍县知县。
周亮工像
03
潍县面积一平方公里大小,全城百姓三万人。至于守军,只有百十个“弓手”,主要任务是缉捕匪盗。
如此弹丸小城,三年前是靠什么顶住了清军的围攻呢?
原来,当时的县令邢国玺在全城进行了总动员,募集了数千人的民兵,又让城中的官绅富户捐款集资,铸造了不少火炮。
清军来攻时人数也不多,又不想为了这个小县城浪费时间和兵力,吃了点亏就撤走了。
而现在,老周面临的压力要比他的前任大得多——这次来围攻的清军足足上万人,而且志在必得。
不过,老周也有有利的一面——
他的前任邢国玺在清军撤走后,为了加强县城防御,又向全城富户集资,把潍县原来的夯土城墙对外的一侧都砌上了砖,又将城墙加高到了12米。
还在东、西、南三个城门加筑了瓮城,大大加强了防御能力。
潍县城墙旧照
04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动员民兵也更加容易。
自从清军进了山东,老周就开始在全城组织民兵。潍县百姓都知道朝廷靠不住,要想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只有参加民兵,誓死守住县城。
几乎所有的青壮男子都加入了民兵,短短几天功夫,就组织起了4000多人。
老周还多方动员潍县城内的“退休老干部”参与守城,这些人在本地都很有声望和号召力,他们一出面,城内的豪绅大户都愿意拿出银子和粮食来守城。
妇女也组织起来,照顾伤员、给守城者做饭、送饭、搬运弹药......
为防清军长期围困,老周还提前将四乡八里的粮食运进城中,加上城中原有的存量,足够维持数月之久。
而且,周亮工早就判断:
1、
清军长途奔袭、四处掠劫,因而没有配备影响行军速度、威力强大的红衣大炮。
清军攻城主要是靠架云梯、撞城门。
2、
潍县县城东临白浪河,不利于清军进攻,因而在东城墙只留下少量兵力监视,而把大部分兵力都用于守卫南、西、北三个城门。同时,由于北门尚未加筑瓮城,防御能力要弱于南门和西门,因此势必成为清军重点攻击的方向。于是,老周主动挑起了守卫北城墙的重任。
潍县城墙范围及四门位置
05
十二月初十,清军开始对潍县发起了攻击。
果然是北门。
早上辰时时分(7-9点),当清军架着云梯蜂拥冲向北门时,周亮工沉住气,一直等到清军冲到护城河边,下令城头火炮一起开火。
清军当场被击毙数十人,败退下去。
清军做梦都没想到,这么个小县城居然有这么多火炮,这火力强度,别说一般的县城,就是府城都比不过!
更“酸爽”的还在后面——
因为清军不知道潍县有大量火炮,所以为了方便进攻,把营盘扎得离城墙只有一里多远。
暮色降临后,周亮工派了几十名敢死之士,每两人携一门轻型火炮,从城上吊下,趁着夜色,跑到护城河边上,对着清军大营一阵猛轰。
清军被轰得七荤八素,赶紧拔营,撤出七八里地。
06
十二月十二日,清军再次发起攻击,这次他们选择的攻击方向是西门。
辰时,数百清军举着云梯,向西门蜂拥而来。
退休的原陕西巡抚张尔忠,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老体弱,“病骨支床”,一听说西门告急,硬是让家人把自己扶起来,握着刀,颤巍巍走上城墙,为守军鼓气。
激战之中,他儿子不慎掉到城墙下面,摔成重伤。
众人纷纷要下城去救张公子,老张怒斥道:什么时候了!打仗要紧!救我儿子干嘛?!
老张的大义凛然让守军士气倍增,结果又把清军的进攻打退了。
张尔忠像
连续两次强攻失利,清军不敢再正面强攻,开始挖地道炸城的战术...
