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繁体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主力红军进行了战略性的转移,开启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就是我们打了一个败仗,然后选择了转移根据地。

但实际上,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那么,这份密报究竟是什么呢?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红军长征)

一、一个乞丐带来的密报

1934年10月7日,位于瑞金沙洲坝的党中央临时驻地,突然出现了一个衣衫褴褛身上满是馊臭味,面部肿胀根本就看不清长相的乞丐。

这个乞丐一到地方就立马提出要见周总理,说自己有紧急情报需要立即上报。

当时,我党正处于第五次“反围剿”最艰难的时候,如此一个“来历不明”的乞丐,张口就要见到中央领导?那怎么可能?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得知对方的名字后,周总理和李克农立马赶来与其见面。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瑞金沙洲坝的党中央临时驻地)

在拿到对方给的一份文件之后,周总理神情顿时严肃了起来,意识到如果这份文件属实,我党面临的将是生死攸关。

随后,党中央在传阅了这份文件后,再结合现在的战况。发现,这份情报里的内容正在一一实现。若不尽快采取行动,我方将会被敌人彻底包围。

而且,在被包围之后,要想再突围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于是,在8日的时候红军的地方部队,开始接替主力部队坚守阵地,而主力部队则迅速向于都、兴国、瑞金集结。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周总理)

11日,中央分局临时组成,并接下了驻留苏区坚持进行游击战的命令。与此同时,周总理也与负责西线的国民党军陈济棠达成了秘密借路的协议。

21日,党中央主力红军在发起突围战役之后,正式踏上了“西征”,即长征。

而在红军突围后的第十天,敌军已经陆续占领长汀、宁都、会昌,一路推进到了瑞金城下。若当时党中央没能撤离,可想而知形势将有多么危险。

这就不由让人感到好奇,能够促使中央红军进行长征,保留原生力量的文件,究竟从何而来?

突然出现在瑞金的乞丐,又是什么样的身份呢?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长征路上)

二、传送密报

这个乞丐,可不是什么真的乞丐,而是我党中央特科的重要特工项与年。而他手中的这份密报,正是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亲手交给他的。

当时,项与年在拿到这份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绝密情报之后十分震惊,赶忙带着计划与刘哑佛、卢志英碰头,制定了详细的运送情报路线。

由于项与年会说客家话,在这一路上会更加方便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因此最终决定由项与年亲自运送这份绝密情报。

三人连夜用秘写药水,将重要情报一一誊写。并且,详细的规划好了项与年的行进路线。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项与年)

先是从南昌乘车到达吉安,之后进入泰和,再从山区直插兴国、于都到达瑞金。

在一切就绪后,项与年扮成教书先生,带着写有情报的四本学生字典以及画有作战图的临摹纸上路。

但这一路上比项与年他们预计的还要危险,当项与年进入太和山区之后发现,村村落落的都有敌军的驻兵,通往苏区的所有大路小路都有敌军把守,稍有可疑之人,都会被敌军抓走审问。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将情报送到瑞金,项与年只能在山中行进,一路上风餐露宿,很难吃到一顿饱饭。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项与年)

长时间在山中跋涉,让项与年从一个出发时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变成骨瘦如柴、胡子拉碴和乞丐别无二致的“难民”。

在好不容易到达兴国之后,项与年敌军守卫更加严密。不仅每个村子都有碉堡,甚至每个路口山头都有岗哨。

此时敌军的神经也是极度绷紧,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任何青壮年只要靠近前往苏区方向的路口,都会被以“赤匪侦探”的名义抓走。因此,再想要像前几日一样在山中行走,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时间不等人,为了能够尽快顺利通行,项与年看了看自己的形象,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或许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图绘项与年)

随后,项与年毫不犹豫的捡起来一块石头,狠狠的往脸上砸去,在硬生生砸掉了四颗牙后,项与年才停手。而他也因此昏倒在地。

等项与年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的面部肿胀完全看不清五官,再加上他长时间风餐露宿衣服破烂不堪,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被恶霸狠狠揍过的乞丐。

