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繁体

01

靴子彻底落地:许家印被控制

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03333.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本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本公司股份由2023年9月28日上午9时正起于联交所停止买卖,并将继续停止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眼见他高楼林立,眼见他大厦崩塌——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许家印

知情人士透露,在相近时间段内被带走的恒大核心成员,还包括许家印二儿子许滕鹤(Peter Xu),他曾主导恒大财富的工作;恒大前CFO潘大荣,主要负责恒大系资金运作;恒大地产集团、恒大物业集团前董事长甑立涛。

在此之前,其他要员比如前地产集团董事长柯鹏、恒大财富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杜亮等,均已在接受调查中。

9月16日晚间,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案情通告称,依法对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9月24日,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境外债务重组内幕公告称,附属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正在被立案调查。

种种迹象显示,针对恒大系的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这个万亿商业帝国似乎正走向落幕。

多名核心人员被查

许家印被带走的消息,在恒大公司内部小范围流传了有一段时间。“我们不清楚是他被调查,还是去协助调查。”一位内部人士称。

但内部人士比较确定的是,许家印的二儿子许滕鹤是被一起带走了。第一财经多次拨打许滕鹤手机,均处于停机状态。许家印的二儿子在内部被称作Peter,公开信息中很少出现其信息,最近一次受到关注是2021年12月,其被国外媒体曝出,以1250万美元折价出售了位于美国洛杉矶日落大道上的一栋豪宅。在恒大内部,许滕鹤先主持珠三角分公司的业务,后来调任恒大财富总经理,负责具体业务。此前深圳公安通报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杜某(杜亮),便是他的下属。

眼见他高楼林立,眼见他大厦崩塌——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近期还被带走调查的恒大重要人物有潘大荣和甑立涛。潘大荣1973年出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经济学系,2006年加入中国恒大集团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历任财务中心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财务中心总经理、集团副总裁职务;2016年8月30日起,任中国恒大集团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2022年7月22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潘大荣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而甑立涛,上海同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土,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高级工程师。2009年加入恒大集团,曾任恒大地产集团长春公司、辽宁公司、北京公司等地区公司董事长,恒大地产集团总裁等职务;2021年7月,甑立涛出任恒大物业集团董事长;2022年7月,恒大物业在港交所公告,甄立涛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内部人士称,被查的高管主要涉及几个业务,一是融资,比如潘大荣,二是财富,比如杜亮,三是涉及旧改,比如较早前已被调查的柯鹏。

许家印及一众高管被调查后,恒大目前的主要工作由执行董事肖恩主持。肖恩也是许家印多年的老朋友,2013年加入恒大,但恒大爆雷前没有站在前台,亦未直接插手几项敏感业务。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从恒大爆雷以来,许家印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在处置资产,回笼资金,以维持集团的运营。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债务展期及重组工作。

重组失利

作为恒大帝国的创始人和绝对实控人,许家印在此时被控制,最直接的冲击便是他积极推进的债务重组进程。根据原有计划,恒大会在9月25日、26日举行重要的债权人会议,就该公司此前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进行投票,并将结果提交至相应的法院,以寻求境外债务展期的通过。

但在9月22日深夜,恒大突然发布公告称,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天基和景程)、2023年9月26日(中国恒大)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公司未提及未来是否再度召开及时间。只提及:“由于集团销售情况不如公司预期,基于目前情况以及与其顾问及债权人协商,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

为避免走到破产清算,恒大很早便启动了境外债务重组,并在今年3月发布拟议的境外债务重组公告。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重组方案分成恒大协议、景程协议、天基协议。

按上述方案设想,针对本金规模共约191.49亿美元的境外债务,恒大将以发行新票据、债转股等组合方式完成债务重组。债权人既可以选择保留全部债权,也可以选择股权和债权组合。若较多债权人选择债转股,恒大将借此实现降杠杆,变相削债。

