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繁体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启程对南非进行访问。这是习近平几个月来的首次出访——在此之前他在三月访问了俄罗斯。除双边会谈外,习近平还将出席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峰会。此次峰会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甚至非金砖国家的关注。在今天的《外国媒体看中国》节目中,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外交政策》刊文写道,世界对新的体系的需求不断增长,以替代美国建立的体系。已经有40个国家表示希望加入金砖国家组织。将有67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和特使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南方国家一直在密切注视着金砖国家峰会,希望日益强大的世界大国和地区国家能够在填补因美国打造的全球治理体系无效而出现的大片空白方面取得进展。华盛顿几乎没有向南半球国家提供什么支持,而是一味采取激进的加息行动,进而加剧了全球的经济动荡。十分明显,现有许多国家正在努力摆脱美国霸权。不过,这些国家未必能清楚地回答如何看待自己在金砖国家中的角色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由于每个金砖国家都有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这些利益并不总是一致。中国寻求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南方事实上的领导者,并做那些感觉自己被华盛顿及其欧亚最强大、最富有的盟友低估或排斥的国家的朋友。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主张扩大金砖国家组织,但其意愿遭到其他金砖国家成员的反对。 中国是唯一一个丝毫不怕金砖国家的威望会因其扩员而受到“削弱”的国家。 对中国来说,扩员能让金砖国家成为更加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的一部分,即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各种机构体系,如“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等等。不过,扩员的想法特别受到印度和巴西的担忧。这两个国家一直为金砖国家的排他性感到自豪。它们不希望“精英俱乐部”受到大量参与者的损害。各方未必能在本次峰会上达成一致或者哪怕是制定出某些具体的行动计划。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外交政策》的文章最后写道,峰会参与者至少能够讨论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创建单一金砖国家货币以及建立一个能替代美国全球支付系统的零一系统。

英国《金融时报》则直截了当地说:中国是想让金砖国家成为七国集团的竞争对手。该报基于中印矛盾来看到金砖国家的问题。据说,中国把金砖国家看作一股可以挑战西方的政治力量。而印度则相反,主张金砖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俱乐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问题。阿根廷、沙特和印尼希望成为金砖国家的首批新成员。巴西总统卢拉最近又表示,支持向邻国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以及沙特和阿联酋加入金砖国家组织。巴西则主张为未来参与者拟定并写进加入金砖国家的具体参数。其中之一可能是对潜在参与者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要求。沙特已经在就成为这个多边组织的第九个成员进行谈判。 峰会前官员表示,接纳新成员的标准应由金砖国家领导人商定。因此,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将成为本次峰会议程的主要议题之一。尽管金砖国家对美元的主导地位越来越不满不满,但引入单一货币的问题并未提上议程。英国《金融时报》最后写道,峰会参与者可能会更注重一项更小范围的任务:增加本国货币结算的份额。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中国经济将有怎样的未来?《华尔街日报》问道。文章指出,中国面临人口、中美关系、内需疲软、出口下降等不利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几年中国GDP增速将低于4%。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的初步成功以及美国消费者支出因疫情而激增,都掩盖了中国的经济问题。但接下来是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开始,西方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弱,债台达到顶峰。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如果中国不采取更积极的刺激措施,也不采取切实的努力来振兴民营企业,那么中国可能将从经济放缓陷入长期停滞,类似于日本在 90 年代经历的情况。但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在达到高收入国家地位之前就会进入这一时期。去年人均GDP约为12850美元,低于目前世界银行认为较高的13845美元的门槛。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不再能有效地拉动GDP的增长,因为过去几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过快,而且在一些地区经常是过剩的,进而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政府已经认识到过去几十年依靠的增长模式已到尽头。去年习近平在对新一代党领导人的讲话中谴责官员依靠借来的建设资金来提振经济。经济学家们认为,最明显的解决方案是中国刺激消费支出和服务的举措。中国政府为此必须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多花钱、少储蓄。《华尔街日报》最后写道,这应当包括通过增加医疗保健和失业救济来增强相对薄弱的公民社会保障体系。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中国正通过降息刺激经济。路透社的文章写道,这些措施可能还不够。文章指出,中国下调了年利率,以加大力度刺激贷款需求,但在人们普遍担心货币贬值迅速的情况下,维持五年期利率不变,这令市场感到意外。不过分析师们认为,人民币面临的压力表明北京方面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有限,因为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之间的收益率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将引发人民币抛售和资本外逃。 路透社对 35 名市场观察人士的调查结果现实,这两个利率都会下降。把一年利率降低 10 个基点 低于大多数受访者预期的 15 个基点的下降幅度。五年期利率维持不变,说明央行的建议性政策的有效性不够。路透社的文章最后写道,在中国政府看来,进一步降息对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可能收效甚微。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

长安街知事——“金砖”扩容,谁先慌了

在“黄金之城”约翰内斯堡,“金砖时间”再次开启。

这是三年多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首次线下举办,与会各方将围绕加强金砖合作与金砖合作机制“扩容”等议题展开讨论。

国际上,围绕金砖峰会的话题一热再热,关注和人气持续走高。面对疫后经济困境、乌克兰危机延宕和全球治理支离破碎,世界呼唤和平与发展,期待从顺时应势、活力充沛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找寻希望和信心。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一)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大潮之中。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正是看到了世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的潜力,首次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两年后的八国集团峰会上,设置了“G8+5”机制,象征性地给予了这些新兴经济体在“大国俱乐部”的旁听权。

