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宋辽关系日益紧张,真宗不愿腹背受敌,只能被迫接受这一既成事实,遣使与其讲和。定难五州以及灵州所辖五千里疆域,至此成为李继迁的地盘,西夏王朝的雏形已经初见端倪。
宋朝的一再忍让,使李继迁愈发变本加厉,接受封赏的同时,先是东征宋境麟州,不克,后挥师向西,于1003年十一月,又攻占河西走廊重镇凉州(甘肃武威)。
在此过程中,李继迁又获悉吐蕃六部的首领潘罗支与北宋有隙,试图拉拢其共谋大业。
孰料潘罗支早已暗中降宋,叛降无常的李继迁,最终却中了吐蕃人的诈降计。
北宋建国后,就在凉州地区设置了西凉府,但是并未委任官员,一直以来实际统治凉州地区的是吐蕃人。后来宋朝派丁惟清去凉州买马,吐蕃人请求朝廷给西凉府委任官员,朝廷顺水推舟,就任命丁惟清为西凉府知府。宋咸平六年(1003)十二月,李继迁玩了一个声东击西,他声称将入攻宋环庆地区,却悄悄地出兵偷袭西凉府。西凉府毫无防备,被李继迁轻易攻破。
李继迁攻破西凉府后,杀了知府丁惟清,把西凉府改名为凉州,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
吐蕃从唐朝以后就衰弱了,国家分裂,族种分散,互不统属。李继迁带领党项族重新崛起后,他所主要面对的,是吐蕃六谷族(就是之前提到的实际统治凉州地区的吐蕃人)。因为都属于游牧民族,地盘也相邻,双方时常会发生点小冲突。李继迁也曾派人去招降,没有成功,派去的使者也被吐蕃人杀了,现在他拿下了西凉府,与吐蕃人的矛盾激化了,自然要考虑该怎么办。
李继迁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既然不归顺,那就打吧!
不久之前,李继迁听说潘罗支派人到开封进贡去了,朝廷给潘罗支的赏赐颇丰,就想干一票抢劫的勾当。
这也算是李继迁的一大特色了,这种事情他以前干过很多次了,不是抢吐蕃就是抢回鹘,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李继迁派人打劫了吐蕃使团,吐蕃使者吴福圣腊拼死突围,才算捡回来了一条命。
事实上,这一仗杀了多少人,夺了多少财物对李继迁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抢到了潘罗支很重要的东西——牌印官告。
李继迁一看那牌印官告,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
原来宋朝已经预授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朔方大致在什么地方吧,潘罗支要是哪天真的成为了朔方节度使,那李继迁的祖坟估计就要被掘了。
李继迁就率大军前去攻打潘罗支。
现在的李继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带着几十个人亡命往地斤泽跑的李继迁了,他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得巨大成就:广阔的土地,上百万的人民,强大的军队。在他眼里,自己已经无所畏惧了。
潘罗支是个明白人,当他亲眼见到李继迁那密密麻麻的军队的时候,他从心底里怕了,这样强大的军队,不是他和他手下那点人能够抗衡的。
可是,要让他投降,他更不愿意。自己在吐蕃这边好歹也是一土皇帝,日子虽说穷了点,但是整天对手下吆五喝六,小日子也挺滋润的。要是投降,按照李继迁的惯常做法,怕是不会让自己过得太舒坦吧,哪天被黑了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这两种想法一结合,潘罗支同志就想出了一个很“天才”的办法。——诈降。
李继迁就是这很多人中的一位,潘罗支派人来请降,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张浦倒是不糊涂,他一眼就看出来潘罗支现在投降不太对劲。他对李继迁说:“打仗这种事情是大事,关键在于明察敌情。潘罗支跟我们作对有好多年了,现在我们还没有挫挫他的锐气他就投降了,这里面肯定有诈。不如趁他现在诡计还未实施,一战将其擒获,其他蕃部自会降服。现在我们是客,人家是主,如果我们孤军待在这个地方,那是有很大危险的。”
人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李继迁一向是很尊重张浦的意见的,基本上张浦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可是这次他居然拒绝了张浦的正确意见,他说:“我得到凉州以后,他已经势单力孤了,他因力屈而降,何诈之有?更何况杀降不祥,你不要多疑,这样会影响以后其他蕃部向我归顺的。你先回西平府,我当安抚潘罗支余党,以免后患。”
张浦听李继迁这么说,不便再劝,只好先回去了。可他心里面仍然很不放心,应该说,他是提心吊胆回去的。
我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对刘备东伐孙权时不带上诸葛亮感到不能理解,心想之前刘备有诸葛亮在身边的时候百战百胜,怎么这次偏偏把诸葛亮留下了?
