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报告文学:疯狂的海洛因

繁体
上页 | 6/6页 | 下页

三、触目惊心——毒品产供销

彻底戒断是如此困难。

谢谢国际肃毒专家森内博士1989年10月来瑞丽时及时提醒我们:完成戒毒过程至少要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朝吸毒,就等于把自己的影子卖给了魔鬼。

你将长期处于戒断和复吸的气缸活塞运动中,这个噩梦很长很长。

彻底戒断是如此困难。

除了吸毒者的主观因素之外,环境因素也异常复杂,其中最突出的焦点是毒源难清。

提及毒源不能不提及“金三角”。

这块神秘的土地长期与世隔绝。事实上,迄今为止全世界能进入金三角腹地采访的记者不会超过5个。那么,现在请你想象你已经站在金三角了——

发源于中国云南澜沧江的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边界后从东北而西南地向泰国北部奔袭而来。作为泰北、缅南界河的夜塞河却静静地从西向东流到索叻,并与湄公河相汇。

湍急的湄公河水夹着泥沙把夜塞河水的一部分倒卷入原来的河道,年常日久,就在两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属于缅甸管辖的广阔而肥沃的三角洲。早年,这块肥沃盛产玉米,后又间种罂粟。森林密布,野生动物繁多,地层中蕴藏着金、银、铜、铀和宝石等矿物,每年三四月,三角洲庄稼一片金黄,金黄的大地埋藏着无数的宝藏,故而人称“金三角”。

这是狭义的金三角,地处老、泰、缅三国交界处,面积12.6平方公里,离我国云南边界口岸打洛仅80余公里,它的标志是一座“金三角石牌楼”。

谁能想象这样一座牌楼:大理石质地,两根4米高的方柱掖护着雄伟的拱门,柱顶及柱基呈美丽的奶黄色。拱门高2米,支撑着一块浅咖啡色的石匾,上面凸刻着黑色楷体的泰文和英文:金三角。

这座牌楼位于缅甸——老挝——泰国边境的泰方一侧的清黎府昌盛县索叻区,它标志着狭义金三角的所在地,又是广义金三角的东南端的起点。

由此向东北、沿泰老边境,直到我国的边境口岸打洛就是广义的金三角,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比台湾(3.6平方公里)大4倍多。

它的形象是一只长筒军靴的阴影,主要部分在缅甸,同时紧邻着泰北,老挝西北以及我国的滇西南。人口近百万,种植鸦片的多为山地少数民族。

罂粟高约1米或1.5米,喜山洼湿润透气的碱性土壤,全株有白粉、无毛、叶大而长且圆,边缘呈缺齿状,粗看极似榨菜或雪里蕻菜。

这是一种对土壤和气温都很挑剔的植物,早晨喜日照,傍晚畏阳光,最宜气温20℃~26℃,初夏抽茎开花。红、紫、白艳若锦缎,主要品种为大花罂粟、北极罂粟和摩洛哥罂粟。

每年2~3月是金三角鸦片收获的季节。从打洛用望远镜观察可看到境外无数的罂粟蔓延到天尽处。

割鸦片泥的方法很像割橡胶。种植罂粟的拉佤族、掸族、拉乌族、黎族、瑶族、苗族、卡兰族的妇女在清晨太阳未升起时,即用三刃或四刃的薄刀在圆球形的果实上割破表皮,下刀的部位、深浅、刀法都极有讲究。然后把流入容器的渗出物收集起来,凝固晒干,制为片剂或粉剂即为“生鸦片”。熟制后的鸦片呈黑色,再经提炼即成海洛因。10公斤鸦片可炼成1公斤的海洛因。

没有比“金三角”更适宜种植罂粟和提炼精制毒品了,“金三角”制造的“双狮踏地球”商标4号海洛因为“世界一流产品”。

夜塞河默默地流淌着。自50年代以来,“毒品王国”已三易其主:国民党残军、罗星汉集团、坤沙集团。

每个集团都驱使穷苦的山地少数民族种植罂粟,收集鸦片,然后送交这些集团控制的炼毒工厂提炼精品。整个金三角年产海洛因达65吨。

设备精良的炼毒场均由香港和美国的国际贩毒组织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工程师。仪器精密、工艺严格,工厂设在崇山峻岭的山洞里,保密程度不亚于政府的军事基地。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设备如此先进又庞大的工厂竟被设计为可流动拆卸的。

