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繁体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份却仅有0.3%。

985,98.5%考生考不上;211,21个考生中,只有1个考得上。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基因诅咒:从生物链到社会阶层的代际枷锁

一万年前,人与猫开始合作,19世纪,人工筛选基因,蓝猫成为受人喜爱的宠物,为保持血统纯净,不与其他猫交配。

四百年前,人训化“荣昌猪”,为保肉质,不和其他猪杂交。

几月前,“藤校相亲群”大热,TOP1(MIT)>TOP5 > TOP23,清华只和MIT搞对象,害怕找个浙大的,阶层掉落。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1978年,恢复高考。贫寒子弟“暮登天子堂”,实现“鲤鱼跳龙门”。

经过几十年高考筛选基因,这条路越来越窄。

优秀基因悉数通过高考实现阶级跃迁,把差生基因留在底层。

筛选下的基因,即便教育公平,也考不上985。要么不爱学,要么智商不够。

普通父母坚持认为——逼迫孩子,就能考上名校。殊不知孩子遗传了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无兴趣,无智力。

2018 年,《Nature》发表了一项荷兰科学家主导的研究,经过对 26 万人的统计,筛选出了一千多个与智力有关的基因,综合而成智商的遗传差距。找个聪明的对象,虽不能保证生出个天才,但孩子聪明的可能性会大大升高(所以王思聪会约网红,但不会和它结婚)。

愈是近年,985高校学生的家庭背景愈优秀——精英占比八成以上,父母知识分子占比愈九成。几乎百分百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每年高考完都会有媒体争相报道金榜题名、鱼跃龙门的寒门学子。 寒门家长看到这些新闻后,不禁感慨:别人状元家也是普通家庭,我孩子也能上名校 。但能上新闻,说明十分稀有,恰恰证明了寒门学子能够考上清北等顶尖名校有多难!

极个别寒门状元只是父母当年教育条件差,没上学机会,并非基因差。

任何行业,拼的是天赋,其次是努力,而努力也是天赋。

清代科举百年,进士总数两万多。 大多出自显赫官宦之家或书香门第。

日本、美国同样如此,大部分名校生家境优渥,或者父母是知识分子。

有人天生靠内啡肽驱动,而非多巴胺。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近几年,网上流行一种反智的说法:《“清北二代”仅10%能进清北;学霸父母低分娃;其实是常态?》——清北后代只有10%能上清北,985后代只有不到14%概率能上985。

并称之为——“智商回归均值”。

由此得出聪明基因不具备遗传性,普通家庭照样考985逆袭。

然而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是因为北京高考“不公平”导致的(可能会打破您的固有认知。

网上常有这样的傻X帖子想证明学霸的后代是普通人,傻子后代是学霸,以此鼓励底层生育。真实情况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名校生的后代依然是名校生。

所谓“智商回归均值”,只是反智的意淫——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惜,而别人的成功更让人心寒。

“智商回归均值”,起源于1855年,高尔顿发表的《遗传的身高向平均数方向的回归》。高尔顿是达芬奇的表弟,这时距离距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还有100年。

高尔顿的谬论,在于他的结论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的错误概念基础上。

但是,孟德尔证明,生物的遗传并不是融合的,而是服从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在传代过程中,不同的基因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互不感染地各自分配在不同的配子中,完整地传给下一代,而不会被稀释掉。

"智商的均值回归"是弱者的意淫,如果智商会"均值回归",那人就应该变回猴子了。

五大学科竞赛,京沪的奖牌数量、集训人数远超很多人口大省,而人数不到一个省的十分之一。2005年卫生部统计各省儿童智商,京沪儿童平均智商115,全国平均103,很多落户北京的985精英,拉高了一线城市的智商。2005年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这期间有海量名校生落户北京,北京和县城智商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但同时,高考对北京人来说,越来越不公平。

雨果奖获奖者郝景芳(前个获奖的是刘慈欣),曾做过一个统计估算——

清华、北大一年录取的本硕博加起来,大致有3万人。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会留在国内,其中又有一多半会留在北京,也就是1万多名清北毕业生。

假设这1万多名毕业生两两组成家庭,那么至少组成5000个“清北家庭”(这是最少的情况)。而清华、北大每年在北京会招多少本科生呢?大约600人。

也就是说,即使把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全部给“清北家庭”子女,也有九成孩子是上不了清华北大的。

虽然北大丁延庆教授吐槽自己女儿是“学渣”,但他说北大清华老师的孩子上的基本都是名牌大学,自己女儿不过是个特例。

2017年,一篇《人才高地的残酷竞争,北京家长的集体焦虑》引爆高智商阶层。该文作者塞冬是北大计算机专业的,他老婆是地级市的理科状元,他们落户北京,经过推算,孩子最多只能考个211。这不是因为他们后代智商降低了,而是牺牲了自己教育资源,把机会留给了外地人。二十多年前,说“北京户口高考不公平”没问题,而现在,“北京户口”对北京人不公平。每年落户北京的985高校生,比北京高中招生人数还要多!985的后代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

