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繁体

1935年1月15日,遵义子尹路一幢两层的花园洋房。

一场载入史册的会议在这里举行,这是决定红军命运的一次会议。

在持续3天的会议中,红军的主要将领大部分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最高领导人博古。

因为,短短的三天时间,这位年仅28岁的年轻人就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起落。

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遵义会议会址

博古,原名秦邦宪,江苏无锡人,与将领林彪、粟裕、萧克等人同岁。

秦邦宪出身于书香回家,虽然父亲早亡家境衰落,但是秦邦宪还是顺利读完中学考入上海大学,在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人影响下加入了组织,并在19岁时经受住了被捕入狱的严峻考验。

被组织营救出狱后,秦邦宪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并认识了颇受莫斯科青睐的王明(陈绍禹),后来和洛甫(张闻天)、王稼祥、凯丰(何克全)等人成为“28个半布尔什维克”。在苏期间,秦邦宪取了一个俄语名字“博古诺夫”,四年后回国,即化名“博古”。

当王明在莫斯科支持下扶摇直上时,博古在组织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1931年10月,王明离开上海,出任驻莫斯科代表。临行前,特地将24岁的博古安排进核心层,还推心置腹彻夜长谈。而王明到苏联以后,博古又成为国内接受莫斯科指令的唯一人员。

1933年初,顾顺章的叛变让上海的地下组织无法继续生存,博古等人离开上海前往江西苏区,途中结识了莫斯科派来的顾问李德。博古被推举为最高负责人后,把李德推到了最高军事指挥的位置。

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李德

但是,只会机械执行王明指令的博古对军事一窍不通,而没有实战经验的李德又是一个吃洋面包的“赵括”,两个对苏区和红军一无所知的人绑在一起,注定了只会给苏区和红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让主力红军被迫走上漫漫转移之路。

起初,军事指挥“三人团”李德、博古和周公负责,但是过了四道封锁线尤其是湘江一战,红军损失大半,苏区出发时的8.6万人只剩3万余人。面对被鲜血染红的湘江和漫山遍野的尸体,被悲痛、负罪、内疚和惶恐等复杂情绪包围的博古下意识地举枪对准太阳穴。

路过的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一声断喝,博古一愣神枪被夺下。年长八岁的聂荣臻耐心地劝告他: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冷静敢于负责任。正是聂荣臻这一番话,给了博古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但是,此刻红军上下对“三人团”的质疑达到顶点,而博古的战友洛甫和王稼祥都站到了主席一边。遵义会议上,周公率先作了自我检讨,这让“三人团”的老大博古措手不及。

主席对“三人团”第五次反“围剿”所犯的错误做了概括: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和撤退中的逃跑主义。这一发言得到洛甫、陈云、王稼祥的支持,也得到朱老总、刘伯承、聂荣臻等红军将领的拥戴,支持博古的只有同一战壕的凯丰(何克全)一人。

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长征途中的周公、主席和博古

遵义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改由周公、王稼祥、主席三人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为了保持红军领导层的稳定性,遵义会议同时决定博古留任。

但是,心神不定的博古完全不在状态,洛甫提议由主席担任负责人。

主席考虑到红军的团结和稳定,认为有“明君”特质的洛甫担任组织负责人更为妥当,自己可以做一些具体工作。同时为了做好博古的工作,建议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周公亲自和博古做一番长谈。

对于博古来说,周公对于他是一个既爱又恨的角色:

说“爱”,是周公先后辅助了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和自己,而周公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始终甘于人下默默做事;说“恨”,是因为关键时刻周公向理不向人,让自己和李德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所以,当看到周公趁着夜色来到他的住处时,博古似乎有一丝的诧异。

周公没有和他谈工作,而是关切地询问他吃不好、睡不好的原因。周公比博古大9岁,十年前就被中山先生委以重任,协助蒋氏筹建黄埔军校。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南昌起义,都是周公领导。

博古似乎悟到了什么,痛快地让周公有话直说,不用拐弯抹角。

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陈独秀

见博古如此爽快,周公也单刀直入:我们的对手是蒋氏,在我看来,此人极难对付,除了毛,包括你、我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为了革命事业,我们应当共同辅佐他担任最高负责人。”

见博古若有所思,周公顺势说到:“你我都是吃过洋面包的人,但是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理想主义过多而对国内的情况了解太少。以前我辅佐过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或者书生意气,或者英年早逝,或者叛变投敌。而从革命实践斗争来看,你、我都不适合当领袖。”

遵义会议后一直有些心灰意冷的博古,也被周公的坦诚相见所感动,默默点了点头。

周公见他已有所松动,就和风细雨地和他聊起了自己所熟悉的陈独秀、瞿秋白和向忠发:

陈独秀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元老”。周公本人也是在陈独秀《新青年》感召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周公身边几人被巡警打死,陈独秀闻讯马上派人前来探视,得知周公安然无恙这才放心。

但是,陈独秀始终没有认清蒋氏真面目,“中山舰事件”、“上海三次武装起义”和“四一二事变”之后,有三次向蒋氏反击的机会,但毛同志、周公等人的正确建议,都被陈独秀一一拒绝。

陈独秀被莫斯科解除职务后,瞿秋白、李立三、项英等人或者担任组织负责人,或者担任军事负责人,但是,都不是蒋氏的对手。至于混进革命队伍的向忠发,后来的事实证明其节操碎了一地。