后来看到刘备兵败猇亭,七十万大军损失殆尽的时候,心里真替刘备感到遗憾:要是诸葛亮在就不至于这样了!
现在的李继迁,和演义中的刘备真是何其相似!
李继迁的失败,从他拒绝张浦的正确意见时就已经注定了。
公元1004年初,在约定地点接受潘罗支投降后,李继迁志得意满的返回凉州,归途之中潘罗支集中六谷所有蕃部,合击李继迁。李继迁猝不及防,被潘罗支击败,部下死伤惨重,他自己身上也中了箭,率残兵败卒向灵州奔逃。
在以前的戎马生涯里,李继迁曾多次在战斗中中箭,有一次甚至被直中面门。李继迁运气好,每次都大难不死,化险为夷。
不过这次命运之神不会再对李继迁微笑了,他带伤向灵州奔逃,刚到灵州就因伤势过重而死,时年四十二岁。
而李继迁亡故之后,其子明德、其孙元昊循其遗志继续开疆拓土,终于在1038年建立起了以党项人为主体、足以与辽宋鼎足而立的西夏王朝,而一代枭雄李继迁,也被追尊为西夏太祖。
六
李德明重振党项雄风
李继迁去世后,由长子李德明继承夏王的位置,成为党项族新的首领。当时李德明才二十三岁,党项族內的很多部落首领都不服他,甚至有部落闹着脱离李氏的控制,此时对于宋朝来说是灭夏的最好良机。作为将门世家出身的曹玮,又是宋真宗时期有数的名将,他提出了趁机出兵灭夏的提案。但是这个提案没有得到当时朝廷的允许,被搁置了下来。甚至于连党项族的河西部落延家、妙娥、熟鬼等主动归附宋朝,都不被朝廷接纳。
实际上从当时的宋夏形势来看,宋朝朝廷是不需要惧怕刚刚上位的李德明的。一方面是因为李德明年纪太轻,党项族内部主少国疑,根本无法团结对抗宋军。而且党项的军力本身就比宋军差,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党项部落都长期受到李继迁的欺压,不得不才加入其中的。李继迁死后,他们没有了顾忌,所以纷纷要求脱离,甚至打算依附于宋朝。如果宋朝把握这个机会起兵灭夏,不但能收拢反对李氏的党项族部落的民心,还成彻底评定西夏对宋朝的威胁,这是天赐良机的选择。
既然宋军处于绝对优势,又是李德民立足不稳的天赐良机,为何朝廷不采纳曹玮的灭夏提案呢?有的人说曹玮的提案太冒进,有违兵家常识。这种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的,因为对西夏党项人,没人比曹玮更有发言权。曹玮是开国元勋曹彬的儿子,也是曹彬临终前推荐给赵恒的,最为能征善战的儿子。曹家是北宋将门的大家族,甚至一度是北宋将门第一世家。曹彬受到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祖赵光义的重用,是北宋开国元勋中排名第一的名将。而曹玮跟随父亲多年,多次阻挡李继迁东侵,可以说是西夏军队最惧怕的将领之一。
因此史书上说朝廷惧怕李德明,而不愿意起兵灭夏,也不愿意收纳脱离李德明的党项部落,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没有依据的。既然史书的解释与当时的宋夏形势不吻合,难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朝廷错失灭夏良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当时宋朝的全盘形势进行分析。
实际上宋朝当时的大敌并不是西夏,而是东北方的辽国。西夏党项人虽然屡次东侵,对宋朝西北边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当时的军力还远不如后来的李元昊时代,所以平夏并不是宋朝朝廷的当务之急。而当时宋朝朝廷面临的最大危机,是辽国皇太后萧燕燕和辽圣宗的南侵。
根据史书记载,就在李德明登上西夏王位的这一年秋天,萧燕燕和耶律隆绪率领辽国大军以收复瓦桥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辽大战全面爆发。而在此之前的几年,宋辽关系就日渐紧张,边境的摩擦不段发生。比如在咸平二年,耶律隆绪便下诏伐宋,九月底正式出兵,然后在保州附近被宋军先锋田绍斌、石普部和本地驻军杨嗣部击败。辽军后来又转攻保州西北的威虏军,被名将杨延昭击退。然后辽军兵分两路进入宋境,一度切断了宋军主帅傅潜与朝廷的通讯,使得宋朝朝廷上下惊恐不已。
