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是“中华”二字到底是何人所造,又是何时诞生的呢?这就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为什么秦始皇要统一六国?
首先,统一六国是秦始皇实现强权政治的需要。在战国时期,六国之间互相攻伐,大量的战争和混乱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为了实现自己的强权政治,秦始皇认为必须通过统一六国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掌握更大的权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受六国的干扰。
其次,统一六国是秦始皇实现国家繁荣的需要。在战国时期,六国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战争导致了社会的经济萎靡和人民的疲惫不堪。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秦始皇认为必须通过统一六国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统一经济和货币,统一税制和度量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打下基础。
第三,统一六国是秦始皇实现文化统一的需要。在战国时期,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导致了社会的文化多元化和不统一。为了实现文化的统一和整合,秦始皇认为必须通过统一六国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实现文化的一体化。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推广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强化统治的合法性,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最后,统一六国是秦始皇实现历史使命的需要。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六国是一个大命题,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提出。在战国时期,由于六国之间的互相攻伐和混乱,这个命题被进一步强化。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历史的使命者,必须完成这个大命题,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通过统一六国,他就可以完成他的历史使命,留下不朽的业绩。
综上所述,统一六国是秦始皇实现强权政治、国家繁荣、文化统一、历史使命等多重需要的结果。他通过不断的战争和政治手段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开创了新的篇章。
秦的统一中两位关键性的皇帝
秦国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而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秦昭襄王和秦始皇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谁对秦国统一的贡献更大,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本文将探讨秦昭襄王和秦始皇在秦国统一中的贡献,并对比二者的影响与贡献。
首先,秦昭襄王是秦国统一的奠基者之一。他在位期间,秦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积极推动农业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商业和经济的繁荣。他还加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积极扩张领土,使得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秦昭襄王的这些措施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为秦始皇的统一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秦始皇的贡献和影响也不可忽视。秦始皇是秦国统一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秦国的统一进程。首先,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法律制度,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标准,加强了中央集权。其次,他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连接各地的官道,加强了秦国的交通和防御能力。此外,他还实行了土地平均制和户籍制度,统一了人民的身份和纳税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秦始皇在秦国统一中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内政上,也表现在对外扩张和战争征服中。他率领秦军进行了多次征战,先后灭亡了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他实行的兵制和军事改革使得秦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队之一,为统一大业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武力支持。
秦昭襄王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为秦始皇的统一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的农业发展、军事扩张和政治改革都为秦始皇的统一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秦昭襄王和秦始皇在秦国统一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秦始皇的贡献更为突出。他以其强力的措施和决策,推动了秦国的统一进程,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帝国的奠基者。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秦始皇嬴政即位时才年仅13岁,出众的胆识谋略让他后来成为了一统六国的千古一帝。
通往至高权力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平定了内乱,铲除了权臣的威胁后,这位少年帝王已在岁月的磨砺下完成了蜕变,终于站上了权利顶峰,开始他的壮志雄心,一展宏图,如雄鹰般纵翅翱翔于广袤天际。
到了公元前220年,在秦皇嬴政的带领下,秦国先后灭掉了齐、赵、燕、楚、韩、魏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从此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秦朝就此诞生。
秦王嬴政作为开创秦朝最大的功臣,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最高处的宝座,众人吹棒:“王上真乃是从古至今第一人,说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也不足为过之。”
嬴政听后大悦:“寡人认为爱卿说得甚好,功过三皇,盖过五帝,‘皇’‘帝’二字甚妙之,便将此二字定为寡人的称号吧!从此后代子孙皆沿用此称谓!”