如果您是名校生,落户北京,强烈建议读一下《人才高地的残酷竞争,北京家长的集体焦虑》。

https://www.sohu.com/a/323252387_278472

均值回归适用的是股票价格、房产价格、极端天气等。不适合描述智商的遗传。

马太效应更加适合——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二八定律 。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作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沃森的话其实——没法公开说。

底层家庭子女往往继承的不仅是落后基因,更是思维方式的固化:

目前认为基因对智力的贡献值为57%~73%,除了先天遗传,另一部分靠后天神经元发育。神经元是特殊的细胞,不会像其他细胞一样死亡更新,成年以后,神经元细胞不再生长,终生不变。20岁以前,外部环境越好,神经元成长越完善。简单说,就是父母智商高 + 家庭富裕,孩子的智商就不差。

2015年,哥大神经科学副教授诺布尔分析了一千名儿童的大脑,发现父母学历收入与孩子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相关。简单说就是收入高的家庭孩子大脑皮层面积更大。这种相关性广泛存在于大脑众多区域,尤为明显地体现在一些负责语言加工、冲动抑制及其他自我调节的脑区中。 所谓“延迟满足”无科学依据,和家庭收入关联性很大,家庭收入高,孩子就会“延迟满足”。家庭收入会直接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居住环境、刺激丰富程度等,而这些都会对儿童神经元产生长远的影响。

某心理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底层家庭矛盾更多。底层父亲因在社会上获取不到成就感,会辗转演变为对女儿的责骂,底层更重男轻女。典型的"社会挫败感传导链": 人生挫败→积压愤怒→寻找出口→家庭冲突。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前额叶皮层会发生改变。

压力越大的社会,孩子越喜欢玩网游,就和受苦人喜欢吃重口味一个道理。而竞争激烈的印度已经是第一吃鸡游戏大国。韩国人同样网瘾严重,韩国人将星际争霸誉为高压社会下唯一可以放松的娱乐。

惩罚性教育和残酷的竞争下,游戏是年轻人为数不多的消遣手段之一,这是社会背景而不是单一产品的问题,游戏要像“吃鸡”“王者”这样高度感官刺激,才能沉迷玩家。第九艺术3A大作?不好意思,玩的不解乏。

2019年,日内瓦召开第72届世卫大会,对所有玩家而言是个重大打击。WHO 在《国际疾病分类第 11 次修订本》(ICD-11)中,将“沉迷游戏”定义成“精神病”,在此之前,只有赌博享有同样的待遇。

底层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这是18年前的一部纪录片,刻画了一个底层家庭的宿命。

2002年,陕西农民工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大学,那天的韩培印,是全村最骄傲的一个人,韩胜利是个内向,自卑的孩子。 在学校,他早餐1块钱,午餐2块钱。 课余时间,韩胜利会在校园里游来荡去——捡塑料瓶。性格导致命运,基因和家庭导致性格,在韩胜利出生时,他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今日,许多网友问起现在韩胜利怎么样了,还有人询问导演是否会拍续集。

导演说,不拍了,太残忍了。

阿卡姆疯人院没有救赎

,赞18

Nature报道了一项研究————穷人更容易罹患精神疾病,贫穷把他们的表观遗传因素改变了,DNA和环境共同作用,使他们生来更容易患精神问题。

长期贫困会导致前额叶皮层血流量减少20%,同时,慢性压力使杏仁核激活阈值降低55%,底层子女更易陷入“战斗-逃跑”应激模式,或者陷入一种极端“不能让人看不起”模式,这些神经层面的改变与代际传递的“垃圾基因”共同作用,形成难以突破的底层牢笼。

女性讨厌凤凰男,有科学依据。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资本围城:财富代际传递

美国有很高遗产税,财富继承是个问题。但许多有钱人成功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依靠信托以及各种保险,使财富稳定传递到下一代手中,为家族成员提供了经济上的安全感。

通过保险和信托的巧妙运用,高净值人士能够按照个人意愿进行财富的规划和传承。这种组合不仅实现了资产增值、财富分配和家族传承的多重目标,还能有效地进行资产隔离和资产管理。

财富集中是自然趋势,若无政府干预,财富差距会通过代际转移扩大而非缩小。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张雪峰说,他女儿不需要考研,因为他有足够多的钱。

他女儿可以“散养”,“想怎样就怎样”,可以“打高尔夫、住五星级酒店”。

张雪峰说,自己公司收入过亿,最好的教育,就是足够多的钱。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只有真正的上层阶级,才有试错的财富,可靠的权力,以及底层接触不到的数据信息。恒大破产之前,许老板已提前转移巨额财富。当我们看到房价跳水的时候,王老板、李超人、马爸爸早就知道了。

能世袭罔替的,不仅有铁帽子,还有草帽子。

十五年前,青年副教授廉思(现已是副厅级副院长)写下《蚁族》,他说:80%以上的蚁族是“穷二代”,“蚁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蚁族”可以传染、继承甚至世袭。