07
十二月十三日,清军趁夜色掩护,潜过护城河,跑到城东北角的牛马墙(护城河内侧的矮墙,用于紧急情况下给牲畜避险)外侧,开始挖地道。
这个位置正好是城上炮火的死角,又有牛马墙的遮蔽,城上守军的炮火奈何不得他们。
三天后,清军挖到了城墙根部,埋了大量火药。
周亮工知道,清军炸城就在旦夕之间。
他从容在自己的盔甲上用毛笔写上了“大明潍县知县周亮工之尸”,并盖上知县大印,然后对仆从说:“我要是战死了,你们就凭这个去找我的尸首,运回南京老家埋了。”
十二月十六日凌晨时分,天还未破曙,只听一声巨响,清军埋设的火药被引爆,城墙东北角顿时被炸塌二十余尺,出现一个巨大的豁口。
早已做好准备的清军纷纷举着云梯朝这个豁口蜂拥而上,潍县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周亮工穿着写字盖印的盔甲,手持腰刀带头冲向豁口。
大家一看知县有如此必死之决心,纷纷奋不顾身冲向豁口,射箭、放铳、扔石头、掷火罐,硬是把清军迎头打了回去!
攻城再次失败,清军失去了信心,当天晚上,拔营撤走。
清军撤了,但周亮工不敢放松警惕:清军吃亏不小,肯定会找回场子。
果然,才过三天,清军又来了。
08
这次,清军不但兵力增加到15000多人,还带来了三门红衣大炮。
这三门红衣大炮正是他们攻克昌邑县后从守军手里缴获的。
火炮是潍县能够守城成功的关键因素
十二月二十日一大早,清军开始对北门发起攻击。
清军不再采取强攻战术,而是远远的炮轰城墙,以压制城头的火力,同时用门板围叠起来,形成一座木制屏障,挡住城头射来的炮弹,然后驱使抓来的百姓从远处开始挖地道,准备再次采用炸城的战术攻城。
十二月二十四日黎明时分,一声巨响,清军引爆了地道内的火药,北城墙被炸塌六十余尺。
清军在红衣大炮的掩护下,很快冲进了城墙豁口内。
可眼前的一道木墙让他们彻底傻了眼——城墙里面怎么还有城墙?!
清军的士气受挫。
守城军民见状,趁机拼命射箭放铳,投掷火罐,硬是把清军又打了出去。
原来,周亮工在北门城楼看到清军开始挖城,而自己的火炮又无可奈何,心里又急又气。
思来想去,突生一计——
下令搜罗来各种树干、房梁、柱子、门板、桌子甚至棺材板儿,在北城墙后方数十步远的地方搭起了一座木头做的“城墙”。
09
至此,清军的信心彻底塌了。
清军入塞是来抢掠的,可为了攻击这座小县城,耗费了半个月时间,死伤上千兵马......
实在是犯不着。
十二月二十五日一大早,清军扔下三门红衣大炮,真的撤了!
为期17天的潍县保卫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潍县全城士绅百姓不顾老周的坚决反对,为他建了一座生祠,取名“周公祠”。
潍县十笏园文化街区三贤祠塑像
乾隆11年,在周公祠添加知县赖光表像,再后来道光年添郑板桥像,成为三贤祠。三贤祠已经拆除,后来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又建了三贤祠
10
时间一晃过去二十年。
大清康熙元年(1662年)十二月,潍县城里迎来新上任的青州海防道大人。
当这位戴着顶戴花翎、脑后留着辫子的道台大人出现在潍县绅民眼前时,大家都惊呆了,纷纷揉起了眼睛,深怕自己看花了眼,认错了人。
站在他们面前的,分明正是当年带领他们抵御清军、保卫潍县的周亮工!
