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至今,伊朗几乎每一年都要对美国驻伊拉克基地发起导弹袭击。
2024年4月即前不久,伊朗更是一次性向伊拉克空军基地投掷数百枚导弹。按理说,如此饱和攻击不仅会摧毁大部分地面建筑,且必有人伤。
奇怪的是,这些由伊朗发射的导弹似乎长了“眼睛”,没有伤及任何一名美军。
导弹自然是没有“眼”,但发射它们的人却有……
苏莱曼尼遇刺,伊朗向美军基地发射导弹
2020年1月5日,伊朗军事指挥官苏莱曼尼在美军空袭下殒命。1月8日,为报复美军这一行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于8日凌晨,向驻有美军的两个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数10枚导弹。
美国五角大楼随后证实“导弹明显由伊朗发射,白宫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此后伊朗采取一系列报复行动,代号就叫做“苏莱曼尼烈士行动”。德黑兰发出明确信号,有意愿和能力打击美国在伊拉克的所有军事目标。
此后一年时间,美国、伊朗包括英国都牵扯其中,各方势力大打口水战。美联社当时就称:苏莱曼尼之死会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新的暴力威胁以及伊朗进一步核开发,增加中东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可能性。
伊朗方面则声称:早已经准备好10多种报复美国的方案,不会排除会打击美国设置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大家密切关注中东局势时,英国BBC突然传出这么一则报道:伊朗对美国驻扎在伊拉克的基地的确进行了弹道导弹攻击,伊朗一共发射10多枚导弹,但美军方面似乎没有人员伤亡。
伊朗方面立即驳斥BBC的这则新闻,高调声称:在上一次导弹打击事件中,至少有4名美国军人死亡,还有4名其他人员受伤,美军迅速派出直升机将受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接受紧急治疗。
美国《军事时报》又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初步报告显示,在伊朗导弹袭击中,美军没有任何伤亡。
伊朗为了报复美军杀害他们的苏莱曼尼将军,向伊拉克两处美军基地发射10多枚导弹,且伊方宣称有至少4名美军死亡。
可英国BBC还有美国《军事时报》,却说美军在这次行动中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究竟是公说公有理,还是婆说婆有理?
几年过去了,随着相关资料逐渐披露,证实伊朗向美军基地发射的这10多枚导弹只摧毁了部分地面设施。
换言之,伊朗声称要全力报复美国的这场军事行动,并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数百枚导弹落下,为何美军依然零伤亡?
除了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被害后,伊朗向美军基地发射导弹,2021年、2022年、2023年乃至2024年的4月份,伊朗几乎每一年都要往美国驻扎在伊拉克的基地发起导弹袭击。
少则十数枚,多则甚至达到百余枚。
令人惊叹的是,无论发射导弹数量是多是少,竟然没有造成任何美军人员的伤亡。这看似不可思议,却真实发生在现代战场上。
那为何伊朗发射的这些导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问题?问题的答案其实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一点,伊朗在发动导弹袭击前,都已经通过中间人事先告诉美国或者美国的盟友国家,将轰炸美国在伊拉克的基地,具体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或者发射哪一种类型的导弹。
美国政府获得这些情报后,自然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规避,便没有任何美军伤亡。
伊朗为何发动导弹袭击之前还会通知美国?根据知情人的爆料,美国、伊朗两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根本不对等,现任伊朗政府为了平息国内矛盾,必须表面上做做样子,给美军一点教训,但又不敢轻易对美军造成任何实质性杀伤。
一边不敢得罪美国,一边又要安抚民众的怒火,现任伊朗政府只能通过这种“事先通知”的方式,发出几枚导弹就犹如几颗大烟花,换得一时的绚烂与花火。
第二,伊朗情报系统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渗透。
近年来伊朗情报系统错漏频出,内部人员失职渎职情况引发高层官员的震怒,甚至影响政权稳固。1996年,伊朗情报组织重要成员前往德国居住,造成伊朗情报系统内部大震荡。2020年,伊朗还先后发生苏莱曼尼被刺事件,以及核物理学家莫森·法赫里扎遇害案。
有内部消息显示,这些危害伊朗国家安全的恶性事件,背后都与本国内部情报人员叛变存在直接关系。