但是,初步方案流出后,正式的债权人会议却一再延期。该会议最初定于8月23日举行,此后因恒大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延迟到8月28日。随后,恒大协议安排会议又被延期至9月26日,景程协议、天基协议安排延期至9月25日。

债务重组,一直是许家印力图推动的工作。恒大内部人士称,老板(许)想尽快实现债务重组、以及股票复牌,为后续的操作腾挪出时间和空间。

8月中下旬,恒大系的三只股票,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先后复牌交易,恒大汽车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人,且中国债权人重要会议的时间初步确立,恒大似乎在朝着许家印期许的方向发展。然一切进程,在他被调查之后陷入了僵局。

业内人士对于恒大的债务重组重新变得悲观。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第一财经,恒大是否会最终走向破产,目前还无法确定,是否进入破产清算不仅仅是企业经营问题与法律问题,还需要考虑“保交楼”等社会问题。在“保交楼”问题没有切实解决方案前,恒大要正式宣布进入破产程序不太现实,不过其前景确实不容乐观。

“目前,各方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来寻找解决方案,包括重新协商债务重组条款、寻求新的投资人、出售资产等。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困境,破产可能性将会增大。”柏文喜表示。

02

许家印这个人

从河南周口市的小农村,到中国首富,再到如今的中国“首负”,许老板的一生,确实相当传奇。

许家印创办恒大之前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知道。他出生于河南周口市太康县的小农村,20岁考入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之后,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工作,一干就是10年。

34岁时,许家印突然决定下海,南下去深圳打拼。

第一步,他就瞄准了房地产市场。1994年,许家印为中达集团开辟广州房地产市场,操刀“珠岛花园”项目,净赚2个亿。

不过,这时的许老板也还是个“打工人”。

许老板想着,我这个项目给公司赚了2个亿,涨点工资不过分吧?结果中达集团并没有给他涨薪,公司赚个2个亿,许老板月薪却只有2000元。

两相比较,涨薪无果的许老板决定,自己创业干房地产。同年,恒大在广州成立了。

眼见他高楼林立,眼见他大厦崩塌——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恒大的第一个楼盘项目“金碧花园”,2小时就卖空,销售额8000万,许家印赚下人生第一桶金。

此后,许家印就开始一路春风得意,不仅房地产生意越做越大,2003年时,许家印还被武汉科技大学聘为管理学院教授。

2008年,许家印又从“许教授”一跃成为广州首富。这一年,许家印刚好50岁。

“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到了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但许教授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2009年,恒大集团在港交所上市。短短三年,恒大营收从25亿,达到了203亿。许家印也在2008年~2013年,连续六年蝉联广州富豪。

2016年,恒大集团以3733亿元的营收,坐上了地产一哥的宝座。

与此同时,许家印还在持续扩大他的“恒大版图”。从地产、到足球、文旅、大健康、金融,最后,还进军了新能源汽车。

2017年,许家印以2813.5亿元的财富,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首富。

眼见他高楼林立,眼见他大厦崩塌——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许家印身家最高时,一度达到414亿美元(约3000亿人民币)。但在过去五年里,随着恒大的暴雷,恒大系各个板块均陷入了困境,许家印的身家也急速缩水了超过90%。

据《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恒大暴雷两年后,许家印的身家如今仅剩200亿,全球排行1100名,比巅峰时缩水超过90%。

眼见他高楼林立,眼见他大厦崩塌——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比起恒大2.4万亿的总负债、两年共8600亿的亏损,许家印这点缩水的身家并不算什么。

但如果恒大最后真的走到了破产清算这一步,如今已经快65岁的许家印,或许将“一无所有”。

许家印超500亿分红在出险前后转移到境外,落入“前妻”口袋

值得注意的是,许家印似乎“未雨绸缪、早有准备”。

此前,许家印被曝光已经与妻子丁玉梅在2022年离婚。

中国恒大于8月14日晚间公布的一系列公告,其中,丁玉梅被称为“独立于本公司及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并未如此前一般被列为许家印配偶。

