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可能,我今天所说的有点美好,有些理想化,就像《人民的民义》和《狂飙》电视剧的结局一样,完满(如果按照原著来,估计上映不了)。
按我们小时候“好人坏人”的分法,坏人那么多,还那么齐心抱团,好人也不少,但就是心不齐,散沙一盘,好人如何打败坏人?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原著,结局之所以完满,是因为一个共通点——反贪需要联盟。
你看,电视剧里的好人们,都要经过一系列漫长的“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的内斗、明确“自己应该站哪一边”的世界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价值观之后,找同类、结成盟。你看,省委书记沙瑞金、市委书记李达康、检察长季昌明、反贪局长侯亮平,还有那些不堪忍受贪官欺诈的群众,正是这些人组成的联盟,才最终把贪官集团绳之以法,仅仅靠某个人、单一阶层是很难做到的。
绝不姑息纵容的当权者
这个我在之前的推文里,说过好多次了,当权者对反贪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纵容,无论怎么反贪,都无济于事。
你看,康熙。
实话说,康熙,其实是一个非常讨厌,甚至痛恨贪官的皇帝。可,他痛恨是痛恨,有很多时候,在“处理贪官”和“从有能力的贪官那里获利”的抉择中,会选择后者,常常是姑息纵容的态度。
你看,陈道明演的《康熙王朝》,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了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心痛疾首。朕有愧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还有你们,虽然每个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你们就真的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有些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拿出来晒一晒,洗一洗,给拾掇拾掇……”
看过这段的人,都大呼过瘾,康熙把这些贪官给痛骂一顿,也表达了自己对贪污的重视。可,在憎恨的同时,他还是表达了对贪官的姑息。他知道朝廷里还有贪官,而且还是大贪官,比如索额图这些人,但他没有选择马上把这些人揪出来,依法严惩。而是,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觉得这些贪官对自己还有用,所以选择了“悲壮”“有人情味”地收拾一部分人、放过一部分人。
这就造成了,康熙虽然痛恨贪官,却在执政期间,贪腐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尴尬局面。
你再看,雍正。
雍正继位后,吸取康熙在反贪上的教训,对待贪官绝不容忍,不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出,依法处置,绝不留情。雍正除掉的最大的一个贪污集团,就是“八爷党”(以八王爷——胤禩为核心的派系)。
当然,有不少人说,雍正收拾八爷党,是因为心狠手辣,没有容人之量,是为了铲除九子夺嫡的余孽。可,雍正刚登基时,他非但没有打压八爷党,还把这些人都升职了,而且把八王爷直接升任为和硕亲王。后来,雍正之所以会收拾八爷党,是因为这些人贪得太过分了。
最典型的就是,八爷党一伙,凭借着掌握财政的权力,在制钱上做手脚。原来制铜钱,铜和铅的比例是五五开,后来直接改成铜六铅四,然后,一些奸商就把这些铜钱溶化,造成铜器再高价出售,直接造成当时的通货紧缩,百姓无钱可用,只能以物易物。
雍正忍无可忍,最后灭了八爷党。正因为雍正的铁面无私,对贪污零容忍的态度,导致当时多数的宗族,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对他很不满意,最后,雍正落下了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正因为这样,历史上留下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总体来说,吏治还算清廉。
所以,过渡到他儿子——乾隆时期,才有了盛世。
不畏强权、尽职尽责的监察者
实话说,历史上有反贪执念的皇帝,不少,但,绝对清廉且严格执法的监察者,不多。对于官员的监察制度,其实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了类似于我们现在中纪委这样的反贪机构。所以,20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监察者能否尽职,对反贪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看,历史上有不少的青天,比如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都能起到让贪官害怕、收敛的作用。但,这里面戏剧编撰的成分居多。我给大伙儿说一个历史上真实的例子。
