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斗茶与建盏

繁体

“茶”在中国,历来和高深莫测的佛教禅理这种“精神食粮”有着若有似无的联系——既然高深,就意味难成气候,而要形成人人“斗茶”的社会风气,也就只能在宋朝产生。

“斗茶”之风始于唐代,称“茗战”。而宋代的人们,经历了大唐的盛极而衰和五代十国的战乱靡音,开始抛弃原来只求“励志图强”的物质价值追求,转而上升到一种渴求精神满足的探索之中。有人说,与唐诗的宏大壮阔不同,宋词看似无风无骨花前柳下,却别有一番有容乃大的韵味。“斗茶”独独只在宋代如此繁盛,恐怕就和宋人内敛而风雅的精神特质相关。

宋人的斗茶与建盏

唐·阎立本 斗茶图卷

斗茶之风始于福建建安,这里盛产建茶。宋代朝廷于是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完善的贡茶制度,发展起一套完整的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形式规矩。后来,每年春季新茶制成以后,茶农们比茶叶优劣,并逐渐成为一项赛事活动。每到斗茶季节,文人雅士汇聚至此“斗茶斗诗”,于是这项活动,也就随这些诗文在全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宋代文人则进一步把这种高级娱乐推而广之,称呼也从唐代的“茗战”,变成了人人参与的“斗茶”。名异而实同,都是具有强烈人文诗歌色彩的闲雅赛事。

斗茶风习之后,人们对茶品、茶具,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于是,产生了“建盏”。由于斗茶最讲究的,是斗色,当时斗茶所用的茶叶,大都为建茶中的白茶,黑与白的对比才能最为分明,所以,建窑黑瓷茶盏,最为贵重。宋徽宗曾说过:“盏以青为贵,兔毫为上”。兔毫盏是宋代常见的黑瓷茶具。状如倒扣的竹斗笠,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敞口小圆底,小者如小碗,大者不超过中碗,风格厚重粗朴。因产于古建州(今福建建瓯、建阳、武夷山一带),故又称“建盏”。

历史上至今留有文人墨士对斗茶游戏的精彩描绘,最著名的是北宋茶学家蔡襄。他在《茶录》中,仔细描写了斗茶的过程和斗茶的要诀。斗茶赢家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斗茶,先要将茶叶碾成细粉,置于茶碗之中,然后用沸水注入,使茶与水融合到一种最协调的程度。日本的茶道,就源自我国唐宋。在斗茶过程中,首先要看茶末是否浮出水面,如果茶末浮在水面,茶不能与水交融,说明茶末碾得不够细致;再看茶的颜色,对白茶来说,茶色越好,说明色种越纯,品级就越高。斗茶者在品饮过程中经过很多讲究,这才开始真正品玩鉴赏饮之“真味”,领悟到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真谛。之后的吟诗赋曲,则是斗茶的压轴戏。其中的意境和真味,就是世人后来常说的,茶通禅。为什么会有这种茶与禅道互通之说?这据说是与斗茶之中的一个经典环节——技趣要求极高的“分茶”有关。幻化之理茶之变也,“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

北宋陶谷《清异录》关于分茶的记载中称:“近世有下汤运匕,铁观音茶别施妙诀,而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据传,行此法“分茶”时,分茶者单手提壶,用沸水从上到下,注入已放好茶末的茶盏中,而竟能在盏中直接形成刹那变幻万端的景象,使茶汤中出现各种奇特的物象,甚至还能出现雄健轻捷的文字!技艺之高超,到了令人神往的地步。这种绝技,被陶谷称为“茶匠神通之艺”,茶能通禅之说,由此而得。今人理解起来,也许会认为是一种光学上反射的拿捏技巧。建盏中光斑与茶水的光雾,互相折射,在黑盏中幻化出如彩虹一般的七彩绝景。

之后的出现文字、动物,可能只是当时在科技不能解释的情况下,人们的口舌之传。当然,也可能真的技术非凡。这种雅习,很快就从文人中传入民间,并迅速风行开来,成为宋代饮茶的一种时尚。当时各地城镇墟市,还建立了许多专门用来斗茶品茗的场所茶室,甚至连处在深山老林的佛门静地,也开始大兴斗茶之风。

南宋开庆年间,斗茶,从中国佛教寺院被日本僧人传入日本,日本的抹茶,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当时的日本贵族上流阶层,视黑瓷建盏为尊器,至今日本人也都爱用黑色的碗,不能不说深受宋人影响。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深秋,古人如何保暖?其智慧令人佩服

    秋季,随着季节变冷,人们纷纷开始添秋衣、穿秋裤。那么,古人穿什么御寒保暖呢?最早的“秋衣秋裤”是什么样的?除了衣物防寒之外,古人保暖还有哪些妙招?其实,在气温下降...
  • 唯一被覆灭的世界性宗教,本名鲜为人知,但别名却家喻户晓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信徒人数高达约54亿人口,占据世界总人口的70%。其实除了这三大世界性宗教以外,还有一个创建时间比伊斯兰教和佛教都早的...
  • 孙志刚之死-推动中国法治进步的事件

    孙志刚之死-推动中国法治进步的事件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意味着人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王学会了通过法律,规范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 几何原本起源于华夏,有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几何原本起源于华夏,有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外号称原版的《几何原本》是如何发现的?1897年,两名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闲得没事,专门跑到埃及亚明省俄克喜林库斯市的郊外去翻露天垃圾堆。注意,是露天垃圾堆。冥...
  • 2018年,朱镕基先生的秘书李伟如何看中国潜在的危机

    早就听我信服的朋友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李伟,水平不错。此李伟,籍贯(估计只是祖籍而已),在江苏丰县。丰县那个地方,我在2002年左右时去过,现在是徐州市的下辖...
  • 1959年庐山会议前后的首长们

    编者按:1959年4月,在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作为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刘少奇在此次庐山会议上既要维护党的团结、又希望纠正“左”的错...
  • 历史上的4大名人: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蠢材,无一得善终

    历史上的4大名人: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蠢材,无一得善终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星空之上,诞生了许多璀璨的将星,他们在战争中大显身手,在疆场上和 敌将的谋略交手中尽显智慧,五千年的星河之中,这些人无比的闪耀。比如远古神话时期的...
  • 出乎预料!我国楼市,竟然开始“演戏”了?

    出乎预料!我国楼市,竟然开始“演戏”了?

    如果说开发商为了卖房,打折降价、送车位、免物业费等等,这些都算常规操作,那么雇人当房托就已经非常奇怪。早在2021年,就有媒体报道,“本来看房看得好好的,突然就有人砸...
  • 肆街的“渡绣”铺子

    杨洪霞(郧西)“渡绣”铺子在古香古色的肆街中央地段,是郧西县上津古镇保留最为完整的明清老街。街长约191米,街道东侧现存古民居20个,...
  • 待字闺中的“字”是什么意思?古人的用法可真讲究

    待字闺中的“字”是什么意思?古人的用法可真讲究

    转自大河报博览有时咱们形容一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孩子,会用到一个词:待字闺中,也就是说,她还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婚配。这个词里面的“待”字就是等待的意思;闺,就是闺...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