在此前披露的2021年年报中,丁玉梅在公告中的身份为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配偶。在2021年底,许家印及丁玉梅共同出售中国恒大12亿股股票,作为一致行动人,许家印及丁玉梅持有中国恒大股份比例从76.69%下降至67.87%。

2019年10月1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女企业家榜》,丁玉梅以17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26。

根据清流工作室统计,按照大股东累计获得的分红金额排名,许家印家族排在第一名。自2009年上市以来,中国恒大累计分红达733.86亿元。许家印夫妇常年控制了中国恒大七成左右的股权,累计可能拿走超过500亿元,占比达到了68.54%。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许家印通过与丁玉梅进行“静默式的技术性离婚”已经将部分资产转移至境外。

其指出由于恒大集团通过“小红筹”架构在香港上市的的协议安排,由许家印、丁玉梅分别100%控制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通过中国恒大拿到了其中的大部分分红,并在出险前后转移到境外,而通过“技术性离婚”的操作最终落到“境外前妻”丁玉梅的口袋里。

据“腾讯新闻潜望”报道,丁玉梅已于7月下旬飞离香港。还有消息称,许家印申报恒大财产破产前,为自己的儿子设立了一个金额高达23亿的单一家庭信托基金,被称为许家印给他儿子的“富二代保护计划”。

作死的在美破产保护

离婚风波还未过去,恒大又一则消息砸下。8月17日,恒大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企业在其他地区进行重组安排时,美国资产也能得到保护。曼哈顿破产法院的记录还显示,恒大旗下子公司天基控股及景程公司也于8月17日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申请了破产保护。

恒大集团自申请文件中提到,香港和开曼群岛正在进行重组程序,该公司几个月来一直在努力敲定离岸债务重组计划。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恒大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实际上阻碍了所有国内债权人伸张权益,优质资产卖掉后率先偿还美元债进入自己的腰包。”一位澄泓研究首席研究员表示,“这一招非常绝,目的就是把债务留给国内,收益留给自己。”也有人认为澄泓研究首席研究员的分析不太对,在他看来,许家印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但恒大暴雷已经2年之久,为何到今天才开始抓许家印,今天和过去两年到底有何区别?

具体的说,发生了什么变量事件?

因为恒大集团于8月18日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

这是许家印典型的自己作死,所以在一个月后被正式逮捕。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恒大许家印折戟始末

哪怕是普通人一看到这个新闻都知道不对劲,我今天详细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许家印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是作死。

恒大一直想破产,但我们不允许,因为恒大破产是损害所有人的利益肥了许家印一个人。

从法律上来说恒大的注册资金仅39亿,有限责任制,也就是说如果宣布破产,那最恶劣情况下股东们拿出私人财产赔完这39亿也就完事了,后续的一切损失均和股东无关,甭管负债有多少亿都是如此。

而这些年恒大的分红就接近700亿,其中许家印个人持有恒大7成股权,自己一个人就拿走了500亿。

一直到2021年,商票都逾期了,许家印还在给自己分红。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的分红,还有其他各种方式拿钱,有人简单粗算过,光许家印及其“前妻”明面上从恒大公账上拿走的钱就不下于2000亿。

至于其他各种暗地里的利益输送不知道有多少,还有各种搞足球搞歌舞团搞明星,奢靡浪费是全国都出了名的,这些明显不必要的支出最后那只能成为糊涂账。

这些还只是许家印一个人拿的,各路高管以各种手段从公司账上套取的钱那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许家印给自己套的法律保护壳那是层层叠叠,甚至连持有恒大都不是本人亲自持有,是通过在海外设立的离岸公司鑫鑫来掌控恒大,在法律层面你能想到的风险隔离墙那许家印全做了,把自己的个人资产重重保护起来。