这样的大型炼毒场不仅泰北有,老挝銮南地区也有,每年生产4号海洛因4吨,而世界最大海洛因消费国——美国每年的需要量不过是10吨。

60年代~70年代,“金三角”毒品对外转运和控制中心是香港和西贡。当时贩运分海陆两路。海路的主线路是:沿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柬埔寨而南下越南出海。但这条路线有两大障碍,一是柬埔寨和老挝交界处的湄公河上有一个世界上水量最大的“孔”大瀑布(平均流量每秒11610立方),任何船只到这个瀑布上游就不能通行,贩毒船必须舍舟从陆,从瀑布下游再乘舟沿河南下,辗转西贡;第二大障碍是,1975年柬埔寨和越南抗美战争的胜利使贩毒集团无法利用这条黄金通道。

贩毒集团因此不得不更着重利用陆路运输,经泰国内陆从暹罗湾运到香港或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泰国就此成为国际贩毒集团的“黄金通道”。

与此同时,泰国却在呻吟,全国显性吸毒者突破60万,占全国人口1%,每年需用92万年黄金购买毒品,国民体质大降,社会治安大乱……

泰国愤怒了。联合同样深受其害的马来西亚(全国吸毒人数逾40万),倾其国力痛剿武装到牙齿的坤沙集团。

1982年1月21日著名的“泰北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陆军突袭、坦克群、榴弹炮群、轰炸机、强击机、武装直升机、导弹——现代武器库里的家什几乎全用上了。炮声轰隆、火光冲天,世界瞩目。

空军出动。

成吨成吨的“2-4-D”洒向一望无际的罂粟田,48小时内,这些妖艳的二年生草本全部枯死。“金三角”赤地千里。

同样拥有导弹和大炮的坤沙部队溃不成军,全部退入缅甸的掸邦地区。

泰军的立体战争大获全胜。毒品南窜的路线基本堵死。炳·廷素拉暖腾出手来全力整饬国内的肃毒运动。

然而邻国的麻烦也开始了。

打开地图就很清楚了,缅甸的掸邦紧毗我国云南。坤沙这股祸水北溃后,撤至中缅边境。

现在轮到缅军征缴他们。然而掸邦是个很久以前就注定要出事的崎岖的高原,受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隆起的影响,高原上深壑密布,峻谷纵割,延绵数公里的“野人山”原始森林向有“世界盲肠”之称。坤沙集团扯起“民族解放”的旗帜,深得山地少数民族的拥护,加以缅甸国家官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剿毒因此连连遭挫,毒田日长夜大。

与此同时,缅北紧邻我国镇西边境的克钦族民族军等反政府武装也乘机扩展势力范围,为筹集军费竟也经营起制毒贩毒的无本买卖来。

“癌细胞”就这样移到中缅边境云南段来。据权威人士透露,沿中缅边境一侧的受各种反政府武装保护的炼毒厂竟然逾16座!其中仅瑞丽县和缅方接壤的141公里缅方一侧就有毒品加工厂13个!

南窜路线被堵,毒品成了疯狂的困兽,于是便全力向东线集结,破云南、下广州,转香港。

呜呼!云南首当毒锋。七千里森林密布的边境怎禁得起毒焰呈散兵线日夜渗透。

两国国界更多的地方只是一条小溪一座山包、一道田埂、一片疏林……

你是否记得前文提及的曼哏老汉的一句话:一道尿即可射过国界去。

四、怒江怒吼了

不能不“佩服”贩毒者的“智慧”。

毒贩K把密封精品塞足阴道,外面再封上污血斑斑的例假用品。

这种“下水道”战术显得早已过时,毒贩F常用的是将压缩毒品灌入不溶解胶囊内吞服入境,然后像承接金豆子似地承接自己的排泄物。胶囊溃破,虽有危险,但也保险:哨卡不可能对每个入境者都作腹部透视镜。

毒贩G则另辟蹊径,冒充军人,将一件棉布军大衣彻底吸足“海洛因浓汁”,然后晒干携带入境。

毒贩C更是匠心独运,特制一双景颇族式样的厚底空心夹层靴,将高度压缩过的4号海洛因嵌入夹层,携带成功后靴子还可以反复使用。

毒贩D的五百只菠萝中竟有近一半果心被挖去填入海洛因,手艺之高要不是正好遇到熟人强要他的菠萝,还不至于露馅。

嵌入红木制品、填入六畜肚肠、投入汽油箱内、封进雀巢罐头、混入肥皂粉、味精、砂糖……无所不用其极。

最猖狂最令人发指的是盗用军车和警车,里外勾结,大肆贩运毒品,身份硬得可以让你脱帽鞠躬!