你看,钱沣。
钱沣是乾隆年间的官员,后人称他为——打虎猛将。当时的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是和珅的死党,贪污勒索是家常便饭。对于这俩人的劣迹,官场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没人敢管,一来是这俩人位高权重,属于封疆大吏级别,二来是他俩背后的大靠山,是乾隆的宠臣——和珅。你要举报他俩,告不倒,自己可能就要先倒霉。
所以,当时几乎所有的监察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但,钱沣真不一样。他一本奏章,递交给了乾隆,揭发此二人贪赃枉法。乾隆很支持,就派和珅、刘墉、钱沣前去调查取证。到了山东,三人去银库调查,抽取了十多封库银,看是否挪用公款,结果没发现什么问题。和珅就以此为由,准备草草了事,并且不许钱沣再继续查下去。
钱沣的官阶虽没有和珅高,属于和珅的下级,但,他不顾和珅的阻挠,坚持追查到底,结果,真让他找到了突破口——银两的成分不对。当时,政府的库银和市面上流通的市银,规格是不一样的,库银的纯度和质量都要比市银高。钱沣发现,抽样调查的这十多封库银,规格有问题,跟市银差不多,他怀疑,这是为了应付检查,从哪个商家银号里临时挪用过来凑数的。
随后,他就开始明察暗访,最后证实,库银早已严重亏空,存在贪污挪用的现象。仔细核对数额之后,大概总共挪走了200万两白银,一下就把国泰和于易简的罪名给坐实了。乾隆毫不姑息,下令把俩人问斩。事后,和珅也对着自己的一众党羽说,朝廷里有钱沣这号人物在,咱们的日子恐怕难过了……
和珅说对了,乾隆年间,最大的三起贪污案都是钱沣调查处理的。光是栽在钱沣手里的封疆大吏,就有十几人之多,甚至钱沣在去世之前,还搜集了和珅20多条罪状,为后来嘉庆扳倒和珅,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不得不说,一个不畏强权、尽职尽责的监察人员,太关键了,可惜,钱沣,太少了。
不再冷漠的老百姓
鲁迅曾反复说过,一个民族最怕什么?不是统治者腐朽,也不是官员腐败,而是怕民众冷漠,不敢发出反抗的正义之声。
如果老百姓不积极对抗反腐,一切都是白搭。当然,自古就有“民不与官斗”一说,但,历史上的广大人民群众,还真就从来没对贪污势力畏惧过。为什么?已经被逼到这份上了,要是再畏惧,不敢吱声,那日子就没法过了,人也没法活了。所以,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力量,积极地跟贪腐势力,斗争。
这一点,我们从古代文学作品的形式演变上,就能清楚看出来,大伙儿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宋朝之后,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唐诗和宋词,内容除了一些陶冶情操、寄情山水,就是忧国忧民,或者感慨一腔抱负得不到施展……都是跟一些国家大事和人生机遇有关。
这是因为唐宋时代,当时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皇室内部争夺权力、藩镇和皇权之间的争斗、外族抗争……这两个朝代,贪污腐败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唐诗宋词偏向浪漫主义,也是当时社会主流文化。可,从元朝开始就变了。元朝的皇室贵族,大肆掠夺、挥霍,大小官员都无耻贪赃,贪腐问题,激起了老百姓心里的愤怒。而,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就开始用笔墨向贪腐横行的世道,发起了挑战。由诗人、词人开始转型,成了杂剧作家,去编写元曲。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窦娥冤》,窦娥被贪官屈打成招,判了死刑,最后,六月飞雪。虽然故事是编的,可是官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确实在当时是时时刻刻都在真实发生的。你看,《窦娥冤》中经典的那一句——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明确表达了关汉卿的态度。
还有我们现在熟知的包青天。宋朝时期,包青天可没有那么光辉伟岸,也没那么出名,而是到了元朝时期,才“红”起来的。一来百姓希望,有清官出现,为民做主;二来百姓对贪官非常憎恨,迫切希望他们得到惩处。到了明朝时期,小说兴起,那就更加直截了当地批判讽刺各种贪腐问题。你看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其他三部,哪一部不是借小说内容,讽刺当时的社会问题?