因此只要宣布破产,那在法律层面上追究许家印的债务责任是不可能的。

但哪怕如此想抓许家印也很简单,因为恒大集团的问题太多了,那可远不止债务问题一个。

其他的罪名都不算,光恒大财富暴雷产生的千亿窟窿,那就足以把许家印和一众高管全抓进去。

普通P2P暴雷百亿都能判一堆人重刑,恒大财富暴雷千亿你想没事那怎么可能,这和你通过股权和分红设置多少道防火墙没关系,因为这是非法集资罪,属于刑事案件而不是民事纠纷。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抓许家印。

因为恒大的这一屁股窟窿总归是要处理的,许家印不处理那就得政府派人处理。

在前些年处理一大堆P2P公司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允许实控人和高管“戴罪立功”。

都是非法集资,最终的判决结果差异很大。

在P2P暴雷后,警方会约谈公司实控人和高管,但并不会立即抓捕,而是要求公司尽快回收资产,清偿债务。

如果实控人能把所有的债务全还了,把这个窟窿给抹平,没有造成任何群体性事件,那甚至可以不予追究。

如果实控人把绝大多数债务都给还了,只有少数没还上,但自己确实已经竭尽全力且没有转移财产,那这种情况依然会按照非法集资罪判刑,不过刑期都会很短,而且还都会判缓刑,直接就能恢复人身自由,只是背了个案底。

如果实控人大部分债务都还不上,但确实已经竭尽全力消除窟窿且没有转移财产,那会判实刑但都会酌情轻判。

如果实控人大部分债务都还不上,同时毫无还款诚意还想尽办法转移财产,那必然被重判,因此被判无期徒刑的比比皆是。

这种区别对待就是引导实控人戴罪立功,尽可能的消除社会矛盾,减少投资人的损失。

只要还在还钱,那就不抓人,只要停止还钱或者还钱速度过慢那就会立即抓人,然后根据还钱阶段的表现评估“功劳”来抵消“罪责”,最后综合考量。

对于恒大的暴雷也是这种处置思路,不仅是恒大财富的窟窿,还有恒大那上千的楼盘涉及到的千家万户。

这些楼盘总归是要人来建设落地的,最熟悉恒大的就是许家印,最擅长管理恒大员工的也是许家印,没有人比许家印更适合做这个事。

恒大确实负债2万亿,但暴雷时账面资产也有2万多亿,如果好好处置的话那天大的窟窿是可以被缩到很小的。

所以可以给许家印“戴罪立功”的机会。

虽然许家印捅出了天大的窟窿,惹出了无数的麻烦,但如果他最后有能力把这些窟窿给完全化解,把所有的债全给还上了,那这个事完全可以不予追究。

如果没化解完窟窿,还是给社会带来了麻烦和损失,那最后会根据化解的程度综合考量,化解的越多惩罚越轻。

根据P2P的处置规则,如果实控人最终还是给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想轻判和缓刑的最低要求就是竭尽全力的还款,而这里面有个铁标准就是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私人财产都拿出来还给投资人了,不可能在投资人家破人亡的时候还允许实控人豪车豪宅带着巨额资产潇洒下半辈子的。

利用法律规则设置过多少个烟雾弹,“合法”的从公司资金里拿走过多少钱,这都不重要,因为那些法律手段都只对民事债务纠纷有用,对非法集资这种刑事指控无用。

许家印这两年的口号是保交楼,还说要变卖自己在香港和海外的资产来保交楼,还当众信誓旦旦的表示说“我可以一无所有,投资者不能一无所有。”

既然这么有还款诚意,那许家印自然可以戴罪立功,所以平安了两年。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大财富未兑付本息从上千亿,缩小到了约340亿元,窟窿只剩下了当初的3成,很多楼盘也已经陆续建成。

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许家印当然可以继续当恒大的董事长,继续掌控恒大,要是最后奇迹般的清偿了所有债务说不定还能有奖励。