但即使此时的形象已经让人不愿接近,但为了万无一失他将情报放进了一个脏兮兮的袋子里,并在四本词典上面放上了馊饭。

此时,项与年已经成了一个浑身冒着臭味,毫无威胁的老叫花子。就这样,项与年顺利躲过了敌军的搜查,因为那些国民党军谁也不想碰到这个“叫花子”。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图绘项与年拿石头将自己砸晕)

10月7日,项与年终于到达了瑞金,并顺利与周总理、李克农接头,并将绝密情报交给了周总理。

两人看着面前这个几乎已经认不出来的老伙计,心酸的同时也十分的感激。正是这份情报,让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开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那么,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情报呢?身为国民党的莫雄为何会将这份情报交给项与年呢?

三、铁桶计划

这份情报,就是十分出名的“铁桶计划。”

这个“铁桶计划”,就是以瑞金为目标,国民党各部队朝着瑞金方向实行向心攻击,在距瑞金150公里的地方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之后,各部队不多不少每天都往前行进5公里,到了指定位置之后,就立马修筑碉堡工事,严密进行火力配系。

到最后,会在瑞金四周构建起至少30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以此彻底断绝中央苏区的交通路线,从而封锁红军一切信息和物资的来往。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蒋介石与国民党军)

之后,便可大力进攻被围困在小小包围圈中的中央主力红军。只要前面的一系列安排成功,中央主力红军几乎是没有反手之力。

1934年9月,就“铁桶计划”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这场军事会议连开数天,详细的就计划的每一部分做了商讨。大到排多少兵、用多少武器,小到每天行进多少、修多少碉堡。

这场会议上的每一份文件上,都写着“绝密”二字。每个人领到的文件都是单独编号、记录,这意味着少一份或者是泄露了出去,都能立马追查到是谁。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蒋介石开会)

在这种情况下丢文件或者是泄漏的,基本上就意味着不是卧底就是身边有卧底。被抓到的结果可想而知,也就只有一个“死”字了。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莫雄仍旧的将“铁桶计划”交给了项与年,让其将情报传递给党中央。

那么,莫雄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呢?

莫雄是一个十分具有正义感的人,早年参加过黄花岗起义、护国讨袁、讨伐陈炯明以及北伐。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莫雄)

但蒋介石为了限制莫雄的军权,以及趁早打压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北伐刚一结束就给了莫雄一个少将参议的虚衔,属于明升暗降,不仅没了军权就连旧部队都遭到了遣散。

为此,莫雄还曾参加过两次反蒋行动。到了1930年的时候,莫雄又去了宋子文负责的财政部工作。偶然间遇到了刘哑佛,经其介绍莫雄又认识了项与年。并且,还在这之后联系上了周总理与李克农。

当时的莫雄是满腔热血,希望能够加入共产党。不过,依照莫雄的身份,他留在党外能做到的事情更多,因此党组织就希望其暂不入党。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莫雄)

1934年1月,经过昔日好友杨永泰的举荐,莫雄得以出任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重新掌握了军权。

这个身份让其得以参加蒋介石的“铁桶计划”。

“铁桶计划”详细到让人头皮发麻,若是不将消息传给共产党,那对于共产党来说无异于一次灭顶之灾。虽然不会说是全军覆没,但必定损失惨重。

因此,在会议结束之后,莫雄就冒着生命危机将“铁桶计划”交给了保安司令部的秘书,同时也是共产党联络员的项与年。

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莫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项与年。[OL].

王作化,王晋阳。一份绝密情报促成红军长征【J】。世界军事, 2006, 000(010):48-50。

来源:奇妙故事会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实录:一次就杀了1万多人!