《水浒传》随处可见贪官污吏,迫害忠良;《红楼梦》里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腐败,你看里面的薛霸(薛潘),打死人能够平安无事;就连《西游记》的结尾,两位传经的罗汉,都公开向唐僧索贿。
这些小说,绝不是我们现在诸多的网络小说,为了赚取流量、赚钱、出名,那时候写小说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跟贪腐做对抗。
这,也是为什么,鲁迅在看到他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麻木不仁时会那么愤怒。因为自古,中国的民众是敢于抗争的,即便经历过无数的侵略,中国依然存在。对于反贪,也是一样。中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化解入侵者的能力,也有一种内在的抗争那些非法行为的能力。所以,这些年拍的那些反腐的电视剧,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因为剧里面,群众不再像以往那样当一个看客,不再被动等结果,而是主动地参与了这场斗争,这是在用自己的态度跟贪腐说——不。
当然,有一说一,这需要执政者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保护和引导。只是不能在需要老百姓的时候,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需要的时候,就说“真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
写在最后:
好人不少,只是散,该如何凝聚在一块呢?我想,这是一个问题。
八
一位上海的老朋友,提醒我——好久没写“贪官”了。
那就,写吧。
北宋有钱,富得冒泡泡,但也经不起几任皇帝的折腾,传到第六代宋神宗——赵顼手上时,会计跟他说——国库没钱了!这个20岁的小伙子,慌了——接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他跟会计一起查账,找原因,谈何容易啊?北宋已经走过了108年,那就得一代一代地查,一年一年地查。终于明白——人口增幅过大、官员和军队冗杂臃肿、民间贫富差距太大、先祖们挥金如土……
赵顼跟大臣们商议,大伙都忧心忡忡,心里都清楚,表面看繁花似锦,实则烈火烹油、富而不强,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任何抵抗风险的能力)。
他对大臣们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意思是,必须改革,不改不行了。于是,赵顼带头紧衣缩食,连给他爹(宋仁宗)休坟的钱都省了下来,准备改革。那,怎么改?谁来改?
赵顼想到了——王安石。
作为志向非凡的人,赵顼和王安石可谓是惺惺相惜,早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上过万言书,力谏改革,可惜石沉大海。于是,赵顼找来王安石,抛出橄榄枝——老王,干不干?王安石眼看着自己事业的“第二春”来了——干!于是相差20多岁的君臣二人,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摩拳擦掌,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
现实总是残酷,设想总是美好,怕就怕——分道扬镳。
在王安是的改革方案里,免役法是一出重头戏,这是针对沉重赋役想出的一项改革。服役,相当于老百姓为朝廷进行的一种义务劳动。为了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老百姓就需要无私一些,将自己的财力无私地奉献出来。
而,北宋时期,由于差役的种类太多了,导致百姓们十分困苦,有苦说不出,说了也没用。
所以,王安石针对这一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改革不但阻力重重,最后还一败涂地。不但各地的大小官员反对,就连他一直牵挂于心的百姓,最后也集体进京上访告状,还在他家门口聚众闹事,真是当头一闷棍,背后一板砖。这时候的王安石,虽有点乱了阵脚,但依然坚持。
他认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在他看来,老百姓暂时的利益受到损失,是为了日后得到更多的利益。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原本天地可鉴、忠君爱民的改革,却帮了腐败的大忙。
你看,改革中的——青苗法。
青苗法,是让老百姓在春天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能够吃到粮食、不饿肚子而设立的。当时的百姓,为了缓解困顿,会去找有钱人家借钱借粮,等自家收了粮食,再加倍偿还。为了保障农民和国家的利益,青苗法由国家代替老百姓个人去完成这个操作,利息比富人收的还低。本想着,这样一来,既能减轻农民的负担,又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一举两得。