而十五年前,经济蓬勃向上,GDP增速为10.60%,毕业生不到现在的二分之一。

这期间,另一个导演郑琼用六年时间跟拍了三个孩子,取名《出路》,网友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

如布尔迪厄所刻画的那种“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经常性的正比关系。

蚁族永世为奴:一场基因、教育和资本的联合绞杀

日本社会的阶层固化现象在近年逐渐加剧,企业中层至高管只来自几所名校,日本教育很费钱,他们子孙大多也能进入名校。大企业招聘时更倾向名校毕业生(如东大、早稻田),于是下一代也进入大企业工作。大企业代际传承,政府官员同样代际传承。普通家庭学生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较低,形成“名校—名企”的封闭循环。

美国同样如此,建国200年,阶层固化更明显,即便技术革命,领头的依然是白人精英,鲜有黑人拉美人的身影。

不过,日本基尼系数很低,美国大部分是中产。大部分人固化在了中产阶级。

过去历史,反复重演阶层固化——推倒重来,重新固化。

阶层固化不是毛病,每个稳定社会历时百年,都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大才是毛病。这时会有两办法,一是政府干扰,稍微劫富济贫增加底层收入,如税收、福利;另一种是杀鸡取卵贪得无厌吃干榨净,引发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然而革命没用,屠龙勇士终成恶龙。

比如明末——

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寒风凛冽。

举人陈其猷从老家出发,去北京参加会试。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妇人正在煮小孩。

边煮边嚎啕大哭。

陈举人有点奇怪,就问这个妇人:你既然想要吃了他,那为啥还要哭呢?

妇人边哭边说:这是我儿子,扔了也要被别人吃了,还不如自己吃了。

陈举人不知道,当时小孩失踪是个普遍现象。

为啥吃小孩呢?孩子活活饿死太惨了,不如早登极乐吧。

陈举人想捐,但没法捐,给一两银子只够吃几个月,早晚还得死,早点投个好胎更划算,要怪就怪你爹吧,谁让他把你生下来呢,又不是我陈举人把你生下来的对不?

到了北京,陈举人和一帮哥们在商K喝酒泡妞,看着兄弟们玩资本运作又赚翻,心里嫉妒的要命。他想起路上的事,赶紧给朝廷上了个文采并茂的折子,引起关注,谋求进步。

让陈其猷没想到的是朝廷知悉后表现很淡定,因为前一年他的老乡青州府推官黄槐开已经报过一次了。

这时,离崇祯吊死歪脖子树上,还有28年。

接下来饥民变流民,流民变光棍,不是光棍的,卖妻鬻子成了光棍。

人肉都吃了,索性杀个痛快,他们跟着闯王杀到了紫禁城,把富人们抓起来,拷饷均田。

这可要了富人们的命——要不是克扣军饷,也不至于让李自成打进北京。

这时候,能救富人们的恩人,只有新老板多尔衮了,多尔衮是个大好人,虽然搞不定离婚带儿子的女人,但不分富人们的钱。

四百年后————深夜的蓝光屏前,千万双疲惫的瞳孔正经历着认知解构的阵痛——当大LOGO的私人飞机舱门在抖音滤镜下折射出铂金光晕,李子柒的竹编簸箕正接住终南山的第一滴晨露,算法推送的平行世界里,两种极致生存状态在00后的神经末梢轰然相撞。

他们指尖滑动间就能窥见人类文明的所有褶皱:在B站收藏夹里,既有"深圳三和大神"用日结工资购买自由的生存哲学,也有拆解马斯克星舰焊缝的硬核工业纪录片。这种全频谱的信息透析,让父辈“埋头拉车”就能抵达终点"的生存叙事彻底崩塌——当40岁的程序员老王秃着头乞求30岁领导给个N+2时,低头看看自己扣除房贷后仅剩745‌元的工资短信,某种冰冷而清醒的顿悟正在毛细血管里蔓延。

这种觉醒伴随着诗意的自嘲在社交媒体疯长——"不婚不育芳龄永续"的戏谑背后,是彩礼+房子+车子的清醒;"不生不养恒寿无疆"的黑色幽默里,藏着对“责任”的重新定义,某种关于生存尊严的暗语正在生成。

这是真正的数字启蒙运动:当父辈在恒大工地用体力兑换生存券时,Z世代正在用表情包和段子解构资本游戏的底层代码。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率先看穿"楚门世界"布景接缝的清醒者,选择用最低能耗的姿态,守护内心尚未崩坏的那片星空——正如平城云冈石窟的千年佛像依然微笑,而当代青年正在用躺平完成对异化生存的无声抵抗。

1993年,晚年的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世界的苦难》扉页写下了斯宾诺莎的一句话——“勿惋惜,勿嘲笑,勿憎恶,唯求理解。”

来源:阿卡姆疯人院没有救赎

本文初摘录于:2025-03-3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3-30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