    来源:《文史精华》2006年第02期作者:何立波原题:《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贺龙回忆:“夏曦白天捉人,夜里杀人。捉人杀人都没有材料根据,都是指名问供,即使在战斗最...
  • 杨尚昆披露“庐山会议”真相

    杨尚昆披露“庐山会议”真相

    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办公厅一些老同志建议把它列为《杨尚昆回忆录》的一章,得到杨尚昆的同意。1996年12月,1997年3月、5月,杨尚昆三次同...
  • 关于毛泽东的国画集萃

    来源:红军旗
  • 王彬彬: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

    摘要:人们习惯于认为,潘汉年当初如果没有擅自见汪并长期隐瞒此事,就会终身太平无事甚至官运亨通。这是大错特错的。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即便没有擅自见汪一事,也决不会善终...
  • 1973年河南林县,42张红旗渠老照片,修建过程震撼人心!

    1973年河南林县,42张红旗渠老照片,修建过程震撼人心!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
  • 1955年,潘汉年在北京饭店被秘密逮捕,陈毅怒斥:糊涂,不可原谅

    1955年,公安部忽然派人秘密包围了北京饭店。当天有不少客人在,这个突发事件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北京饭店进了什么通缉犯?不久,公安部的同志从北京饭店带走了一个男子...
  • 工运史话丨忠诚与背叛——英雄夫妻与叛徒夫妇

    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中央特科的闲棋冷子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们:叶子龙发明“圈阅”制度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西路军始末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东晋在偏安一隅近百年之后,被大将刘裕夺了权,司马氏所建立的王朝彻底宣告灭亡。而刘裕在建立政权前后,曾对司马懿的后人大开杀戒,不仅将...
  • 洞房杀妻...曲折离奇的北宋民间故事

    01北宋年间,江南柳庄有个秀才名唤柳忠,以教书为业,在当地颇受好评。妻子柳王氏诞下儿子柳雁,产后血崩离世。留下父子相依为命。自家日子不好过,但生性善良的柳忠还是收养...
  • 印尼华裔被没收全部财产,这个巨富家族倒在了第三代

    封面图 |《向东是大海》剧照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个非常传奇的华人家族——黄仲涵家族。它的兴衰之谜,长时间里,被许多历史...
  • 辱毛的高氏兄弟高兟被捕,清算河殇派任重道远

    据“重庆晨报”视频号报道,高氏兄弟高兟,涉嫌侮辱英烈罪被捕。高兟及其兄弟靠丑化、侮辱伟人的所谓“作品”长期被西方政治需求所用,并被西方捧为当代“艺术家”。2008年12...
  • 一个黑帮组织如何控制一座城市?

    一个黑帮组织如何控制一座城市?

    漕运清帮与太湖枭党作者 | 竟陵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清帮的“摇篮”,清帮是罗教和漕运水手相结合的产物。然而清帮产生的地理位置是大运河的南端,即苏浙地区、杭州一带。为什...
  • 1995血雨腥风

    壹1994年我10岁,住在长沙西郊的国营老厂家属区里,厂区东面有一大块当地政府修建的“经济开发区”,一直招不到商,就空空荡荡的闲置在那里。直到1995年冬天,“开发区”突然...
  • 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

    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

    一收了天下人的兵器,把六国的贵族和有钱人都弄到咸阳来,秦始皇还是不放心。秦始皇开始了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都从咸阳出发,其一东达燕...
  • 看清中俄关系本质,别被表象迷惑

    老美非说我们暗中支持大毛,被耿鸿胪怼的哑口无言。说实话,我们如果真的军事支持大毛,俄乌战争就不是如今的局面。那么,为啥这3年,我们就是不下场?难道我们不懂“唇亡齿寒...
  • 简述田氏代齐经过

    简述田氏代齐经过

    公元前672年,陈国的陈宣公杀死太子御寇,立公子款为继承者。在政治斗争的舞台上,相互依附的势力总是会唇亡齿寒,一方出事另一方也难以自保。陈完,当时身居高位的公子,明白...
  • 二里头已发现74年,西方为何仍否定夏朝?夏朝记录缺失是否是因为秦始皇?

    二里头已发现74年,西方为何仍否定夏朝?夏朝记录缺失是否是因为秦始皇?

    夏朝在古代通史当中是一个绕不开却又无法言明的政权,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发出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说明,孔子是坚信夏朝的存在的,但同时...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