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17日,赵紫阳,照片來源:AFP
注:赵紫阳(1919年10月-2005年1月17日),河南滑县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赵紫阳同志在地方先后担任过中共县委、地委、省委主要领导职务;在改革开放前期,赵紫阳同志担任过中央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过有益的贡献,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赵紫阳同志犯了严重错误。
1983年9月1日,赵紫阳。照片来源:Kurita KAKU
那地方是你们进去的吗?
二00二年八月的一天,经电话预约,我们前去拜访他老人家。车子开到路口,见有交通禁行牌,司机不放心,下车去问路边小店的大姐,大姐很肯定说,“拐进去就是”,但接着蹦出一句话:“那地方是你们进去的吗?”司机笑着谢过她,回来告诉我们这句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车子停好,我们一行走向大门。敲门,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军官,一见我们就说:认识认识,以前来过的。但仍按规定将我们各人的证件取去,关上门。约二分钟后,他重新打开门,将证件还给我们,并告知:“已向首长通报了,首长请你们进去。”
1985年6月,赵紫阳对英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初见老人
前院并不大,是警卫人员住的地方,通往二进院的通道上有一道低矮的栏杆,后来知道是拦小狗用的。进入二进院,满院的石榴树,结满了鸡蛋大小的青皮石榴,很是怡人。老人家在院中站立着迎接我们,和我们逐一握手。老人八十三岁了,银发满头,但红光满面,气色甚佳,声音洪亮,毫无老人内气不足之态,只是和当年相比,似乎身体略显得瘦小了点。
图片来自互联网,拍摄于1983-1985年间,赵紫阳在读报纸。细节不详
我们进入室内,一大间房也,客厅、书房一体化,老先生请大家坐,室内只有两张单人布沙发,一张摺椅,不够座位,先生指向门边一张小叠椅,我们取之,才各人坐下。观之室内,约有四十平方米的样子,书柜、大桌、案桌,各式家具、音响等将房间挤得有点满,房门已显陈旧,墙面有掉皮,天花也有黄迹锈霉斑,地板脱漆,窗子皆是老式的木窗,窗廉是深红色的,但显然久未清洗,进门右侧是卫生间,洁具看上去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
1984年1月赵紫阳访问美国
钟馗、CD唱片、图书与相片
寒暄之际,我打量起房间的布置,见近门处有一玻璃柜,放有一些工艺品,其中一尊是广东石湾的钟馗瓷像,很生动,柜上置一大玻璃罩,内有精美的日本人偶和西班牙斗牛士铜像,均布灰尘,有的礼品上还有标签,落款日期都是八十年代的。
房间的一头有一台落地式音响,应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产品,旁边放有上百张CD唱片,音乐作品居多,看起来是经常使用的。音箱上放有孙儿们的相框,相片中的孩子们四、五岁的样子,龙凤胎,极可爱。书柜内的书很多,房间内也到处是随手放下的书籍和杂志,桌子上、椅子上、柜子上到处都是,我身边就有大参考、历史研究、鲁迅著作、经济理论等,甚至还有两本怎样养狗的书。
1987年6月29日,已卸任总统一职的卡特和夫人第二次访问中国。赵总理设宴招待,宾主举杯相尽欢。
书架顶上有放大的赵老弄孙相片,相中的他仍是人们熟悉的形象,戴着黑边眼镜,一头黑发,而眼前之人却是银发满头了。书桌很大,摆有许多文具用品,令人惊奇的是居然有一些小玉器,有卧羊、小鱼等,便于上手把玩,老人家的兴趣是很广的。画案旁边有一尊天青色的盘龙天球瓶,窗台上立有一长鼻象木雕,书架顶上还有一只南海的玳瑁标本,均具特色。画案上和书桌右侧的画缸内,塞满了一扎扎写毕的书法习作。我注意到老先生座椅旁有一个不锈钢双层小推车,上可放茶水,下可放书籍,便于在室内移动。
1984年6月13日在罗马圣若望广场参加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恩里科·贝林格的丧礼的赵总理(前排右起第二位)同各国政要在一起。照片来源: gettyimages, Edoardo Fornaciari/Contributor
“大字不出门”
老人们相交多年,所以谈话很随意,也很亲切,问及他的身体状况,他说没有什么问题,并说仍不时去打打高尔夫球,活动活动,“天气好就想去。”他笑着说。“外出有限制吗?”我们问道,他摆摆手:“没有没有,但我也不给他们添麻烦。”
六十年代他在广东任省委书记时,就素有“小诸葛”之称,以嘉其才思敏锐,如今以八十三岁高龄之躯,谈吐依然思维清晰,淡淡的河南口音仍然流畅洪亮,目光望向你时炯炯有神,笑起来的时候很慈祥。看得出来,老先生的身体真的很好,生活也很有规律,面对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你不能不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坦荡的气质和生命的活力。
1984年6月13日在罗马圣若望广场参加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恩里科·贝林格的丧礼期间赵紫阳和阿拉法特会面
谈到书法,老先生笑言:“我的大字不出门,我还在练”,因事先说定,他起身从画案上取出一幅写好的字,送给我们,并说明这是破例之举:“我的字只给过老院长李学先十个字,给你们的是第二个。”
他的毛笔字写得相当不错。“字不出门”,与前面说的“不给他们添麻烦”是一个意思,可见老人家自律甚严。老人们相聚甚欢,作为晚辈,我们还是大胆的取出当年中英谈判他与撒切尔夫人签字仪式的明信片,请求签名纪念,老人家倒是同意了。也许,在老人心中,当年完成收回香港的谈判,是他主政时期不能忘却的骄傲。
1984年12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前右)与撒切尔夫人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图片来自互联网
广东乐昌产的毛尖茶
谈话间,梁大姐从外看病归来,见到我们格外亲切,说在医院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完病,然后关切的问起当年老姐妹们的情况,说非常的想念她们。这么特殊的人物看病还要排队,可见生活早已平民化了。梁大姐身体不好,行走也已不便,我们劝她回房休息,老先生请我们稍候,亲自扶着老伴回后院房间歇息,真是夫妻恩爱有加。
老人嗜茶,到访前他提到想喝广东乐昌产的毛尖茶,并指明不要高档的,就要老百姓喝的那种普通毛尖。可惜时间来不及,我到茶叶店寻购,又根本没得卖,只好作罢。乐昌毛尖茶到底是甚么味道,能让老人家念念不忘,我至今还没有机会弄明白。
我准备了一枚寿山石闲章给老人家,老人接过后即刻找出白纸将印文印出,我告诉他这是陶铸的一句诗“心底无私天地宽”,他没说什么,只是问了一句“谁刻的”?