而周亮工故地重游,看到潍县城墙上那历历的弹痕,也是百感交集,这二十年来的人生一幕幕涌上心头……
潍县之战后,周亮工得到明廷的大加褒奖,破格提拔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仕途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命运又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煤山上吊,神器易手,江山变色。
周亮工闻讯,痛不欲生,几次想上吊寻死,都被家人所救。
五月,他听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帝,马上前去投奔。
不想跑到南京一看,小朝廷一片乌烟瘴气——
朱由崧每天只顾酒色荒淫,首辅马士英则忙着贪权纳贿、排斥异己。
朝廷内部党争不断,互相倾轧。
周亮工大老远跑去投奔,却被人诬陷“暗通流寇”,下了大牢,后来审来审去没有证据,又把他放了。但他已对小朝廷彻底寒了心,带着家人跑到南京南郊的牛首山隐居了起来。
11
第二年,清军大举南下,南京小朝廷迅速覆灭。
清军主帅多铎听说了当年在潍县声名大振的周亮工就隐居在南京郊外,于是派人三番五次劝老周出山,为新朝效力。
也许是对明朝已经死了心,也许是感动于清朝的不计前嫌,又或者是出于为天下百姓多做些好事的理想,周亮工犹豫再三,最终投奔了清廷,剃去头发,改换衣冠,成了大清朝的官员。
其后的十余年里,他在淮扬做过官,抚恤难民、整顿盐务、劝课农桑;又去福建做过官,为漳州之围的死难百姓收过尸;也在福州之战中亲自上阵开炮轰击郑军。
却被人诬陷“滥杀无辜、贪污受贿”,两次下了大牢。
直到康熙元年,自己的不白之冤才得到洗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青州海防道。
青州离潍县不远,因此,他特地前来潍县探访当年一起并肩战斗的父老。
12
当他看到城中的“周公祠”依然完好地矗立在那里时,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嚎啕大哭。
而让他更羞愧难当的是——潍县百姓并没有因为他投降了清朝,就把他当年保卫潍县的功劳一笔抹杀。
康熙十一年(1672年),61岁的周亮工在家中病逝。
临死前他对家人说道:
“我若早死几十年,岂不与日月同辉哉?!”
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吧……
老王:
改朝换代的历史大势不是个人左右的
只要他确确实实为百姓做过好事
百姓还是会记住他的
参考文献:
《清史稿》、《清史列传》、《崇祯实录》、《明季北略》、《全潍纪略》
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宋美龄是被新华社公布在列的43名国民党战犯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女“战争罪犯”。但是近年来,宋美龄竟被国内一些媒体和个人,通过铺天盖地发文,美化成了“圣女”...
-
红军史上曾经把一次重大失败列为悬案,进行数十年追查。这次失败,不仅丢失一省之地,就连省委书记都生死不明、不知所踪。丢失的这一省之地,现在大家肯定也都没听过:闽赣省...
-
8.13——抗战史上最惨烈大战:3小时报销1个师,人命如同韭菜!
勿忘八一三!01山雨欲来1933年,蒋百里以私人身份访问日本,当时他就断言:未来几年内,中日间必有大战。回国后,蒋百里立即向蒋介石提出,应当立即开始备战。蒋介石予以采纳... - 出处:《博客天下》2012年第1期,作者:白伟志、吴晨光2011年12月28日,葬礼他活着的时候,身边飘满了眼睛。有侦察机的眼睛、卫星的眼睛、针孔摄像机的眼睛,还有无数双特工的...
- 作 者丨陈斯文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2017年1月,靠皮鞋起家,有“中国鞋王”之称的奥康国际董事长王振滔有些无奈地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穿皮鞋?”他看到了危...
- 2024年12月,尘肺病晚期患者高春现,通过“尘肺病患者救助群”,联系到了曾“开胸验肺”的张海超。昏暗房间里充斥着制氧机运转的呼呼声。“我…我不治了…没意义…你…好好的...
-
菲律宾船只强闯仁爱礁 遭中方海警船水炮驱离拜登政府公开“挺菲”并扬言将开展所谓“南海联合巡逻行动”美国持续搅局南海 意欲何为?与此同时 中美情报领域交锋不断美高调...
-
伴随着战争力度的加大,可萨犹大故技重施,玩起了各种倒闭赖账的游戏。5月28日,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扬斯敦市的一栋建筑因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造成7人受伤、2人失踪。凑巧的是,...
- 作者:牧云小仙女 来源:知乎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在外混得再好、再风光,只要回到农村老家,就得按规矩来。在父母、长辈和亲戚邻居面前...
-
来源:远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蒋经国,蒋介石的亲儿子和事业继承人,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年仅15岁蒋经国就被蒋介石亲手送到了苏联留学,随后加入了苏联共产党.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