除了上述的精品压缩携带,另一种主要贩毒形式即是武装押运,强行突破。

境外贩毒的武器装备并不亚于绿色贝雷帽部队。

总是月黑风高,总是森林小道,敌我遭遇战打得昏天黑地。

手提机枪、手榴弹是必备的,他们甚至拥有手提式火箭筒……

云南反毒战声隆隆,枪林弹雨。

暴利所在,贩毒集团不惜刀头舔血。

1公斤海洛因在金三角的售价是4000美元。到泰国则翻一倍,8000美元;到西欧暴涨到5万美元;最后到美国竟高达15万美元!有时鸦片歉收,美国的海洛因每公斤竟会卖到100万美元。有一年“金三角”每1公斤海洛因的“出厂价”值300马克,可是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后售价达70万马克,计“出厂价”的2300多倍!

要多么疯狂就多么疯狂。

忍无可忍的怒江怒吼了。

我边防、公安、海关设下了天罗大阵,按照“堵在境外,打在国内,消灭内应”的肃毒方针,频频出击,重点缉拿境外贩毒最活跃的章凤、畹町、瑞丽等地的走私团伙。

年年获红旗的地处德宏州的“云南省木康公安检查站”,仅一年就查获毒品11万克。

畹町市公安武警3年来破获毒品的走私案4700余起。平均每天破案4.7起。

国际肃毒组织的官员们高兴得频频致电祝贺。

1986年畹町边防武警和昆明公安协同作战,一举破获27000克的国际大案,世界为之瞩目,国际肃毒组织因此而一次性奖励中国公安部5000万美元。

然而云南肃毒,毕竟举步维艰。

滇西千里走马,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肃毒资金缺乏——

在J边防派出所,我们看到一支也许是世界上装备最破旧的边防军队。

摩托车几乎全是烂的,有一辆好像还是当年小日本的。

必须耐心地踩50下甚至100下才能点火,有的永远也踩不着了。

如此烂车,如何缉毒?

通讯设备同样令人扼腕:

我看到两台1970年的产品,算是对讲机、招风耳朵般的天线是一张铁片,除了杂音我们的耳朵什么也听不清。

某边防部门首长想到了南泥湾精神,于是身先士卒,大种甘蔗和蔬菜试图解决购置设备所需的资金……

至于我们的武器,照例属于军事秘密,特别是当我目睹贩毒分子被缴获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武器后,我几乎懒得介绍。

曾有人这样讽刺文学作品在美国日益商品化的倾向,说是世界上最短的短篇小说已在美利坚众合国诞生,它短到一个字——

钱。

然而,这样的比喻倘若移诸世界肃毒现状倒是再贴切也没有了。

说白了,肃毒就是打开国库。

并且永远别想再召回这些天文数字。

美国:

60年代由于越战影响吸毒情况严重加剧,20年后糜烂全国。目前全国吸毒人数300万。

政府每年用于肃毒的拨款据说高达200亿美元。

法律给吸毒者一次自愿戒断的机会,再复吸后则强制戒毒。

戒断后复吸率高达90%以上。

专家们耸肩摊手,只好采取姑息疗法:以美沙酮取代海洛因,力争把所有的4号客变成“美沙酮客”。

于是美沙酮瘾又大流行。联邦政府反正有的是钱,到处设点每天免费发美沙酮。

可谓之“孙悟空牵肠挂肚战术”,把有犯罪倾向的吸毒者转变成控制在医生手里的每日哀乞美沙酮的病人。但美沙酮是什么?美沙酮和海洛因就是大米中籼米与粳米的区别,不正是毒品换毒品吗?!

泰国:

吸毒者数字突破60万,全国戒断机构132所,每年戒断5万余人,复吸率高达90%。

政府每年耗资7000万铢,流失黄金75万两!