皇帝的称号便由此而来,从此秦王嬴政又称秦始皇,“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皇帝的始祖——秦始皇”。
一统天下后的秦始皇,开始慢慢将自己全部的精力转移到国家治理方面上。
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家,秦始皇推出了许多新政策,更是对从前落后的政策做了修改升华,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了三公九卿制,废除了分封制,对地方官吏改选用郡县制。
除了官吏制度的改变,秦始皇为了经济发展,对国家各地制定了统一的度量标准,还推出了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秦半两”,除此以外还修筑了长城以抵御外来侵犯,以更好地保证国家的稳定。
这些种种政策都凝聚了秦始皇的智慧与谋略,这些也的确显示出了他在治国方面的雄才伟略。
就像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两个政策来说,货币的统一和度量衡的统一对一个国家来说一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它们不统一的话就会造成分配不均的问题。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分配公平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秦始皇便正是抓住了这个分配问题的核心,推出了这一系列制度,稳定了国家的发展。
再从三公九卿制度上来说,通过设立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仆太尉”分掌国家政务、国家军事、国家刑律礼仪,和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少府、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分掌国家治理的大大小小层面,将国家大小层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大大提高了国家管理的效率。
当然,“三公九卿”一词最早并不是起源于秦朝,其实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只是当时的划分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划分得如此细致,是秦始皇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秦始皇的时代的6大“黑科技”
有人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克扣百姓,又有人说秦始皇胆识过人,非常人所能比拟。但无论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能掩盖他为后人带来的影响,秦始皇的时代存在6大“黑科技”,个个都是举世无双,这足以说明秦始皇的伟大真不是吹的。
第一个就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被世界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保留至今总长度21196.1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建筑,秦始皇下令建造了它用于抵御外邦的侵略。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万里长城在我们中华儿女心目的地位有多高。
第二个便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极其宏大,至今发现的区域都只是秦始皇陵的一角而已。全区域都被称为“最昂贵手办”的兵马俑所看守,并且秦始皇陵在被建造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少易经风水上的知识,机关暗道等等更是数之不尽。秦始皇陵对中国考古领域也做出了极大贡献,给我们带来了穿越千年的古风体验的同时还为我们揭示那段遗失多年的历史。
第三个“黑科技”,秦直道。秦直道是秦朝将军蒙恬奉秦始皇之命建造的一条交通要道路,从咸阳开始一直到北边的九原郡,在当时是秦朝抗击匈奴、抵御外敌的军事重道,相当于现在的高度公路。同时秦直道的出现,也加强了南北统一的政治输出,更好的整合了当时刚刚合并的国家。
第四个则是阿房宫,阿房宫和以上的三个“黑科技”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只会觉得十分奢侈,别无他感,但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王朝成立而修建的朝宫,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只可惜在不久的之后阿房宫就被熊熊烈火烧毁了,如果留到现在,阿房宫一定也是可以被列入世界奇迹之一的顶级建筑。
第五灵渠和第六强弩,两个“黑科技”都是在战斗中使用的发明,灵渠可以在战争过程中快速的运输货物,而强弩在当时就相当于现在的步枪。这两个发明都在当时的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战局的作用,也是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百战百胜的关键。
看了以上六个秦始皇发明的“黑科技”,不知大家是否有感受到来自千年之前的智慧气息。其实,秦始皇也是个凡人,终究没有凡人能够达到完美,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能称其真实,所以我们提到秦始皇,还是不能以“暴君”之名一言蔽之。
“中华”内涵得以丰富
而“中华”二字也是这样,它虽不是由秦始皇最早提出的,但却是秦始皇为它赋予了新的含义,“中华”二字在今天的含义实则是秦始皇赋予的,所以才说是秦始皇起的名字,并让这“中华”二字流传至今,历经两千余年。
“中国”二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据西周出土的文物“和尊”上载:“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这里的中国也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中国,而是指王都,古人十分看重地理位置讲究风水阴阳。
“中”被视为“贵”,在古人眼里“中”是极好的,是核心,是风水宝地,古人往往愿意将国家的都城也就是皇城,权力的集中中心建立在国家中部地区,建立在中原一带。
而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指古代的王都,它是当今世界大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称。
而“中华”二字其实比“中国”二字出现的更早,有人说“中华”二字出现于汉代,那时的“中华”是一个族称,但其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
“华”源于华胥氏,华胥据传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古国的女首领,是炎黄二帝的母祖,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源体,在那个时候便有“中华”二字出现。
到了秦朝时,秦始皇将“中华”二字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了多民族的一个统称,从此“中华”一词指代整个国家,被后世所沿用。
