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笔者听到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称“18个小时拿下俄罗斯圣彼得堡”时,是有些吃惊的。
这北约也太猖狂了,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但是,他们的疯狂已经到了边缘,还真有这个冲动。因为芬兰湾已经调集了15万军队,正在举行代号为“北方风暴”的军事演习。与此同时,2024年10月14日,北约在北欧举行2024年“坚定正午”大规模核力量演习,来自13个北约国家的约2000名士兵和多达60架军用飞机参加,演习将持续两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么明显的动作,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他们想干啥。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伊朗核设施遭到网络攻击,政府的服务器也收到了攻击和干扰,一些重要信息被黑客盗取。伊朗紧急将两颗重要的卫星送往大俄,准备在大俄发射升空。
在此之前,据大俄媒体透露的消息,库尔斯克被毁的装甲车内已经发现了美国正规军士兵。注意,是正规军,不是雇佣军。
大俄电报频道“特种部队大天使”发布消息称,目前已有证据表明美国派遣正规军参与了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袭击。前些时日,在库尔斯克州的格卢什科夫区,俄军摧毁了一辆美国轮式M1126 史崔克装甲运兵车,车内军人都被烧死,但在他们身上发现了美国武器和作战笔记等物品,其中一名死者是美国士兵布兰登·桑切斯,他于2013年加入美军。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9月15日,的确有一辆乌克兰军队的美国M1126“史崔克”装甲运兵车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被俄罗斯FPV无人机击毁。
中东方向,以色列在“杜鲁门”号抵达地中海后,又觉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起来,准备与美国一起在欧洲、中东方向搞事。同时,美国在亚太方向不断刺激朝鲜,试图挑动半岛战事。本来,半岛方向有17国联军,现在日本和德国也加入进去了,变成了19国联军。
三条线随时可能同时爆发战争。
为了稳定中东的局势,伊朗赶紧去了趟沙漠,捡来了美英以集团从未见过的新型远程激光反导系统。该系统的性能远远强于先前出现在哈梅内伊演讲现场的“寂静猎手”激光武器。“寂静猎手”激光武器的功率可在5KW到30KW范围内可调,射程大约为800-4000米,可通过调节功率的方法灵活应对各种无人机和导弹等目标。
其实,即便是“寂静猎手”,在公开信息中,这种激光武器系统也仅仅只对沙特有过出口记录。更遑论性能更加优异的、闻所未闻的新型远程激光反导系统。
同时,巴基斯坦宣布,紧急向伊朗出口40架最新型的骁龙TF-17战机。该款型号的战机飞行时速超过每小时2333公里,同时装备了最新的数字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
伊朗外交部长在访问完中东各国后,霸气侧漏地表示,由于美国的政策,导致中东地区充满危险,伊朗已终止与美国的所有间接谈判。此外,伊朗还终止与美国方面的通讯,关闭了联络渠道。
经历电子产品爆炸事件后的黎巴嫩真主党,也在多方协助下,迅速恢复了指挥体系。
在进一步增强了伊朗的攻防力量后,黎巴嫩真主党担当了关键时刻按住以色列冒头冲动的角色。
10月14日,以色列地面部队在拉米耶遗址附近进行集结,准备展开大规模攻击行动。孰料,此举被成功侦测,黎巴嫩真主党接获情报后,迅速向指定位置发射了60多枚导弹,导致刚刚集结完毕的以色列军队造成巨大伤亡。
黎巴嫩拉德万特种部队也干了件大事。这支部队出动400人的兵力,带着气愤不过的维和部队成员,对以色列的一个被打残的旅发动了进攻。在距离以色列军队营地大约500米时,先是来一波远程火箭弹的洗地,然后再一阵猛攻,直接造成了以军1000人以上的伤亡。
更重要的是,黎巴嫩真主党还接到了一条重要情报。
10月13日晚,以色列陆军参谋总长赫尔兹·哈莱维中将出现在以军“戈兰尼”旅新兵训练基地,大佬来视察,新兵们正在为大佬举行欢迎晚宴。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黎巴嫩真主党从黎巴嫩南部发射了疑似“征服者-107”无人机,执行此次斩首行动,对戈兰尼旅训练基地食堂发动攻击。有消息称,以色列国防军对此毫无防备,袭击导致至少81人伤亡,其中4名平均年龄仅为19岁的新兵死亡。
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袭击发生后,多架以军医疗救援直升机和救护车抵达以军“戈兰尼”旅的新兵训练基地,大批人员组织伤员抢救。
当地社交媒体称,这是自以军对黎巴嫩发起军事行动以来,以色列境内以军死伤最惨重的一次袭击事件。
以色列国防部发言人对外表示,袭击餐厅的新型无人机在此之前从未见过,可能由于以军情报部门的情报失误,以军完全不了解这种全机身采用碳纤维材料的新型无人机的技术性能。另据《以色列时报》报道,有以色列国防军官员对外表示,这种新型无人机在俄乌冲突战场上出现过,当时这种俄军无人机多次躲避了乌军低空搜索雷达的侦测,由于采用全碳纤维材料,雷达很难监测和发现这些新型无人机。