为了抗击辽国入侵,宋朝朝廷内部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排。主战派希望赵恒御驾亲征,而主和派则提出迁都江南和巴蜀的建议。最终以寇准和高琼为代表的主战派在斗争中取胜,赵恒从东京汴梁城起兵二十万,支援前线抗辽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景德元年年底才暂停下来,宋辽双方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让宋辽两国近百年没有大战。曹玮提出灭夏的时候,正式宋辽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辽军大兵压境,连萧燕燕和耶律隆绪都到了,而宋军方面也是赵恒御驾亲征,宋朝面临了赌国运的历史转折点。
在此关键的时刻,曹玮抛出灭夏提案,让当时主持国政的寇准、王旦等人左右为难。最让朝廷担心的是,作为大后方的巴蜀之地还出了农民起义。当时驻守益州的神卫军指挥使王均所部,发动兵变,占领益州,王均称帝建元,改国号为蜀。蜀中曾经参与过全师雄兵变及王小波、李顺起义的残兵旧部纷纷向王均靠拢,这场兵变有越做越大的势头。为了平定兵变,赵恒不得不把前线参与过平定王小波、李顺起义的雷有终、石普部调往川蜀,然后后又派秦翰率军增援。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宋朝实在是承受不起第三场大战了。
虽然曹玮对灭夏自信满满,实际上以他的兵力还真有可能完成灭夏大战,但是对于宋朝来说却是不敢冒任何一个险的。特别是赵恒又御驾亲征在外,东京汴梁城出现兵力悬空的情况,这就更加的危险了。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当时的寇准等人把灭夏的提案压下,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谁都不知道宋辽战争能打多久,如果同时三地开展,又都迁延数年,宋朝再富裕也撑不住。让人意外的是,辽军大将萧挞凛在澶州前线被宋军以床子弩射杀,导致辽军内部出现分裂。萧燕燕的姐姐萧胡辇和萧夷懒乘机起兵造反,反而解了宋军之困。
到了第二年春天,宋辽达成澶渊之盟,而萧燕燕和耶律隆绪也带着辽军回东北平乱,这场宋辽之间最大规模的战争才结束。可就是这仅仅一年的时间,李德明就平息了党项人内部的纷争,稳定了大局,坐稳了西夏王的位置。他看准宋朝刚刚结束了宋辽大战,暂时无力西顾的力量真空期,主动向宋朝示好派遣牙将刘仁勖奉上请求将归附的誓表放在北宋盟府,并且说归附宋朝是其父李继迁的遗命。当时的宋朝刚从战争中走出来,需要休养生息,只好答应李德明的请求。于是李德明借着宋辽大战的空隙,躲过了即位以来最大的危机。
从整个过程上看,李德明玩的就是阳谋,曹玮明知他玩的花样,却拿他没有办法。而朝廷方面不发话,曹玮也不敢随意起兵灭夏。尤其是宋朝猜忌武将的传统,这对曹玮来说是最大的忌惮。于是曹玮就眼睁睁的看着宋朝错失良机,让西夏一步步的做大。到了李元昊时期,西夏的军力已经远超李德明之时。而作为西夏克星的名将曹玮也已经去世多年,这让李元昊没了任何顾忌。于是他登基称帝,建立西夏王朝,成为与宋朝、辽朝并列的三朝之一。可以说西夏的崛起,既有宋朝错失良机的成分,也是战略形势使然,非人力所能阻挡的。
七
李元昊建立“西夏”
1003年,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诞生了。这个家族世袭“夏国公”的头衔,李元昊生来就具备继承王位的资格。
幼时的李元昊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不仅通晓汉语、藏语、契丹语等多种文字,还对兵法、法律、佛学等广泛涉猎,被誉为“多大略,善绘画,通蕃汉文字”。每当父王有难题需要琢磨,小李元昊都能提出看得通透的建议。
除了聪慧过人,李元昊从小体格强壮,长相雄伟,让人望而生畏。据记载,他个头十分高大,面如重轮,双目如电,声若洪钟。每当李元昊出现,众人无不有“龙骧凤翥”之感。
这使得大宋边将曹玮对其爱才,久仰大名。曹玮甚至预言道:“这才是真英雄啊!如果李德明死了,恐怕日后此人将是我们大宋的劲敌!”
