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家训|清朝篇:原文+译文

繁体
上页 | 3/6页 | 下页

袁枚与弟香亭书

[ 作者 ]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人称随园先生,清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清朝诗人。曾任江宁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又号随园。他的诗多用来抒发闲情逸致,主张抒写性情,对儒家的"诗教"表示不满,有些作品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了一定的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他还擅长作文,所写书信颇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传世。

【原文】

阿通年十七矣,饱食暖衣,读书懒惰。欲其知考试之难,故命考上元以劳苦之,非望其入学也。如果入学,便入江宁籍贯。祖宗邱墓之乡,一旦捐弃,揆之齐太公五世葬周之义,于我心有戚戚焉。两儿俱不与金陵人联姻,正为此也。不料此地诸生,竞以冒籍控官。我不以为怨,而以为德。何也?以其实获我心故也。不料弟与纾亭大为不平,引成例千言,赴诉于县。我以为真客气也。

夫才不才者本也,考不考者末也。儿果才,则试金陵可,试武林可,即不试亦可。儿果不才,则试金陵不可,试武林不可.必不试废业而后可。为父兄者,不教以读书学文,而徒与他人争闲气,何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哉!"知子莫若父",阿通文理粗浮,与"秀才"二字相离尚远。若以为此地文风不如杭州,容易入学,此之谓"不与齐楚争强,而甘与江黄竞霸",何其薄待儿孙,诒谋之可鄙哉!子路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非贪爵禄荣耀也。李鹤峰中丞之女叶夫人慰儿落第诗云:"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科名始读书?"大哉言乎!闺阁中有此见解,今之士大夫都应羞死。要知此理不明,虽得科名作高官,必至误国,误民,并误其身而后已。无基而厚墉,虽高必题,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然而人所处之境,亦复不同,有不得不求科名者,如我与弟是也。家无立锥,不得科名,则此身衣食无着。陶渊明云:"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非得已也。有可以不求科名者,如阿通、阿长是也。我弟兄遭逢盛世,清俸之余,薄有田产,儿辈可以度日,倘能安分守己,无险情赘行,如马少游所云: "骑款段马。作乡党之善人",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死亦暝目矣,尚何敢妄有所希冀哉。

不特此也。我阅历人世七十年,尝见天下多冤枉事。有刚悍之才,不为丈夫而偏作妇人者;有柔懦之性,不为女子而偏作丈夫者;有其才不过工匠、农夫,而枉作士大夫者;有其才可以为士大夫,而屈作工匠、村农者。偶然遭际,遂戕贼杞柳以为木否木寿,殊可浩叹!《中庸》有言"率性之谓道",再言"修道之谓教",盖言性之所无,虽教亦无益也。孔、孟深明此理,故孔教伯鱼不过学诗学礼,义方之训,轻描淡写,流水行云,绝无督责。倘使当时不趋庭,不独立,或伯鱼谬对以诗礼之已学,或貌应父命,退而不学诗,不学礼,夫人竞听其言而信其行耶?不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耶?何严于他人,而宽于儿子耶?至孟子则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且以责善为不祥。似乎孟子之子尚不如伯鱼,故不屑教诲,致伤和气,被公孙丑一问,不得不权词相答。而至今卒不知孟子之子为何人,岂非圣贤不甚望子之明效大验哉?善乎北齐颜之推日:"子孙者不过天地间一苍生耳,与我何与,而世人过于珍惜爱护之。"此真达人之见,不可不知。

有门下士,因阿通不考为我快快者;又有为我再三画策者。余笑而应之日: "许由能让天下,而其家人犹爱惜其皮冠;鹪鹩愁凤凰无处栖宿,为谋一瓦缝以居之。诸公爱我,何以异兹?韩、柳、欧、苏,谁个靠儿孙俎豆者?箕畴五篇,儿孙不与焉。"附及之以解弟与纾亭之惑。