1987年3月,赵紫阳。照片来源:rouviere
阳光之下,他的身影
经老人家同意,我为老人家在书房内拍了几张照片,这也是破例的,室内要闪光,不便多拍,后来到院子里,老人家和我们拍了合影,老人很随意,也很高兴。在整个会见过程中,并没有外人打扰过我们。老人家还送给我们两瓶茅台酒,是八十年代出厂的,可谓珍品,也足见情谊深切。临别,老人家将我们送到过道的栏杆处,一一握手道别,我们祝老人家健康长寿,老人家的手很绵厚,握手有力。
走过前院,我回过头看,老人家仍站立在阳光下目送我们离去,阳光下他的头发是那样的雪白,他缓缓转过身,消失在院子里。不知怎地,我突然想起布哈林遗嘱中的那段话:“同志们,你们要知道,在你们向共产主义胜利进军的高举的旗帜上,也洒有我的一滴鲜血!”
1985年10月,参加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
编后语
透过齐先生的点滴回忆,老人晚年的生活得以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个院落,那间屋子,其中各样的陈设,他搀扶夫人的身影,充满了爱与温情。阳光之下,他远去的背影,不仅刻印在齐先生的心里,也刻印在很多他未曾谋面之人的心里,时至今日,仍温暖人心。
来源:BDU历史系同学会 作者:齐民,原标题:回眸|他的身影:阳光之下、有删节。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摘要:人们习惯于认为,潘汉年当初如果没有擅自见汪并长期隐瞒此事,就会终身太平无事甚至官运亨通。这是大错特错的。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即便没有擅自见汪一事,也决不会善终...
-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
-
1955年,潘汉年在北京饭店被秘密逮捕,陈毅怒斥:糊涂,不可原谅
1955年,公安部忽然派人秘密包围了北京饭店。当天有不少客人在,这个突发事件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北京饭店进了什么通缉犯?不久,公安部的同志从北京饭店带走了一个男子... - 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编者按: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的飞机坠毁给...
-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适逢多事之秋,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吧。第一条信息,德国之声(DW)于2024年9月12日报道称,前CIA华裔特工马玉清因向某国出售大量国家机密,被判10年监禁。...
-
作者:龙脉文化云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代)、徐世昌、曹琨、...
- 1964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的生日宴会上,毛泽东一边喝酒,一边谈话,很多话是“话中有话”。据曾志回忆,那晚丝毫没有寿宴的气氛,个个都紧张而困惑,只听主席一个人在那里嬉...
- 1946年3月17日,戴笠结束了神秘的一生,但是他也给世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关于戴笠之死,扑朔迷离,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被称为“中国的希姆莱”的戴笠,杀人无数,极...
- 壹非常时期非常之举:万名中央机关干部下基层,毛主席两次做出批示万名干部下放基层发生在共和国史书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是中共中央在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既减...
-
转自网友光辉岁月朋友圈从新冠核酸检测说说中国的电脑病毒消杀史三年新冠疫情,将待字闺中的小妹妹熬成了一岁孩子的母亲。因为这个疫情,我这个妹妹从出嫁到到今天,在医院生...
-
乌克兰为什么会两面挨揍?感叹伟人的高瞻远瞩和一代人的牺牲奉献
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确认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然后与连泽斯基通话,要求乌克兰还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乌克兰相当于两面挨揍了。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老北站在一个普通老... -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关注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间谍活动也变得更加隐蔽和智能化。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
- 邓晓芒,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
- 为什么说林肯是美国最坏的国家一把手?你以为他是美国除奴隶制的伟大解放者吗?那就大错特错了。举两个例子。第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林肯和他的内阁成员们都在计算,需要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