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杨之华、瞿独伊、瞿秋白

周公的彻夜长谈,终于让王明的“铁粉”博古醍醐灌顶。

博古终于明白,红军要找到正确的出路,要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组织要战胜阴险狡诈、实力强大的蒋氏,没有正确的领导是不可想象的,而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被誉为“美髯公”的周总在外事处理上纵横捭阖,一夜之间就让博古心服口服,从心底接受了主席取代自己和王明,领导红军继续前行的事实。而湘江战役唯一的好处,就是大功率电台被敌军炸毁,红军与莫斯科失去了联系,只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遵义会议后,周公与博古彻夜长谈:和蒋氏斗,你我都不是对手

1934年2月5日夜,也因为博古的下台而被载入史册。洛甫(张闻天)暂代总书记一职,而主席重新回到红军的指挥岗位,并用“四渡赤水”的神话,演绎了绝地反击的经典案例。

从此,红军在主席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陕北,走向西柏坡,走进北平。

作者:相忘于江湖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刘力贞——怀念我的父亲刘志丹

    刘力贞——怀念我的父亲刘志丹

    怀念我的父亲刘志丹刘力贞1936年4月,我父亲刘志丹在东征前线牺牲。我对他的怀念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有所减弱,相反随着我自己斗争经历的增长,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了。...
  • 栗战书: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

    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这是叔父最后一次寄给家人相片时的附...
  • 1979年2月17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

    46年前,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社论,决心彻底打掉越方的嚣张气焰,护我领土安危,佑我华夏威严。是可忍,孰不可忍——...
  • 邓小平早期隐蔽斗争二三事

    邓小平早期隐蔽斗争经历,主要集中于1927年7月至1929年8月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期间。这一时期,作为中央秘书、秘书长,他不仅参与和领导秘密工作,还亲力亲为地执行过许多具...
  • 东北抗联简史

    东北抗联简史

    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忠魂: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数月间,东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举...
  •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河北省委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原文)丨历史文献

    1951年12月,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开除刘青山、张子善的党籍,并向华北局报告处理意见:“我们一致意见处以死刑。”华北局将处理意见上报中央,提议“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
  • 张国焘夫人杨子烈细述张国焘出走后延安的余波

    杨子烈(1902年12月9日—1994年3月27日),湖北枣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活跃人物。1921—1923年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秋与徐全直等在湖北省...
  • 当年“庐山会议”前后,九大元帅如何对待彭德怀?

    庐山会议彭德怀元帅语录:“我这个人就是爱放炮,也伤过不少人。我认为对的,我总是要讲。去年工作中出了不少问题,现在常委同志都没有讲话,我讲一下也有好处。挨点批评,我...
  • 鲁迅的作品逐渐被移出教科书

    鲁迅的作品逐渐被移出教科书

    "深蓝天空下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这帧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文学图景,正在新版教科书中悄然褪色。曾几何时,鲁迅的17篇经典如《阿Q正传》《故乡》等,构...
  • 荣智健:我的父亲荣毅仁

    荣毅仁有四女一子。长女荣智和自小独立刻苦,自信知命,如今的她儿孙绕膝,安度晚年。次女荣智平继承了家族的低调谦和,不喜喧闹,和大姐一样,生活在上海,过着平凡的生活。...
  • 邓公谈到首批赴美留学生:我不要他们回来!当我听到这句话,已是泪流满面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说:小平有一个划时代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彷徨茫然的时候,我会时常重读这篇讲话,特别在小平诞辰或者逝世纪念日,...
  • 苏轼的一生:永远不要细嚼人生的烦恼,人总要自己治愈自己

    苏轼的一生:永远不要细嚼人生的烦恼,人总要自己治愈自己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作者:洞见CC公元1097年,苏轼因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海南。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雷州。双方被贬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
  • 功过后人评:回忆1984年中美高层互访成果及前总理赵紫阳访美行程安排

    功过后人评:回忆1984年中美高层互访成果及前总理赵紫阳访美行程安排

    赵紫阳(1919年10月-2005年1月17日),河南滑县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赵紫...
  • “阴阳” ——中国人的思想 无可复制

    摘 要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
  • 白人运输黑奴时,为啥要把黑人扒个精光?真相很残酷

    白人运输黑奴时,为啥要把黑人扒个精光?真相很残酷

    有些西方国家至今仍回避着对三角贸易的深入讨论。我们在审视整个人类发展史时,有必要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段历史。这一时期的贸易活动,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复杂网络...
  • 文人与种菜:最爱天真味,微物观不足

    文人与种菜:最爱天真味,微物观不足

    在北宋以来的文人画传统中,“菜”这一题材一直受到别样的重视,尤其是元代以来,画菜成为文人画中主流的形式。北宋苏东坡是少有的一位“知...
  • 当暗杀成为信仰

    当暗杀成为信仰

    1古波斯大致在今日的伊朗一带,包括小部分的阿富汗,现在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但并不自古如此。在公元七世纪中叶(唐高宗年间)阿拉伯灭波斯之前,那儿的人们信的是祆教(祆 音x...
  • “一带一路”的格局有多大?看完震撼了!

    “一带一路”的格局有多大?看完震撼了!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数次全球化浪潮皆因海而起。西方海洋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迅速发展起来,但内陆国家却长期被剥削、被掠夺,一直深陷贫穷的恶性循环。For centuries globali...
  • 1979年,朴正熙被杀细节

    2023年岁末,一部韩国电影《首尔之春》引发热议。本剧是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系列韩国的真实政治事件改编而成。《首尔之春》的主角虽是由黄政民饰演的全斗焕,但被...
  • 集体劳动出工不出力?看,这才是以前农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958成立人民公社后,农村的每个村叫作大队,大队下面又分为若干个生产队。比如现在的××县××乡××村,当时的称呼是:××县××人民公社××大队第×生产队。对农村以前...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