在此概念影响下,金砖各国基于独立自主的战略需求,也加强了双边和多边协调,合作默契日益加深。中俄印巴四国外长在2006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由此开启金砖合作机制序幕。到了2008年,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新兴国家选择抱团自救,金砖各国遇到了将合作机制化的契机。2009年,金砖四国首次峰会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标志着金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010年12月,四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进来。2015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落户上海,正式开始运行。经历了组织初创期后,金砖合作机制进入成长期。

(二)从字母组合到一块实打实的“金砖”,回顾金砖合作机制走过的历程,发展是最深厚的底色。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01年至2022年,金砖国家GDP占全球比重从8.4%上涨至25.8%;同期,七国集团(G7)占比从64.6%下降到42.9%。英国橡果宏观咨询公司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G7。

截至目前,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批准近百个贷款项目,总额达350亿美元。巴西马拉尼昂州运输粮食等产品的“富裕路”、印度卡纳塔克邦太阳能发电基地的“绿色电”、南非德班集装箱码头的“现代港”……一个个故事,是金砖国家共谋发展的生动注脚,也记录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刷新世界经济版图的坚实步伐。

眼下,世纪疫情影响深远,疫后经济增长之路充满曲折。而这其中,发达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相比之下,IMF预测今明两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4.0%和4.1%,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其中金砖国家尤为突出。毋庸置疑,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经济重返有序增长轨道离不开金砖国家。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眼下金砖合作机制迎来了一波“申请潮”,已有超过40个国家希望加入,其中超过20个国家已正式提出了加入申请。

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也开始追问:这块“金砖”是怎么炼成的?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将金砖合作机制与一些传统多边机制相比,能找到更直观的答案。

从成员国分布来看,金砖合作机制不搞排外的“小圈子”。诸如G7等国际集团,以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情况等划线,不仅摆出一副“富国俱乐部穷国免进”的高傲姿态,还动不动联合起来对其他经济体极尽打压。反观金砖合作机制,从提出“金砖+”合作模式,到提出“启动金砖扩员进程”倡议,始终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加入,谋求更大范围的发展与合作。

从组织机构上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没有“群主”,突出的是“平等共治”。这一点在新开发银行的平等投票权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直接。而且金砖国家至今甚至还没有一个秘书处,除了集体声明之外,联合性的实际行动较少,更从来没有联合军演。而再看一些传统国际组织,却越来越沦为美国维护霸权的工具,与美国利益深度捆绑,既无平等又无尊重,成员的战略自主深受国际社会质疑。

从合作内容上看,金砖合作机制并非地缘政治联盟,更侧重于务实经济合作,讨论的是各国普遍关心的经济、金融和发展问题。而美国牵头组建的一个个“群”,诸如印太经济框架、奥库斯联盟、芯片四方联盟等层叠嵌套的新组织,目光始终向外,凡事以地缘政治为先,时刻想着损人利己,肆意干涉别国内部事务,滥用武力和制裁激化国际争端,严重毒化国际政治生态和国际合作环境。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四)美国霸权走向衰落,旧的国际秩序正在崩塌,而新秩序尚未建立。

在这个混乱的过渡期,金砖合作机制如一股清流,走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重塑当代国际关系前列,向国际社会展现出国与国交往的崭新气象。

其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有利于扭转国际金融体系不平衡的现状。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津巴布韦,因西方长期实施的制裁而被封锁在全球金融体系之外。近期,津巴布韦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希望重新进入全球金融体系。一位津巴布韦官员盛赞金砖合作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前途光明的思路”。

其二,想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国家中,包括了众多美国传统盟友,例如北约成员国土耳其、美国传统伙伴沙特阿拉伯、美国“后院”阿根廷等国。美国的盟友体系第一原则就是“美国优先”,有些组织更是长年“画饼”,很多国家不但无法通过入群获得发展,反遭美国资本的经济掠夺,政治也在美式民主下越搞越乱。这些外围盟友加入金砖合作机制虽无法动摇其美国同盟的核心圈层,但随着越来越多伙伴的离心,很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其三,金砖合作机制所倡导的平等开放、务实合作理念,将鼓励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随着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基础的崩坏,其价值观等上层建筑也出现诸多问题,引发欧美社会的思想混乱,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西方意识形态的真实面目,美国念的经越来越没人信了,越来越不受发展中国家待见。

外媒看中国——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五)全球刮起“金砖旋风”,西方也表现出了慌乱。

说起来,西方对“金砖”的看法经历了几次变化。最开始是俯视,后来随着金砖国家快速发展,变得有些重视、警惕。

一方面,当南非、俄罗斯、巴西的经济发展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则开始唱衰“金砖”。另一方面,看到近些年金砖合作机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迅速扩大,西方又开始宣称“金砖”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挑战”,对“金砖”又由唱衰转变为恐慌、抗拒。

行动上,或是动用宣传、外交等资源,对金砖国家进行围堵打压;或是对印度、巴西、南非进行拉拢,企图从内部分化瓦解“金砖”。

当然,金砖合作机制的挑战不仅来自外部。一个国际组织,内部机构分裂、利益冲突、理念分化,都可能导致其失去凝聚力。

当前,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关口,即扩容问题。扩容后,其内部协调的难度势必会增大。金砖国家经济规模和发展模式上差异不小,各国加入金砖的诉求也各有不同,部分成员国之间还夹杂地缘矛盾和利益冲突,如何聚焦共同利益,开展创新合作,是一个新的难题。因此,金砖合作机制也应加强内部协调,注重机制体系的自我革新,完善成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并加强抗干扰能力。

(六)“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叩开“金砖之门”,是金砖合作机制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生动体现,反映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金砖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展望未来,金砖合作机制将凝聚更多全球发展的新力量,践行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多边主义,向世界发出更强有力的“金砖声音”,为全球发展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变化中的世界提供稳定性。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副教授、国际政治系主任)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