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繁体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耿菩萨”

不过就算如此,耿彦波还是收获了很多质疑和批评。他发起的这场整治行动,几乎将大同当时所有在建的项目都卷进去了,而这些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违规行为。

于是在当地,很快就形成了支持和怀疑耿彦波的两派。支持的一方觉得大同就需要这样大刀阔斧的城建,而反对的一方则是担心耿彦波有些激进的手段很难长久坚持下去。耿彦波曾经的“疯子”外号,也因此再次被人捞出来挂在嘴边。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耿彦波面对这些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反应倒是很平静。他觉得城市建设这回事本来就是春天挨骂,夏天就能好一点,秋天就能收获。问题在于,人能不能熬过春夏。毕竟人不能光等着秋天的收获,有因才有果。

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习惯了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出门,而且不任何人跟随,一个人在路边买上点早饭,一路溜达着就到工地视察了。他也很少会在办公室里久坐,一般都是带着干部们到工地或者街道上,一旦发现了问题,立刻开会现场解决。

在办公时,不苟言笑的耿彦波给干部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为耿市长随时都有可能点到人,不是询问就是批评。有时耿彦波被现场发生的某件事逗乐,露出一点笑容来,在场的干部们都会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不过对于当地市民来说,他们却对这位市长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很多人都曾亲眼见过一大清早吃着路边摊早点,在工地或街头转悠,简直像个包工头一样的耿市长。因为时常在工地上视察,耿彦波的皮鞋一天到头总是灰扑扑的,还沾满了泥水。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市民们看了,纷纷感慨:“这双鞋比我的都脏!”

出于一种尊重和感激,市民们自发地一人捐款一块钱,买一双舒服的皮鞋送给了耿彦波。城市的变化也感动了大家,原本充满讽刺意味的“耿拆拆”,如今再从大家嘴里说出来,不仅没有了嘲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与此同时,大同市民的自豪感也被焕然一新的城区重新激发出来,很多人都会在傍晚的时候来到城墙下,就为了看一看城墙的进度。有记者特意跑来采访,大家七嘴八舌,什么都想说,最后只能选出一位代表。

这位代表回答记者:“我们现在九成的市民都是支持耿市长的!我们只有两个担心,一是怕耿市长累垮了,二是怕耿市长调走了。”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在2013年2月,耿彦波被任命为太原市副市长,同时代理太原市长的职务。

大同变得美好了,耿市长却要被调走了,这让大同市民不能接受。为了挽留他,民众们自发赶来给耿市长送行,依依不舍地表示希望他能够留下来。

此时的耿彦波还是那副眉头紧锁,十分忧虑的模样,面对市民们的挽留,他并没有多说太多。他向所有人鞠躬致谢,环视了这座城市一圈后,沉默地坐进了汽车里。

就在车门关上的那一瞬间,这位严肃的市长便落下了眼泪。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从政几十年,耿彦波以自己身体的消瘦换来了许许多多城市的繁荣。他是百年难遇的好市长,人民的好公仆,这样的好干部,永远值得人民的敬仰!

耿市长的后台,很硬!

1995年,耿彦波就任灵石县县长后,决定举全县之力修复王家大院,到2000年王家大院总投资2888万元,修复工程全部完工。

由于当时旅游业尚未井喷,王家大院还没有给灵石县带来明显收益,人们计较着被他花掉的“千万巨款”,以至于他临行前,有人以三个花圈为他送行。

苍天不负苦心人。2006年,王家大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如今王家大院成为了灵石乃至山西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一位古建专家回忆道:“在我们看来,修建王家大院是耿彦波最成功的项目,这才叫原汁原味,基本上没动。”

榆次老城作为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文物古建,集合了儒教、道教、佛教特征。耿彦波围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主政期间重修榆次老城,让这座老城中千百年卧睡的楼阁砖瓦井树亭院开光复活。

2001年9月29日常家庄园修缮完毕,向游人开放。同时举行了榆次区第一届文化旅游节活动。

2002年在全国性民间文化普查启动前,要找一个古村落进行采样考察,然后编制一本标准化的普查手册。耿彦波电话里告诉冯骥才,他在榆次西北的山坳里发现一座古村落,原汁原味原生态,他说走进那村子好像一不留神掉入时光隧道,进了历史。

很快冯骥才、辽大教授乌丙安、中央美院教授乔晓光、山东工艺美院教授潘鲁生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艺的几位大师成立考察小组前往后沟古村考察,做普查提纲。后被认定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农耕文明遗产地。保护了文化,开发了资源,也引来了游客。将这座偏僻的山村打造成了热点文化旅游区。

在耿彦波眼里这都是文化财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2008年耿彦波就任大同市市长,此时这个作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华、明清重镇,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城。而如今以煤炭资源而闻名的城市,已经陷入了矿产枯竭的深渊,看着眼前因重工业发展而破败不堪的城市,用三个字形容就是“脏、乱、差”,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城区都没有。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2008年,耿彦波提出对大同使用“一轴两城”的发展思路,完整保护古城,另外发展新城。大同古城墙的修复工程启动,残破的古城墙全面修复,同时对大同古城护城河及周边环境的全面修缮和整治、古城内五座跨街楼阁的修建,3.2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全部拆除,建成”仿古”的古建筑群。