【译文】

一、关于阿通考试之事

考试目的与态度:作者让阿通考上元是为了让他体会考试之难,并非期望其入学。作者认为祖宗邱墓之乡不可轻易捐弃,对当地诸生以冒籍控官一事不怨反德,因为这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作者强调才是根本,考是末节,若阿通有才,在哪里考试都可以,若不才,在哪里考都不行,不应为了争闲气而忽略根本。

对金陵联姻的看法:作者不让两儿与金陵人联姻,也是出于对祖宗邱墓之乡的重视。认为不能因贪图此地文风易入学而让儿孙在此发展,这是薄待儿孙的行为。

二、对科名的不同态度

不得不求科名者:作者以自己和弟弟为例,说明家无立锥之地时,不得科名则衣食无着,此时求科名是不得已而为之,如陶渊明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可以不求科名者:像阿通、阿长,家中有清俸和田产,儿辈可以度日,若能安分守己,作乡党之善人,便是佳子弟,不必强求科名。

三、对人生境遇和教育的思考

人生冤枉事:作者感慨世间多冤枉事,有刚悍之才却为妇人、柔懦之性却为丈夫、才不当位等情况,感叹命运的偶然遭际对人的戕害。

教育理念:引用《中庸》“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明性之所无,教亦无益。以孔子教伯鱼和孟子 “父子之间不责善” 为例,阐述教育应轻描淡写,不应过于督责。又引用北齐颜之推的话,认为子孙不过天地间一苍生,世人不应过于珍惜爱护。

对他人意见的回应:对于门下士因阿通不考而不快或为其画策,作者以许由、鹪鹩的典故回应,表明韩、柳、欧、苏等圣贤不靠儿孙俎豆,箕畴五篇也与儿孙无关。

四、主题思想

这段文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境遇、教育理念和科名态度的思考。强调应根据不同情况看待科名,重视根本才能而非考试结果,同时在教育中应遵循自然,不过于督责,对子孙也不应过于珍惜爱护。

五、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段文字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根本素质,而不是仅仅追求考试成绩。同时,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展。对于人生的境遇要有理性的认识,不被外在的名利所束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卢文绍与从子掌丝书

[ 作者 ]

卢文绍(1717~1795),字召弓,号抱经、檠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校勘学家、诗文作家。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居官十余年,告归,讲学于江浙各书院。著有《抱经堂人集》及《钟山札记》、《龙城札记》。

【原文】

九月十六日得书,知眠食无恙,良慰余意。书中具言近日读书勤苦,尤吾之所乐闻也。但精神难支持亦不必勉强,以掌丝平日善病,恐过用难为继耳。所疏不知出处及疑义若干条具答在别纸。此士安所谓,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者也。掌丝之虚怀而勤力也至矣。虽然,吾窃以为更有进焉者。盖人之为言皆曰学问,将学焉而继之以问邪,抑问焉而即是为学也?夫寡闻寡见之蕲至于多闻多见也。有道焉:得其道则耳目可以不劳,思虑不至庞杂,而其为功也易。近世类书颇多,又诸文集亦多有注释笺解,然则读书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为殚见洽闻之助.不在是也。盖已经翦截割裂于事之始末,语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贯晓析者矣。今以掌丝之资性日力计之、吾不必{术以高远难行之事,六经之外,如《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皆所'-5读也,然后博览群书,其不解者鲜矣。此言初听若迂,然吾为掌丝细审之,事无有捷于此者。且不必遽为程限,但日日读之一卷毕,则此一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一览而得也。推而数卷至数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问之一二,继可以省问之五六,又继可以省问之八九矣。苟若是,则其用安有穷哉?然此犹为记诵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处事,则所得者益不可以数计,此事选而功倍之道也。不然,则掌丝数月以来所不知者,岂尽于此乎?吾所以缕析以答者,能一一记之后不复问乎?同一事也而出于人之所援引者又各不同,其能明乎此而既无惑于彼乎?吾是以深嘉掌丝之好问,而尤愿掌丝之好学也。掌丝果从事于吾言,则其于问也亦必有更进于此者矣。

