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取决于自身政治立场与相关的知识储备。规定受众只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本是极权国家独裁政府的“专利”,如今却成为美国左派的律条。
2月8日,美国著名媒体人塔克·卡尔森亲往莫斯科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视频发表,两天内高达1.9亿的点击率(不包括附上俄文及中文字幕的版本)。此行无异于在整个“恐俄”的西方社会投下一枚巨型“炸弹”:白宫官员约翰·柯比表示,美国人不应该相信普京在卡尔森的采访中所说的任何话;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全员出动表达愤怒,甚至还有政客认为卡尔森是“美国的叛徒”。
世界皆知,美国的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美国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不是只保护正确言论,而是保护人人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表达不正确观点的权利。记者采访“美国敌人”,这种先例有CBS名主持迈克·华莱士在前,2006年8月他退休之后对伊朗总统内贾德的采访,还让他获得了第21次艾美奖。
美国曾以新闻和言论自由傲视世界
世界了解美国的新闻自由,多从“扒粪者”(muckraker)故事开始。美国新闻史上有个著名的“扒粪运动”,指1903年至1912年这10年间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参与主体是新闻记者与大众媒体。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高度腐败状态,权钱交易猖獗,全社会都深卷其中,社会道德整体败坏,各种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已经危及社会的稳定。这群以“扒粪者”自命的新闻记者,通过这场运动将美国从堕落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从那之后,揭露真相,直批各种社会黑暗,成为美国新闻记者的职业骄傲。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行规:事实是唯一的,评论可以自由;要采访各方当事人并报道他们的看法;所有事实必须经过重复查证。这也是美国普利策奖设立之初的基本评比原则。
美国在言论自由方面的立法保护,确实世界第一。那种保护不是只保护正确言论,而是保护人人有权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表达不正确观点的权利。美国文化精英对新闻自由传统一直引以为傲。堪称美国左派祖师爷的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以痛恨美国著称,与古巴国家元首卡斯特罗(Fidel Castro)等社会主义独裁者都保持友谊,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生活在美国,他的解释是:“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上述新闻界奉行的原则被政治正确侵蚀,发生在奥巴马当上总统之后,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自2020年5月以来美国流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许多记者、文化名人都因发表左派不喜欢的言论面临被“取消”。就在今年2月13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雇了屡获殊荣的资深记者赫里奇(Catherine Herridge),原因是她报道了亨特·拜登笔记本电脑的故事。通过这些案例,国际社会看到一个与2020年以前完全不同的美国。
三位美国记者所处时代与他们的命运
一、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崇尚新闻自由的美国时代产物。
华莱士在1968年到2006年担纲CBS王牌电视新闻栏目《60分钟》主持人,一生获奖无数。华莱士几乎遍访了20世纪的世界名人,其中有本国政要,还有不少“美国的敌人”,如阿拉法、霍梅尼、卡斯特罗、萨达姆、普京等。他在采访中以尖锐、强势的提问风格和深入犀利的调查报道闻名,其中1979年他对当时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采访成为业界经典。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在于所处的是美国崇尚新闻自由的辉煌时代。
现在,他的儿子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忘记了父亲一生的成就奠基于新闻自由赋予记者的自由采访权之上,在他的CNN节目《克里斯·华莱士秀》中对卡尔森颇多恶语,称其采访时表现得像一只“热切的小狗”,对普京而言他是“有用的白痴”。
二、经历新闻自由到政治正确至上的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
赫什1937年出生,比华莱士晚出生15年,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几乎与华莱士同时,因喜欢与美国政府作对并写出高质量的揭露性调查报道,获得不少荣誉。1969年,他因报道越战中的美莱村屠杀而获得1970年普利策奖——在奥巴马时代之前,这个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他还于1969年、1973年、1974年、1981年、2004年,五次获得乔治·波尔克奖。他的一切报道,都只执着于一件事——寻找被政府掩盖的真相。他的诚信与负责任的写作,被业界誉为“他就是真相”。
赫什晚年正逢极左当道的时代,曾对2022年9月发生的最大谜案北溪二号被炸毁进行调查,并于2023年2月8日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长篇调查《美国如何毁了北溪二号管道》,直指拜登政府策划实施的这次行动是美国“最愚蠢的决定之一”。可惜正逢美国主流媒体成为服务于政党利益之时,他因这篇揭露北溪2号被毁真相的文章,被美国主流媒体视为“阴谋论爱好者”,并称文章的真实性一直饱受质疑,赫什写作此文,就是一直在想方设法“报复美国政府”。
这位集各种美国新闻奖于一身的资深记者,因这一篇报道饱受攻击,本身就证明美国极左时代的荒谬。
三、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
卡尔森于2016年起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政论节目《卡尔森今夜秀》,因大胆尖锐的批评及敢于直视真相的勇气,使节目自2021年7月始,成为美国新闻节目中的收视率冠军,每晚高达300万。《华盛顿邮报》批评卡尔森政治不正确,指他不时在节目中“使用各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来发表一些“支持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观点”。