2009年3月云冈石窟大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启动。耿彦波克服重重苦难,对云冈石窟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改善,景区观赏和服务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使景区游览的口碑越来越好。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围绕文化历史保护发展旅游产业,耿彦波不仅复兴大同古城、重修文瀛湖、升级云冈石窟、开发火山地质公园,同时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改善城市交通网等等。

五年时间,云冈大景区建好了、华严寺修好了、和阳门完工了,依据华严寺内“金碑”记载,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再次将上下寺合为一寺,恢复了辽金时期华严寺的格局。

同时建起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体育中心、能源馆,各大现代化场馆,御河生态公园、文瀛湖森林公园等生态绿地重获生机,高档住宅、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整个御东是大同人对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大同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希望。

……大同变了。

耿彦波为了提高大同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道路的命名也非常讲究。重熙街、太和路、泰和路等道路是以北魏、辽、金时期皇帝的年号来命名;魏都大道、平城街、云州街、西京街、白登路等道路是以大同的历史称号、历史典故来命名。

2013年,就在他在大同就任第五年,一纸调令下来,他担任太原市副书记、市长。消息很快在当地传播,当地上万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为这位市长送行,他们高喊着:“耿市长,不要走!”甚至有的市民直接跪在地上,只希望这位市长不要离开。

坐在离开的车上,耿彦波看着这些为他践行的百姓们,没有说什么。在环视了这座城市一圈后,一向紧皱眉头的他默默在车里流下两行热泪。

对于昔日“煤都”大同来说,旅游业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

2013年,耿彦波调任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耿彦波说:“太原的定位应该是一流的省会城市。来到太原后,我组织力量对全市140多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调研,确定了142片历史遗存保护。在太原古城区,我们就以路为基,把点穿成线、以线形成面,做成‘城市会客厅’,来展示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

他针对太原五年规划建设,分别从民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综合交通、产业转型、重大基础设施六大方向详细列出24条具体行动计划,力求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功能完备、品质优良、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

2013年2月17日,年味还浓,耿彦波履新太原的第十天来到明太原县城调研,一走就是一个上午,看到县城肌理保存完好,耿彦波信心满满。“‘老’就是价值,这些‘老文化’非常珍贵,要将这些珍贵遗存认真梳理,用先进的方式加以保护。”他说。

耿彦波特别强调:“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沿袭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原技术、原汁原味,要保证文化的厚重,不能变”。

如今的太原在耿彦波及继任者领导的全力推动下,太原市旅游景区已经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太原植物园、晋阳湖公园、迎泽公园、太原动物园、晋商博物院、太原古县城、钟楼街、纯阳宫、天龙山、双塔寺、狄仁杰文化公园等,汇集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

耿彦波市长:从“耿疯子”到“耿菩萨”

太原正坚定朝着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迈进。

耿彦波用暴风骤雨式的大拆大建,让四座城市完成了升级。

对城市发展和建设,就需要耿彦波的铁腕手段进行大拆大建。但是,大拆大建必然会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一些人就要上访,或者骂街。

几年来,耿彦波硬着头皮过来了,更多的榆次、大同和太原市民成了耿彦波的粉丝。

有人说,耿彦波有后台。

的确,没有后台,他不可能改变四座城市,让四座城市旧貌换新颜。

在2008年1月,耿彦波甫来大同,开始他的大同梦。大同梦刚拉开大幕,就遇到了坎坷。2009年8月18日《科技日报》一篇云冈景区在建工程将引发云冈保护诸多问题的报道引发一场轩然大波,随即引来国家文物局的调查。

一些大同市民认为耿彦波可能被停职或者调走,于是9月5日,在大同红旗广场出现了万名群众自发组织的签名支持耿彦波活动。

最后的结果是,耿彦波没事,继续当市长,继续修建云冈大景区。

有人说,耿彦波有后台。

2013年2月,耿彦波调离大同。大同几万人自发上街游行,请求省委把耿彦波留在大同。这样挽留一个市长的场面,在大同,或许只出现过一次,出现在了耿彦波的身上。

由此可以说,耿彦波是有后台的。

耿彦波的工作力度很大,遇到的阻力也很大。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化险为夷,能够把事情办好,这和他的后台分不开。

耿彦波的后台是谁?

耿彦波的后台就是人民群众,是广大老百姓。

大拆大建中,许多老百姓的房子被拆了,个人利益受到损失,但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大力支持耿彦波,因为他们知道,耿彦波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为了让市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点,也让耿彦波有了信心和决心。

耿彦波是个拼命三郎的式的官员,他的5加2、白加黑、雨加雪的工作方式,老百姓都知道。他没有官架子,路边买个饼子就是一顿早餐。许多大同老百姓见过耿彦波,因为他经常出现在老百姓中间。耿彦波心中装着人民,人民支持他。

人民很淳朴憨厚,用宽广的胸怀和实际行动力挺耿彦波,成了耿彦波最坚实的后台。

内容来自网易号、观海解局

1
0

名著精选