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繁体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日内瓦风云(下)

日内瓦会议前后持续近三个月,周恩来始终全神贯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一天下来,代表团内部还要研究当天的情况,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邓颖超曾托中国信使捎来他所喜爱的海棠花,之后又托信使捎来装在袋里的一片红叶,袋面上写着:

“请交恩来留念,祝日内瓦会议获得成就。”

由于工作繁多,周恩来收到妻子邓颖超的来信之后,过了许久才算腾出时间写下了一封回信,此时已是深夜。

就在周恩来准备短暂休息一下的时候,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拿着一份文件,急匆匆地敲开了花山别墅的大门。

苏联外长深夜到访,到底发生了什么?

日内瓦会议从召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朝鲜问题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呢?

接下来亚丘就为您最终起底日内瓦会议上中美之间的最后较量。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01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成员周恩来的秘书陈浩回忆道:

“美国呀,他们侵略朝鲜是有十六个国家,所以他在朝鲜问题的会上呢,他就临时搞了一个《十六国宣言》,就要把这个朝鲜会议给停下来,总理一看这个就跟他斗,总理作了四次还是五次发言,就是说朝鲜问题虽然暂停下来了,但是和平统一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个会还应该继续开下去。”

陈浩提到的《十六国宣言》,就是莫洛托夫深夜到访花山别墅的原因,那么这份所谓的《十六国宣言》,到底从何而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到底有着怎样的盘算呢?

罗伯特·安东尼·艾登,英国外交大臣,那个被人戏称为“去花山别墅最勤的人”,此时的他呀,已经是日内瓦会议的轮值主席,负责会议期间的主持工作,而那份《十六国宣言》的副本,就是艾登交给的莫洛托夫。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艾登 图源:网络

宣言的结论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就此结束。

针对这一情况,东方阵营中的中、苏、朝三方,进行了紧急磋商,研究对策,最后确定了论战基调。

周恩来明确指出,要让人们看到,朝鲜问题不能解决,是美国的阴谋,责任不在我们。

即使挽救不了会议,也要争取让对方处在不利的位置上。

1954年6月15日下午3时05分,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十五次全体会议由会议主席艾登宣布开始,果然,不出大家所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否决了中、苏、朝三方提出的一切合理建议,正式抛出了《十六国宣言》,希望就此结束有关朝鲜问题的谈判,把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的门完全关死。

这时,周恩来起来发言了。

他清醒地知道,在这种国际会议上,只能做到客观力量对比,不能抱任何不切实际的空想,但是在容许他做的范围内,他一定要力求取得最大限度的效果,决不在最后一刻放松自己。

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1954年日内瓦会议档案选编》,书中收录的档案文献对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基础,在这本《日内瓦会议档案选编》中,对于1954年6月15日那一天的会议也是做了全程记录:

“第十五次(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记录

(1954年6月15日)

时间: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五日十五时至二十时三十六分

地点:日内瓦国联大厦

主席:艾登(联合王国)”

我们看看这一天,当轮到中国代表团发言时,周恩来是如何应对《十六国宣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不能同意‘联合国军’方面有关各国经过泰国代表所宣读的《十六国宣言》的态度和立场,同时,《十六国宣言》是在断然表示要停止我们的会议,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极大遗憾,情况虽然如此,我们仍然有义务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达成某种协议,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军’有关国家所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不良的影响。”

就在周恩来的这段发言结束之后,世界外交史上一次颇为经典的交锋,随即开始了。

曾经热播的大戏《外交风云》对这段辩论进行了呈现。

“各位代表,我们来这里不是来吵架的,而是要把会开好,你们说你们有道理,我们也有我们的道理,我们认为,今天的大会,至少应该通过一项决议,就是决定今后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

“对不起,对于中国代表团的建议,我们必须请示美国政府,在此之前,我们不准备发表意见,也不参加表决,非常感谢。”

“我们大韩民国也不参加表决,我们认为,比利时不能代表十六国,至少不能代表我们大韩民国。”

