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铁血阵地

繁体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第二阶段 坚持坑道斗争 

从10月23日起,上甘岭的战斗不仅成为朝鲜战场聚焦之处,新华社也开始连续两个月集中报道,一时间上甘岭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高地为朝鲜、中国甚至全世界所密切关注。由于白天抗击美军对坑道的破坏和夜间的主动出击,坑道部队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伤亡,为此几天来崔建功一直抽调机关人员向坑道增援补充,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断派出,师团两级机关几乎连勤杂人员都用光了。 [16]

10月24日晚,秦基伟将军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结果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令秦基伟痛心疾首,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第15军军长秦基伟在听取英雄8连指导员王士根汇报坑道作战 [31]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步话机员为炮兵指点目标

美军虽然占领了表面阵地,但坑道仍在志愿军手中,坑道里的部队随时可以与反击的部队里应外合,对于美军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坑道一日不除,美军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日以后的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争夺焦点。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积蓄坑道岩壁上的渗水,以解决缺水问题 [30]

十五军得知坑道情况后,就于21日晚派一三四团二营教导员李安德率领军警卫连的79人和一三四团七连的17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入597.9高地一号坑道,传达了军师关于坚持坑道的作战决心,并成立坑道党支部,进行统一领导。所有一号坑道里的部队都编入八连,由八连连长李保成指挥。接着在坑道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坑道进行了管理整顿,使得坑道部队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经过多日血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稍做休整,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短暂寂静。 [16]

秦基伟见四十五师伤亡较大,呈请第三兵团为四十五师补充4000新兵。同时预见到战役继续发展下去,单凭四十五师是不够的,开始考虑动用兵团的预备队二十九师。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在上甘岭战役中, 志愿军火箭炮群猛烈轰击美军。

22日战斗再度打响,争夺的焦点就是一号坑道。美军对坑道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美军火力又猛,坑道口又窄,眼看情况危急,李保成立即呼叫纵深炮火支援,用炮火制止美军对坑道口的破坏。天色一黑,坑道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四下炸地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不得宁。尤其是二号坑道的部队在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的指挥下,在坚持坑道斗争的十四天里,组织了十一次夜袭,严重威胁着美军。 [16]

尽管如此,坑道里的部队情况还是日渐恶化。为了改善坑道部队的处境,四十五师决定于23日晚组织一三五团五连协同坑道里的八连实施反击,力争夺取1号、3号阵地。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23日天刚黑,火箭炮团以一个营8门火箭炮对597.9高地进行了两次齐射。可惜由于高地面积太小,大多数炮弹都落在山下,只有十余发命中预定目标,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随后步兵发起了攻击,八连在副连长侯有昌指挥下,冲出坑道由主峰向东北山梁进攻,五连则从东北山梁顶端的2号阵地向主峰攻击,实施两面对进合击。五连自一年多前五次战役中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因麻痹大意,对美军夜袭毫无防范,致使广德山阵地连同配属的3门60毫米迫击炮一同被美军夺去后一直备受批评,正一心想在战斗中洗雪耻辱。但五连受领任务时间急迫,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地形就投入了反击,加上连长求战心切,没有组织战场侦察,指挥部队直扑2号阵地,结果陷入美军的预设伏击圈,在美军密如暴雨般的枪弹下,全连伤亡过半,只剩下十多人生还,当然无力攻取2号阵地了。而正是因为五连的失利,八连失去了策应,孤军奋战,经过九次反复争夺才攻下1号阵地,然后再继续向3号主峰阵地推进,美军则因解除了五连的侧翼威胁,没有后顾之忧乘机向1号阵地反扑,李保成只得于24日凌晨三时下令放弃反击退守坑道,此次反击八连出击的部队仅剩下5人,在五天中第二次损失殆尽!秦基伟接到战况报告,心情异常沉重,他意识到这次反击不同以往顺利恢复大部甚至全部阵地,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军占领了阵地已经好几天,不仅熟悉了地形,构筑了工事,而且利用四十五师的一些工事、坑道,大大增加了反击的困难所致。经过这次反击,四十五师的伤亡已经超过了4000人。 [16]

 上甘岭:铁血阵地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收到祖国人民的慰问信(2张)