“中华”二字不仅历代帝王进行了沿用,到了中国近代,“中华”一词仍被继续沿用着。
“中华”二字要是拆开来看,则前半部分是指“中原”后半部分是指“华夏”,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对中原都有着独一份的钟爱,他们将中原视为必争之地,以入主中原为自豪。
“中原”顾名思义就是处在比较靠中间的位置,这也符合了古代人讲究的风水阴阳,以中为贵。
历代帝王大多都把都城建在中原一带,比如现在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以及同样也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等,这些地方几乎都是在中原一带,可见古人确实对中原这个地区有着独一份的喜爱。
而“华夏”一词本身就有着美丽盛大的意思,所以中华就意味着中原是美丽盛大的,中华二字代表了秦始皇对中原的喜爱,中原又是中央集权的中心所在之地,所以秦始皇认为这两个词足可以代表整个国家,便将整个国家称为中华。
后代帝王对这个词也觉得十分好听,便将“中华”一词一直沿用下去,从此中华便指代国家,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到了近代,“中华”又演变出了“中华民族”一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的,为的是想告诉人们,我们是一个共同体,不管是哪一个民族,我们都是一个共同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
不管是满族也好,还是汉族、蒙古族、藏族、傣族也好,这些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彼此不分你我,是一个共同体,“中华民族”的提出,是为了纠正当时革命党派内部的一些人所存在的排斥满清民族主义思想。
这样的排异思想是不对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同体,并不是单一民族个体,所有的少数民族只要是中华的,便都叫做中华民族,民族中的任何一位都是中华儿女,不应有排除异己的错误思想。
而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后,便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大家一致认为梁启超说的是对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对的,中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包容的,由无数个少数民族所组成的融合性国家。
历代君王中有许多君王都是出自不同的民族,特别是一个朝代的创始皇帝,他们往往是另一个民族推翻了原先统治着国家的民族政权,推翻后建立一个新的属于自己民族的政权。
那么对于原先统治政权的民族,新建立政权的民族肯定不会对其赶尽杀绝,毕竟在古代人是最重要的劳动力,而人口的数量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实力程度,人口越多兵力就越足,国家的实力就越强,周边的国家便不敢轻易来犯。
当然,除了这两个民族,肯定还会有许多其他的民族,他们可能是上上个政权所留下的民族,也有可能是下一个掌握政权的民族。
就比如:“西夏”的建立者李元昊是党项族人,“金”的建立者是阿骨打,而阿骨打是女真族人,“元朝”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的“清朝”是由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立的政权。
所以自古以来,我们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一个民族有着每一个民族自己的名字,但与此同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华民族”。
到了今天,“中华民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它代指着中华的56个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这56个民族共同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行,56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来源:趣观历史、历史探索发现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阿联,编辑:傻狍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在大城市,年轻人的第一笔贷款可能不是房贷,而是牙贷。对于那些刚...
- 选人用人,其实一点都不难!你以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他们真考虑什么大义吗?选人用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权力社会,其实有的时候又是极其简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
-
李玟听完《满江红》,激动地问:岳飞是谁,我能请他帮我写歌吗?
转自飞鱼说史-网易号在华语乐坛中,李玟拥有很高的名气,尤其是她与周杰伦合唱的《刀马旦》,至今依然在很多人的手机里被设置为单曲循环。... - 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和王国:公元前1220年以前至公元前587年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20年以前,他们是从中东地区的各个民族中逐渐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色列人开...
-
如何看待西方打压中国!秦灭六国史告诉我们: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吕不韦与嫪毐,开始正式亲政,与李斯、尉缭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即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攻打韩国,开启... - 正月十五要闹:提了几天的灯笼要烧了,攒了几天的炮要放了,吃了几天席面睡了几天懒觉的精力,要也完全地折腾光。总之,耍了社火,这年才算是过完了。“农家要得乐,祈水耍社...
- 这是个17岁高考不爽的女高中生面对拐卖,急中生智,反把人贩子卖掉,却被法院判3年有期徒刑,最后迫于社会压力改判无罪的当代华人极限生存故事。人贩子反倒让小姑娘给拐卖了!...
- 老何这十年来提出过三大阴谋论:第一是十几年前发表“退休感言”,指出五大妖魔三座大山压迫c国,第二是指出犹太人的金融共济会在幕后控制美国和世界,第三是指出犹太雇佣文人...
- 门墩,又称为门座,是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建筑构件,大多数都是石制的,被称为“门枕石”,位于大门外的部分叫做门...
-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一般来说,我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头,就是要单纯地讲一个宋代的历史小故事。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因为是在乱世中捡漏当的皇帝,没有接受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