2023年4月,因卡尔森指责多米尼电子投票系统舞弊,引致福克斯新闻支付高额的和解赔偿,卡尔森被解职。同年12月11日,他宣布成立塔克·卡尔森新闻网,提供各种形式的节目,包括访谈、短视频和独白,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自媒体。
他打破左派设置的政治禁忌采访普京,将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也将为他带来非常多的政治麻烦,甚至有传言说他将会以叛国罪被捕——这种传言就证明美国言论自由被严重侵蚀。在卡尔森之前,两度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奥利佛·史东于2015年至2017年间,对普京做了多次深入访问,完成长达四小时的电视纪录片《普京访谈录》,试图让美国人了解普京的想法,消除美俄之间的误会,以避免这两大强国陷入战争。
其实,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取决于自身政治立场与相关的知识储备。规定受众只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本是极权国家独裁政府的“专利”,如今却成为美国左派的律条。民主党前副总统戈尔去年12月出席迪拜第28届缔约方气候变化会议的发言,被概括为“让美国人从主流媒体之外获取信息是对民主的威胁”,在网上广为流传。
戈尔的原话是这样:民主的运作依赖于“共享知识基础,作为集体推理的基础”,但“由算法主导的社交媒体打破了这种平衡,公民不再获得相同的印刷新闻(宣传),政府无法控制的社交媒体算法,让人们获取主流媒体来源之外的信息,这是对民主的威胁,社交媒体算法应该被禁止”。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都知道“阅读相同的印刷新闻”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严重剥夺,如果美国任由左派继续折腾下去,将新闻传播当作洗脑工具,美国的新闻自由将成为过去式。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是旅美中国经济学家)
本文初摘录于:2024-02-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2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泽连斯基宣称普京很快会死,三天后普京座驾发生爆炸。此事在全球引发关于泽连斯基策划暗杀行动的种种猜想。泽连斯基是否真的策划了此次暗杀行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曝露出... 2025-04-01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2025-03-29 -
白宫说,美国将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或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巨额停靠费(每次100-350万美元)。美国的贝莱德公司强行收购李嘉诚的长和实业43个港口,显然也是为收取巨额... 2025-03-28
-
美防长 Signal 群组发布涉密作战计划详细聊天记录曝光(注解版)
美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国安团队高层拉入 Signal 涉密群聊,并提前知晓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计划的事件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人试图淡化... 2025-03-28 - 3月24日,《时代》周刊发表了记者西蒙·舒斯特对泽连斯基的专访。在专访中,泽连斯基回应了在白宫和特朗普、万斯的争吵,表示“把这件事留给历史”。在争吵之后,泽连斯基的支... 2025-03-25
-
22日,俄军再次轰炸基辅,高射炮弹幕在基辅上空炸开,俄军无人机长驱直入。杰斯尼扬斯基区的居民裹着毛毯蜷缩在地下室,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实时战报——第聂伯罗区变电站遭袭... 2025-03-25
-
泽连斯基突访顿涅茨克前线!俄方:击落乌军1000余架无人机!美特使:乌“很大程度上”接受不会成为北约成员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3月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访问了乌克兰东部陷入战乱的顿涅茨克地区,在东部战略城市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会见了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报道称,几个... 2025-03-23 -
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特朗普希望将克里米亚打造为国际度假胜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俄罗斯《消息报》、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赫什当地时间20日在媒体平台“Substack”发文爆料称,美... 2025-03-22 -
俄乌战争持续了3年多,特朗普政府正在开展穿梭外交,试图将俄乌双方带到谈判桌,结束战争。美国《外交政策》3月1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乌克兰是时候接受一个丑陋的和平了》的文... 2025-03-21
-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本周三(19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参加了保守派主持人休·休伊特(Hugh Hewitt)的播客节目。在涉华问题上,这名始终对中国抱有恶意的美国政客不出... 2025-03-21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 -
白宫说,美国将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或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巨额停靠费(每次100-350万美元)。美国的贝莱德公司强行收购李嘉诚的长和实业43个港口,显然也是为收取巨额...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