但到2023年之后,恒大的回款越来越难,给投资人的还钱速度越来越低。

警告肯定是警告了,各种信号监管也发出了,敦促许家印好好干活,恢复还款节奏。

但许家印这次的回应是摆烂,不干了。

2023年7月17日,恒大突然公布了2021年和2022年的年报,直接宣布自己亏损8000亿。

本来恒大账面的资产是超过账面负债的,不符合破产条件,但许家印这么一操作,恒大的账面资产就比负债少了接近8000亿。

2023年8月18日,恒大集团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

为啥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

这可不是中国不允许恒大破产那么简单,而是赤裸裸的转移个人财产。

恒大在海外借了不少美元,这些资金都是有抵押物的,但这些抵押物都在中国境内。

操作流程是恒大把自己的楼盘抵押给中国的银行,然后中国的银行拿了抵押物之后提供担保,海外的银行收到中国银行的担保后向恒大放款,把美元打入恒大的海外账户。

而恒大的海外账户拿了这些美元后,会通过“正常经营”花掉这笔钱,至于花哪去了,里面有没有利益输送,那就只有许家印本人清楚了。

如果在美国成功申请了破产保护,那恒大在海外的资产将启动破产流程,海外的资本将向担保人要钱,也就是中国的银行,但中国的银行手里拿着的担保物根本不足以对冲这些欠款,甚至都不一定能处置,因为这些是拿来保交楼用的。

而许家印及其亲属在海外的个人资产,将在申请破产保护后得到保护。

破产保护的意思是保护股东的个人资产,而不是保护债权人和烂尾楼业主。

你觉得许家印在美国申请恒大的破产保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还款诚意已经明确为零了,转移资产的行为已经开始启动了,正常经营恒大来慢慢减少窟窿的事估计也不会再做了。

所有的红线许家印全踩了,摆明了就是要牺牲自己保全自己家族在海外的财产,既然如此还留着许家印干嘛,留着过年吗?

你既然已经宁可自己坐牢也要保全自己的海外财产,那就成全你。

像这种不愿意戴罪立功,要恶意对抗监管的行为,必须严惩,必须狠罚。

这年头的大地产商谁家没有一堆护照啊,谁家在这些年没有转移一些资产到境外布局,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几个到欧美定居啊。

如果能让许家印得逞,那碧桂园立马就会效仿,成百上千的房地产商马上就会有学有样的排队跟上。

这能忍?

许家印是个很大的标杆,而如今这个标杆却想着负债留国内,资产润国外。

简直是纯属做梦。

既然喜欢转移财产,既然手把手教国内地产商如何跑到国外玩破产保护,那就正好当成教材给国内地产商们示范一下,什么叫社会主义铁拳。

至于恒大剩余的烂尾楼怎么办,2022年的时候就有方案,各城市分别接管未完工楼盘,集中对恒大清算,国资掏钱出来接管恒大的优质资产,然后用这笔钱来保交楼,只是这个方案被许家印拒绝了而已,拒绝的理由是自己可以保交楼。

现在这个方案可以用上了。

国家对许家印已经足够好了,惹出那么大的麻烦造出了那么恶劣的社会影响都没收拾他,给安排了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要老老实实保交楼,安民生,那大家可以相安无事很多年,最后能平安落地那也不是没可能。

非要耍小聪明,视国内千家万户购房者的苦难与无物,只想着保全自己这些年转移的民脂民膏。

这不抓起来狠罚,那就不叫社会主义国家。

03

疯狂的负债扩张,五花八门的辗转挪腾背后,恒大的钱,究竟去了哪里?

除了用在地产主业逆势扩张外,恒大这些年在多元化道路上也是一路狂奔,撒钱无数。

恒大集团的官网上,并排呈现着恒大的多项业务:恒大地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高科技,恒大冰泉,其他产业。

除了地产物业健康这些业务,恒大汽车,房车宝,恒腾网络,恒大高科技等业务,都是在2016年政策去杠杆以后恒大的多元化尝试。

然而重金投入的多元化显然并未成功,反而让恒大在债务泥潭里更加泥足深陷。

无论是健康还是新能源车,高科技还是房车宝,都没能成为新的增长渠道。

2021年,恒大汽车的全年财报未按时发布,但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车亏损继续扩大,实现净亏损达47.8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2.74亿元。从恒大汽车创立至今,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170亿元。前后投入超3000亿,一辆汽车还没进入市场就亏损如此之大,也算是商业“奇迹”。