用大白话来说,为何苏莱曼尼将军还有本国核物理学家接连被西方国家接连遇刺被害?就是因为伊朗情报系统内部被西方国家安插进入间谍,或者本国情报人员早已经与他国情报系统取得联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掌握伊朗内部的一些绝密情报,从而进行针对性部署。
既然西方国家能够得知伊朗的所有绝密情报,自然不排除伊朗政府想要空袭美军基地的相关军事行动。
所以在伊朗还未发射导弹之前,美国或主动或被动就已经接收到了相关信息,然后进行仔细甄别,便能有效规避这些危险,从而保证美军零伤亡。
还有一点,不排除两个国家共同导演一场戏。
2020年,当时美国总统还是特朗普时,伊朗便多次向美国驻伊拉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一向脾气暴躁的特朗普却显得特别“大度”,他还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称:伊朗虽然攻击了我们两处基地,但一切都好,美国已经在全世界部署最先进强大的武器。
可见,两国政府保持了一定的默契。所谓的“默契”就是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被美军杀害后,出于面子更出于平息国内舆论的需求,被迫要采取一些军事行动。
美国方面不想把伊朗逼得太狠,两国默许了各自的一些相关行动。比如伊朗发射几枚导弹,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坚韧性。美国则不予追究伊朗的军事行动,向外界展示出了一个“大方”“公平”的“世界警察”形象。
在这一连串的相互你来我往中,美国和伊朗都算是各取所需。国与国的交往和街头打架不一样,有时能够在谈判桌上解决的问题,没必要上纲上线,闹到两国交战。
再者,即使美国如今综合实力迅速衰退,伊朗现任政府也会害怕成为下一个萨达姆。既然如此,倒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方发射导弹轰炸美军基地,反正不会伤及任何一名美军,美国政府乐意做个顺水人情。
等到导弹袭击事件结束后,西方国家再次向伊朗情报系统派出间谍,一切又回归原点,中东局势和美伊之间也就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
现阶段,双方都不敢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伊朗发射导弹,且没有造成任何美军伤亡,就是维持这种平衡关系的缩影。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太祖高皇帝一统四海建立基业,其次是选择接班人保证“第二代”平稳过渡,形成历史惯性。这道题,秦始皇没做好,刘邦也没有做好...
-
外蒙古独立始末及蒋经国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外蒙古独立细节的回忆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王世杰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迫使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前,和苏联商议解决外蒙问题的,还是国民党自... -
鸡窝飞凤凰,民间藏狠货,这到底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还是以讹传讹的谬误?七旬老翁不顾阻拦扬言现场杀人,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百元入场券,买到的是一次以小博大的...
-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西河大鼓书 代有才人出韩伟:上一回我们说到,乐亭大鼓艺人凭着一张巧嘴,唱千古悲...
-
坏土豆 | 和统无望后,1861年,美国开启了狂暴的武统之路!
土豆说:1861年4月,美国南方各州为了延续自己的蓄奴制度,以保护自己的棉花产业,妄图以武拒统,以武谋独,成立了美利坚联盟国。在和统无望之后,为震慑国家分裂分子,美国发... - 劁(qiao)劁匠□王绍诚“劁(qiao)劁匠”,即骟匠;就是专司骟割猪仔、鸡仔,使其长肥增重的匠人。农耕时代,“劁劁匠”是一个受人尊重的...
- 如果用红与黑两种基调来描绘晚清时期最为显赫的红顶官商盛宣怀,红与黑的占比究竟该如何分配?这确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复杂议题。我倾向于以五五分账,一半红,象征着...
-
西夏的崛起:党项人在唐朝是忠臣,在宋朝时割据一方西夏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他们虽然国力微弱,但却可以在辽、金、北宋之间游刃有余。甚至西夏军队一度在好水川之...
-
我想问那些把俄乌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类比的“乌粉”一句话,你们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1前一篇文章提到中国的那批恨国家恨得咬牙切齿的乌以粉,把徐将军和汪精卫类比,把俄乌...
-
易中天:我对未来中国的希望,就是八个字——守住底线,不唱高调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