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家训|清朝篇:原文+译文

繁体
上页 | 2/6页 | 下页

梅文鼎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

[ 作者 ]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精研天文历数,制作测算仪器;治学不问中西古今,概以科学为准绳。他一生著书八十余种。

【原文】、

境苦乐无常,人心为之也。适千里者百里跬步,适万里者千里庭,闭户光生,瞻户外履,惊跋涉矣。夏日中天,行者望扶苏一木,趋而憩之,如清凉国;重檐广厦,铺簟当风,恃者交扇,喘若吴牛。夫一木不凉于广厦,户外不远于千里,心之所存,境从而变,天下事大抵然也。夫贵者方以冕组桎梏,或注意林下;富者方以多财为祸患,而朵颐灵龟。苟其地易,彼此交羡,若乐庸有定乎?童稚妇女子警咳,门以外之剥啄,偶接于耳而乱人心者,意相关也;号叫怒詈,鞭笞击斗之纷拿,杂然吾目而无所于动者,于意无涉也,故心有所忧,静乃成喧,及其既安,闹转成寂。存系者在远犹亲,专营者视物无睹。君子素位而行,无人不自得;若必待日用所需,种种具足,远离尘俗,遗世独立,乃始毕力为吾所欲为,自少逮老,安所得此闲旷之时与地而用之耶?吾观古人之著作,多出穷愁无聊之极,至有受书囹圄、执卷马上者,彼其人宁独异乎?昔伯牙学琴概成,其师引而之穷岛无人之境,天风海涛,呼吸震荡,伯牙顿叹其师之移我情也。吾弟此行,若能凝乃神,笃乃虑,寝食梦寐,惟书是求,则断简残编,无往非治境治心之要;发为文章,必光明雄骏,向来心境,日以变化。此郡城一席地,命日"天风海涛"可矣!

【译文】

一、内容理解

境由心生:开篇指出境苦乐无常是由人心决定的。以行千里者视百里为跬步,行万里者视千里如庭院为例,说明人的心境会影响对环境的感受。接着通过夏日行人对一棵树木和重檐广厦的不同感受,进一步阐述心之所存,境从而变的道理,强调天下事大抵如此。

乐无定处:谈到贵者可能向往林下生活,富者可能视多财为祸患,说明人们常常因所处之地不同而相互羡慕,乐并无定处。又以童稚妇女子的警咳和门外的剥啄声能乱人心,而号叫怒詈、鞭笞击斗之声却因与己意无涉而不能动人心,说明心境与外界的关系取决于内心的关注与否。

素位而行:提出君子应素位而行,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自得其乐。若一定要等到日用所需样样具足,远离尘俗、遗世独立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从年少到年老都难以找到这样的闲旷之时与地。

古人启示:以古人在穷愁无聊之极仍能著作,甚至有在囹圄中受书、在马上执卷的例子,说明人在困境中也能有所作为。又以伯牙学琴被老师引至穷岛无人之境,感受天风海涛而顿悟的故事,鼓励弟弟此行若能凝神笃虑,寝食梦寐惟书是求,那么断简残编皆为治境治心之要,发为文章也必光明雄骏,心境会日益变化。最后将此地命名为 “天风海涛”。

二、主题思想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心境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境由心生,鼓励人们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素位而行,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改变心境,实现自我提升。

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段文字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过分依赖外部环境来获得快乐,而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调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从困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告诫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总是等待完美的条件才去行动,而应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李光地谕儿

[ 作者 ]

李光地(1641~1718),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待郎、顺天学政、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宰相)。著有《榕村全集》。

【原文】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辨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近代前辈当为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

今日学者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己相关,故亦卒无所得。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译文】

“嘴里不断地吟诵《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文章,手里不停地翻阅诸子百家的著作。阅读记事一类的文章一定要写出其纲要;阅读说理一类的文章一定要探求其精微奥妙的道理。”这是韩文公(韩愈)说自己读书的情形,其中重要的诀窍在于“纪事”“纂言”这两句话。

大凡读书,阅读过或吟诵过,都不如亲自动手更有效果。这是因为动手时心一定会随之动。即使浏览或吟诵过20遍,其效果不如摘抄一次的功效大。何况,要想探求书中的要旨,就不能不详细阅读;要想探求书中的深奥,那么,思辨能力就不能不精微。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能做到考索、研究其相同或差异的地方,剖明决断其是非问题,并把有疑惑的地方记下来,然后加以辨析、论证,那么,思考越深入,记得就越牢固。

近代资深长者在少年读书时,都抄录过经书讲义和《纲鉴》《性理》等书。他们的做法是古代圣贤流传下来的治学意味、旨趣,目的是为了方便温习功课,并不是想流传后世。今天的学者不再讲究这种学风,他们编书、说文、著史、立论等等,并大量印刷发行,只不过是为了追逐名利,这些书与他们的学术追求、思想修养和人格完善毫无关系。所以,这类书最终是一无所用。书写成,却什么也不懂得、什么也未记住,像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做法应该引以为戒,不可效仿!