然而,李元昊的野心远不止于为宋朝效力。他对父王常说:“英雄之生,当王霸耳!”表现出要称王称帝的雄心壮志。李德明则谆谆教导儿子,生为西夏王,当知进退,要像先人一样辅佐大宋、大辽,从中求取利益。
但李元昊不以为然,对父亲的谠谡之言极为不满。他热血沸腾,认为自己必将改变西夏的命运,将它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成为李元昊一生的野心与梦想。
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终于如愿以偿地继承了西夏王的位置。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霸业,他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与征伐。
继位后,李元昊第一件事就是废除生母所属卫慕氏的势力。卫慕氏首领卫慕山喜对李元昊不满,想取而代之。为了铲除隐患,李元昊下令杀死卫慕山喜等人,还以毒酒毒死了自己的生母。
弑母成王,李元昊功力大增。他开始推行改革,旨在增强西夏的实力。李元昊创建西夏文字,取代汉字以消除汉文化影响;颁布秃发令,改汉族发型以否定汉族认同;改姓“嵬名”,舍弃汉族“李”姓以表明独立;仿照宋朝机构设置西夏官制,招揽汉族精英以借用他们的才干;改革军制,建立“铁鹞子军”,以备征战需要。
这一系列改革,李元昊用了近6年时间逐步推行。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大阻力,民间对新政多有不满。为此李元昊采取高压手段,残酷镇压异见。但他还是成功地推行了西夏文字、秃发令等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
这些措施增强了西夏的国力和凝聚力。在积蓄足够力量后,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他向宋朝皇帝宋仁宗请封为帝,却遭拒绝。宋仁宗不承认其帝位,还停止与西夏的贸易往来。
李元昊大怒,多次出兵攻宋。宋军屡战屡败,1042年被迫与西夏媾和,正式承认西夏帝国的地位。一个强盛的新政权,在中原北方崛起了。李元昊终于实现了他的称帝大业,西夏从一个藩属国,变成了一个强大帝国的开端。
八
军事天才加暴君最后死于儿子之手
西夏的诞生打破了宋辽之间的力量平衡,引起辽国的不安。1044年,辽兴宗亲率10万大军南下攻打西夏,意图让这个新生力量胎死腹中。据说辽军云集,旗鼓遮天,声势浩大,充分显示出辽朝要铲除西夏的决心。
然而,李元昊以迂回战术,利用地利,设伏击,大败辽军。他接连在定川城、大石山等地击溃辽军,使辽军伤亡惨重。定川一战尤为激烈,李元昊亲自督战,力挫辽军锐气。
这场胜利使李元昊声威大振,彻底奠定西夏的地位。当时有传言说李元昊是得到了河洛神女的相助,才能打败辽军。
但连年征战也让西夏国力衰竭,李元昊不得不与辽国求和。1046年,西夏与辽订立盟约,两国前后对峙达30余年,也暂时停战。一个鼎足之势在北方形成:宋、辽、西夏三足鼎立。
凭借自己的武功与谋略,李元昊使原本弱小的西夏在强邻环伺下生存、发展、壮大,这在当时看似是一个奇迹。李元昊被誉为“结发用兵,凡二十年,无能折其强者”的军事天才。但其背后付出的牺牲也十分巨大,这成为日后西夏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这个开国的英雄,私底下却是一个残暴昏庸的暴君。他嗜杀成性,又极度多疑,无论亲疏,只要稍有异心就会遭他杀害。
李元昊对自己的儿子尤其残酷。长子刚出生,他就因妒忌而将其杀害。次子试图报母仇,也被他溺死。三子李宁明善良聪慧,不像他,因此遭他疏远直到憋死。四子的新婚妻子被他霸占,从此深宫不出。
据说,李元昊嫉妒儿子们将来夺其王位,所以处心积虑地加害于他们。他看谁长得英俊聪慧,谁就越发觉得是夺位的隐患。李元昊的这种残暴嫉妒之心,直接导致了他手足相残,最终被儿子所弑的悲剧。
李元昊还是一个关键荒淫的昏君。他曾强占自己大将的妻子没臧氏,生下私生子李谅祚后还废黜了原皇后,将没臧氏立为新皇后。他甚至说要为四子另选一位王妃,没移氏就是自己的女人了。
李元昊沉迷女色,博采众家美人,后宫佳丽三千。这既暴露了他无法自拔的私欲,也在朝野布下了隐患。
李元昊沉迷女色,以至完全没有发觉,这一系列残酷荒淫的所作所为,已经在王室和朝堂积聚起滔天的怨恨......死亡的阴影,正在步步逼近。
