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一位西安的朋友,留言说,(古时候)贪官以文官居多,武官少。
哪有这么一说?不好说。这,得从卖官鬻爵说起。
卖官鬻爵,自古就有。有卖,就有买;有买卖,就有借贷。如果想买官,一时没钱,又凑不足,或者根本拿不出,就得借钱。那,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自古就有了专门从事这方面借贷的买卖。当然,借钱放贷给买官的人,利息都不低。买官的人,成功入职之后,只要缺位不太差,一般都能还上“高利贷”,往往还有剩余。当然,这个买卖的风险也不低,万一买官的人被人告了,或者翘了,那就血本无归;而且,这样的借贷,还不好名正言顺地追讨,如果买官的人赖账(官当大了),也有本钱打水漂的可能。
所以,那时候,买官卖官就是生意(多数皇帝都是同意的,甚至亲自命令的),所以,做官就是将本求利,没有不贪的道理。你想,借钱买来的官,上任之后,还背着一屁股的“高利贷”,自然捞钱心切,这样的官,那时候称之为——债官——债官到任,人见人恨。
当然,债官也分文武。只不过,借钱买来的武官,称之为——债帅,就是负债买军头做的人。文官,可以执掌一方,有地皮民膏可以搜刮,收益稳定,市场向荣;武官,虽不能搜刮地方(个别朝代除外),但,好处也是不少的。最差,也能喝点兵血,克扣军资,吃空饷。
有时候,还可以凭借军事特权做买卖,获利也不小。一般来说,只要上面管得不严,武官捞钱的机会也一样不少。
你看,怕人反叛、不怕人贪污的宋朝。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不仅对文官,网开一面,对武将的贪腐,也多有纵容。
用贪腐换取忠心,在老赵家看来,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于是,杯酒释兵权之后,交了兵权的将军们,在皇上的鼓励下,大张旗鼓地做起了买卖,实则聚敛捞钱。
你看,石守信为了打消皇帝的顾虑,放弃兵权后——专务聚敛,积财钜万(详见《君臣,斗》)。而,那些兵权尚在的边将,即使欺男霸女,掠人钱财,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时候还会亲自出面,为他们开脱。至于军队经商,更是没人来管。
所以,那时候,武官捞钱,就算被人举报,也不是一个涉及政治正确的问题,大多都是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宋朝的军队就成了一个能生钱的机器——打仗不行,买卖却做得风生水起。
商人做买卖,贩运沿途都要交税,但,军队贩运,只要说是军用物资,谁敢阻拦?不仅不用交税,运费都可以由国家负担。
一些聪明的商人,很快就看出了门道,买通军头,打着军队的旗号做买卖,对半分利。上面有人、后台够硬的大军头,做买卖、开酒坊,只要找个能干事、有脑子的“职业经理人”,加上拥有运输方面的特权,干活无须雇人,直接用手下的士兵,几乎没什么成本,没有不盈利的道理。
当然,他们的“生财之道”,还有很多。自己做买卖,用士兵干活不说,还把士兵租给有权有势的高官,无论是修建园林,还是造大宅子,动辄上百上千。小一点的军头,除了参与到长官的生意中,分一点余沥汤水之外,还有一项进账,就是可以做工头,获得额外赏钱。对于找士兵干活的主家来说,雇士兵干活,显然要比雇街面上的工人要合适得多——只要付给将军一份钱,同时给监工的小军头一点赏钱,就可以了。
这样有利可图的“生意”,当然会趋之若鹜。比起其他朝代,军官只能靠喝兵血、克扣一点军饷,宋朝的军官们,可谓是天之骄子,活得自在潇洒。尽管,宋朝重文轻武,武官的社会地位不高,但,钱一点也不比文官少。武官能获利,自然就有买卖。
更何况,任何朝代的科举制,多只是样子,做官升职,不靠考试,也未必靠军功。而且,武官的卖官之门,从来都是敞开的。帅,可以买,买来的帅,下属的军官若要升职,自然也得买,就这样一层一层地买卖,直到所有的军职都成了“商品”。如果偶尔冒出一两个不贪钱的,所有军头都会看你不自在,不知不觉,你就成了众矢之的。
后来的命运如何,就不用多说了。但,军队是用来守疆卫国的,由这些大大小小债帅组成的军队,当然打不了仗。
一般来说,战争,是一个自然的竞争淘汰的过程,或者是王朝因为军队不行,被人灭掉,或者是军队自然淘汰,优胜劣汰。只是,宋朝有些奇葩。
它,所处的环境很奇特,北方的游牧民族,无论是契丹还是党项(西羌族),都没有霸取中原的志向。无论宋朝的军队怎么不中用,屡战屡败,都不用担心被人灭了。
老赵家有的是钱,他们用金钱收买的方式,缓解边疆的危机。只要定期送上金帛,北边也就消停了。
而,朝廷花大钱养兵,真正的忧患,却是——军队的反叛。越是贪腐的军头,皇帝就越是放心。你看,北宋那么多败军之将,很少有被砍头的,顶多罢官,罢官之后,不久又会官复原职。直到北宋被金人灭了,军队才算有了一点战斗力。而,南宋小朝廷刚刚坐稳,就跟金人签了屈辱的和平协议,于是又马上削武将的兵权。
对于不贪的岳飞,朝廷当然不放心,非弄死他不可。
但,对于像张俊、田师中这样又贪又庸的将领,朝廷却喜欢得不得了。你看,张俊执掌前线兵权长达20余年,恩宠不衰;田师中退休之后,还申请全额退休金,朝廷居然也答应了。所以,只要军队对内还有用,朝廷宁可使用贪腐的债帅,而不要清廉的将领。因为后者得军心,能打仗,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现在想来,那年风波亭发生的事,一点都不奇怪了——即使没有秦桧,也会有赵桧、钱桧、孙桧、李桧,即使没有这些桧,岳飞的同僚也会弄死他。
写在最后:
世有债帅,就没有岳飞;
世有债帅,就不能有岳飞。
十三
一位成都的朋友,看过“贪官”系列后提醒我,还有一种——涉黑的贪官。
好吧,那今天就聊一聊——这种“货色”。
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种颜色。无疑,自古以来,扫黑确实大快人心。你看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任由黑恶势力发展,不仅地方政府失效,正常的社会秩序沦为黑道秩序,还可能让老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特别是扫黑必先整顿当地政府的权力部门,从治吏、反腐打击黑社会保护伞入手,连带着整治了——老百姓最为痛恨的——警匪勾结、官商勾结等难题。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对地方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放眼世界,任何一个有着正常市场秩序的国家,都不大可能真的把黑社会彻底铲除。