没想到,实施起来,却不尽如人意。
在王安石看起来的低利息,落实到民间,经过中间官员的层层盘剥,最后实际上比原来富人所收的利息还要高,而,由于青苗法的实行,使得这种“利民”政策成了一种官府垄断——老百姓只能向政府借钱。
一如既往,政府的手续、流程总是很冗长,特别麻烦,要一层层地通报、审批。这样一来,等到粮食下发,老百姓早就饿死了。即便能得到粮食的老百姓,也要忍受更为残酷的剥削。如此,王安石的变法悄悄地演变成了——帮政府做生意。
这样,在官官相护的情况下,自然就造成了腐败大行其道。不但老百姓没有减轻负担,反而让那些地方官中饱私囊,增添了油水。而,王安石不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推波助澜”。为了顺利推行新变法,王安石给各地下达了硬指标,规定了每年必须贷出的金额数量。这样一来,地方官就只能硬性摊派,许多不需要借贷的百姓,也不得不贷款,长此以往,老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
那些腐败的官员,才不关心民间疾苦,好不容易逮住了这么好的“商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贪官们戴着推进新法的“帽子”,以为朝廷完成指标为己任,大肆吞食老百姓的钱财,从中渔利。
如此,王安石的变法,非但没有利民,反而怨言四起,国家财政没有增收,反而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实话说,腐败猖獗,虽然不是王安石的初衷,但与他脱不了干系,最终的变法失败,不得不说,也是王安石考虑得不够周全。
历朝历代,向来如此——变法,是阻拦不了贪官捞惯了钱的双手的,他们不怕不变法改革,更不怕变法改革,只要手里有权,上面一有政策,他们就有“对策”,总能雁过拔毛,吃得肚圆肠肥,喝得眉飞色舞。
写在最后:
王安石,想要反腐,却还是没能玩得过贪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 不凡成兆才 评剧百花谱韩伟:上一回我们说到,霸州红唱着保定老调闯进了北京天桥的...
- 转自网易公元 763 年,吐蕃匪兵入寇长安,大肆劫掠 15 天后扬长而去。仓皇出逃的唐代宗李豫终于雄赳赳气昂昂地「光复」京师、重掌中枢。为向天下证明盛唐并未远去、帝国依...
- 1、犹太人又被打了,这回是在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与特拉维夫马卡比的欧联杯比赛结束后,被荷兰球迷追着暴打了一夜。这场球迷互殴事件在国内已经上了某度百科,目前已造成10名...
- 来源:知乎APP作者寺内正道施从滨死的其实也一点不值得同情,第三次直奉战争中,施从滨手上也是有战争罪行的。冷知识:1925年第三次直奉战争时,因为战前和奉系的一系列血海深...
- 注:大盛魁,清代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大商号。外号“半个归化城”,与元盛德、天义德合称归化城的三大商号。1662—1722年(康熙年间),山西省太谷、祁县的王相卿、张...
-
2002年莱阳大案,两学生劫杀顶级科学家,改写了整座城的命运
“110吗?东关村水电办公室附近死人了!”2002年3月12日,山东莱阳一名行人下班回家,走到东关村水电办公室附近的一条巷子里的时候,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当时天色已晚,巷子... -
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石家庄演出涉嫌欺诈:名头是编的,搞错参演人…
去年年底,一个在中国国内被冠以“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这个唬人名字的外国乐团,在河北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他们在石家庄演出时,因为表演水平“太水”,气得现场的中国观... -
69年林彪重游井冈山,写下一首《西江月•重上井冈山》,毛主席看后批注:这是历史公案
来源:刘白惜-网易号1969年9月,林彪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且被写进了《党章》,在党内可谓是炙手可热,风头一时无两。这一年,他怀着异样的心情,重新登上了井冈山... - 一位郑州的朋友,看完《小人物大历史|如果“云”知道》,私信说——司马光心狠手辣,忒不是东西了,这家伙肯定也是个贪官!有一说一,按目前能查阅到的史料来看——司马光,...
-
中国式“暗网”社工库有多厉害?只是用手机号就能查出所有信息?
那是2014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微博上突然出现了一则惊世骇俗的消息——一个名为“我就是社工库“的网站被曝光!只需输入对方的qq号,便能轻而易举地查询到该号主的大量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