“大家都看到了吧,就连这样一个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都遭到了美国的阻挠,我们对此深表遗憾。”

美国在表面上很凶,但背后却很虚弱,日内瓦会议上历时五十一天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虽然在美国的阻挠下,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但这场讨论,却是有收获的。

正如周恩来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十七次会议上的报告所说:

“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证明了苏联、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在寻求用协商方式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随后,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

“在日内瓦,我们抓住了和平这个口号,就是我们要和平,而美国人就不抓这个东西,他就是要打,这样,他就没有道理了。现在要和平的人多了,我们要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

就这样,周恩来也开启了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的和平之旅,而他的第一站,则是瑞士首府伯尔尼,那里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在等着周恩来。

02

周恩来要会见的客人是谁呢?

法国新任内阁总理兼外长孟戴思·弗朗斯。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周总理和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 图源:网络

两个人之所以选择在瑞士的另外一个城市见面,是因为当时中法还没有建交,日内瓦会议又已经休会,孟戴思·弗朗斯在名义上是对瑞士进行外交访问,并且还会见了瑞士的总统,但是谁都知道,他真正想见的人是周恩来,因为现在只有中国能够帮他走出困境。

1954年5月7日,就在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前一天,越南人民军攻克奠边府,法国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法国政局立时陷入了混乱,法国人民强烈要求结束这场肮脏的战争。

1954年6月20日,法国拉尼埃政府倒台,就这样,孟戴思·弗朗斯上任法国总理兼外交部长,他上任时向法国人民许诺,一个月内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否则立刻辞职。

然而现实却是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美国始终企图使印支战事进一步扩大,因为这场战争还涉及东南亚各国利益,所以局势越复杂,争端越激烈,对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最为有利。

但是这与弗朗斯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

因为目标一致,尽管是首次会谈,但是两个人依旧能够开诚布公地谈话,通过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与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的接触过程中,弗朗斯能清楚地感受到新中国并不像西方一些国家描述的那样,是个好战的政权,周恩来,确实是带着和平的诚意来的。

一见面,周恩来就率先说道:

“中国代表团来日内瓦,就是为了实现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再无其他目的。我们反对战争扩大化、国际化,反对使用威胁、挑衅的办法,因为这样不利于商谈,中国不怕威胁,对此总理先生是知道的,我们是用和解的办法,来推动双方达成协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首先要停战,因为这样是法国、印支和全世界人民所赞成的。”

周恩来说的这些问题,正是法国现在迫切希望能够解决的,他充满诚意的建议,让孟戴思·弗朗斯听了非常感动,会谈之后,孟戴思对下属说:

“周恩来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之一,他具有世界政治家的气质,有令人羡慕的最敏捷、机灵的头脑,”

会晤的第二天,周恩来离开了伯尔尼,在回国途中,应邀访问了印度、缅甸。

1954年6月24日至28日,周恩来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访问印度,期间,和尼赫鲁总理进行了六次正式会谈。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时,在机场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及各界人士的欢迎 图源:网络

在会谈中,中方与印方就两国关系及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并提出建议,周恩来表示:

“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尼赫鲁欣然赞同。

6月28日,中印双方发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重申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声明指出:

“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外交文件中正式倡议将该原则作为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确定的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总的方针指导下,总结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经验的产物,是对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建交原则的发展,周恩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概括、提出和推广,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直到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世界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缅甸总理吴努和印度总理尼赫鲁说: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他的讲话是有权威的。”

一个美国记者在事后写道:

“周恩来,适时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03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为了能够早日结束印度支那战争,周恩来认为印支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考虑老挝和柬埔寨的意见,为此,他到两国外长的驻地登门拜访,对周恩来来说,这只是很正常的外交活动,却让两国外长非常惊讶。

原来,老挝、柬埔寨两国的外长,在他们的外交生涯中,由于自己国家的弱小,已经习惯了大国的颐指气使,常常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像周恩来这样一个大国总理,亲自登门拜访,这样的待遇还从来没有过,他们很感动。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周恩来已经和印支谈判的主要各方英国、法国、老挝、柬埔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和平的希望非常大,可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越南却被战场上的优势所迷惑,开始打算拖延谈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国际问题专家曲星教授,对当时越南代表范文同心理上的变化,分析如下:

“由于越方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范文同就把谈判拖延下来,其实是希望借这种方式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周恩来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在战场上获得的优势,将逐渐消失,一旦谈判进行不下去,战争接着打的话,那么那时候面对的敌人,可就不只一个法国了。

怎么办呢?