1048年一天,李元昊像往常一样躺在宫中饮酒狂欢。太子李宁令哥带人突然闯入,用刀削去了他的鼻子。李元昊奋力反抗,依然重伤不治,在痛苦中死去,终年仅46岁。
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场行刺的幕后主使,正是李元昊宠信的国相没臧讹庞。据传,没臧讹庞深恨李元昊强占自己嫂子没臧氏,又看不惯其荒淫残暴之行,乃怂恿太子发动政变。他先是怂恿太子宁令哥刺杀父王,然后又杀了宁令哥,心狠手辣。
李元昊去世后,年仅1岁的幼子李谅祚被立为帝,实际大权落入太后没臧氏和国相没臧讹庞手中。一个内乱频仍的黑暗时代,就此开启。李元昊生前种下的残暴之因,最终导致了自己被杀,西夏王朝也由盛转衰。
思考:
为什么党项人在唐朝时是忠臣,在宋朝时却割据一方
西夏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他们虽然国力微弱,但却可以在辽、金、北宋之间游刃有余。甚至西夏军队一度在好水川之战大败北宋军队,一方面西夏有野利遇乞这样的百战名将,另外还有李元昊这样骁勇善战的国君存在。
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李元昊建立的夏朝,为什么会被称为西夏呢?其实历史上的夏朝主要有三个时期,一个就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我们将其称为夏朝。还有一个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赫连勃勃以统万城为中心建立了夏。而李元昊建立的夏朝由于在华夏的西部,因此历史上将其称为西夏。
虽然西夏偏安一隅,但其战力却是非常恐怖的存在,尤其是其精锐部队铁鹞子更是所向披靡。不过西夏也有其软肋,那就是国力衰微。因此这也决定了西夏难以和宋朝打消耗战,更难以招架辽国和蒙古倾其精锐来攻的窘境。
但西夏就是凭着左右逢源存活将近两百年,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大家都知道西夏是由党项人组成的,但却不知道党项人是由鲜卑人形成的,李元昊的祖先更是王公贵族。而与其身份形成反差的是:党项人在唐朝时是忠臣,但到了宋朝时期却有了割据一方的心思,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觉得是这两个王朝对待党项的态度不同,唐朝实行的是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方式。说白了,唐朝就是一种内行人管理内行的方式,因此党项人都对大唐有一种感恩之情。所以当唐朝爆发黄巢起义时,李元昊的先祖拓跋思忠才会用生命报效唐朝。当时唐朝失去了都城,皇帝让各方人马来夺回都城。党项人在京城在和起义军发生了血战,他们为此做出了牺牲,大量的人马死在战乱中。但也就是他们这次忠心的战斗,让皇帝甚为感动,对他们加官进爵,不仅封其首领拓跋思忠为节度使,更是赐国姓李,这也就是李元昊姓氏的由来。还为他们划分了领地。
党项人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了领地,有了兵权,这是党项族发展史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但宋朝不一样,他们的管理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明面上由当地部落管理,实际安排自己的人在背后以监督的名义干预管理。说白了就是外行管理内行,这必然会引起党项人的反抗。简单来说就是,宋朝皇帝谁都不放心,但其实自己是最不靠谱的那一个。因此,党项与中原王朝彻底决裂,最终走向了割据势力。
其次就是在北宋,功臣良将和功勋之辈很难善终。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死得不明不白,后周末代帝王柴宗训也在二十岁离奇死亡。更可怕的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以各种借口离奇死亡。我们就说赵德昭,历史记载他被宋太宗训斥了几句,就自杀了。这很扯淡,一个28岁的人心理就这么脆弱还是宋太宗害死赵德昭后修改的历史呢?