西德:

吸毒人数迄今已达10万人,政府投资的戒毒康复机构600多个,各种活动小组多达4500个,戒毒者的一切费用由政府包揽,因而政府仅戒毒拨款就高达25亿美元,加上肃毒费用更是令人目眩。

复吸率:80%

钱。

每个国家尽管国情不同,但肃毒非得耗钱。

据透露,经济滑坡重轭下的中国1989年拨给云南省政府肃毒经费相当于100万美元。

少花美元不一定办不了大事。我们开国也没有花掉多少美元。云层上有一片晴朗得永远不会休息的蓝天——

那就是人民,五千年来始终凝聚如一的人民。

缉毒前线身经大小余战的V少校说得好:

没有比全国舆论的关注和支持更能给我们力量了!

彝族青年军官Y中尉更是壮怀激烈:11亿人民每人捐5元,我们可以整得“胡马”从此不敢“度阴山”!

怒江在怒吼。

打一场人民肃毒战争已势在必行。

应该让人民知道,4000万云南军民现在在和谁苦战,应该让人民像50年前关心东北战事一样地关心现在的大西南!

几乎所有的反毒品专家在谈及肃毒现状时都发出下列5点呼吁:

1. 明确立法吸毒为非法行为,强制吸毒者戒毒。立即制订全国性的禁毒法规,对制毒贩毒运毒必须处以重刑,非此不能“杀一儆百”。

2. 尽快建立我们的药物依赖监测系统。

毒品通过滇、桂、川走廊事实上已向邻近省份大肆蔓延。为防全局溃烂应立即在全国所有的省份设立药物依赖监测和统计中心,开展药物的流行学调查,收集统计出全国吸毒人数和吸毒发展趋势,歼毒于萌芽状态。

3. 强化吸毒危害性的宣教运动。

全国有多少人了解海洛因?

一个曾被毒品掏心挖肚100年的民族对毒品不该这么健忘的。

应发动大众传媒,提高全民族反毒品的认识,重点在青少年中宣教毒品对家庭、社会乃至民族的危害,切断海洛因“隐秩序传播链”。

4. 在吸毒严重地区大量建立戒断治疗基地,借鉴国外戒毒模式,形成戒断——康复——社会预防康复的完整网络。

5. 加强国际肃毒合作。

毒品泛滥在任何国家都绝对不能简单地归纳为社会制度问题,在我国,更不能视为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

时至90年代,毒品泛滥已是各国共同面临的大环境问题,拥有现代尖端科学和洲际渗透能力的国际贩毒组织已把五大洲微缩成一个他们可以信手推演的沙盘,任何一国企图锁关自保,置身事外都将成为无孔不入的跨国性贩毒组织的走廊或休息室。

这是全人类必须共同协力完成的全球性系统工程,一如保护臭氧层、绿化沙漠、控制人口、开发能源……

可以告慰读者的是我国和联合国禁毒总署的合作已日臻成熟,后者对某戒毒中心一次拨款即达15万美元。

我国和缅甸政府的联合肃毒行动亦初战告捷,“89东西夹击”后,毒枭们纷纷入网。

暂时还不能跨国扫毒,暂时还不能多国联手对万恶的“金三角”击出致命的一拳。

但边民们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就在我们离开瑞丽的那一天——5月18日上午夏令时10时50分,我瑞丽县姐告81号界桩附近的缅境一侧,缅甸政府军肃毒部队和一股反政府的贩毒武装展开激烈的枪炮对射。

主节奏是缅甸军节节推进的重炮声,距缅甸边界公路仅20公尺。隔江是我枪炮上膛的边防部队。

炮声越来越近……

一点余绪

眼前一片纷红姹紫骇绿。

勐谷边境外的一望无际的罂粟花开了,闪着珠光宝华玉泽。那是霞的魂,月的魄,冰的肤,风的骨。

罂粟属罂粟目罂粟科。

一种原产南欧的两年生草本。

在人类出现很久很久以前,它就出现了,在人类出现很久很久以后,它还是这样。

它的提取物作为最佳镇痛剂和最老牌的麻醉剂至今仍无法取代。

然而一种高踞在生命塔尖的最高级智能生命体竟然把因自己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岔子一股脑全算在生命塔基的差不多是最低级的草本植物的账上。

想想看是谁疯了。

人类真有归咎瘾而且发作起来一往无前——氟利昂、癌细胞、艾滋病毒甚至倒了霉的胆固醇、尼古丁和酒精们。

行文至此才发觉做偏了标题,真成了前贤所谓的不死不活的东西。

幸见谅。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