还得谈,和越南领导人谈。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照片中这个热情奔放的男人,就是当时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胡志明是周恩来的老朋友了,两个人早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已经相识,有几十年的交情。

在结束了印度、缅甸之行之后,周恩来火速赶往柳州,会见胡志明。

1954年7月3日,在广西柳州,周恩来和胡志明进行了会晤,他们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在印度支那实现和平,与胡志明同行的,还有越南人民军领导人武元甲,他长期在越南北方进行革命活动,有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对越南的军事态势也非常了解。

柳州会议从7月3日到7月5日,三天之内开了八次会议,周恩来只问了两个问题:

一、战场力量对比究竟如何,武元甲一掐算,敌人虽然遭受了失败,兵力还是很强的,敌人在总兵力上,依然超过了越南人民军。

接下来,周恩来又问了第二个更关键的问题:

“假设美国不干涉,法国照样增加兵力打下去,越南人民军多久能够取得完全胜利?”

胡志明和武元甲又一阵估算,结论是:

“一下子还打不下来,因为打大仗之前先要修公路,两三年都不一定能打下来,可能要打三至五年。”

而战争一旦继续打下去,越南人民军不仅打不赢,很可能连现有的局面都保不住,周恩来的分析合情合理,武元甲和胡志明都认为很中肯,胡志明也提出,要帮助孟戴斯·弗朗斯利用他在台上的机会达成和平,而且在时间上要尽快,因为11月美国要大选,这时候出兵会有顾虑,11月大选以后那就说不准了。

到这个时候,印支战场上的两大力量,都和中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都意识到时间紧迫,但是这时候,留在日内瓦的范文同,却依然坚持他的幻想。

从7月5日柳州会议达成一致,并致电范文同,到12日,周恩来总理返回日内瓦的七天时间内,范文同没有采取措施和法国接触。

这时有消息传来,7月13日,美、英、法三国外长即将在巴黎举行会谈,这个时候杜勒斯能谈什么?

目的很清楚,给英、法施压,企图破坏和平协议的谈判。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而此时日内瓦的僵局,对他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周恩来预感,谈判存亡的关键时刻到了。

7月12日这一天,周恩来一下飞机,连夜就去找到范文同,和他一直谈,谈到凌晨,周恩来反复用中国革命的具体事例,给他举例子,他告诉范文同,有时候放弃更有利于斗争,要他认清形势,放弃这种速胜的想法。

周恩来和范文同整整谈了一夜,范文同的态度终于转变了,并且决定第二天,也就是孟戴斯·弗朗斯离开日内瓦之前,和他见面,打破会谈的僵局。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同时,周恩来又去拜访艾登,做什么呢?

向他介绍中越柳州会谈的结果,给他透个底。

让英法对和谈有信心。

结果我们现在早就知道了,杜勒斯召集的美英法巴黎会晤,最后不了了之,日内瓦会议一波三折,这时候终于进入了尾声。

1954年7月18日,日内瓦会议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也就是最后一次限制性会议,各国外长又重新坐在一起,讨论会议的宣言草案,这一天会议结束得比较早,走出万国宫的时候,周恩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解决印支问题,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他的心绪随之舒展开来,他要做一桩轻松的事情了。