然而业务不成,并不影响许家印生财有道。

2009年至2021年6月,恒大集团累计净利润为1733.88亿元,但公司几乎年年大比例分红,分红总额接近700亿元。大手笔分红背后,是一套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从持股比例来看,分红大部分被许家印以及其重要股东“朋友们”们揣进口袋,这部分金额接近540亿元。仅2011年起,许家印就通过分红套现了499.81亿。

即便在2020年,债务危机苗头已经显现,恒大依然没有停止大手笔分红。简言之,相当于借债分红。

非常有意思的是,许家印在恒大领取的年薪仅25万左右,就是一个普通中产的年薪,然而并不影响他通过分红获得了500亿。与之相比,恒大总裁夏海钧年薪一度高达2.9亿,又怎么赶得上许家印的分红500亿呢?

粗略计算,即便夏总保持2.9亿的年薪不变,也需要172年才赶得上。

许家印作为武汉科技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用自己的案例给坊间的打工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资本课。

原本,人们认为恒大的负债或者破产,并不会影响许家印的到手财富。但如今,许家印将自己彻底赔进了这个危险的游戏中,用镣铐给自己的疯狂商路画上了句点。

04

许家印倒台,给了我们四大警示:

第一大启示:发展拒绝狂飙模式

恒大最近几年的发展,就是典型的狂飙中的狂飙,现在回头看,简直太疯狂了!发展可以高速,甚至是可以借风口飞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那些一度超速发展的企业,其实都是借国家、时代的风口飞行。御风飞翔可以,但不能坐地狂飙。坐地狂飙,限速120公里,却要飙到时速500甚至1000公里,不翻车是不可能的。

第二大启示:风口的下半场,一定要率先着陆

任何风口都有下半场,在风口的下半场一定要率先着陆,站在地上才踏实。有战友说,相比许老板,万达的王老板的确牛,原因是他早早就处置了资产,这反而让他躲过了一劫。但坦率说,万达躲过一劫也不完全是自己主动而为,他当时也不想那么干,是国家看到他资产在外、负债在内对国家有风险,所以银行都让他尽快还债,所以他不得不赶紧卖资产还债。没想到,王老板反而因祸得福了,相比恒大等几个大房产商,万达现在反而是情况最好的之一。万达当时忍痛断臂求生为何现在反而成了最佳选择?就是因为他在中国城市化趋势进入末段、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之前出售了资产,这使得他的资金链压力大幅降低了。说白了,万达率先着陆了,所以他比恒大的情况要好很多。

第三大启示:一定要看发展的根本大趋势

我们发展企业,一定要看世界、国家发展的大势,搞清楚大势了之后,再看自己行业的趋势。试想,如果当时许老板请了一千多万年薪的经济学家,就是专门研究这样的趋势,如果研究透了,自然是可以避坑的,至少避免今天这种惨样。但是,他请的人没有看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自己没有搞清楚大趋势,结果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可能、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情况、中国人口消费能力情况等缺少足够研究。如此一来,最终出现这样的错误决策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四大启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有超能力

这次很多房产商栽跟头,现在陷入困境,其中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享受到的都是时代的红利,无论你的事业做得再大,那都是时代的红利。我们有幸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飞起来了,那是因为风力所致,而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具备这种超能力。

然而,很多人因为事业做得大,就认为自己有超能力,于是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就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并最终陷入困境。

任何时候,都不要相信自己有什么超能力,多一点理性和思考,多想想我们其实是因为恰好站在了风口上。如此,就有了敬畏心态,也就不会跟着欲望狂飙!

来源:凤凰网风暴眼、占豪公众号、远方青木等

延伸阅读:

美国在中国房地产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西方媒体没有告诉你的事情——别让他们跑了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