实话说,能够让黑社会相对彻底消失的地方,往往都是历史上的——极权国家。
你看,意大利的黑手党,从来都没法治,后来墨索里尼上台,才销声匿迹。但,扫黑如果扫到这个地步,就有点“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了,而且很容易伤及无辜,甚至损害正常的市场秩序。打个比方来说,黑社会就像癌细胞,如果想要彻底杀灭,势必损伤好细胞,以及身体。所以,多数的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把黑社会控制在危害比较低的存在状态,使其不构成大害即可。
要做到这一点,理论上不难,只要从严治警,严厉打击政府强力部门跟黑社会的勾结行为。你看,以前英国佬治下的香港,一度警方跟黑社会深度勾结,后来痛定思痛,成立了廉政公署(ICAC)之后,加大了治警力度,才切实切断了警方跟黑社会的联系。后来的香港,古惑仔们当然还在,但危害却小多了,一般市民感受不到黑社会很大的威胁,城市秩序,也比较稳定。
也就是说,扫黑——关键是要扫掉来自政府强力部门的保护伞。
当然,自古以来,我们也一直都存在这种颜色,其要害和核心,是酷吏和官府官员涉黑,他们不止充当保护伞,而且把这种颜色当成工具。
一般来说,这些腐败分子,出于获取额外利益,充当保护伞,暗中支持、纵容这种颜色从事黄、赌、毒等违法活动,或者欺行霸市,垄断某些特殊行业,掠夺超额利润,坐地分赃。
当然,这属于世界范围内涉黑的共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涉黑的酷吏或者官员,都差不多是这样的。
但,我们的酷吏和官员涉黑,还有特殊的国情。
在某些地方,某些情况下,官府利用这种颜色,往往出于所谓的“公务”需要。你看,过去,一些地方的税费征收、征地拆迁,甚至对付群体事件,都利用这种颜色。后来就形成了一条“食物链”——官府怕刁民,刁民怕黑色,黑色怕官府。一物降一物,官府要对付刁民,就得动用黑色。
也许,这样的利用,官府也很无奈。但,这样的利用,等于是打开了潘多拉的匣子——放出了这种颜色,再想收回去,就相当困难了。当然,当下一时可以应付眼前的“公务”难题,但,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官府形象的破坏,对民心的践踏,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所以,扫黑扫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最根本、最实际的就2个:
1、扫掉黑色的基于利益形成的保护伞;
2、切断所谓官府事务与黑色的联系。
揪出1,当然大快人心;解决2,能揪出1,还能长治久安。
写在最后:
2更快、更高、更强。
来源:82年的老周(微众号)作者:老周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一大会场突遭搜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马林和尼克尔斯...
-
这个家族有着千年的历史,曾是王族。在沉默了几千年后,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整个中国。这个家族是吴越的钱家。曾...
-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之一,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青海省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可以说是中华水塔。那么,如此...
-
编者按:2022年,乌克兰危机牵动人心。乌克兰危机升级源于美西方在地缘政治领域对俄罗斯不断施压、步步紧逼,是双方长期积累的矛盾爆发的结果。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
-
何为十字军,为何要前后发动八次东征?一文彻底搞清十字军东征的来龙去脉
无论是否熟悉欧洲历史,你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算得上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个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了,甚至是没有之一。欧美的影视剧中也不乏关于这段历... -
蔡英文家族历史令人咂舌,她为何冒死搞“台独”?原来是汉奸家族
长期以来,蔡英文的后台——蔡家,这个大家族的发迹史始终是一个谜,蔡家人自称“白手起家”的清白商人,但岛内对此却不屑一顾,知情者只唾一句“汉奸窝”。进军政坛下的豪门... -
前不久战忽局政委金灿荣教授质疑了西方的伪史问题,这个在网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其实西方伪史的问题,十几年前,我早在大学期间就了解过,那时候是一个叫何新的教授,他质疑希...
-
历经数个朝代的更迭,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朕”这个自称词却亘古不变。为何古代皇帝会挑选“朕”来自称,且后世的皇帝也没有更换?古...
-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伪军部队,多达百万的伪军极大的弥补了日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对我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伪军战斗力远不如日军,但当时我军太...
-
向来勇猛的林彪,为何始终反对出兵朝鲜,邓小平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原本只是一场民族内战,可因为美国的缘故,硬生生将中国卷入了这场争端。这仗是非打不可了。毛主席一下子就想到了林彪,无论是从才能还是资历上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