04

周恩来从学生时代起,就爱好戏剧和电影,30年代在上海,40年代在重庆,周恩来看过很多电影,而他最喜欢的,就是美国喜剧电影演员卓别林。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来到日内瓦后,他得知受到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迫害的卓别林,就定居在莱蒙湖边的美丽小城洛桑,就想见见这位心仪已久的电影表演艺术大师。

7月18号下午,花山别墅内一片欢声笑语,周恩来在卓别林的陪伴下,难得度过了一个轻松的下午。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一些,但是工作人员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做了一顿丰盛地道的中国菜款待卓别林。

在宴会上,卓别林第一次喝到了真正的茅台酒,他很兴奋地说:

“我喜欢这样的烈性酒,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喝的。”

周恩来听他这么说,马上就让工作人员又拿了一瓶茅台酒,送给了卓别林,卓别林一见这个情况,高兴地站了起来,做了一个夸张的喜剧动作,表示感谢,等工作人员把烤鸭端上来的时候,出状况了,为什么呢?

卓别林看见这只鸭子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这个人对鸭子有特殊的感情。”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卓别林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过他的电影的人都知道,他在电影里有一个经典造型,就是那个流浪汉夏洛尔,走路的时候呢,两只脚掌都向外、脚跟靠在一起,就是从鸭子走路的姿势得到的灵感,他说:

“为了感谢鸭子,我就再也不吃鸭肉了。”

可是看着香喷喷的烤鸭,他又对周恩来眨了眨眼睛说:

“不过这个鸭子,它不是美国的鸭子对吧。”

日内瓦风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

△周总理与卓别林

05

周恩来是个精力旺盛、细心、细致的人,代表团的大小事务他都要过问,包括花山别墅的布置,别看这是一个小细节,周恩来一直就认为外交无小事。

在花山别墅里,有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书画,也有宫灯、屏风等中国工艺品,为了更好地展示灿烂的中华文明,周恩来还特意从故宫博物院借了十二件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乾隆青花贯耳大方瓶、康熙郎窑罇、雍正天蓝铉纹兽耳尊等国宝级文物,用来布置会客厅等重要场所。

周恩来的精心安排,果然吸引了客人的注意力,这些宝贝,经常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

英国外长艾登,在他的回忆录里边就提到,在花山别墅做客的情景:

“在我们开会的那间房子里,陈设着一些美丽的中国瓷器,在我们相持不下的交换意见后,我站起来要走时,我向这些瓷器走去,并说,这些瓷器真可爱极了,周恩来总理似乎很高兴,于是我们就谈论了这些瓷器,他能了解到他的国家的艺术,对他的客人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他一个值得赞许的特点。”

还记得在日内瓦风云(上)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彩色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吗?

它和花山别墅的布置一样,都是中国代表团对外宣传的手段,而用文化、艺术这样的手段来和各国代表沟通交流,这个主意就是周恩来想到的。

很快,周恩来在日内瓦就成了明星,各国的记者都想要采访他,这么多外国记者排着队想要采访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说明中国的宣传做得好,周恩来的个人魅力很好。

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

06

在日内瓦会议的后半场,周恩来成了协调各方的一个中心人物,谁碰到什么难题都会来找他,他会帮他们化解、协调,推动他们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法国和越南的分歧也越来越小。

7月20日,是日内瓦会议的最后一天,也是法国新政府实现和平承诺的最后一天。

这时候,印度支那究竟是战还是和?孟戴斯·弗朗斯能不能保住他的总理职位?

马上就会见分晓。

就在7月20号,这一天的上午11点,柬埔寨外长泰普潘前来拜访周恩来,提出他们对于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还有不同的意见,请周恩来裁断。

他提出了两点:

“一是越南军队撤得太慢,限定是六个月,完全没有必要,泰普潘认为,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够了。”

周恩来表示,撤军时间可以短一些,但军队的集结和撤退,都需要时间,具体是多少可以商量。

第二点是越方提出的,原柬埔寨武装抵抗人员保留武器直到选举那一天,并且参加选举,但是柬埔寨现行的法律却规定,僧人和军人不能参加选举。

对此,周恩来表示,对于柬埔寨国内的武装人员,可以进行区分,要照顾他们的意愿,但前提,是要尊重柬埔寨王国的法律,对于他们的政治组织、政党以及团体,要根据法律,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