【译文】

这是一封教导子侄辈读书方法的书信。人们常说,学问学问,就是"学"和"问",勤学多问就有了学问。那么"学"和"问"的位置应该怎么摆呢?对于这个问题,卢文绍有不阿与一般人的见解,他认为应该先"学",自己先认真去阅读基础性的典籍,然后再博览群书。他认为学习之书"无有捷于此者",自己先自学,然后荐去请教别人,这才是学习的最捷便的途径。

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寡闻寡见"者向"多闻多见"者请教。他对其侄子提出的问题逐一给予答复,不就是在"教"他的侄子吗?他主张求学得先要自己去学,在自己刻苦钻研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才会有质量。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闻多见"者加以点拨,求学者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这封给晚辈的信,不用居高临下横加责难的语言,丽是循循善诱,有诲人不倦之风;充分肯定成绩,如实指出不足,有所批评,但也是建设性的;非常明确地指出解决办法,明晓独立系统研读的种种好处,谆谆教导,闻者如沐春风。

一、内容理解

欣慰与担忧:收到来信得知对方眠食无恙且读书勤苦,作者深感欣慰,但考虑到对方平日身体欠佳,担心过度劳累难以持续,故提醒不必勉强。

解答疑问:对于信中提出的不知出处及疑义若干条,作者在别纸中详细作答,并引用士安 “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之语,称赞对方虚怀而勤力。

提出更高要求:作者认为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问和借助类书、文集注释笺解,而应系统地阅读经典著作。以对方的资性日力,建议先读六经之外的《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等,然后博览群书,如此则不解者鲜矣。

具体方法与好处:不必设定严格的时间限制,每日读一卷,读完一卷后,该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能一览而得。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可逐渐减少提问次数。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记诵,更能明理处事,所得益处不可数计。

强调好学:作者虽嘉许对方好问,但更希望对方好学。若按照作者所言去做,在提问方面也会有更大进步。

二、主题思想

这段文字的主题是探讨学习方法,强调系统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达到减少疑问、明理处事的目的。

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段文字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学习中不能过度依赖搜索引擎和参考资料,而应系统地阅读经典,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也有助于我们扎实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纪晓岚寄内子

[ 作者 ]

纪晓岚(1724~1805),名昀,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学者、文学家。以学问文章得天下重望,晚年领修《四库全书》,而所作《阅微草堂笔记》一书,叔诡奇谲,无所不备,又为脍炙人口。

【原文】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矫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十六字,浑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书不一一。容后续告。

【译文】

父母应当共同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义务,但如今我旅居北京,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你一个人的身上。然而妇女心性,偏爱子女的占多数,她们哪里知道不讲原则的爱,反而害了子女。教育子女应有哪些原则呢?简单地说有四戒四宜:一不准晚起床;二不准懒惰;三不准奢华;四不准骄傲。既要遵守四戒,又须规劝四宜:一宜勤学;二宜尊敬老师;三宜爱众;四宜谨慎饮食。以上八条,是教育子女不可改变的条规,你要牢牢记在心上,随时用来教育三个孩子。虽然仅仅是十六个字,已全部包括无遗了,你应该细细领会,子女们的成功立业,都全部在其中的。就不一一列出来了。等以后再告诉(你)。

姚鼐谕侄孙

[ 作者 ]

姚鼐(1731~1815),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学家。历任山东、湖南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后担任《四库全书》编修官。中年弃官治学,主持钟山、梅花、紫阳、敬敷书院达四十多年。著作有《惜抱轩全集》。

【原文】

来书云:"欲于古人诗中寻究有得,然后作诗。"此意极是。近人每云:"作诗不可模拟。"此似高而实欺人之言也。学诗文不模拟,何由得入?须专模拟一家已得以后,再易一家。如是数番之后,自能熔铸古人,自成一体。若初学未能逼似,先求脱化,必全无成就。譬如学字,而不临帖可乎?

【译文】

姚鼐给初学诗文的侄孙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学诗做文,先要模拟古人,就像学习写字,先要临帖一样。又强调,应做到先模拟一家,等到有了心得体会后,再换另一家,

这就是博采众长,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这一观点就在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