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无数英雄之一-朱建国:一笑赴死的暗战尖兵

繁体

“此间生活虽较被捕前为苦,但精神反较在津时为佳……所有时间均由自己支配,反觉身心悠然……不知何者为痛苦、为忧虑也。”这是国民党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原少校参谋朱建国被捕后写给父亲的信。没有悲凉、没有绝望,这个身穿国民党制服的中共地下党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刻惟有宁静与坦然。一个多月后,朱建国等5位潜伏在国民党内的地下党血洒雨花台。

心向光明辗转入党。朱建国1918年出生于江苏睢宁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上进,年少就立下救国救民的志向,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光明的前途。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刚从县立高级中学毕业的朱建国,偶然看到国民党“第五战区战地训练团”招考公告后,立即赶往徐州报名。经过半年训练,他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老河口国民党军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

弃笔从戎,一心只想抗击日寇,不料却偏居于以对付共产党为主要任务的“绥靖组”。这一偶然的安排为朱建国打开了新的窗户。当时的“绥靖组”缴获有大量共产党的传单、资料、书籍、报刊,这些小册子引起了朱建国的极大兴趣。夜深人静时,他总是坐在桌前细细研读。这几年他目睹了国民党的贪污腐化以及假抗日真反共的丑恶面目,愈发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产生了投向共产党的思想。

但当时的中共党组织处于隐蔽状态。朱建国等人冲破重重封锁,历尽艰险前往新四军鄂豫边区的抗日根据地寻找组织。由于他们都是国民党军官,又没有正式的组织介绍信,当地党组织谨慎地拒绝了。朱建国百般无奈回到国统区。又经过多方寻找,他终于同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司令部书记官、中共地下党员朱晦生取得了联系。经过特别支部的考察,1945年8月17日,朱建国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

潜伏虎穴不辱使命。1946年,根据党组织打入敌人要害部门的指示要求,在老上级的介绍下,朱建国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参谋处少校作战参谋、代理作战科长。

这年冬的一天,朱建国接到紧急指令:三天内,搜集国民党第十一战区所属部队团以上单位的军官、驻地、兵力和枪支弹药等材料。此时,国民党军队正企图深入晋察冀腹地摧毁解放区。如果能得到一份内容详尽的情报,晋察冀军区部队就能提前部署,打一场有准备的反攻。朱建国下了最险的一招棋。他以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名义,命令下辖各部在两天之内上报包括主官姓名、兵力、驻地、枪支种类、数目等信息在内的报表,要求务必详尽。万幸的是,这一巨大“工程”没有引起敌人的察觉,报表陆续交来了。根据朱建国传递的情报,晋察冀军区马上调整战略。1947年春,解放军发起正太战役,精准打击敌军防守薄弱的娘子关、阳泉一带,歼灭国民党军3.5万余人,解放7座县城,打通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的联系。

不久,朱建国被调到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天津前进指挥所。他陆续将北宁路天津至唐山铁路里程表,天津市警备区域划分及工事位置图,保定绥靖公署天津指挥所营以上主官姓名、兵力驻地表,天津市重要物资机关驻地表等一大批重要情报秘密交给党组织,受到党组织的多次嘉奖。

笑看前路舍生取义。1947年9月,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的特务组织在北平破获了一起中共秘密电台案,一些电文记录稿和底稿还没来得及销毁,就被特务查获。其中就有朱建国送来的情报。

朱建国有所耳闻,但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不知自己是否已暴露。很快,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命令他到丰台前进指挥所报到。他深知潜在的危险,但还是决定冒险一搏。

到达北平后,朱建国赶紧和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取得联系。一天,两人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边走边低声谈论着北平地下党组织被敌人破坏的情况。突然,一群国民党特务迎面扑来,一番搏斗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被捕。

不久,国民党特务机关将朱建国等人从北平押送到南京,关押在国民党中央陆军监狱。同他一道被捕的还有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少将处长谢士炎、少将副处长丁行、少将参谋石淳,北平第二空军司令部参谋赵良璋。在狱中,朱建国受尽酷刑,经常昏死过去,醒来已经难以站立。但他还是微笑着安慰同志们:“还能撑得住。”并表示:“假如枪毙我,我一定用从容的态度去赴死。”他平时沉默寡言,可为了鼓励狱友,却表现得异常活跃。他的乐观情绪,深深感染、鼓舞着他人。

1948年10月19日清晨,副典狱长拿着一张名单来到监房门边,将朱建国等5人提出监狱。朱建国知道,诀别的时刻来了,他微笑着对狱友们说,拳头要举高些,腰杆要挺直,随即从容镇定地和大家一一道别。

临刑前,朱建国等5位英雄挺起胸膛,举起钢铁般的拳头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雄壮威武的口号声,震撼着监狱内外。监斩官吓得脸色惨白,慌忙摆手喊道:“快开枪!快开枪!”

心情沉重的狱友们找到了朱建国留下的遗书,只见上面写着:“所余衣物,由大家分用……我现在心情坦然,这该算是从容就义吧!一笑,朱建国。”

性情温柔和善,说话总是带着微笑,好像心里永远没有忧愁的朱建国以鲜血和生命,忠诚捍卫了年少时期立下的救国之志。他以大智大勇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最前沿,笑看前路!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中央特科的闲棋冷子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们:叶子龙发明“圈阅”制度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西路军始末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文革”中的洋人造反派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王中远:“是我埋葬了林彪父子”

    王中远:“是我埋葬了林彪父子”

    编者按: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的飞机坠毁给...
  •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适逢多事之秋,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吧。第一条信息,德国之声(DW)于2024年9月12日报道称,前CIA华裔特工马玉清因向某国出售大量国家机密,被判10年监禁。...
  • 师哲回忆毛主席和江青的婚事,被问到:他们是通过谁认识的?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
  •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告台湾同胞书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告台湾同胞书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将“解放...
  • 红色记忆:顾顺章叛变后,中央特科处死其妻张杏华

    1979年的某个日子,中央特科昔日的第一科科长洪扬生,踏进了顾顺章独女顾利群的家门。见到顾利群,洪扬生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由于保密原则,他对于当年那桩震惊一时...
  • 揭秘真实的“余则成”

    电视剧《潜伏》剧照。右起:吴敬中、余则成、李涯谍战剧《潜伏》一经播出便轰动一时,主人公余则成打入军统天津站与敌人斗智斗勇、屡建奇功的潜伏故事,成为人们猎奇的热门话...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