同样,像宋朝的名将杨业被皇帝坑死,狄青、种师道、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人,他们不是被皇帝杀死,就是郁郁而终。北宋能够像唐朝李靖和汉朝赵充国等人一样寿终正寝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谁也不会投降这种卸磨杀驴的朝廷,这就是党项人坚定割据一方的原因。
最后两个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就是王朝的向心力,因为北宋得位不正。后周并没有对不起赵匡胤,但其眼都不眨地夺了帝位并且还弄死了柴宗训。赵匡胤并没有对不起赵光义,但其也眼都不眨地杀了自己的哥哥并且还弄死了赵德昭和赵德芳。北宋王朝的坏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们治理天下的目的不是振兴社稷,而是为了维护赵家江山。
因此不管是文人治国还是强干弱枝,说白了都是权术治国,他们没有像历代君主一样把王朝和社稷联系起来。因此这种氛围里,北宋怎么可能会强大呢?因此北宋对其他王朝不光没有向心力,反而加剧了分裂的步伐。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王朝的威望就像明信片,他们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强盛的王朝总是能让四方臣服,天下之人归之如游子归故。汉朝时匈奴贵族金日磾在大汉任职,南匈奴归附汉朝。唐朝时,各种遣唐使在长安任官,天下之人以长安为荣耀。而一个王朝走向衰落时,百姓会如流沙一样有四散逃难之心,人才会像流水一样有背井离乡之愿。一个王朝可以有很多种自欺欺人的手段粉饰太平,但却无法阻挡百姓离心的现实。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是“中华”二字到底是何人所造,又是何时诞生的呢?这就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秦始...
- 封狼居胥的少年英雄霍去病,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17岁就自己请命去前线领兵抗击匈奴。可能霍去病天生就是领兵打仗的料,他似乎有一种天...
- 日本近现代的谍报机构或者叫特务机关,其初始时期和巅峰时期的主要目标都是针对中国,觊觎中国之心从未有收敛过。文化遗子想侵吞母体的狼子野心不是一天二天蹴就的,古代的日本...
- “大猪蹄子”乾隆皇帝,不仅是盖章狂魔、知名Coser,还是北京皇城冬奥会的狂热爱好者。咋回事儿?来看看。乾隆皇帝朝服像轴在清朝北京城里...
- 2023年,一位地产大佬被骂上热搜——“卷款300亿”、“出逃美利坚”、“卖国贼”,而到了2024年,他却反转成了地产圈的人间清醒、行业良心。01最近,这位润美5年多的SOHO中国...
- 转自达州市纪委,作者:迟浩田张爱萍同志逝世后,我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与哀思之中。爱萍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也是我的老首长。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屡建...
- 在湖北省大悟县城关镇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内,矗立着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向西,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亲笔题词:“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 很多人问,国产车忽然好像一夜之间崛起了,怎么做到的?是的,10月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占了中国汽车市场份额60%,达到这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高位。中国自主品牌的节节攀升,美...
- 今天说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关于纳粹的。01我对纳粹史一直很感兴趣,因为在我看来,纳粹的大屠杀不是孤立突发的事件,它人类黑暗面的一个象征,一个深渊,隐藏着某些人性的秘...
- 今天开始写一个早就想写的系列,聊聊历史上的灾荒。我们基本上都从长辈口中对灾年的惨状略知一二,灾荒的记忆一代代地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这是史书上很少谈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