10月14日,《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这些新型无人机是从黎巴嫩南部的几个交战区发射的,无人机抵达以色列境内时,基地内的新兵正在一家餐厅聚餐。以色列《新消息报》14日发布的评论员文章认为,此次无人机袭击事件,黎巴嫩武装人员很可能使用了伊朗秘密研制的“征服者-107”小型无人机。伊朗科研人员研制的这种“征服者-107”无人机可通过进行自主轨迹变换,频繁改变无人机飞行高度和飞行方向,使其难以被以色列部署在该国北部加利利地区的雷达网所检测和跟踪。由于“征服者-107”无人机的体积较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而以军的光学探测装置和设备几乎无法及时发现它,以色列军队实际上只能通过该型无人机的发动机热信号进行有效监测。
以色列国防军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戈兰尼旅训练基地食堂被炸,造成基地4人死亡,以军以为袭击的无人机坠毁了,没有对其进行拦截,随后便失去了踪迹。它在低空飞行30分钟,未被发现。
内塔尼亚胡开会三分钟时接到斩首预警,吓得连忙起身,又像上次一样匆匆逃往掩体。
胡塞武装特意向黎巴嫩真主党发来贺词,祝贺此次行动取得成功,并称“此次袭击时完美的、高质量的”,以后要向真主党多多学习。
亚太方向,企图挑起战火的美国在半岛地区调集了大批武装直升机,直扑三八线。
结果,龙国联合利剑一出鞘,四周的豺狼虎豹全怂了。台岛内,许多人纷纷公开表示,自己只是为了钱财行事,并非出于真心实意。
随后,国台办二话不说,宣布依法对某些搞渗透的第五纵队实施惩戒。
欧洲方向,大俄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目前,为了保证前线的战事,大俄正在重点加快建设、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重要的工厂都搬迁过来,在后方生产弹药和各种军需物资。再用西伯利亚铁路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前线。
美国做梦都想掐断这条补给线。
妄图挑起三线战争时,美国的计划是起飞战略空军,飞越北冰洋,对西伯利亚所有战略工厂和交通枢纽进行毁灭性打击。之后,再从北冰洋一路向南,对远东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美方要求日本和韩国予以配合,从东往西发动进攻,形成夹击之势。
有鉴于此,大俄拉着龙国进入北冰洋,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战略巡航。
大俄出动2艘军舰,与龙国16艘海警船组成编队,前后跨越1.2万公里进行联合战略巡航,途经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阿留申海、中途岛、楚科奇海、白令海峡、北冰洋。从最北端的北冰洋,一直巡航到最南端的中途岛,先后进行了28次执法巡航。途中,建立了222处临时应急点,若有需要,可以立即进行人员和医疗方面的补给。
两国联合执法编队,在北方四岛方向遭遇过4艘日本轻型航母和美国1艘两栖攻击舰组成的“捣蛋”编队。大俄使用106毫米速射炮,龙国使用88毫米速射炮,进行三角定位,连续发射三炮,同时无线电喊话,将美日舰队强行驱离。
本次联合巡航,龙国海警船第一次进入北冰洋。航行途中,沿着北冰洋方向,对美国、加拿大、北约设置在航线上的海上卫星浮标声呐接收站进行了拆除工作。西方在北冰洋位于大俄周边海域12海里处,部署了各种给卫星校正数据的雷达接收站,这些接收站依靠风力发电,可以长期运行。由于大俄已经有20多年没有在北冰洋方向进行战略巡航,所以这种雷达接收站就越积越多。
对于在别国周边布设雷达接收站,加拿大宣称,所有在北冰洋部署的地面接收站包括环境监测站在内,皆与军事用途无关。
这种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
此次有龙国助力,大俄一共顺利拆除了172座雷达接收站,还有些捞不上来的,就直接瞄准,索性开炮将其炸毁。
这次联合巡航,大俄和龙国都派出了破冰船开路。大俄派出的破冰船是核动力的,动力充沛。龙国的破冰船性能也很优异,现场的实践显示,可以撞开15米的大冰层。
这些雷达接收站还可以帮助卫星修正定位和数据,引导导弹攻击,若是三线同时爆发战争,北冰洋这种监视系统是必须要拆除的,否则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提前侦测,从而造成巨大损失。据悉,此次联合巡航行动拆除了上述设备后,加拿大方面估计损失超过12亿美元。
与此同时,其水下海底电缆也被成功切断。
美国试图挑起三条线的战争,结果在三条线都遭遇了强力反制。三盆冰水从头淋下,内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又熄灭了不少。
事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他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话保证,以色列将避免对联合国维和部队造成任何伤害。
无法无天的以色列,终于心不甘、情不愿地低下头颅,露出了一丝服软的迹象。
来源:昆羽继圣
本文初摘录于:2024-10-16,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10-16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特朗普上任已一月有余,埃隆·马斯克和他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联邦政府进行了急风骤雨般的整肃。马斯克上任首日便裁撤了联邦人事管理局下属的“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 2025-02-22
