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一件朝鲜往事——金正恩冲谁发那么大脾气?

繁体

2021年2月8日召开的劳动党八届二中全会上。当时的朝媒新闻报道显示,金正恩在会上发了脾气。而在随后KCTV播放的会议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一幕迄今为止仍然是极为罕见的场景。

2021年的一件朝鲜往事——金正恩冲谁发那么大脾气?

金正恩执政十余年来,发脾气并不罕见,严责、怒斥、痛骂这类事情也隔三差五会出现,但像八届二中全会这样,用较长时间篇幅展现金正恩发脾气、指着鼻子怒斥某人的样子,大约是十余年来的首次,至今还未曾见到超过这个水平的影像资料。

这是冲谁以及为什么?事情其实跟昨天文章中谈过的“一心团结”的思想统一行动有关。因为从这件事情之后,“一心团结”抓得更紧了。

2021年1月,劳动党八大暨八届一中全会召开,制定了两个规模庞大的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和国防发展五年计划。其中,在“以民为天”的方针之下,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的粮食生产、住房建设等民生相关项目。当时,金正恩在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粮食生产指标的制定要切合朝鲜实际,不能像以往那样为了完成任务而压低计划指标;二是五年计划期间给平壤人民盖五万套房子,每年一万套。这些事情被朝媒广为报道,朝鲜人民可谓家喻户晓。金正恩公开做出了承诺,按理说,这种事情下面贯彻落实就好。可是,事情却掉了链子。

八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距八大暨八届一中全会结束还不到一个月,基本属于紧急召开的临时性全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掉了的链子再按上。那么,这链子是怎么掉的呢?盖因经济部、内阁这两个经济指导机关在制定计划指标的时候,没有落实金正恩在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计划指标制定原则,在具体项目上公然推翻了金正恩的承诺;通俗点儿说,就是批了龙鳞。尤其让金正恩恼火的是,怹在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两个重点民生项目,全被经济部这个经济指导机关给弄拧巴了——其一,粮食生产指标倒是没有压低,但是,没有切合朝鲜实际,反而变得虚高,基本属于无法完成的任务;其二,五年内给平壤人民盖五万套房子的总目标倒是没有变,但“每年一万套”却变成第一年少盖一些,而后逐年增加,到第五年累计五万套。

2021年的一件朝鲜往事——金正恩冲谁发那么大脾气?

当时新上任的中央书记兼经济部部长金头日(上图)未免过于耿直、过于实在,因为他只想到了当时朝鲜经济面临的困难状况,只算了经济账,没有算政治账,而且直接把金正恩在八大报告中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给弄成了计划指标中的“说话不算数”,完全忘记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基本原则。

2021年的一件朝鲜往事——金正恩冲谁发那么大脾气?

于是,紧急召开八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把金头日叫起来“罚站”,然后金正恩指着金头日的鼻子痛斥之、怒骂之。从后来的信息看,当时金正恩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就是金头日把平壤“每年一万套”计划的第一年计划大幅缩水;当时除了指着鼻子怒骂金头日(上图黄圈内),负责平壤及各地建设项目的内阁副总朴勋(上图白圈内)也一同站起来“陪挨骂”。

金正恩当众怒斥痛骂金头日之后,这位刚刚入局、上任不足一月的中央书记兼经济部部长就被一撸到底;而陪他挨骂的朴勋没受任何处分。当时,很多人认为,金头日可能躲不过严厉惩处,毕竟他犯的错不是经济计划指标没定好这种“水平问题”,而是“批龙鳞”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但金头日却平安过渡了。对于金头日的惩处,也显示了正式进入“金正恩时代”后金正恩用人的新风格——金头日被一撸到底、沉寂数月后,重新以“党中央副部长”身份在正式场合露面;继而在2022年6月八届五中全会上被补选为八届中央候补委员,被任命为内阁政治局局长兼党委责任书记;随后,2022年10月,金头日转任平安南道党委责任书记;2022年12月八届六中全会被选为八届中央委员。至此,金头日绕了一大圈儿,又回到他八大升职前的原位。而当年被他调成虚高指标的粮食生产,现今已经成了2023年朝鲜要攻占的12座经济高地之首座;被他压低了的平壤每年一万套住宅建设计划,不仅每年都完成,而且2023年更是扩大至一万四千多套。

虽然事情发生在两年多前,但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段古早的往事了。今天把它拿出来重温一下,不由不令人感叹这两年多来朝鲜的变化。

来源:林海东

3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从胡适开始,埋葬那些民国伪大师吧

    从胡适开始,埋葬那些民国伪大师吧

    近日,美国的腐败,再次刷新了世人的三观。5月16日,美国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港(Ashdod)耗时两个月组装的临时码头终于“竣工”,声称将用于从海路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至于运...
  • MH370消失记

    世界上总有一些闲得蛋疼的人,热衷于探索各种未开发的禁地,探寻有意思的东西,他们有一个泛称:探险家。布莱恩·吉布森就是这样一个人,衣食无忧,就有了精神追求,总想找点...
  • 古代诗人笔下的丰收图景

    古代诗人笔下的丰收图景

    深秋时节,正是丰收的季节。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农业生产是保障整个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因此历朝历代无不重视发展农业,男耕女织、渴盼丰收是古代社...
  • 中国古代民俗百艺图

    中国古代民俗百艺图

    中国民俗100图
  • “消失”的4种水果,30多年前常种常吃,如今可遇不可求

    “消失”的4种水果,30多年前常种常吃,如今可遇不可求

    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很喜欢吃各种不同品类的水果,而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人确实太幸福了。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水果的种类很有限,就算是在农村地区所种植的水果也是比较单...
  • 孔子“和稀泥”

    孔子“和稀泥”

    转自齐鲁壹点文|李乐军《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位道学先生观点不同,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正的道学,而诋毁对方为假,争论了很久也没结果。于是两人就去向孔子求证...
  • 帝国的毁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最后时刻

    帝国的毁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最后时刻

    对1945年春天的德军来说,现在整个东线仿佛是个瑞士奶酪——到处都是小洞,已经防不胜防。他们在东线的部队一个接一个的被消灭。不过德国广播和报纸等媒体是不会报道的这些的...
  • 皇子装傻37年,被当作傀儡推上皇位,登基后一道圣旨让百官胆寒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在人们面对人心险恶的环境时适用,在古代那处于政治权力中心的皇宫更是适用,尤其是当某人力量弱小、难以自保的时候。唐...
  • 俄乌情报部门都脱胎于克格勃,谁更胜一筹?揭秘俄乌情报部门斗法

    俄乌情报部门都脱胎于克格勃,谁更胜一筹?揭秘俄乌情报部门斗法

    来源:凤凰网军情前哨站,作者大伊万核心提要:1. 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散布虚假信息影响俄国内局势。如今,俄罗斯通过加强信息发布、行动公开性等手段一举逆转在认知战领域...
  • 丰润县潘家峪惨案——侵华日军是怎样屠村的?

    丰润县潘家峪惨案——侵华日军是怎样屠村的?

    本文整理自潘家峪惨案遗属潘贵清的回忆 01那是1941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军招集了16个市县据点1600多日伪军天不亮就包围了潘家峪。伪军奉命在村外周围站岗,外围是日...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