第三阶段 与韩2师的战斗

 上甘岭:铁血阵地

战役形势图

25日,范佛里特来到美第九军军部主持部署调整,将受到重创的美第七师(美军自报该师的9个步兵营有8个营参加了这场为期12天的战斗,死伤人数达2000人之多,志愿军代司令邓华,副司令杨得志的联名嘉奖令说15军13昼夜杀伤敌军8000人)撤下战场,进攻597.9高地由丁一权的韩国第二师接替;韩第二师右翼团的防务交给韩第六师,集中兵力攻击上甘岭;另将韩第九师调到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作为战役预备队。 [17]

美军遭到重大伤亡后以韩军来替换,立即在韩国部队中引起轩然大波。韩国战史中这样记载,“美军7师同第2师并肩作战,进攻并占领‘三角’高地。然而因敌顽强反击,截止25日的12天内,先后投入9个营作战,伤亡2000多人,战斗演变成持久战,因而将美7师防线交给了韩第2师。结果,第2师单独担负了中部前线要地的进攻。当时军团(注:指美军第9军)的这一措施立即激起舆论,给人一种只顾减少美军伤亡的印象……第2师以不惜牺牲自己代价坚守要地的决心采取了上述对策(本文作者注:指接受美军第7师进攻任务的部署调整)。”虽然有后面的豪言壮语,但韩国第2师内部大骂美军让他们当“替死鬼”的人肯定不是少数。 [17]

当晚,八连在夜袭中就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即向团部报告。由于韩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远不及美军,志愿军并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不料韩第二师以东方人的思维和创造,对坑道的破坏比美军更毒辣,他们用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用铁丝网缠绕成团堵塞通气口;从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美军忙了五天,一筹莫展,而韩二师才一天就将二号坑道炸塌了近30米,坑道里的四连被倒塌的土石压死2人,压伤6人。一号坑道的两个洞口也被炸塌,只剩下碗口大小的透气孔,八连伤亡了37人才将洞口重新掏开。四十五师立即将四门75毫米山炮前推,专门轰击破坏坑道口的敌人。 [17]

 上甘岭:铁血阵地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

敌军的破坏还不是坑道部队最大的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军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火线运输员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送进坑道一袋压缩饼干,但干燥至极的口腔和食道根本无法吞咽,饥渴成为最大的敌人。 [17]

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部队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主要运送的是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 [17]

上甘岭:铁血阵地

一直到第九天,也就是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火封锁,将三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坑道,那个夜晚简直就是八连最盛大的节日。但萝卜上火,多吃心里难受,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于是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派人送往坑道,以示对坑道部队的关心。但美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于是,《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了。 [17]

 上甘岭:铁血阵地

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炮兵阵地

坑道里最受煎熬的要数那些无法转入高地的伤员了,坑道里连一滴酒精,一卷绷带都没有,伤员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全靠坚强的意志和自身的体质支撑着。而且为了不影响战友的情绪,伤员都自觉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很多伤员都用嘴紧咬着床单,有的至死嘴里的床单都没法拿下来! [17]

在整个战役里坑道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由丁鸿钧任班长的一三四团五连四班,他们是参加夜间反击来到597.9高地的,丁鸿钧指挥有方,在两天里打退美军多次进攻,毙伤敌15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因弹药耗尽才于15日下午退守2号阵地的一个只有15米深的小坑道。他们依靠夜间从阵地收集的弹药、两箱饼干和坑道里储存的两桶水,在坑道里坚持。他们没有步话机,所以无法与后方联系,后方也因此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他们仍然在这个小坑道里坚持,美军一个连对这坑道进行了多日破坏,一筹莫展,最后只得在洞口架起三道铁丝网,筑起两个地堡,采取围困战术。

一直坚持到第十天,他们饥饿难耐,眼看再无法坚持下去,丁鸿钧和班里的四个党员召开了党小组会,决定由丁鸿钧突围出去,到一百多米外的二号坑道向上级报告他们的情况,听取下一步行动的指示。丁鸿钧匍匐而行,进入二号坑道,经四连指导员赵毛臣批准,撤到二号坑道。这才于27日晚在二号坑道四连部队的策应下,突围而出,全部转移到了二号坑道,在二号坑道继续战斗,前后共达二十个日夜,成为坑道坚持之最。 [17]

从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累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的稳固。与此同时,纵深部队为支援坑道部队,先后以二到五个连不等的兵力对537.7高地组织过七次反击,曾三次夺回了全部阵地。在597.9高地,以两个班到九个排的兵力组织过五次反击,曾一度占领主峰。这些反击,都使坑道部队得到了物资和人员的补充,增强了坑道的力量,为大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17]