郑板桥

【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

一旦奋发有为,精神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正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践,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

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其入其网罗,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译文】

一、内容理解

众生平等与命运变化:开篇指出谁都是黄帝尧舜的子孙,但到了今日,有人不幸沦为奴仆、婢妾、低贱之人,这并非他们数十代以前就是如此。强调一旦奋发有为,就有可能及身或子孙富贵,“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说明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批判失路名家与落魄贵胄:接着批判那些失路的名家和落魄的贵胄,他们借祖宗之名欺人,以先代自大,抱怨命运不公。作者指出这其实正是正道人事,天道福善祸淫,善者富贵、淫者贫贱是常理;天道循环,祖宗贫贱者今可富贵,祖宗富贵者今可贫贱,也是常理。

作者自身行为与感悟:作者讲述自己为秀才时,烧毁家中前代家奴契券,不返还给当事人,是怕多生形迹和愧恧。自己用人也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认为存契券会给后世子孙留下口实,便于苛求抑勒他人。这样的存心,为人即是为己,若事事预留把柄,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祸及子孙。最后感慨世间会打算的人往往算尽自家,劝弟弟记住这些道理。

二、主题思想

这段文字的主题是关于命运的平等性、可变性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强调不应以祖宗之名自傲或抱怨命运,而应奋发有为,同时在与人相处中要心存善念,不可为自己预留把柄,以免陷入困境。

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段文字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过分依赖家族背景,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在人际交往中,要秉持真诚、善良的原则,不要为了一时之利而算计他人,否则最终可能会自食其果。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命运的公平性和人生的价值,鼓励我们积极面对生活,努力追求美好的未来。

陈宏谋示侄

[ 作者 ]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林人。历任知府、巡抚、总督,后官至东阁大学士。

【原文】

京中浮华,须立定主意,不为所染。盖天下惟诚朴为可久耳!吾家世守寒素,岂可忘本?读书见客,事事检点,即学问也。

来京途中,有一刻闲,便当看书,古人游处皆学,不过为收放心耳。骄傲奢侈,一点不能沾染。即会客说话,固须周旋,然不可套语太多,多则涉于油滑而失真矣。

【译文】

一、内容理解

坚守诚朴,不忘本:强调在京城的浮华环境中,要立定主意,不被沾染。指出天下唯有诚朴才能长久,回顾自家世守寒素,提醒不可忘本。在这种坚守中,读书见客、事事检点也成为了一种学问。

利用闲暇,收放心:提及在来京途中,一旦有片刻闲暇,就应当看书。以古人游处皆学为例,说明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收放心。强调在各种情境中都应保持学习的状态,以约束自己的内心。

远离骄傲奢侈,适度会客:明确表示不能沾染骄傲奢侈的风气。在会客说话方面,虽须周旋,但不可套语太多,否则会流于油滑而失去真诚。

二、主题思想

这段文字的主题是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本真、坚持学习、远离不良风气以及真诚待人。它传达了一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段文字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繁华世界的诱惑时,要坚守内心的诚朴,不忘根本,不被物质和虚荣所左右。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升内在素养。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避免过度的套话和虚伪,以建立真实而有意义的关系。同时,远离骄傲和奢侈,培养谦逊和朴素的品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为学一首示子侄

[ 作者 ]

彭端淑(1700年一l780),清文学家。字仪一,又字乐斋。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颇有政声。后告老辞官,曾到成都锦江书院讲学。诗文皆名重一时,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问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的资质愚钝,赶不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但是,天天学习,持之以恒,从不怠惰,直到学业有成,也就不知道自己原来的愚纯与平庸了。我的资质聪明,高过别人一倍;我的才思敏捷,高过别人一倍。可是,丢弃不利用,结果与愚钝平庸的人相比,也就没什么两样了。孔子创立的儒家道统,最终由资质愚钝的曾参承传下来。由此可见,愚钝和聪明,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岂能是一成不变的?

蜀地的边境,有两个僧人,一个贫穷,一个富有。贫穷的对富有的说:“我打算去南海,怎么样?”富者则问:“你凭靠什么前往?“”贫者回答:“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者说:我多年来打算购买船只沿江而下,至今还未去成。你究竞凭靠什么前往!”过了明年,贫者从南海归来,把这件事告诉给富者,富者流露出惭愧的颜色。西蜀离南海,不知有几千里路程。富僧不能到达,贫僧能到达那里。人们确立志向,反而不如蜀地边境的贫穷僧人吗?

因此聪明与敏捷,是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的。自恃自己的聪明与敏捷的资质,却不学习,是自甘失败的人。愚钝与平庸,是可以限定又不可以限定的。不受自己愚钝与平庸的资质所限制,而是刻苦学习,不知疲倦,是力求上进的人。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