对于周恩来的这个解释,泰普潘没有更多的纠缠,他就像来的时候一样,匆匆地又走了。

泰普潘的来访,让周恩来警觉起来,送走了泰普潘,周恩来马上出门,会晤了莫洛托夫和范文同,再次推敲了最后宣言协议的文本,就泰普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商议。

莫洛托夫和范文同认为,一定是美国在捣鬼,周恩来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也许柬埔寨背后有美国在支持,但柬埔寨毕竟是个小国,刚刚获得独立,特别怕被人欺负,对美国抱有希望也是可能的。

周恩来进一步指出,要把意识形态问题和国家关系问题区分开来,为了和平,同意柬埔寨的合理要求,在关于柬埔寨停战协议上,可以按柬埔寨代表的要求,再做一些让步。

周恩来这个最后陈述,莫洛托夫和范文同也同意了。

晚上,周恩来留在花山别墅里,等待来自万国宫的消息,孟戴斯·弗朗斯也留在自己的别墅里,他委派肖维尔作为全权代表,到万国宫签字。

1954年7月20日晚上,日内瓦的万国宫灯火通明,全世界都在等待和平协议的签署,晚上8点,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来,柬埔寨代表不愿意签署协议,莫洛托夫立刻带着苏、英、法三国外长奔过去,孟戴斯·弗朗斯闻讯立即赶往万国宫,范文同也被找来了,他们把泰普潘团团围住。

听到这个消息,周恩来心里也很着急,他在万花岭坐不住了,虽然夜色已深,他还是带着师哲赶到了苏联代表团的别墅里,等候万国宫传来的消息。

晚上12点前,几个法国英国的外交家出现了,一脸的不痛快,他们告诉记者,柬埔寨不打算签字,现在艾登、孟戴斯·弗朗斯和莫洛托夫正在劝说柬埔寨的代表,寻找新的妥协方案。

万国宫这时候有点乱套了,记者们和所有在场的人,都在频频地看着自己的手表,因为等时钟指到半夜12点,如果和平协议没有达成的话,那么刚刚上台一个月的孟戴斯·弗朗斯就该下台了。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记者把目光投向了墙上的时钟,1954年7月20号,瑞士联邦日内瓦万国宫大厅的时钟,奇迹般地在12点之前停了下来,世界上有很多巧合,但是更多的一定是人为制造的,万国宫的时钟也不例外,问题是,究竟是谁把时钟停了下来?

是孟戴斯·弗朗斯?还是什么别的人呢?

这事还真不是孟戴斯·弗朗斯干的,人家毕竟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而且这个时候,他还在和柬埔寨的外长纠缠着呢,那么到底是谁干的呢?

据说是万国宫的服务人员,在钟上边做了手脚。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服务员觉悟真高,该让它停就停下来了,其实,在现场的很多人和记者们都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最大的愿望,那就是都别再打了。

劝说工作一直持续到2点,凌晨3点,停战协定终于签署了。

值得一提的是,签署的时间,提前到了20号的24点,因为各国代表都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这三个小时,断送了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的政治生涯。

7月21号,日内瓦会议终于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

周恩来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作了发言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很高兴看到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

美国最终也没有签署会议的最后宣言,这种做法把他们自己摆在了孤立的地位上。

07

1954年7月23日,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圆满完成日内瓦会议的谈判任务,返回中国。

他们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把传奇化为真实。

而印支问题,在周恩来的可行性建议下得到解决,印度支那的停战协议,在1954年7月20日签字,艾登后来说:

“在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

对中国来讲,日内瓦具有一份特殊的记忆和情感,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同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共同讨论政治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停战问题,展现和平精神,为世界和平贡献了中国智慧。

(全文完)

来源:亚丘

2
0
503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