上甘岭:铁血阵地 夜袭敌军

在十五军的另一战场上,西方山地区的四十四师对当面之敌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从战术上积极配合五圣山战场。四十四师主要的攻击目标是391高地,四十四师确实占领并巩固了391高地,战斗中共歼敌4000余人。四十四师这一作战,不仅有效牵制了美军,分散了其在上甘岭的兵力火力,有力保障了上甘岭的胜利,而且将战线前推十公里,大大改善了在平康谷地的防御态势。因此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7]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工运史话丨忠诚与背叛——英雄夫妻与叛徒夫妇

    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中央特科的闲棋冷子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们:叶子龙发明“圈阅”制度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西路军始末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文革”中的洋人造反派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王中远:“是我埋葬了林彪父子”

    王中远:“是我埋葬了林彪父子”

    编者按: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的飞机坠毁给...
  •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适逢多事之秋,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吧。第一条信息,德国之声(DW)于2024年9月12日报道称,前CIA华裔特工马玉清因向某国出售大量国家机密,被判10年监禁。...
  • 师哲回忆毛主席和江青的婚事,被问到:他们是通过谁认识的?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
  •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告台湾同胞书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告台湾同胞书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将“解放...
  • 红色记忆:顾顺章叛变后,中央特科处死其妻张杏华

    1979年的某个日子,中央特科昔日的第一科科长洪扬生,踏进了顾顺章独女顾利群的家门。见到顾利群,洪扬生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由于保密原则,他对于当年那桩震惊一时...
  • 白银如何摧毁大明?

    白银如何摧毁大明?

    来源:汉周读书一个怪圈:缺白银,大明面临危机;白银多了,大明面临更大的危机。01大明宝钞:堆在路旁也遭人嫌自秦以降,圆形方孔钱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要货币。到了宋朝...
  • 古埃及娜芙蒂蒂雕像:瑞德学者质疑真伪,西方又一次伪造历史?

    2023年,德国考古取得重磅发现。在位于纽伦堡和斯图加特中间的诺德林根,德国考古专家挖出一把“绝世”青铜宝剑。西方媒体描述:这把青铜宝剑具有3300年历史,相当于中国盘庚...
  • 改革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严峻的现实:改革若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洋务运动作为中...
  • 曹雪芹祖籍“鹿泉说”又有新发现

    曹雪芹祖籍“鹿泉说”又有新发现

    本文转自:燕赵晚报曹雪芹和《红楼梦》,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更有着解不完的谜团。比如曹雪芹祖籍究竟何处?在石家庄鹿泉区,85岁的曹子英近...
  • 中国工农红军的名称究竟是怎样来的?

    中国工农红军的名称究竟是怎样来的?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经极其艰苦卓绝的两年寒暑,跨越万水千山,纵横10多个省,战胜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数艰难...
  • 西方世界崩坏之根源与中华文明崛起之基石

    引子最近的国际局势变化多端。俄乌战争持续了两年多;前几天胡赛武装又炸了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在中国的引导下27国向加沙投放救援物资。俄罗斯本来就脆弱的经济,怎...
  • 清算岳家军时,皇帝一时心软包庇一名将军,谁料无意间帮王朝续命多年

    清算岳家军时,皇帝一时心软包庇一名将军,谁料无意间帮王朝续命多年

    岳飞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奸臣秦桧的陷害下,最终被害于风波亭。岳飞死后,宋高宗赵构决定对岳家军中的其他将领进行清算,但又担心...
  • 亲密朋友被害,勃列日涅夫勃然大怒,后苏联同阿富汗开战

    亲密朋友被害,勃列日涅夫勃然大怒,后苏联同阿富汗开战

    从2001年,小布什打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足足在这个贫瘠的小国里深陷了二十年。事实上,早在很久前,奥巴马政府就意识到美国在阿富汗“重...
  • 光绪帝的最后四天

    大概初中的时候,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光绪在慈禧前一天死,第一反应就是光绪肯定是被害死的。但按照当时的普遍结论,大都认为光绪是正常死亡,搞得我很疑惑,相信所有人都会有同...
  • 孙立平:美国是如何走出30年代大萧条的?

    【本文原发于2008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对于美国是如何走出30年代大萧条的,人们有多角度的解读。本文提供的是一个社会学视角的解读】我们正遭遇跟大萧条一样的坎儿南方周...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