- 特朗普刚批评泽连斯基是罪魁祸首,晚上就被乌军炸了宝贝石油管道特朗普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挑起”了血腥冲突,并敦促乌克兰立刻进行总统大选。结果,乌军晚上就把美国有... 2025-02-21
-
谈主义伤钱,谈交易要筹码,川普虚假的底牌:乌克兰不大选就亡国
俄美双边会谈刚结束,川普就开始公开对泽连斯基破口大骂。泽连斯基居然还敢顶嘴,于是川普就亮了底牌:俄美正式签署乌克兰停战协议之前,乌克兰必须重新大选,否则乌克兰将不... 2025-02-21 -
你在上面看到的是昨天特朗普在海湖山庄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的场景。有记者问:美国为何要抛弃乌克兰?特朗普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泽连斯基,怒斥是他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从... 2025-02-20
-
1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泽连斯基从天降圣人沦为美国弃子,才看出从前那些溢美之词有多廉价。这也难怪,炮制和引导舆论风向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经被特朗普和马斯克关停... 2025-02-20
-
当地时间2月19日,特朗普再次用“喜剧演员”称呼泽连斯基。他表示泽连斯基操控了拜登政府,导致了乌克兰危机的持续,“泽连斯基做得太差了。”泽连斯基:美方要求乌克兰交出50... 2025-02-20
- 壹罗斯柴尔德家族堪称世界金钱市场的主宰者,其影响力几乎渗透至其他所有领域。实际上,他们拥有以整个南意大利地区财政收入作为抵押的资产,欧洲各国的君主与政府官员皆对其... 2025-02-19
-
近期,埃隆·马斯克在特朗普的支持下,领导其“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政府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腐败大调查”。这也让美式腐败的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其惊人程度,足以颠... 2025-02-18
-
1俄乌战争是苏联解体的余震。眼下俄乌战争的三大主角,普京,特朗普,泽连斯基,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留下的人生轨迹,犹如一出戏剧在高潮前的伏笔。克格勃特工普京,在80年代... 2025-02-17
-
王毅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上的主旨讲话:没有了规矩,昨天在餐桌边,明天就可能在菜单上
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上的主旨讲话王毅(2025年2月14日,慕尼黑)尊敬的霍伊斯根主席,各位朋友,各位同事:我们所处的是一个... 2025-02-17 -
马斯克的钱十辈子都花不完,为什么他还要掺和政治,和美国传统势力拼个你死我活?
因为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马斯克和川普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那就是已经没有退路了。继续忍让下去就是钝刀子割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但反之如果拼一把,反倒有可... 2025-02-16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特朗普上任已一月有余,埃隆·马斯克和他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联邦政府进行了急风骤雨般的整肃。马斯克上任首日便裁撤了联邦人事管理局下属的“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 2025-02-22
-
谈主义伤钱,谈交易要筹码,川普虚假的底牌:乌克兰不大选就亡国
俄美双边会谈刚结束,川普就开始公开对泽连斯基破口大骂。泽连斯基居然还敢顶嘴,于是川普就亮了底牌:俄美正式签署乌克兰停战协议之前,乌克兰必须重新大选,否则乌克兰将不... 2025-02-21 - 概括一个时期以来的中美关系,一个突出的特征是,面对来自美国暴风骤雨般的攻势,中国一些人依然很执着地主张采取各种办法拯救中美关系。但是,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尽管中... 2025-02-20
-
1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泽连斯基从天降圣人沦为美国弃子,才看出从前那些溢美之词有多廉价。这也难怪,炮制和引导舆论风向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经被特朗普和马斯克关停... 2025-02-20
-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经常在网上谈论怎么让大家生孩子。虽然在催生,但他的观念并不陈旧,他在携程努力想推行的 4 天工作制,是年轻人们追捧叫好的前卫观...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